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物皆有道

 心住至善 2013-05-17

万物皆有道

  “道”是宇宙万物生存及发展的途径,任何一物皆有其道,整体宇宙亦有其道。天地之道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四时运行,生态平衡,充满和谐的韵律。

  儒家从正面肯定人间一切价值,相信只要教育与政治配合,人的向善本性可以因势利导,达到“正德、利用、厚生”的幸福境界。然而,自有社会组成以来,人间的混乱与冲突从未消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也许是人的知识及能力有限,也许是人性还有许多潜伏的弱点,以致人群在相处时,问题重重。

  道家面对这个难题,换个角度去想,也许“无为”胜过“有为”;并且,能否超越以“人”为中心的思考模式呢?如果不由“人”的立场去观察,又要改由什么立场呢?由“道”的立场。道又是什么?

  “道”是宇宙万物生存及发展的途径,任何一物皆有其自己的道,整体宇宙亦有其道。既然万物不能离开“道”,好像无道就无物,我们能否设想: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同时又是其运作发展的途径?以天地为例,天地之道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四时运行,生态平衡,充满和谐的韵律。不过,人类世界的情况就不同了。事实是:有了人,世界就有灾难、罪恶与痛苦。如何从根本上予以化解?

  道家的第一位代表老子认为:一切问题都出在人的认知与欲望。当人为了生存而必须认知万物并加以区分时,区分亦带来价值上的贵贱之别,由此引发人的欲望。大家都去追求“难得之货”,人心怎能不乱?但是,人的认知能力本身并没有错,它还有提升的可能。

  因此,老子的构想是:认知能力首先表现为“区分”,后果利弊互见;若要兴利除弊,至少可以保障自己,就须将它转化为“避难”,由于明白吉凶祸福的道理而避开一切灾难。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既然福祸相互依存,我们何必汲汲于世间的名利权位?老子注重“无患、无尤”,希望“全身保真”。

  接着,认知能力可以更上一层,由向外区分与向内衡量,提升到主客合一,不再执着于自我,却能以“道”的立场来观照一切。这时产生“启明”,洞识万物芸芸,各归其根,无为胜于有为,甚至,无为就是无不为了。这显然是一套讲求“培养智慧”以“发现真理”的哲学系统。然而,这种智慧不仅难以传授,而且不易表述。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有的语言都只是方便法门,目的是助人以心灵之眼去直观“道”,然后在具体的行动中表现超越的精神。

  一旦化除执着,眼界随之开朗,天地也变得无限宽阔了。接着发挥道家思想的是庄子。庄子进一步提出“游”的理想。他以各种寓言以及虚拟的人物与故事,展现了一个无限而永恒的精神世界,这是人人可以达到却极少有人真正达到的。修行过程并无定法,大致有以下阶段:“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由超越世间利害、有形之物、生命欲望,到光明初现,体认万物一体,终至不受时空所限,有如恒存的精神体。

  庄子为人类描述了一个精神上至为宽广的领域,让我们可以遨游其中。随着主体的自由与解脱,产生了艺术上想象的空间与审美的情调。中国历代许多杰出的诗人与画家,都由庄子汲取丰富的灵感。不仅如此,每当遭逢乱世,读书人隐居山林时,也常由庄子得到安慰。

  不过,道家思想以智慧为重,要靠个人体悟启明,而无法传诸大众。同时,它所强调的修行也与一般的道德修养有别,不足以用为社会教化的参考。至于汉代末期所衍生的道教,则与道家的原始意旨没有必然关系。

  在哲学界,单是“道”这个概念就令人深感兴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Heidegger,1889—1976),晚年曾试图将《老子》译为德文。即使他最后因为不懂中文而放弃这项尝试,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真正伟大的哲学系统必有相通的地方,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理智面对道或超越而绝对的“一”,所作的沉思的结晶。

老子为道:夫唯病病 是以不病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掌握了自然规律却仍表现得好象一无所知,这是最上乘的做法;明明一知半解,不求甚解却自以为全明白了,就会遭致困难和祸害。只有预先防范,谨慎地避免,才不会有病患疾厄。圣人没有灾难、祸患、疾病,正因为他小心谨慎地预先防范,所以永远不会招来祸患。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知不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是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第二种是对目前似乎比较完善的现状不满足,而求进一步的“知”。

  无论哪一种,都是虚心的态度。《道德经》中最讲究的就是这个“虚”,“虚”才能纳物、容物而变得丰满,虚怀若谷的人才能获得长进。其实就是“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的道理。

  “不知知”,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是很明白的那个状况。得了一鳞半爪的知识就以为什么都知道了,这是“小器易盈”的表现。所以老子认为,这才是一种“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病病”,就是担心得“病”而谨慎地预防的意思。从医学的角度来说,预防疾病才能避免疾病,这个道理很简单。但这里并不仅仅讲的是肉体的疾病,而是心理认知上的“疾病”。

  从“知”的角度来说,任何人都是处在“无知”和“知”之间,无非有的人靠“无知”更近,有的人相对靠“知”更近一些。但无论那种人其实都同时存在着“知”和“无知”的两面性。

  承认自己“无知”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肉体上的疾病,一般人都会正视它,及时去治疗;而了解自己心理认知上的疾病,就属于“自知”的范畴了。“自知”--发现自己的不足是需要智慧的,进一步承认不足并改进自己的缺陷--“自胜”是要有勇气的,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

  “病病”,就是不断地“自知”和“自胜”的过程。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对于“圣人”而言,由于他遵循“道德”,所以他所处的位置实际上已经比一般人高明很多了。他不会去犯普通人常见的错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掌握了可以不犯错误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病病”--担心犯错误所以谨慎地预防。

  对待可能出现的错误,应该持有的态度就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其实就是个不断自省自律的过程。要用普通人寻找宝藏的心态和方法去寻找自己的不足,通过接受外来的批评和内在的反省来找到潜在的祸患,不断地“静之徐清”和“动之徐生”,在动静之间不断消除自己的缺陷而使自己不断提升,不断地接近于“道”.这就是“病病”。

  只有这样的“病病”,才能“不病”。“圣人”的“不病”就是以不断地主动“病病”为代价而取得的。

人生应该是一个有用的过程

  传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时,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招摇摇到府衙找他。

  老子在府衙前遇见老翁。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您讨教个明白。”

  老翁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建了4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

  “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

  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

  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择其一,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

  老翁得意地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我当然择取砖头。”

  老子抚须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

  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楞没角,取它何用?而砖头却用得着呢。”

  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众人都纷纷说要砖而不取石。

  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命长?”

  老翁说:“当然石头了。”

  老子智慧:人生应该是一个有用地过程

  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

  老子又说:“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

  智慧之光:人生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或许有人生命就那么短段几十年,却做出任何人也办不到的事情,也许人生走了完了尽头,生活在人间多年多年,没做奇迹可奉献,那么人生就那么的庸俗。

觉悟智慧回归于道

  鼓盆而歌,可以说是庄子留给人很明确的印象,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庄子年纪大了,他的太太比他先过世,过世以后,他的朋友惠施就跑来吊丧,一进庄子家门就发现庄子蹲在地上敲着脸盆唱歌。惠施当然会觉得很惊讶,很不解,也会有点生气,就责怪庄子。

  他说你与妻子一起生活,她把孩子抚养长大,现在年老身死,你不哭也就罢了,竟然还要敲着盆子唱歌,不是太过分了吗?他这样责问庄子。这庄子的作为确实很奇怪,因为敲盆子唱歌代表快乐,古时候人,除非所谓的哀歌是很少数情况,唱歌平常都代表快乐心情。

  结果庄子怎么回答?他说不是这样的,当她刚死的时候呢,我又怎么会不难过呢?可是我想清楚之后,察觉她起初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没有形体;不但没有形体,而且没有气。

  代表什么?譬如说庄子的太太假设活了六十岁,六十岁以前她根本就没有这个生命啊,也没有形体,也没有气,然后在恍恍惚惚的情况下,变出了气,气再变出了身体,身体再变出了生命,现在又变化而回到了死亡。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这个人已经安静地睡在天地的大房屋里,而我还跟在一旁哭哭啼啼,我以为这样是不明白生命的道理,所以停止哭泣。

  从这段话看得出来庄子的觉悟过程,任何事情都要问自己,到底真相是如何?像庄子有太太、有孩子,太太年纪大了,过世了,当然会难过,这是很自然的情感。可是难过的时候你就要想,我难过有没有道理?他想到说几十年前,她还没出生以前她在哪里?所以庄子有一个观念,你还没出生以前在哪里?你死了之后就可能回到你还没有出生以前的情况。

  这种想法是合理的,在西方中世纪的时代,有一个帝王,他在选择要不要让整个罗马帝国信仰基督宗教,他就召开御前会议,于是很多大臣就讲这个教好不好,要不要信。那有一个大臣讲个比喻,他说人生就像冬天的时候,一只鸟从外面黑暗的世界飞进我们的大厅,充满阳光的大厅,不是充满灯光的大厅。然后停留一下之后,又从另外一个窗子飞出去了,回到他原来的黑暗之中。

  如果人生只有这一段光明的,看得到的,那你信仰什么宗教确实是可以选择的。因为对于过去是黑暗,将来是黑暗,你只看到现在这一段,那你怎么判断?怎么信仰是对的呢?所以这是在西方发生的一段故事。

  庄子里面也有类似的情况,他说你开始以前并没有这个生命,代表一生的过程,在这之前根本就没有身体,还没出生。还没出生以前只是一股气,这个气在荒野草堆之中一股气,恍恍惚惚的就变成了你的形体,你的生命过这一生。

  现在死的话,又回到那股气里面去,等于是你回到你原来的家乡去了,在天地之间安息了。那你既然回家的话,我为什么要难过呢?回家是愉快的事情。

  庄子讲很多有趣的故事,用来帮助别人了解什么是死亡。他有一次举到一位美女,我们谈过叫做丽姬,丽姬这位美女爸爸是边疆官员,晋国国君看到他,就一定要把她带回皇宫。

  这个丽姬没有见过世面,以为要离开父母亲了,很难过,哭得眼泪沾湿了衣襟,哭得非常伤心。到了皇宫之后,跟大王一起吃大餐、睡大床很舒服,这才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哭。

  庄子为什么这样说?很多人碰到死亡的时候,哭得很难过、很痛苦,以为死亡就是很惨,死亡之后才发现,并没有你想那么惨,自然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哭,这当然是很调皮的比喻。

  但是这也没有错,他说人活在世界上,你怎么知道这不是年轻的时候,离家出走的呢,死亡就是回家。我们到现在还在用“视死如归”,就跟庄子这说法有关系,你离家出走最后当然回家,回到家当然是快乐、高兴。

  所以庄子认为说我的太太现在死了,回家去了,睡在天地之间,我应该替她高兴,所以我鼓盆而歌,替她来祝贺。这真是非常豁达,你不要从一般人情来看,从人情来看的话,大家都平凡人,当然有情感;但是他有智慧,知道说死了有时候是一种解脱。

  人活在世界上,庄子也强调,过这一生也相当辛苦,但是道家一定珍惜你现在的生命,要能够安寂天年,绝对反对你自然去采取某种手段离开世界。

  到后来庄子自己快死的时候,学生们说,老师我们要好好替你安葬,你这一生也太苦了。庄子说千万不要,把我丢到旷野就好,学生说不行啊,丢到旷野被老鹰跟乌鸦吃掉怎么办呢?庄子说那你把我从老鹰跟乌鸦口中抢过来,埋在地里面给蚂蚁吃,你们为什么对蚂蚁那么好呢?

  把自己的死亡,说得这么样的潇洒,说实在的我们的身体,确实是身体而已,臭皮囊。到老的时候,腐朽了枯萎了,自然而然就消化在尘归尘、土归土里面了,这个时候你就要问自己,你这一生难道就这样结束吗?或者你这一生有一个工作,要觉悟人生的智慧。所以庄子够鼓盆而歌代表他觉悟了,透过他太太的死亡,他后来自己老了快死了,也都能表现出来一种非常豁达的心态。

  所以人生的重点不在于说,你可以活得多久,也不在于说可以成就什么事业,而在于说你活着的时候,可以觉悟人生的智慧,在于回归于道。道就是就近真实,这就是庄子对我们一般人的最好的启发。

两个和尚,两种修行:适应者智,应变者慧

  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都有希望继承祖师的衣钵,成为本寺的长老。

  和尚甲十年前曾云游四海,遍登名刹,广访高僧,日讲夜参,证得“纯净圆德”。投奔本寺以来,以真悟妙解超越众徒子徒孙之上,受到全体僧众的敬重。

  和尚乙的优势是,自幼在本寺出家,几十年遵守清规戒律,一丝不苟;率领众徒子徒孙服侍长老唯恭唯谨,唯命是从;虽不能在将来使本寺声闻禅林成为一方名山,但定会不坏本寺规约,维持原有场面。

  长老自知圆寂之期难定袈裟传给哪个。半夜,他来到大雄宝殿焚香礼拜毕,拾起“功德箱”上一枚铜钱来卜断。

  各位施主,您猜哪一个被我佛如来选中了?

  另看一版本:

  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先后为本寺“住持”。

  甲和尚带领众僧在丛林静修,一切遵奉“百丈清规”,唯以礼佛为事,内部管理虽然井然有序,寺庙却日益衰败。因为附近的一些地痞无赖常常滋事骚扰,殴打僧众,侵占庙产,无一宁日。不堪受欺凌的和尚纷纷游方去了。

  乙和尚自告奋勇任住持收拾残局。他采取的第一条措施是抽调骨干种好上等名茶,送往本县衙门和附近一家乡绅;第二条措施是腾出一间偏殿做接待室,高档几案茶具,名贵古董书画,布置得“超一流”,专供官绅及其家眷拜佛进香时休息。

  虽有不僧不俗结交官府之嫌,但由于采取了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争取到当地官府的支持,再也没人敢欺负本寺了。又由于经营有方,庙产也日渐繁荣发达,吸引了不少游僧来存牒,俨然一座大丛林了。

  远方一位高僧听说了他们的经验,问他的弟子们道:“你们以为这是该贺还是该吊呢?”众弟子面面相觑……

  【智慧之光】:能随机应变,适应外界环境,求得自己更好发展的人,方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低调才是真正的智慧

  低调是一种意无狂、行无躁,吐纳恒常的生活态度。

  故意做出来的,不是低调,是低姿态;矫情装出来的,是假低首下心。真正的低调,是内在心性的真实呈现,无论身处闾巷还是庙堂,绝不改变。

  低调的底色是谦逊,而谦逊源于对生活的通透。在低调的人看来,没有什么值得炫耀,也没有什么可以一辈子仗恃,唯有平和、平淡、平静,才能抵达生命的至美之境。于是,他们放低自己,与世界恬淡地交流。

  张扬、张狂,或是张牙舞爪,到头来,不过是一场浮华的热闹,登高必跌重的惨淡。

  真正有大智慧和大才华的人,必定是低调的。才华和智慧像悬在精神深处的皎洁明月,早已照彻了他们的心性。他们的眼神是慈祥的,脸色是和蔼的,腰身是谦恭的,心底是平和的,灵魂是宁静的。正所谓,大智慧大智若愚,大才华朴实无华。

  高声叫嚷的,是内心虚弱的人;招摇显摆的,是骄矜浅薄的人;上蹿下跳的,是奸邪阴险的人。他们急切地想掩饰什么,急迫地想夸耀什么,急躁地想篡取什么,于是,这个世界因他们而咋咋呼呼,而纷纷扰扰,而迷乱动荡,而乌烟瘴气。这些虚荣狂傲之辈,浅陋无知之徒,像风中止不住的幡,像水里摁不下的葫芦,他们是不容易沉静下来的。

  低调,不浓,不烈,不急,不躁,不悲,不喜,不争,不浮,是低到尘埃的素颜,是高擎灵魂飞翔的风骨。

  低调的人,一辈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静的,一几,一壶,一人,一幽谷,浅斟慢品,任尘世浮华,似眼前不绝升腾的水雾,氤氲,缭绕,飘散。

  茶罢,一敛裾,绝尘而去,只留下让人欣赏不尽的优雅背影。


道家智慧:万物皆有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