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下经济

 yzsr273 2013-05-17

                                                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

  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科学经营林地,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发展林下经济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目前已经取得明显成效。要认真总结经验,科学谋划,加强引导,积极扶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确保农民不砍树也能致富,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
发展林下经济是个系统工程,林草、林药、林牧、林禽……形式多样、内容复杂,最重要的是科学选择具体操作的突破口。

  首先是加强部门沟通与合作,注重规划引导。

  没有合作,单凭林业一家之力,要说发展好林下经济,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规划,要想发展好林下经济,也只能是瞎子摸象。因此,必须将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产业化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循环经济、扶贫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内容融合在一起。

  其次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因地制宜开发林果、林草、林花、林菜、林菌、林药等模式。比如说林花模式。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不仅仅满足于吃,还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花卉、园艺、苗木就派上用场了,而且卖价好。台湾花卉产业做得很大,我们已经从政府部门的层面加强了与台湾花卉产业的对接。在林下种植耐阴性的花卉和观赏植物,发展前景是很广阔的。

  二是大力发展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大力发展林禽、林畜、林蜂等模式。

  三是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合理利用森林景观、自然环境和林下产品资源,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复疗养等产业,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四是大力发展林下产品经营加工,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发挥集群作用,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是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建立林权交易中心和林产品专业市场,大力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森林保险,拓宽融资渠道,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按照性质不变、渠道多样、捆绑使用的原则,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经济结构调整、畜牧养殖、扶贫开发、科技推广等项目,在资金使用上完全可以有机结合起来。

  第四是加强技术服务,提高产品质量。

  积极搭建企业、农民与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推广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种植、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立林下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林下经济产品质量。

  第五是建立销售网络,培育龙头企业。

  集中力量,引进和培育有实力、讲诚信、影响力大、辐射力强的企业,并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大户+农户”等模式,引导农户组建林业专业合作社组织,建立市场销售网络。抓紧建设一批连片规模1000亩以上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林下经济生产相对分散、利益主体较多,积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经营者适应市场的能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化程度。

关键环节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我国土地面积辽阔,自然条件迥异,资源禀赋不同,林产品市场需求也千变万化,发展林下经济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各级林业干部要深入基层,摸清林情,了解民意,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林地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情况等,科学制定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并争取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要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科学确定发展林下经济的种类与规模,允许发展模式多样化,防止搞“一刀切”,避免盲目跟进、一哄而上。要坚持生态优先,科学利用并严格保护森林资源,确保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绝不能因发展经济而牺牲生态。

  (二)完善政策,积极扶持。

  各地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设立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帮助农民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落后问题。要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经营。要通过财政投入、受益者和损坏者出资等方式,多渠道筹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尽快提高补偿标准,调动农民管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要努力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贴息政策的带动和引导作用,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民联保贷款等业务,解决农民发展林下经济融资难的问题。要积极争取税务部门支持,比照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对林下经济产品免征增值税。有关林业发展资金和建设项目,要加大对林下经济的支持力度。

  (三)强化服务,引导合作。

  各级林业部门要加强对林下经济工作的指导和服务,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务与技术培训,帮助解决资金、技术、生产、销售等问题。要积极培育适宜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的新品种和好品种,不断提高林产品产量和质量,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绿色健康的林产品。要重点研发林产品采集加工新技术、新工艺,延长林下经济产业链,提升产业素质和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引导农民开展合作经营,提高林下经济的组织化水平、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完善各种咨询渠道,及时提供政策法律、市场信息等咨询服务,为农民发展林下经济创造良好条件。

  (四)树立典型,示范带动。

  各地要抓好试点示范,善于发现、认真总结、广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先进典型,及时推广他们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推动林下经济全面发展。要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手册、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林下经济的重大意义、政策措施和实用技术,做到政策深入人心,技术熟练掌握,信息及时了解,充分调动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形成全面推动林下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


 
 
 
 
 
 
 
 
 
 
 
 
 
  适合林菜模式种植的菜类品种

  一、大葱

  二、青椒

  三、茄子

  四、卷心菜

  五、黄花菜

  六、蒲公英

  七、蕨菜

  八、马齿苋

  九、薇菜

  十、酸模

  十一、苋菜

  十二、落葵

  十三、乌塌菜

  十四、荠菜

  十五、黄秋葵

  十六、山芹菜

  十七、荆芥

  十八、紫苏

  十九、树番茄

  二十、酸浆

  二十一、菊花脑

  二十二、紫背菜

  二十三、刺菜蓟

  二十四、苦荚菜

  二十五、金丝瓜

  二十六、香椿

  



  适合林药模式种植的草药品种

  一、人参

  二、西洋参

  三、灵芝

  四、天麻

  五、田七

  六、黄连

  七、金银花

  八、天门冬

  九、水飞蓟

  十、枸杞

  十一、百合

  十二、细辛

  十三、大黄

  十四、甘草

  十五、红景天

  十六、何首乌

  十七、半夏

  十八、天南星

  十九、柴胡

  二十、元胡

  二十一、五味子

  二十二、板蓝根

  二十三、砂仁

  二十四、巴戟

  二十五、草果

  二十六、益智

  二十七、石斛

  二十八、青天葵

  二十九、灵香草

  三十、苦草

  三十一、千年健

  三十二、黄姜

  三十三、薄荷

  三十四、白术

  三十五、黄芪

  三十六、桔梗

  三十七、党参

  三十八、芍药

  三十九、刺五加

  四十、白芷

  四十一、茯苓

  四十二、山茱萸

  第五章 林草模式

  
适合林草模式种植的林草品种

  一、苜蓿草

  二、黑麦草

  三、红三叶草

  四、白三叶草

  五、鸭茅I

  六、无芒雀麦

  七、狼尾草

  八、鲁梅克斯
 

 适合林茵模式种植的食用茵品种

  一、平菇

  二、鸡腿菇

  三、香菇

  四、黑木耳

  五、毛木耳

  六、草菇

 
 
 
 
我省科学谋划,实现森林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林下经济有“钱途” 不用砍树也致富

2011年12月23日  来源:中国吉林网

种植人参、五味子,养殖森林猪、森林鸡、林蛙,林下成了“聚宝盆” 资料图片

本网讯 去年12月8日,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地板铺装工程竣工,而使用的正是吉林森工集团生产的木质地板。一夜间,吉林森工获得了“国板”美誉。同时也意味着,又一个吉林“林业制造”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

金桥地板、红石公园、长白林蛙……数年间,吉林林业品牌迅速崛起,并初步形成了以木材生产、加工为主体,林下经济为辅的现代林业产业之路。

森林生态旅游成为

全省经济新增长点

“我要去红石国家森林公园!”长春市民刘晓芸在看过电视剧《静静的白桦林》后,便对剧中美丽的景色心驰神往,听说电视剧的外景是在省内的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拍摄的,便下定决心要去那里看一看。今年夏天,刘晓芸终于如愿来到位于长白山麓的红石公园。重峦叠嶂、雾凇云海、山涧溪水,让人仿佛置身仙境,抛却了一切烦恼。除了美景更有美食,“各种山珍、江鱼、林蛙,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刘晓芸大饱眼福、口福,天天嚷着不想回家。怎奈年假到期,临走时她信誓旦旦地说:“等我老了,就来这儿,永远不走了。”

据吉林森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石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2005年国企改革后,森工集团将旅游产业确定为六大产业之一,并明确提出以建设森林公园、建立森林旅游体系为重点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从红石国家公园筹建至今,已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并被评为车友最喜爱的自驾游目的地。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全省共建立森林公园46处,自然保护区29处,湿地公园2处,还建有相当数量的温泉疗养院、旅游山庄等,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旅、购、娱”配套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体系。旅游人数逐年快速递增,过去5年间接待总人数达20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以年平均35%的速度递增。森林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吉林省林业产业乃至全省经济中新的增长点和朝阳产业。

木材粗加工变精加工

吉林地板铺入人民大会堂

着眼变粗加工为精深加工,变初级产品为终端产品,提高附加值,吉林森工集团近几年来取得了极为喜人的发展业绩。吉林森工集团还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广泛知名度的森工自主品牌“露水河牌刨花板”、“金桥牌地板”等著名品牌。其中,“金桥牌实木复合地板”以卓越品质铺入人民大会堂,赢得了“中国最好,世界一流”的高度评价,获得了“国板”美誉。

吉林省计划,在吉林森工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下,继续推动中小型木材加工企业资源整合,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市场,用5年左右时间培育省级以上名牌产品30个。力争到2015年,木材加工业产值达到550亿元。

发展林下经济

林业职工走出致富新路

静谧的次生林地散发着青草的幽香,随着一柄铁锤敲响悬挂在屋檐下的一段钢轨,一大群毛色乌黑的小猪跃入人们的视线,它们争先恐后地从森林深处飞奔出来,扑到饲养员身边。这种独特的放养方法是吉林省东部林区广大林场干部职工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发展林下经济,驯养繁殖森林猪、森林鸡过程中摸索出的“绝活”。

说起今年自家养的百余头森林猪,39岁的珲春林业局职工黄延德一脸掩不住的喜悦:每头可帮他获利400元。森林猪和森林鸡是将优良猪、鸡散放在大森林中养殖,主要食用森林中的昆虫、野草,是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无污染、无公害绿色食品。

这只是吉林省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吉林省依托林业独特的资源,打造了人参、五味子、食用菌、林蛙、山野菜、坚果、森林旅游等主导产业,使林下经济成为林业经济发展的亮点,林业职工致富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初步形成了以木材生产加工为主体,林下经济为辅,多业并举振兴林业的局面。

全省情况>>

明年实现林业总产值千亿元

我省作为全国重点林业省份,进入21世纪以来,林业产业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全省林业经济总量很快突破长期在百亿元徘徊的局面,连续跃上200亿元、3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几个较大台阶,2010年达到763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399亿元,与上年同期比增长18.7%,继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日前,《吉林省2010-2020年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明确了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把林业产业建成吉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林业经济总量大幅提高,确保2012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000亿元目标

我省科学谋划,实现森林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林下经济有“钱途” 不用砍树也致富

2011年12月23日  来源:中国吉林网

种植人参、五味子,养殖森林猪、森林鸡、林蛙,林下成了“聚宝盆” 资料图片

本网讯 去年12月8日,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地板铺装工程竣工,而使用的正是吉林森工集团生产的木质地板。一夜间,吉林森工获得了“国板”美誉。同时也意味着,又一个吉林“林业制造”打响了自己的知名度。

金桥地板、红石公园、长白林蛙……数年间,吉林林业品牌迅速崛起,并初步形成了以木材生产、加工为主体,林下经济为辅的现代林业产业之路。

森林生态旅游成为

全省经济新增长点

“我要去红石国家森林公园!”长春市民刘晓芸在看过电视剧《静静的白桦林》后,便对剧中美丽的景色心驰神往,听说电视剧的外景是在省内的红石国家森林公园拍摄的,便下定决心要去那里看一看。今年夏天,刘晓芸终于如愿来到位于长白山麓的红石公园。重峦叠嶂、雾凇云海、山涧溪水,让人仿佛置身仙境,抛却了一切烦恼。除了美景更有美食,“各种山珍、江鱼、林蛙,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刘晓芸大饱眼福、口福,天天嚷着不想回家。怎奈年假到期,临走时她信誓旦旦地说:“等我老了,就来这儿,永远不走了。”

据吉林森工股份有限公司红石分公司工作人员介绍,2005年国企改革后,森工集团将旅游产业确定为六大产业之一,并明确提出以建设森林公园、建立森林旅游体系为重点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从红石国家公园筹建至今,已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并被评为车友最喜爱的自驾游目的地。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省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全省共建立森林公园46处,自然保护区29处,湿地公园2处,还建有相当数量的温泉疗养院、旅游山庄等,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旅、购、娱”配套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体系。旅游人数逐年快速递增,过去5年间接待总人数达20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以年平均35%的速度递增。森林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吉林省林业产业乃至全省经济中新的增长点和朝阳产业。

木材粗加工变精加工

吉林地板铺入人民大会堂

着眼变粗加工为精深加工,变初级产品为终端产品,提高附加值,吉林森工集团近几年来取得了极为喜人的发展业绩。吉林森工集团还打造了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广泛知名度的森工自主品牌“露水河牌刨花板”、“金桥牌地板”等著名品牌。其中,“金桥牌实木复合地板”以卓越品质铺入人民大会堂,赢得了“中国最好,世界一流”的高度评价,获得了“国板”美誉。

吉林省计划,在吉林森工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下,继续推动中小型木材加工企业资源整合,实施品牌战略开拓市场,用5年左右时间培育省级以上名牌产品30个。力争到2015年,木材加工业产值达到550亿元。

发展林下经济

林业职工走出致富新路

静谧的次生林地散发着青草的幽香,随着一柄铁锤敲响悬挂在屋檐下的一段钢轨,一大群毛色乌黑的小猪跃入人们的视线,它们争先恐后地从森林深处飞奔出来,扑到饲养员身边。这种独特的放养方法是吉林省东部林区广大林场干部职工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发展林下经济,驯养繁殖森林猪、森林鸡过程中摸索出的“绝活”。

说起今年自家养的百余头森林猪,39岁的珲春林业局职工黄延德一脸掩不住的喜悦:每头可帮他获利400元。森林猪和森林鸡是将优良猪、鸡散放在大森林中养殖,主要食用森林中的昆虫、野草,是市场上颇受欢迎的无污染、无公害绿色食品。

这只是吉林省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吉林省依托林业独特的资源,打造了人参、五味子、食用菌、林蛙、山野菜、坚果、森林旅游等主导产业,使林下经济成为林业经济发展的亮点,林业职工致富和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初步形成了以木材生产加工为主体,林下经济为辅,多业并举振兴林业的局面。

全省情况>>

明年实现林业总产值千亿元

我省作为全国重点林业省份,进入21世纪以来,林业产业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全省林业经济总量很快突破长期在百亿元徘徊的局面,连续跃上200亿元、3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几个较大台阶,2010年达到763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399亿元,与上年同期比增长18.7%,继续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日前,《吉林省2010-2020年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明确了吉林省林业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把林业产业建成吉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林业经济总量大幅提高,确保2012年实现林业总产值1000亿元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