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历史变迁中的兵团文化转型

 指间飞歌 2013-05-18
论历史变迁中的兵团文化转型[ 来源:人民论坛 | 发布日期:2013-05-18 | 浏览( 57)人次 | 投稿 | 收藏 ]  【摘要】兵团文化为兵团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同时也面临着新时期新情况的挑战;要推进兵团文化事业的发展,早日实现“在全新时期全力以赴推动兵团文化大繁荣”的新要求,就必须要从兵团文化的历史变迁轨迹中汲取营养,有效把握其现代转型。
 
  【关键词】兵团文化 历史变迁 现代转型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兵团文化亦是如此,它对兵团维稳固边、推动兵团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新时期,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兵团文化软实力,加快推进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突出兵团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力争早日实现车俊同志提出的“在全新时期全力以赴推动兵团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目标。而要实现这一切,就必须要从兵团文化的历史变迁轨迹中汲取营养,从而有效把握其现代转型。
 
  兵团文化的形成轨迹
 
  兵团是军队编制中对军和师的统称。历史上,兵团曾是我国军队中的一级组织,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取消兵团这一级组织,由军区直辖军。目前,我们所说的兵团通常是指。所谓就是兼具戍边屯垦、实行“军、政、企合一”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它属于我国计划单列的省级单位,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本文所论述的兵团和兵团文化就是指和文化。
 
  在我国,按所在边疆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内蒙和黑龙江等。这些兵团的诞生与存在为我国国境线的安全和边疆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国防发展的需要,内蒙和黑龙江等都已淡出历史舞台。只有仍在新疆地区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那么,是怎么形成的?其兵团文化的形成轨迹又是怎样的呢?
 
  1950年10月7日,中共中央毛主席电令新疆人民解放军10.5万官兵就地转业,成立,“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拼搏奉献,兵团人在荒原上开垦出了千亩绿洲,创造了“人进沙漠”的世界奇迹,并形成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主要内涵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兵团文化。这种兵团文化既具有军队文化的特征,又有农垦文化的印记,它强调观念上的军队式认知模式—“命令、服从、执行”,相对淡化了传统农垦文明中的家庭和私有等观念。在这种文化作用下的社会,是高效积极的社会,社会层次比较简单、明晰,能很好地促进我国边疆地区的生产力发展。
 
  兵团文化的变迁
 
  通过兵团文化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它是新疆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文化戍边、文化兴边”的历史重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兵团文化也受到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发展、兵团城镇化建设的影响,朝着现代文化的方向变迁。
 
  兵团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变迁。首先,在全球化过程中,兵团文化既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精华,也受到西方享乐思想、拜金主义、个人利己思想的侵蚀,屯垦戍边和开拓创新等传统优秀意识开始弱化,兵团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出现困境。其次,在兵团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兵团人一直强调大公无私、无私奉献;在兵团内部,一直奉行平均分配制度。而贫富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出现使得兵团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断裂,也使得“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的文化精神受到冲击。第三,在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敌对势力,通过文化意识形态的侵略实行和平演变,这使得兵团的任务发生了改变,不仅要屯垦戍边,更要文化戍边。
 
  兵团文化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变迁。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兵团文化政策、投资方式和职工素质都提出了挑战。在决策上,兵团人长期在思想观念上与国家高度一致,行动上下级绝对服从上级,这与市场经济强调的通过理性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主体的创造性是相冲突的,这也是兵团文化建设需要变迁的一个焦点。在投资方式上,市场经济迫切要求通过文化产业实现文化的现代化,但兵团文化产业的步伐相对缓慢,因此应加快兵团产业化发展的进程,增强产业开发意识,培养推动产业开发的人才,这是兵团文化变迁的又一方向。
 
  兵团文化在城镇化发展中的变迁。城镇化是兵团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不可避免地带来兵团文化的变迁。团场文化本质上是农业文化,而城镇文化是现代工业化的产物,它必然要求打破传统的团场文化圈,实现兵团文化的城镇化。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兵团内的庭院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这就为以家族文化为基础的乡土文化的回归创造了一定的土壤。可是,传统的乡土文化所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与我国城镇化进程不相适应的。
 
  对我国兵团文化现代转型的把握
 
  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发展、兵团城镇化建设等因素对兵团文化变迁带来了多角度、深层次的影响,我们必须要通过有效把握兵团文化的现代转型去粗取精,阻止其消极变迁,全力推动兵团文化适应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对“文化戍边”的把握。屯垦戍边一直是兵团的主要任务,从这个角度来说,兵团自诞生以来就以军事政治斗争为主,而文化戍边则处于辅助地位。然而,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地球俨然变成“地球村”,各种思想文化的交锋和碰撞在所难免,使得兵团不仅要能够完成戍边屯田任务,还肩负起了维护国家文化边防安全的任务,因此,兵团文化要实现“文化为辅”向“文化戍边”的转型,并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要始终将爱国主义作为文化戍边的核心,爱国主义是文化戍边的灵魂所在;其次,将民族团结始终根植在文化戍边过程中,在文化戍边过程中,兵团文化正是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体,它的存在是民族团结的标志,是兵团与地方之间、各民族之间牢不可破的坚实纽带。
 
  对兵团产业文化体制的把握。一直以来,兵团被采用行政事业管理体制,经费紧张,人才流失严重,相关的文化设施粗简,不能充分满足职工的合理文化需要。要解决这些困境,就必须走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路,即由事业文化体制向产业文化体制转型探索发展兵团文化产业,我们要充分认识兵团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增强信心。兵团拥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资源,其中,包括有利的自热资源和人文资源。新疆区域辽阔,地理地貌、自然风光、生态物种多种多样,有利于发展和把握文化产业的自然生态资源。而新疆独特的屯垦文化、多民族聚集区、红色底蕴等使得兵团文化具有了祖国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资源内容。
 
  利用这些有利资源,以兵团文化产业为突破口,着力使兵团文化体制使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具体做到以下几点:其一,根据兵团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区域的特点,合理制定兵团文化产业远景发展战略和近期分步实施方案,以近期实施方案促进远景目标的达成。其二,充分发挥兵团文化各种有利资源,不断拓展延伸产业链。构筑兵团发展产业链,充分利用新疆相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创新全新兵团文化产品。如果能围绕这些创意产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整合兵团文化资源,加大对衍生品的研制和开发,就可以带动创作、制作、播映、音像、出版、文化娱乐、网络等一系列相关文化领域,使得价值链随着产业链的延伸而得到无限扩展。其三,对兵团文化艺术团体开展卓有成效的内部体制改革,特别是分配机制的改革。对此,建议设立专门的兵团文化投资基金,在保证公益性文化服务的前提下,进行一定范围内的市场运作,全面提高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其四,发展兵团文化产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各级党政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掌握文化发展繁荣的领导权,对文化市场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监督管理。
 
  对兵团文化城镇转型的把握。城镇化建设是实现兵团跨越式发展和新疆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一定会带来城市的现代化,并更加强烈地依赖与之适应的文化,因此,要以更快的速度把握兵团文化城镇转型趋势:
 
  首先,要打破团场文化圈,构建兵团城镇文化体系。城镇文化是包括建筑文化、自然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等基本要素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体系。同时,城镇文化还包括优秀的传统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物质条件、经济水平、精神文明程度、市民的素质、领导者素质、政策制度及法制状况、城镇风貌等各个方面综合展现。团场文化向城镇文化转型是一次耗时很长的转变过程,要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
 
  其次,要有效突出兵团城镇文化特色。将文化特色贯注于城镇的各要素中,构建出城镇文化和兵团文化充分结合的文化新型体。兵团在城镇化规划和建设中,必须要加大文化挖潜、包装和宣传力度,提高兵团城镇文化品味。
 
  最后,要千方百计地克服制约团场文化发展的瓶颈,把城镇公共文化设施纳入兵团文化全面建设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公共文化设施与其他建筑的协调统一,实现其和谐布局。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