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家鸡的起源问题

 昵称10856558 2013-05-21
关于家鸡的起源问题

郑作新 2009年06月05日 14:30

  家鸡的祖先,现今一般人都认为是原鸡。因为家鸡在体型、羽色及叫声等方面,都与原鸡极相似,而且原鸡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印度北部(在古时,从下面所提的考古资料可知,还分布更北至中国的中部)。这些地区也与人类在初期文化发展过程中,对野生动物进行驯养活动的地点相近。 

  在新石器时代,在属于龙山文化时期(约在4500年前)的三门峡庙底沟的居民点遗址中,已发掘有鸡骨,经作者鉴定为鸡的大、小腿骨及前臂骨,但未能肯定到底是原鸡还是家鸡。在长江流域的屈家岭遗址(稍早于龙山文化阶段;在今湖北省京山县),曾发掘有陶鸡,估测是依照家养的鸡仿制的,而且还可推断家鸡当时已相当普遍,才能被利用作为艺术品的对象。殷商时代(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甲骨文里,已有鸡字。周朝《诗经》讲到鸡不只一处,其中以《鸡鸣篇》为最早(约公元前11世纪)。东周战国时期还设有“鸡人官”,专司祭祀。由上所述,可知鸡的驯化在我国至少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目前一般《家禽学》书籍,关于家鸡的起源,都说我国的家鸡由印度传来,而后再从中国传入日本及欧洲各国。不但我国《家禽学》教科书中这样提,而且各国同类型的书籍中,也都是这样说。这种说法是由达尔文首先提出的,后来的人都受了他的影响。 

  达尔文(1868年)写道:“在印度鸡的被家养,是在《玛奴法典》完成的时候,大概在公元前1200年,不过也有人认为只在公元前800年。”(达尔文《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中译本第181页)。在这本书的另一地方,达尔文根据《中国百科全书》说道:“鸡是西方的动物,是在公元前1400年的一个王朝时代引进到东方(指中国)的。”达尔文所根据的《中国百科全书》,究竟是一部什么书,他没有讲明白,仅说(见该书译本第174页)是在1609年印出,而在另一个地方(第181页)却说是在1596年出版的。查《本草纲目》是在1596年出版的,而在1609年发表的比较著名的中国类书,只有《三才图会》。 

  我们查看过《本草纲目》,其中并无上述的记载。至于《三才图会》,在这部类书第13函第1卷第10页上,有下列一段关于鸡的说明:“鸡有蜀鲁荆越诸种。越鸡小,蜀鸡大,鲁鸡又其大者,旧说日中有鸡。鸡西方之物,大明生于东,故鸡入之。” [引自宋朝陆佃所著的《埤雅》(1125年)]。 

  这里所说的“西方”,显然是指“蜀”、“荆”等地,就是中国的西部。旧说“日中有鸡,月中有兔”;大明指的是“日”,日与月对说,故鸡入之。这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一种牵强附会之说,当然不足引以为据。 

  达尔文根据《三才图会》中上面所提的一句毫无科学根据的话,解释为鸡是中国以西的地区(指印度)的产物,而在公元前1400年的一个王朝时代引进到东方(指中国),这显然完全出于曲解,不足为凭。因为所引的原文,说的是中国的西部,而不是中国以西的地区。 

  综上所述,可见达尔文以中国的家鸡由印度引入的说法,是完全出于误解或翻译的错误。 

  再从上面所述,关于史前文化遗址发掘出来的动物遗物来看,我国老早就已有鸡。仅从有史以来而言,甲骨文对鸡的记载,也不晚于印度的《玛奴法典》,可能还更早些。因此,我们认为家鸡不是像达尔文所说的那样由印度传入我国;它在国内,至少是与印度同时从原鸡进行驯化的,还很可能比印度更早些。同时,从上所述,也可以看出原鸡从前不仅产于我国的南部,而且是广泛分布于黄河、长江流域一带的。 


 


郑作新院士鸟类科普文集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
鸟类是如何起源的(图)2008-01-04
 本栏目更多内容
漫话天鹅2009-06-05
鸟的飞翔2009-06-05
愿北京成为鸟的乐园2009-06-05
从冈山市公园里的丹顶鹤谈起2009-06-05
中国的鹤类2009-06-05
鹤与鹭的区别2009-06-05
欢迎天鹅再飞来2009-06-05
鸟类的环志2009-06-03
我国第一次爱鸟周2009-06-03
关于保护候鸟的谈话2009-06-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