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潮祛湿

 襟江txs 2013-05-21
防潮祛湿 
    近日广东地区反复在10℃以下的寒冬和20多℃的的初夏间徘徊,昨天还披着长大衣今天就穿个单衫,在这几天还常看到穿着厚外套的和穿短袖衫的行人在路上擦肩而过。最烦人的还是这几天的严重潮湿现象,衣服多日不干,墙壁上都在冒水珠。
虽然广东比较潮湿,但象今年的雨雾交织气候大大增加了潮湿程度,人体也容易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食欲不振,关节酸痛,甚至腹胀、泄泻等现象。长期脾胃虚弱的人还会出现口有异味、嘴唇长泡破损、手脚长泡流水等情况。
    在中医看来,湿为外邪六淫之一,湿邪为病,亦有外湿、内湿之分。现在这种因气候变化造成的湿邪入侵就属于外湿。内湿则是由于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成。外湿和内湿虽然成因各异,但湿邪一旦中发作,内外湿经常是互相影响作用的。
    外感湿邪的人群,大多为因为身体免疫力较低,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营卫之气低下,不能及时抵抗外来病邪的入侵,湿气进入体内后不能及时化解,湿浊淤积,造成肠胃不适、身体疲乏等现象。
    长期脾胃虚弱的人士,内湿原本就比较大,这个时节加上外湿的侵扰,就容易加重病情,出现各种湿浊内困的症状。
    在广东地区,湿邪又往往与热邪比较密切相连,因为地域天气温暖而且多雨,到了春夏梅雨季节,雨水经常多日不断,而随着天气温度的上升,阳光和雨水交替出现,特别是到了盛夏,一阵大雨过后往往是暴烈的阳光,泥土中的湿气蒸腾,人就象在天地这个大蒸炉当中,湿浊邪气生生被逼进体内。
    对于湿邪为病,不仅易与热邪形成湿热病证,还会与风邪、寒邪组成不同的疾病,如在北方,因天气寒冷,易出现寒湿病证。并且因为湿性粘滞,一旦在身体内大量积聚,很难迅速排除,一般病情较长或反复发作,如风湿类疾病的调理时间往往以年计算。对于湿邪为病的详细情况,大家可以参考另一篇讲解中医基础知识的文稿《六淫致病》,其中对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致病都有比较详细的讲解,。这里只讲对于目前外界湿邪困重的情况,我们该如何保护身体不受损伤。
    在湿邪初起时,首先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食疗方法帮助化湿。
    如广州的市花,木棉花清热解毒,利湿止泄,用木棉花火炭母煮水可清热利湿:木棉花50克,火炭母15克,加适量白砂糖,去渣饮用。
    也有很多家庭用木棉花煮瘦肉汤:生地60克,木棉花6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瘦肉500克煮汤。
    木棉性微寒,对于长期肺气虚弱、大便干结的人士要慎用。任何材料作为药膳,一定不能贪多。
    更简单的:薏米红豆粥、伏苓膏都能健脾利湿,日常食用可帮助化解体内湿邪。
    在天气潮湿的时候,我们应减少吃一些湿性大的事物,如马蹄,紫菜,海带,莲藕,田螺,螃蟹,鳝鱼,泥鳅,鳗鱼,海蜇,青蛙等,避免增加体内的湿浊。
    还有一些我们常见水果蔬菜,性偏寒湿的 大家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及当下的气候环境选择食用。
    李:多食易生痰湿.伤脾胃,又损齿。故脾虚痰湿及小儿不宜多吃。
    葡萄: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多食则令人泄泻。
    桔:不宜过量食用,多食易生痰湿,故痰湿内盛者咳嗽者不宜多食。
    柑:因性凉,凡脾胃虚寒者宜少吃。古代医书记载:“多食生寒痰”。
    阳桃: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不宜多食。
    猕猴桃:脾胃虚寒者慎服。
    西瓜:本品性属寒凉,多食能积寒助湿,凡寒湿盛者慎用。
    哈密瓜:本品性寒凉,脾胃虚寒.腹胀便溏之人不宜多食。
    地瓜: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
    花生:本品质润多脂,故体寒湿滞及肠滑便泄者不宜食用。注意霉花生不能食,因其易产生黄菌毒素,可诱发肝癌。
    甘蔗:脾胃虚寒,痰湿咳嗽者慎用。
    任何食物都有其优劣,我们所说的食物宜忌是与人体摄入的份量多少有直接关系,如果只是日常作为饭菜副食偶尔少量食用一般不会引致太大的不良反应,但对于特别爱吃常吃的或者一餐多吃的人士就易造成身体不适。
    真正能防治湿邪的根本方法,是恢复脾脏正常的水湿运化功能,及时把体内多余的湿浊邪气及时排除。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五谷补养脾胃,其中玉米就是养脾脏的很好的食物,(关于五脏和五谷事物的补养,可以参考另一篇文章《五脏养五谷》),只有从根本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才能不受外邪侵扰。
    对于病情严重的人士,就必须找大夫认真调理,不要随便看书上网打听什么偏方,因为疾病的形成是个综合过程,其致病因素也是不断发展演变的,不同体质的人士对同一种药物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所以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而非简单对症下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