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书为友,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相忘XL 2013-05-18

内容提要:

    常言道:“书籍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对于人民教师来说,更是如此。书籍带给教师的最大裨益在于通过阅读可以全面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重剖析阅读书籍与提高人文修养之间的关系,强调夯实专业基础、增长人文修养的智慧、理论联系实际等关键环节,并结合自己的授课情况,论述阅读书籍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阐明提高人文修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总结通过读书提高人文修养的实现途径及最终目的。

关键词:教育,有益书籍,人文修养

一.引言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这似乎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中默默奉献自己青春和热血的当代教师最贴切的描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似乎是对改革开放大潮中仍旧在平凡岗位上挥汗如雨的辛勤园丁最真实的赞美。而那台上的两袖清风,台下的蜡炬成灰,非但没有让其在岁月的打磨中苍老褪色,反而在浓墨重彩的建国六十年光辉篇章里,雕刻出了一尊尊耸天入云、巍峨伟岸的雕像,雕像上展现岀一张张慈祥的面容,回响起一段段循循善诱的声音,凝聚成万涓入海的壮丽交响乐……

而在如此面容和声音的背后,人们不禁联想起人民教师掌灯夜读,忘我研究的情景——每一次精妙的讲解,都是书中智慧的结晶;每一句底蕴深厚的言谈,都是书中智慧的呈现;每一次透彻的分析,都是书中智慧的累积……因此,如果说庞大的教师队伍奏响中华民族奔向小康社会壮丽的交响乐,那么那一本本汇集成熟理论与丰富实践的书籍,夜以继日不断丰富着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理应成为这雄浑的交响乐中最亮丽的音符。

在我光荣的加入教师队伍之前,以上的论断就已经深深植根于我的脑海里。加入教师队伍之后,我践行着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也愈加发现各式各样的书籍对教师自身人文素养提高这一过程的重要性。正如鲁宾斯坦的名言“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一样,我深知评价一位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要看他阅读过多少书籍,更要看他深切理解了多少书籍中的精髓。为此,我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各种有益的书籍中的知识,灌溉自己的心灵之田,同时也汲取更多书籍中的养分,使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丰富理论,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补充、相互和谐、相互统一,以实现全面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这一目的。

二.以书为友,夯实专业基础

有人说,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诚然,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我深知这一点,因此我首先在思想意识上明确书籍对提高自己人文素养的积极作用。无论教授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必要先丰富自己,再教书育人。《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若要使人无惑,必先使自己无惑。消除困惑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阅读有益的书籍。用正确且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再武装自己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以无惑之心去教授学生。

为此,我精心挑选、准备了历史、文学、政治、经济等多领域多方面的经典书籍,在阅读中不仅与各学科的大家对话,从中汲取他们的经验教训,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甚了解的专业知识,还进一步完善和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和处世态度,使自己跟的上时代的步伐,响应中央“学习型社会”的号召,知荣辱、知分寸、知得失、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中尽快使自己成长为教师队伍中的多面手,以身作则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不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

三.以书为友,增长人文修养的智慧

有人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诚然,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每次读到这句话,我都深刻体会到书籍对于增长智慧这一过程的重要性,就像摩天大楼也要夯实基础,苍天大树更需植根于土壤一样。因此我告诫自己再忙碌也要读书,因为只有保持学习精神,才能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只有不断阅读各种有益书籍,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在党中央倡导科学发展的今天,更是只有在书籍中选取有益的内容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更新、发展理论,才能切实实现自己与学生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及跨越式发展。

为此,在这一过程中,我为自己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因为我深知万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样,读书成了我每天的良好习惯,书籍对我来说就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我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利用先进现代的科学手段和设备(如电脑网络,手机网络)阅读各种书籍。同时,我还自觉地把在书中学习到的智慧付诸实践,坚持配合实际的课堂教学,坚持与学生做实际的接触,坚持与其它任课老师做实际的交谈,把书籍中的知识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与新课改的宗旨、原则结合起来,与三个教学目标特别是其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起来,把自己在书籍的百花丛中采集到的新鲜养分更直接、更及时、更有效、更充分的在课堂中传达给学生,不仅增强了他们主动学习和自觉探索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全面的人文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四.以书为友,更需理论联系实际

有人说,人文素养的真正提高需要走进书来,走出书去。身为教师,我深切体会到了这一点。诚然,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不走进书来,就无法汲取更多的知识,更无从谈论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但是如果只是走进书来不走出书去,就无法把先进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复杂变化的实践中,也就无法真正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所以众人云:“人文素养体现在举止言谈中”,我认为身为教师这一点尤为明显。要想时时刻刻做学生的表率,必须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高深的专业水准,这需要我们潜心走进书来,系统、全面的吸收有益的书籍,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需要我们勇于走出书去,在实践中完善理论、发展理论,切实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为此,在真正的课堂教学中,我时常给学生绘声绘色的举出事例,比如讲授“世界因生命而多姿”,我便会向学生介绍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比如分析学习中的苦与乐,我便会向学生介绍清朝的康熙皇帝刻苦学习的故事以及国学中的教育名书《弟子规》的经典理论,培养他们“取法乎上”的精神;比如讲到沙尘暴和环境污染,我便会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个当代生态文明的优秀研究成果连同我阅读的中央文件白皮书一起向学生做一详细介绍;配合建国六十周年的大好时机,我还利用一些课堂时间教学生们唱红歌,给他们讲红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走进书来,走出书去”的甜头,也在不经意间发现不仅自己的人文素养在课堂内外、举手投足之间有所提升,学生自身的素养也有明显提高,行为举止更懂得规矩,思想状态更积极上进,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更为加强,此真乃为师者之大幸。

法国大剧作家雨果认定书籍是改造灵魂的工具,更深谙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正是这种养料;斯迈尔斯也扬言书籍能引导我们进入高尚的社会,并结识各个时代的最伟大人物;培根更相信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都把书籍与教育、传承以及人文素养联系在一起,在这里,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做智慧教师,首先亦必须以走专业化为己任,以书为友,终身学习,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自己的理性思维,同时结合世情、国情、社情、校情、生情,把自己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更完整、更灵活、更新颖地应用到实践中,让提升了的专业素养为课堂教学服务,也让完善了的人文素养为教育事业服务。

 总之,技法有限,新法无限。我还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探索读书应用的学问,发挥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热情以及对学生的深情,让以书为友也成为每个学生的习惯,也让提高人文修养成为每个学生的努力方向。

参考资料:

1.     张庆守:现代学习学导论:学与教的促进原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2.     邱兴元:教师素质培训与研究 教育教学研究,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