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讲座】第一讲 现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1)

 yu筱佳 2013-05-19

第一讲 现代健康生活基本理念(1)

健康的生活方式决定健康的体魄

近年,国际科学界提出了一个口号:公众理解科学、科学引领生活。这里的科学理念指的是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健康的四大基石(1)

近年,国际科学界提出了一个口号:公众理解科学、科学引领生活。这里的科学理念指的是1992年维多利亚宣言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4句话16个字,能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脑卒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从整体说,可使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减少一半以上,并可使生活质量大大提高,而花费在健康保健上的费用不及医疗费用的1/10。因此,健康生活方式虽然很简单,但效果非常大。

一、健康四大基石的核心——适者有寿

古往今来,健康、幸福、长寿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美好理想,但是无数的偏方、验方、秘方、仙方试过了;无数的滋补品、保健品,“天天惊喜……”“无效退款……”“还你一个健康的……”用过了,都收效甚微,或者适得其反。那么,问题在哪里呢?健康长寿怎样得来呢?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物质丰富了,吃穿不愁了,生活小康了,但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反而增多了,发病也更早了?许多人即使未得病,也是处于“亚健康”;即使不属于“亚健康”,心情也是灰蒙蒙的,不是春光明媚、春意盎然、自由自在的。特别是儿童肥胖、高血压,患了成人病;青年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患了老年病。提前得病,提前衰老,“亚健康”倒成了普遍现象、流行病。

四大基石的核心是什么呢?核心就是古人说的“适者有寿”。“适”指适度、适当、适应。适度是凡事不过分,不过激,不走极端;适当是指把握好事物与环境之间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关系;适应是指随着外界环境变化,自身也要跟着相应变化,即与时俱进。比如合理膳食,关键是合理;适量运动,关键是适量。膳食与运动都是健康必需,但又都是“双刃剑”。心理平衡,关键是平衡。这种平衡并非心如枯井,更非麻木不仁,而是一种理性的平衡,智慧的平衡。喜怒哀乐,人之常情,但切勿大喜大悲、大惊大恐。不然,芝麻大的事就勃然大怒,造成心梗、脑出血,将会遗恨终生。

“适”字,不仅对个人健康有用,而且对治家、治国也一样有用。里根总统上台时的国情咨文里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的一句话:“治大国,若烹小鲜”,虽然只有7个字,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即世间万物,大到治国,小到烹鱼,都是一个道理即掌握好“火候”。把握好“度”,则身心健康,国泰民安。反之,则宽严皆误,四面楚歌。

“适”字的本质就是辩证法,一位智者说过:学好哲学,受用终生。哲学是做人、做事、修身、齐家、健康、幸福、长寿的第一法宝。

二、四大基石之合理膳食

合理的膳食可以让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血黏度不黏也不稀。

合理膳食,要讲可以讲一本书10万字,我把它精练成10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在这个基础上现在又简化了,就8个字:“什么都吃,适可而止。”

一袋牛奶强壮一个民族

“一”指的是每天喝一袋牛奶,为什么呢?东方人以素食为主的膳食习惯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些缺点——钙太少,因此,中国人多数缺钙。缺钙会导致什么结果呢?3个结果。钙一少,容易造成骨痛、龟背、骨折。第一骨痛,缺钙的人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腿疼发麻、小腿抽筋,反正浑身疼;第二龟背,越活越矮,越活越萎缩,岁数越大,个子越矮;第三骨折,稍微一动就骨折,一摔骨头就断,这种事太多了。有一个老年病人先是咳嗽时感到胸部很疼,最后不咳也疼,一照片子,把放射科医生吓了一跳,光是咳嗽就咳断了3根肋骨。后来住院,由于行动不方便,翻不了身,护士帮他翻身,啪,又断了一根肋骨,一共断了4根肋骨。全身骨头都松了。还有一个女同志下楼梯,最后一个台阶滑了一下,用手一撑,桡骨、尺骨双骨折,尾骨也断了。

咱们中国人大多数都缺钙,缺多少钙呢?一个人每天需要800毫克钙,而我们的伙食里仅有500毫克,不足的300毫克需要每天补充一袋牛奶,250毫升牛奶正好补充300毫克钙。牛奶从什么时候开始喝呢?从1岁开始。喝到什么时候呢?终生喝奶。欧美很多人高大健康,和他们喝奶喝得多很有关系。

最典型的是日本,1937年侵略中国时的日本人,个子矮、罗圈腿。现在变了,同龄的中小学生对比,日本孩子平均身高超过了北京孩子,比广东、福建孩子高得更多。原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日本政府给中小学生每人每天负责供应一袋牛奶,结果就这么一袋牛奶,日本人一代比一代高,一代比一代壮,现在超过了中国人。

牛奶什么时候喝好呢?睡觉前。特别是对于孩子,他长个子,不在白天,夜间入睡1小时后,生长激素开始分泌,4小时后分泌最多,所以睡觉前喝牛奶对孩子的好处多。

我们很多人说一喝牛奶就拉稀,那怎么办呢?你可以试试喝酸奶。要是不爱喝酸奶怎么办?喝豆浆。可是要喝两袋,因为豆浆里含的钙是牛奶的一半。那还有人说,我牛奶不喝、酸奶不喝、豆浆我也不爱喝,怎么办?那很简单,你就等着受罪吧!

健康的四大基石(2)

250~400克碳水化合物

“二”是指每日摄入250~400克碳水化合物,也就是5两~8两的主食。

5两~8两不是固定的,因每个人的劳动量、体重、性别、年龄而异。比如民工他干活挺重,一天要吃1斤半;有些女同志呢,胖胖的,工作量很轻,不用5两,3、4两就够了。调控主食可以调控体重,这是最好的办法。现在减肥药很多,什么减肥霜、减肥药、减肥喷雾剂、减肥裤腰带……太多了。实际上,不用这么减肥,调控主食加适量运动是最好的。

3~4份高蛋白

合理膳食中的“三”就是指每天进食3~4份高蛋白食物。人不能光吃素,也不能光吃肉。蛋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3~4份就好,不多不少。

1份高蛋白相当于50克瘦肉或者1个大鸡蛋,或者100克豆腐,或者100克鱼、虾,或者100克鸡鸭鹅肉,或者25克黄豆。一天3份。比如说我今天早上吃1个荷包蛋,中午我准备吃1份肉片苦瓜,晚上吃1份豆腐和2两鱼,这样一天3~4份蛋白不多也不少。

人体蛋白越多,死得越快,为什么呢?很多氨基酸从尿里排出,影响肾脏,蛋白过多,消化不良,造成肠道毒素太多。蛋白太少也不行,少林寺的海灯法师60多岁还练“一指禅”,但蛋白营养不良,消瘦,得了帕金森氏综合征,后来静脉点滴氨基酸,治好出院后他辟谷,不吃不喝,最后营养不良去世。

那么,什么蛋白质最好?鱼类蛋白质好,它有明确的预防动脉硬化作用。吃鱼的地方,例如美国阿拉斯加、我国舟山群岛,居民吃鱼越多,动脉越软,得冠心病、脑血栓的越少。植物蛋白以什么最好呢?黄豆蛋白。它不但是健康食品,还有一定程度的降胆固醇作用和防癌作用,对妇女还特别好,能减轻更年期综合征。

牢记四句话

合理膳食中的“四”就是4句话,即“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为维持全面均衡的营养,应粗细粮搭配,单吃粗粮或单吃细粮,都不能维持全面的营养。粗细粮搭配,一个星期吃三四次粗粮,棒子面、老玉米、红薯这些粗粮搭配营养最合适,有明显的蛋白质互补作用,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还有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的互补效益。

吃过多甜食对健康不利。据我国10个南北城市人群9年前瞻性研究,分别每日平均多吃50克肉、蛋或糕点,则血胆固醇分别平均升高9毫克/分升、31毫克/分升和22毫克/分升。可见蛋类对胆固醇影响最大,糕点次之,肉类最小。根据实际调查,我国人群食糖消耗量远低于西方国家,目前尚未达到“过食”程度。

“三四五顿”是指每天吃饭的次数,即在总量控制下,少食多餐。仅仅少量多餐这一饮食习惯本身,就可以相当有效地预防糖尿病、高血脂。在每日摄取量不变的情况下,早、中餐比例大,有利于降血脂、减体重,晚餐所占比例大则相反。少量多餐可使血糖波动幅度及胰岛素分泌幅度变化趋缓。对于超重者,应当早餐占40%,午餐占40%,晚餐占20%,有助于降血脂减肥。

最后是“七八分饱”,吃饭七八分饱是最好的习惯,因为要留二三分底,千万不要吃得太饱。请大家无论如何记得吃饭一定要七八分饱,记住这一句话就可以延年益寿,这句话非常重要。

500克新鲜蔬菜和水果

合理膳食中的“五”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每日进食500克新鲜蔬菜和水果。营养学家建议:每日进食400克蔬菜和100克水果。

新鲜蔬菜和水果除了可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之外,业已证明其还有的一个特殊作用是,在预防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胃癌、降脂减肥、保持健美身材、防治便秘引起的头痛、失眠、心血管病突发事件方面,均有不可替代的益处。有研究表明,仅每日进食500克蔬菜和水果一项,就可使肿瘤发病率下降1/3以上。

吃水果养生的最佳时间是饭前1小时,因为水果属生食,吃生食后再进熟食,体内白细胞就不会增多,有利于保护人体免疫系统。

餐桌上的红黄绿白黑

红:西红柿或一二两红酒

餐桌上的“红”,首先是指一天要吃1个西红柿。特别提醒男同志,每天吃1~2个西红柿,可使前列腺癌减少45%。西红柿做菜熟吃更好,因为西红柿里的番红素是脂溶性的。

另外,如果是健康人,无禁忌症,每日可喝点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绍兴酒、加饭酒,米酒也可以。例如红葡萄酒50~100毫升,有助于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活血化瘀,减少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西方27个工业化国家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冠心病病死率的高低,与葡萄酒的消费成反比。法国人有饮葡萄酒的习惯,其冠心病仅为美国的1/3。

另外,如果一个人情绪低落,那么吃点红辣椒可以改善情绪,减轻焦虑,因为红辣椒可以刺激体内放出内啡肽。

黄:黄色蔬菜瓜果

餐桌上的“黄”是指红黄色蔬菜,例如:胡萝卜、红薯、南瓜、玉米等,其营养素多,内含丰富的类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

中国人的膳食中普遍缺钙、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缺少了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小孩容易感冒发烧,患扁桃腺炎,引起消化道感染;中年人容易得癌症,动脉硬化;老年人眼发花,视力模糊。补充维生素A,可以使儿童、成人提高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使老人视力改善,视网膜好;减少感染和肿瘤发病机会。维生素A在什么地方多呢?最多的是胡萝卜、西瓜、红薯、老玉米、南瓜、红辣椒,或者干脆说是由红黄色的蔬菜在体内转化成。红黄色的蔬菜所含的维生素A多。

温馨提示:源文来自互联网,其观点看法不代表馆主!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告之,馆主即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