陈锦城,双笔五体书法创始人。我国唯一五体均能双手双笔齐下分写异字的书法家.。双笔五体书法开拓者、奠基人。中国历史第一人,楷、行、草、隶、篆五体书法均能同起同落双管齐下,左右开弓双手、双笔分写异字,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双手、双笔汉字书写推至艺术的高度。开创书界新的领域,刷新书坛纪录,填补历史空白。
陈锦城1958年3月8日生于福建省长乐市,少年爱好书画,在绘画的基础上学习书法,先后受教于石开、孙伯翔、欧阳中石等著名书法家、书法大师。 陈锦城重视传统,又能超越传统,书画印俱精,书画功力扎实,是当代民间书画家与实力派书画家代表人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法度森严的唐楷他都能做到双笔同时挥毫分写异字,这对许多书家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可望不可以及的,陈锦城却很好地做到了,他的功力深厚,可想而知,真才实学,令人叹服,实力雄厚,史上罕见。陈锦城八十年代书法作品展出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并开始潜心研究双笔书法。九十年代被媒体誉为“全能双管,五体俱佳”,书画作品开始销往全国各地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德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陈锦城五体书法均有很高造诣,行草最好,行草书主要得力于孙过庭《书谱》,王羲之《十七帖》,对米芾,徐渭、王铎,黄道周等古代书家作品都有较深的研究,并柔和《石鼓文》《汉魏碑刻》等篆、隶笔法,形成自家风貌。 陈锦城五体书法均有很高造诣。楷书:字字清明隽雅、法度俨然、工然规范、神态潇洒、每一个笔画、都很有精神;行草书:顾盼生姿、自然生动,体态妍美、贯注神畅、刚柔相济、干湿参杂,一气呵成。隶书:即规整严肃,又流畅自然,朴素大方,情满意足,变化微妙;篆书:妙有天趣、古朴典雅,结字严谨,点画分明,笔力遒健圆润。他创作形式多样,单笔有左笔,右笔,还有双笔创作。他的双笔书法既能用于表演,还可用于创作,且实力雄厚——特别是双笔行草书创作更加突出。他通过双笔不同水墨形成的丰富变化与不同的速度变化以及左右手自然不同的生理特点。使笔法与墨法互补相发,丰富了书法笔法与墨法,创作了许多精品,这是陈锦城书法对中国书法技法宝库提供的创造性成果。而这一神奇的技巧,成了其书法创作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段 ,陈锦城这一创造性成果,实现了对传统的重大突破,并把这一神奇的技巧运用中国画创作,丰富了中国画笔法与墨法变化,极大提升作品质量与价值。
陈锦城 1988年书法作品经欧阳中石、启功等专家教授评审入选中国书画函授大学首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展出于北京中国美术馆)后,书画作品多次在国际、全国以及省市各级大赛中获奖、展出。艺术成就、照片、作品先后刊发于《书画函授报》、《诗书画影报》、《书法报》、《中国书法》等权威专业报刊。 先后被聘任为国际美术家联合会艺术市场委员会理事、东方中日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诗书画出版社社长,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诗书画艺术委员会名誉主席等艺术职务。
2010年,陈锦城先后出现在《福州日报》、《东南快报》,并且被福建教育电视台栏目《第E时间》福州电视台新闻频道等新闻媒体采访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