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腕隧道症候群」? 你是不是有過手麻、手痛,晚上會麻醒的經驗。若有的話,就有可能是罹患腕隧道症候群。 腕隧道症候群乃是上肢最常見的周邊神經壓迫病變,主要原因是因為手部神經(正中神經)在手腕部位進入到手掌時,受到手腕的腕橫韌帶壓迫所引起。一般好發於中年病患,女比男多。 腕隧道症候群好發於那些人? 1.常見於打電腦、玩電動遊戲、收銀機櫃台作業、木匠、會計師、生產線裝配、紡織業工作等。 2.手腕骨折或手腕骨脫位,如此壓迫到正中神經。 3.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風濕性關節炎、末端肢體肥大症、甲狀腺機能亢進或低下及長期血液透析患者,使橫腕韌帶纖維化症狀加劇。 4.婦女於懷孕期發生液體滯留,引起腕隧道組織的腫脹。 5.腫瘤,如脂肪瘤、神經瘤。 6.急性化膿性感染。 7.慢性腎衰竭且接受手臂血管造廔的病人。 腕隧道症候群症狀分類 一、早期腕隧道症候群症狀 經常出現手部麻木、疼痛等症狀。 麻木、疼痛症狀會在夜間加劇,甚至麻痛到醒過來。 麻痛症狀會因暫時手部甩動而減輕。 麻木、疼痛症狀,在白天也會出現,若重複手腕動作(如滑鼠、騎車、洗衣等)而症狀加重。 二、中期腕隧道症候群症狀 持續性的手指麻木、疼痛症狀。 手指的細微動作(如扣鈕扣)會出現障礙。 手部無法將杯子或碗握住而掉落。 麻木、疼痛症狀會輻射到手肘甚至肩膀。 三、後期腕隧道症候群症狀 手部出現感覺喪失。 肌肉萎縮。 手部活動功能明顯受限。 麻木、疼痛症狀會輻射到手肘和肩膀,甚至影響睡眠。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方式 「腕隧道症候群」的治療,有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兩種選擇,其適用的時機如下: 1.非手術治療:通常建議用於症狀時間較短,較輕微的患者,其方法有下列幾種: (1)休息:減少手腕反覆動作及長時間的使用手腕工作。 (2)口服藥物治療。 (3)手腕固定支架:使腕部得到休息,建議可嚐試2-4週,但常有復發的情形。 (4)類固醇局部注射:可能需要反覆注射治療,大約有1/3會在1年半內復發。 (5)復健治療。 2.手術治療:通常用在症狀持續較久較厲害的病患 手術的方法,是把壓迫在神經上面的橫腕韌帶切開,使神經的壓迫得以減輕,改善症狀;若兩手同時發生,則先處理症狀較嚴重的患肢;若兩手皆呈麻木及無力現象,則先手術處理症狀較輕的患肢,以期使正中神經功能會恢復至較佳狀態。 腕隧道症候群自我檢查方法 首先,將兩手掌的手背對手背互相施壓,讓手腕與手肘皆呈彎曲狀,這種動作會使正中神經受到較大的壓力,經過30到60秒,若手開始發麻,那就很可能是「腕隧道症候群」。另外置血壓計袖口於手腕近端,開始加壓使產生缺血三十至六十秒間,若產生有麻木疼痛症狀即可能有此毛病。這時候,建議你儘早到神經外科就診,來確定是否需進一步的治療。 |
|
来自: LM0318 > 《394 人體結構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