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手疗的一般知识

 LM0318 2013-05-22

三、手疗的一般知识

    (一)五指的形态

   指掌为人体的远端,也是血液回流的起点之一。中医自古就认为,五指能反映五脏六腑的旺衰。

    人体的器官功能,相互影响,往往会因一个脏器的变化影响到整体,造成全部器官的营养不良与功能衰竭:以下逐一介绍手指形态的含义及与人体健康状况的关系。

  拇指

    拇指代表人的先天智慧与意志能力,与遗传体质有关。在五脏强弱的分辨上,拇指用来判断头脑的强弱。一般讲,拇指以长而健壮为佳,代表其人意志坚强,头脑清醒,但过于粗壮时,则又容易成为脾气暴躁的典型。指节纹有二条“上,成跟睛状者,一般称为“孔子目”,主智慧高(图1 6)拇指指节长度平均,指节纹清秀不断,一、二节均圆净无纹者,大多是智慧高明,心情开朗,没有烦恼的人.

    拇指形状过于瘦弱,多见过于柔弱胆小的人,如果再兼有弯曲现象,则其人往往有神经衰弱,头痛失眠、纳差等症状。拇指一、二节散乱多纹,指节纹散乱不清的人,容易患头部疾病,

    此外,拇指节较短且过于坚硬,不易弯曲的类型,大多是性急而脾气较大的人,有中风、头痛及心脏疾患的倾向。

   

    食指用来判断肝脏机能强弱,一般以圆秀健壮为佳。3个指节的长度,以第一节最长,二、三节依次稍有递减,外型直且与中指密合.拥有这种食指的人,肝脏机能必然是健康而少病的。如果食指苍白而瘦弱,必然是肝脏机能较差,工作容易劳累,生恬萎靡不振。如果食指偏曲.指间漏缝,再兼纹线散乱,往往说明肝脏机能较差,同时提示消化系统不健康。

    如果三个指节长短不对称,特别是中节的长度太长,则与钙吸收不平衡有关。有这种表现的人,大多骨骼与牙齿较早损坏。

   

    中指的强弱与心脏及循环系统的健康状况有关。一般以圆长健壮为佳,指节柔软而不柔弱,过硬而缺乏弹性者不好。指型直而不偏曲的人,大多心脏机能佳,元气旺盛,精神饱满而少病。中指苍白,细小而瘦弱的人,心脏机能较差,造血功能也欠佳。

    中指偏曲,指问漏缝的人,除循环系统较差外,还会影响到肠道的功能。如果三个指节不对称,中节特别长的人,往往思想悲观,容易有骨胳、牙齿疾病,亦即钙质的代谢功能较差。

  无名指

    无名指之强弱与一个人的整体的健康状况有很深的关系,故日本人称其为“药指”。

    无名指亦以圆秀健壮为最好。太长的人,容易有生活不规律而影响身体健康的倾向;太短的人,又主元气大虚,精神不振。

    指型直而无偏曲.指节圆润有力,指节纹清爽的人,大多肾脏及生殖机能健全,无名指苍白、瘦小、贫弱的人,大多肾脏与生殖系统的功能较差。

    无名指第一节,代表性功能的强弱,第一节过于粗壮的人,容易有内分泌失衡的疾患;过于瘦弱的人,又往往生殖系统方面比较衰弱。第一节的指节纹代表同样的意义,即散乱者身体情况差,完整而清爽者,健康情况良好。

    无名指的第二节,代表一个人的筋骨强弱,自古以来中医将骨骼在五行中归属于“水”,亦即与生殖系统有很深的关系。现代的西医,也经常提醒孕妇在怀孕中要补充钙质,“免损坏自己的身体。第二节指节纹散乱的人,大多体能较差,筋骨较细小而衰弱。第二节边缘有纹存在时,谓之“病约纹”,表示当时的健康状况不好,这种现象会随着身体好坏而增减其纹线。

    第二节长度过长的人,往往钙质的吸收功能比较差,骨骼和牙齿比较脆弱。如过于苍白、瘦弱,也会有同样的表现。指头偏曲,指节漏缝的人,往往除泌尿系统较弱外,又代表烦恼较多,还常常影响头脑机能,同时又容易出现神经衰弱、头痛、失眠等症状,

    无名指生得太长的人,亦即超过中指第三节一半以上,快要与中指齐平,大多先天的遗传体质很健壮,但容易因为后天的生活不规律,如饮酒、熬夜、过劳等现象而带来衰弱。

  小指

    小指能反映出消化系统机能的旺弱。一般来说,小指以细长为佳,指节长短相称,直而不偏曲,这些代表若消化系统功能健全,身体健康良好,并能将这种体质遗传给自己的子女。

    小指苍白,细小且瘦弱,易患肠道疾病,引起吸收不良或排便不畅。指头偏曲,指节漏缝太大的人,也易患胃肠道疾病,造成消化不良。指节纹散乱,除自身体能较弱外,还易把这种现象遗传给子女当中的一个。

    (二)手疗常用腧穴

    手疗的腧穴,包括手部经穴和经外奇穴。由于手臂部易于外露,便于取穴,所以临床上多配合手臂都的穴位。本节介绍肘横纹以下的常用腧穴(带“+”号穴位者为手部穴位)。

  尺泽(手太阴肺经穴)

    [定位]  微屈肘,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腱桡侧缘(见图1 7)

    [功效]  肃降肺气,滋阴润肺。

    [主治]  咳喘.咯血,咽喉疼痛,胸部胀满,乳痈,肘臂疼痛及吐泻。

    [针灸法]  直刺5分或=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孔最(手太阴肺经穴)

    [定位]  伸臂仰掌取穴,在尺泽与太渊的联线上,距太渊7寸(见图17

    [功效]  肃降肺气,凉血止血。

    [主治]  咳喘,咯血,咽喉肿痛,失音,痔疮及臂痛。

    [针灸法]  直刺5~~ 1寸;可灸。

  列缺(手太阴肺经穴)

    [定位]  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见图17)

    [功效]  宣肺散邪,通调任脉。

    [主治]  咳喘,咽喉痛,半身不遂,口跟歪斜,偏头痛,项强,牙痛及掌中热。

    [针灸法]  向肘部斜刺2分;可灸。

  经渠(手太阴肺经穴)

    [定位]  仰掌,在腕横纹上l寸,当桡骨茎突内侧与桡动脉之间陷中取穴(见图17)。

    [功效]  止咳宁嗽,顺气平喘。

    [主治]  咳喘,喉痛,胸部胀满疼痛,掌中热。

    [针灸法]  直刺3分;可灸。

  太渊*(手太阴肺经穴)

    [定位]  仰掌,腕横纹上,桡动脉桡侧陷中取穴(见图18)

    [功效]  止咳化痰,扶正祛邪。

    [主治]  咳喘,咳血,胸部胀满疼痛,喉痹,呕吐腹胀,无脉症及手腕痛。

    [针灸法]  直刺3分;可灸。

  鱼际:(手太肺经穴)

    [定位]  仰掌,第1掌指关节后,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见图18)。

    [功效]  清肺热,利咽凉血。

    [主治]  咳嗽、咳血,喉痹,肘挛,掌中热。

    [针灸法]  直刺5,1寸;可炙。

  少商*(手太阴肺经穴)

    [定位]  在拇指桡侧,距指甲角1分取穴(见图1 8)。

    [功效]  泄热开窍,回阳救急,利咽镇痉。

    [主治]  咳喘,喉痹,癫狂痫,中风昏迷,热病及小儿惊风。

    [针灸法]  向腕平刺2分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商阳*(手阳明大肠经穴)

    [定位]  在食指桡侧,距指甲角约1分处取穴(见图19)

    [功效]  泄热消肿,开窍醒神。

    [主治]  咽喉肿痛,颌肿齿痛,耳聋耳鸣,咳喘及中风昏迷,肩痛。

    [针灸法]  向上斜刺2分或三棱针点牵4出血;可灸。

  二间*(手阳明大肠经穴)

    [定位]  微握拳,在第2掌指关节前缘桡侧,赤白肉际处(见图 19)

    [功效]  清热消肿。

    [主治]  喉痹,颌肿,鼻出血,齿痛目痛,口跟歪斜,身热及肩痈。

    [针灸法]  直刺2分;可灸。

  三间*(手阳明大肠经穴)

    [定位]  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第2掌骨小头上方(见图1 9)。

    [功效]  泄热消肿,消炎止泻。

    [主治]  咽喉肿痛,日齿疼痛,鼻出血,腹胀腹泻及手指肿痛。

    [针灸法]  直刺3分;可灸。

  合谷*(手阳明大肠经穴)

    [定位]  12掌骨之间,约当第2掌骨桡侧中点(见图19)。

    [功效]  清热解收、明目聪耳。

    [主治]  头痛头晕,目齿疼痛,喉痛而肿,口眼歪斜,鼻疾耳疾,发热,半身不遂,指挛臂痛,经闭滞产,瘾疹及胃肠疾病。

    [针灸法]  直刺5分~寸;可灸。

  阳溪*(手阳明大肠经穴)

   [定位]  腕背桡侧,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问的凹陷中(见图1 9)。

    [功效]  清热安神,明日利咽。

    [主治]  头痛,咽喉肿痛,日赤,耳聋耳呜,齿痛,臂腕痛,癫狂痫症。

    [针灸法]  直刺4分;可炙。

  偏历(手阳明大肠经穴)

    [定位]  阳溪与曲池的联线上,阳溪上3(见图20)

    [功效]  明目聪耳。

    [主治]  鼻出血,目赤,耳鸣耳聋,口眼歪斜,咽喉肿痛,水肿,肩臂肘腕痛。

    [针灸法]  斜刺3分;可灸。鱼  温溜(手阳明大肠经穴)

    [定位]  在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阳溪上 5寸取穴(见图20)。

    [功效]  清热消肿,安神通腑。

    [主治]  头痛,面肿,鼻出血,咽喉肿痛,肩背痛,癫狂闲证。

    [针灸法]  直刺5分;可灸。

  下廉(手阳明大肠经穴)

    [定位]  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下4(见图20)

    [功救]  理气通腑。

    [主治]  头痛头晕,腹痛及乳痈,肘臂痈。

    [针灸法]  直刺5分;可灸。

  上廉(手阳明大肠经穴)

    [定位]  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下3寸取穴(见图20)

    [功效]  理气通腑。

    [主治]  头痛,肩臂疼痛,腹痛腹泻,偏瘫,

    [针灸法]  直刺5分~I寸;可灸。

  手三里(手阳明大肠经穴)

    [定位]  阳溪与曲池的连线上,曲池下2寸取穴(见图20)

    [功效]  清热明目,理气通腑。

    [主治]  腹胀腹泻,服疾,齿痛,偏瘫及手臂、肘部疼痛。

    [针灸法]  直刺5分~1寸;可灸。

  曲池(手阳明大肠经穴)

    [定位]  屈肘,在肘横纹桡删端凹隐处取穴(见图20)

    [功教]  散风止痒.清热消肿。

    [主治]  热病喉痛,目齿疼痛,瘾疹,疥疮,胃肠疾病,癫狂痫症月经病,上胜不遂,肩臂疼。

    [针灸法-l  直刺1 --15分;可灸。

  少海(手少阴心经穴)

    [定位]  屈肘,有肘横纹上尺侧纹头凹陷中取穴(见图21)

    [功效]  宁心安神。

    [主治]  心痛,癫狂痈症,瘰疬,手颤,手挛腋痛。

    [针灸法]  直刺5分~1寸;可负。

  灵道(手少明心经穴)

    [定位]  仰掌,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 5寸取穴(见图21)。

    [功效]  宽胸理气。

    [主治]  心悸心痛,头昏目眩,哭笑无常,舌硬不语,腕臂挛急。

    [针灸法]  直刺3分;可灸。血  通里(手少阴心经穴)

    [定位]  仰掌,在尺侧腕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见图21)。

    [功效]  宁志安神,益阴清心;

    [主治]  心悸,舌强不语,经血过多,头痛目眩,肩肘臂内后侧痛。

    [针灸法]  直刺3分;可灸。

  阴郄(手少阴心经穴)

    [定位]  仲掌,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5分(见圈2 1)。

    [功效]  宁心凉血。

    [主治]  心痛心悸,盗汗,失语,吐血。

    [针灸法]  直刺3分;可灸。

  神门*(手少阴心经穴)

    [定位]  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见图22)。

    [功效]  扶正祛邪,宁心安神。

    [主治]  心痛心悸,失眠健忘,哭笑无常.癫狂病症,头痛眩晕,掌中热。

    [针灸法]  直刺3分;可灸。

  少府*(手少阴心经穴)

    [定位]  45掌指关节后方,仰掌屈指,当小指端与无名指端之问取穴(见图22)。

    [功效]  清心热,宁心安神。

    [主治]  心痛心悸,哭笑无常,遗尿,阴痛阴挺。

    [针灸法]  直剌3分;可灸。

  少冲*(手少阴心经穴)

    [定位]  小指桡侧,去指甲角约1分处取穴(见图22)

    [功效]  清热熄风,宁神醒脑。

    [主治]  心悸心痛,胸肋痛,昏迷癫狂及热病、臑臂内后廉痛。

    [针灸法]  斜刺1分或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少泽*(手太阳小肠经穴)

    [定位J  小指尺侧,距指甲角约1分处取穴(见图2 3)。

    [功效]  增液通乳,清热利窍。

    [主治]  热病,昏迷,乳汁少,乳痈,头痛喉痛,肩臂外后侧痛。

    [针灸法]  斜刺1分或点刺出血;可以用灸法。

  前谷*(手太阳小肠经穴)

    [定位]  5掌指关节前尺侧,握拳时当掌指关节前之横纹头赤白肉际处(见图23

    [功效]  疏肝清心,明日聪耳。

    [主治]  项痛,肘臂指麻木疼痛,癫狂痈症,咽喉肿痛,乳汁少。

    [针灸法]  直刺3分;可灸。

  后溪*(手太阳小肠经穴)

    [定位]  5掌指关节尺侧后方,第5掌骨小头后缘,握拳时穴在掌指关节后的横纹头处(见图23)。

    [功效]  清心解郁,清热截疟。

    [主治]  头项强痛,耳聋,热病,盗汗及疟疾,癫狂痫症,肘臂及小指挛急,疥疮。

    [针灸法]  直刺5--1寸;可灸。

  腕骨*(手太阳小肠经穴)

    [定位]  三角骨前缘,赤白肉际处取(见图23)。

    [功效]  增液止渴,刹胆退黄。

    [主治]  头痛项强,黄疸,肋痛,消渴及指挛臂痛。

    [针灸法]  直刺3分;可灸。

  阳谷*(手太阳小肠经穴)

    [定位]  豌豆骨与尺骨茎突间取穴,赤白肉际上(见图23)

    [功效]  清心宁神,明日聪耳。

    [主治]  头眩,目赤,耳痰,齿痛,疥疮,颈颌肿,臂外侧痛,手腕痛。

    [针灸法]  直刺3分;可灸。

  养老(手太阳小肠经穴)

    [定位]  掌心向下时,尺骨茎究的高点处取穴(见图24)

    [功效]  增液养筋,清上明日。

    [主治]  急性腰痛.目视不明,肩背时臂痛。

    [针灸法]  掌心向胸lJ寸,J柚肘方向斜和|58分;可灸。

  支正(手太阳小肠经穴)

    [定位]  腕上5寸,当阳谷与小海连线上取穴(见图24

    [功效]  疏肝宁神,清热解表,

    [主治]  项强头痛,癫狂,哭笑无常,消渴,疥疮,肘孪指痛。

    [针灸法]  直刺4分;可灸。

  小海(手太阳小肠经穴)

    [定位]  屈肘,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问取穴(见图24

    [功效]  疏肝安神,清热消肿。

    [主治]  颊肿,头痛头晕,耳疾,癫狂病症,肩臂外后侧痛。

    [针灸法]  直刺3分;可灸。

  曲泽(手厥阴心包经穴)

    [定位]  仰掌微屈肘时,在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取穴(见图25)

    [功效]  清心镇痛,和胃降逆。

    [主治]  心痛心悸,咳嗽,胃痛呕吐,肘臂及上肢痛。

    [针灸法]直刺5分~1寸或三棱针点刺放血;可灸。

  郄门(手厥阴心包经穴)

    [定位]  仰掌,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大陵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问(见图25)。

    [功效]  清心镇咳,凉血止血;

    [主治】 心痛心悸.心烦.咳血呕血,癫疾,疗疮。     

    [针灸法]  直刺5-- 1寸;可灸,

  间使(手厥阴心包经穴)

    [定位]  仰掌,腕横纹上3寸,当掌长叭腱与桡侧腕屈肌艟之间(见图25)。

    [功效]  宽胸解郁,宁心降逆。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癫狂痫症,肘挛臂痛。

    [针灸法]  直刺5-1寸;可灸。

  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

    [定位]  仰掌,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肌腱之间(见图25),

    [功效]  宁神镇痛.疏肝和中,

    [主治]  心悸,心痛,胸痛,胃痛呕吐及呃逆,失眼,癫狂痫症,中风偏瘫,哮喘及肘臂痛。

    [针灸法]  直刺5-- 1寸;可灸。

  大陵*(手厥阴心包经穴)

    [定位]  仲掌,腕横纹正中,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见图26)。

    [功效]  宁心安神,宽胸和胃,

    [主治]  心痛心悸.胃痛呕吐.胸肋痛及癫狂痫症,腕关节痛。

    [针灸法]  直刺4分;可灸,

  劳宫*(手厥阴心包经穴)

    [定位]  屈指握拳时,中指指尖所点处取穴(见图26)。

    [功效]  清心安神,消肿止痒。

   [主治]  中风昏迷,中暑,心痛,癫狂痫症,口疮口臭。

    [针灸法]  直刺4分;可灸。

  中冲*(手厥阴心包经穴)

    [定位]  在手中指尖端之中央取穴(见图26)。

    [功效]  开窍醒脑,泄热清心。

    [主治]  中风昏迷,舌强不语,小儿惊风,热病,中暑。

    [针灸法]  浅刺1分,或三棱针点刺放血。

  关冲*(手少阳三焦经穴)

    [定位]  在无名指尺侧,去指甲角约1分处(见图27)。

    [功效]  清热解表,清心聪耳。

    E]  头痛,目赤,耳疾,舌强,热病。

    [针灸法]  浅刺1分,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爱。

  液门*(手少阳三焦经穴)

    [定位]  45指指缝阿,指掌关节前凹陷中(见图27)

    [功效]  清心聪耳,和解表里。

  [主治]  头痛目赤,耳疾,手臂痛。

    [针灸法]  直刺3分;可灸。

  中渚*(手少阳三焦经穴)

    [定位]  手背第45掌指关节后的掌骨间,液门后1寸(见图27)。

    [功效]  清热利咽,明目聪耳。

    [主治]  头痛目眩,日赤肿痛.耳疾,热病,肩背肘指疼痛。

    [针灸法]  直刺5分;可灸.

  阳池*(手少阳三焦经穴)

    [定位]  伏掌,在手背横纹上,当指总伸肌腱尺侧凹陷中(见图27)

    [功效]  利喉聪耳,和解表里。

    [主治]  耳疾,消渴,肩臂腕痛喉痹。

    [针灸法]  直刺4分;可灸。

  外关(手少阳三焦经穴)

    [定位]  阳池上2寸,桡尺两骨之问(见图28)。

    [功效]  解表清热,聪耳明目。

    [主治]  热病,颊痛,耳疾,目赤,肋痛,肩背肘臂手指疼痛。

   [针灸法]  直刺5-- 1寸;可灸。

  支沟(手少阳三焦经穴)

    [定位]  阳池穴上3寸,挠骨与尺骨之间取穴(见图28)

    [功效]  清热聪耳,降逆润肠。

    [主治]  耳疚,便秘,肋痛,肩背痛,热病。

    [针灸法]  直刺l寸;可灸。

  会宗(手少阳三焦经穴)

    [定位]  阳池上3寸,支沟穴尺侧,当尺骨桡侧缘取穴(见图28).

    [功效]  聪耳止痉。

    [主治]  耳聋,上胜痛。

    [针灸法]  直刺5--l寸;可灸。血  三阳络(手少阳三焦经穴)

    [定位]  阳池穴上4寸,桡尺两骨之问取穴(见图28)。

    [功效]  聪耳利咽。

    [主治]  暴喑,耳聋,齿痛,手臂痛。

    [针灸法]  直刺5分~l寸;可灸。

  四渎(手少阴三焦经穴)

    [定位]  肘尖下方5寸,桡骨与尺骨之间(见图28)。

    [功效]  聪耳,利删。

    [主治]  暴喑,耳聋齿痛,前臂痛。

    [针灸法]  直刺5-- 1寸;  可灸。

  天井(手少阳三焦经穴)

    [定位]  在尺骨鹰嘴后上方,屈肘呈凹凹陷取穴(见图28 )。

    [功效]  聪耳宁神,理气消痰。

    [主治]  偏头痛,颈及肋疼痛,肩臂痛,耳疾,瘰疬。

    [针灸法]  直刺5分~1寸;可灸。

  十宜*(经外奇穴)

    [定位]十指尖端去指甲游离缘约1分处。  (见图29)

    [功效]  开窍醒脑,泄热止痉。

    [主治]  昏迷,中暑,热病.小儿惊厥及咽喉肿痛,指端麻木。

    [针灸法]直刺1分或三棱针点刺。

  八邪*(经外奇穴)

    [定位]  手背第15指问的缝纹端取穴。左右共八穴(见图30)

    [功效]  清热消肿。

    [主治]  手背肿痛,手指麻木,头项强痛,齿痛目痛。

    [针灸法]  向上斜刺5分,或三棱针点刺放血;可灸。

  中魁*(经外奇穴)

    [定位]  握拳,中指背侧近端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取穴(见图31)

    [功效]  降逆和胃。

    [主治]  噎嗝,翻胃,呕吐呃逆,牙痛.鼻出血、

    [针灸法]  直刺3分穴位,(见图30)。

  四缝*(经外奇穴)

    [定位]  仰掌伸指,于食、中、环、小四指掌面近侧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取穴(见图31)

    [功效]  健脾消积。

    [主治]  疳积,百口咳,小儿腹泻,咳喘。

    [针灸法]  点刺1分,挤出少量白色牯液或出血。

  二白(经外奇穴)

    [定位]  仰臂伸掌,腕横纹直上.4寸,桡侧腕屈肌腱两侧缘(见图32)。

    [功效]  固脱消痔,

    [主治]  痔疮,脱肛,前臂痛,朐肋部痛。

    [针灸法]  直刺1寸;可灸。

  肘尖(经外奇穴)

    [定位]  尺骨鹰嘴之突起尖端取一(见图32)

    [功效]  化痰消肿。

   [主治]  瘰疬,痈疽,疗疮,肠痈。

    [针灸法]  针刺3寸,(见图33

    (三)手部全息反应区

    本节介绍一种新的刺激部位,我们称之为手部全息反应区。通过对这些全息反应区的刺激(按摩、针刺等),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些区域,有的在手部经穴、奇穴之外,有的与手的经穴、奇穴重叠,但它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刺激手部经穴、奇穴无效时,往往对全息反应区的刺激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与经络、腧穴有着互补作用及必然的联系,共同承担着反应疾病、接受刺激、传递调信息,协调脏腑,平衡阴阳,增强免疫等作用。通过手这一局部,治疗整个枘本,由表治里,由外治内。在这里,中医的整体观与全息论“不谋而合”了。

    全息反应区合于全息理论,是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出来的。它根据张颖清教授的生物全息律,把内部组织器官缩影投射于手上,即全息反应区,这些区域或大或小,有的是所反射脏腑的形状,虽各不相同,但都是一个小的区域而不是一个点,通过反应区刺激,可以对相应脏腑进行调整,既可保健又可治疗。手部全息反应区分掌侧和背侧两部分(见图3435),根据情况,“各取所需”。对反应区的使用要灵活,找出规律,便于记忆,同时需要持之以恒,手法熟练,这样效果才会好。

    (四)手指纹与手掌纹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人类手上的纹线是变化多端的。对于掌面的皮肤纹理已有所认识,并开始将它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用指印,即手指端皮肤纹理的印痕,鉴别个体就是一个实例。

    研究发现,在皮肤纹理的排列模式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手上的纹线,是区别每个人的最有代表性的标志。那么手上的纹线是从哪里来的呢?日前多数学者认为,皮肤纹理的发生是受基因遗传控制的。手上纹线的分化在胎儿发育的早期就发生了,最后纹线的形成是遗传所决定的,并受后天内、外环境因素的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纹线的形成与变化,既受先天遗传影响,又受后天状况影响,所“手纹可以反映先、后天的许多体内外变化,这些对疾病的诊断是很有价值的。

  手指纹

    手指纹大体上可分为四种,即弓形、箕形、斗形和缺散形。

    1.弓形纹;

    可分为简单弓形和帐幕弓形。指纹由层层弓状线纹上下重叠而成(见图36)。

    2.箕形毁;

    指纹常从手指一侧起始,斜向上弯曲,尔后又回到原侧,或白中央向左或右侧斜流而下称箕形,它是正常人较多出现的指纹(见图37)。

    3.斗形纹:

    又可分为简单斗形,包括:同心圆斗形、螺旋斗形,以及双箕斗形。简单斗形是人群中常见的,一般多是斗形、箕形共存。双箕斗形不多见,亦不是病态反应(见38)。

    4.缺散形:

    此类指纹少见。指纹并没有可能辨识清楚的花纹存在,或是线纹变薄萎缩缺损,还有一些其他类型。均表明健康状况不住或生理功能不健全.多见于遗传疾病。变薄萎缩的情况,常见于久病的老年人或从事对手有损伤、腐蚀工作的人,脱离这样的环境,自然会渐复正常形状。

  手掌纹

    手掌纹是人们最关心的手部纹线,内容繁多,千变万化。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将主要的纹线介绍如下。

    1.大鱼际曲线:

    亦称之为地纹、生命线。它起于拇食指中间,止于大鱼际下端,直到腕部,绕大鱼际呈弧形,纵向近掌心,位于中,指中心线左右,其偏离程度不大。地纹应是连续不问断、不分叉,在大鱼际区有“特殊’’意义。能反映人的身体健康情况、体质好坏、先天禀赋等,疾病状况亦可反映出来(见图39)

    2.近心横曲线:

    亦称之为以纹、小鱼际抛物线、脑线、智慧线、智能线、事业线。人纹多与地纹有相同的起点,并行2~3cm后,行于掌中央,止于小指尺侧延长线左右。纹线较清晰,没有问断,纹理较深,起点位置高,略呈下垂形,微弯。该纹线末端分叉少,整个纹线延续性好。末端一生变化较多,不外是深浅、分支或长短的变化。人纹所分布区域,主要反映消化、神经、精神等方面情况,它的形态、深浅的变化亦与脑、肝、胆、脾、胃等脏器变化有关(见图39)。

    3.远心横曲线:

    亦称天纹、感情线、心脏线、小指根下横曲线等。正常天纹多数起于小指根下一拇横指尺侧位置。它起点低、止点高,微向上呈弧形,多止于食中指根下方左右。纹线清晰、深长、色泽红润、起点清楚不杂乱,支线少,末端少又或无叉。无纹多反映精神状态及情绪、性格,亦与泌尿生殖系统有关系,也能反映心脏机能及病变情况(见图39)。

    4.玉柱线:

    又称中指屈纹、事业线、命运线、功名线。多起于大小鱼际在腕部的交台点,穿过人纹、天纹,直行至中指根部。特点是直深细长,颜色较红润,与其他线交接处洁净、纹线不乱。该线不是每个人都有,有也常不完整,但没有特殊意义。玉柱线可反映人的神经系统及精神状况,行走区域可反映消化系统功能状况,起始端与生殖有关(见图40)。

    5.性线:

    又称婚姻线、E线、家庭线。位置在手掌远心端尺侧,天纹与小指根之间,正常为1-3条的短横纹线。特点多平直、不乱、无交叉,纹理清晰、色泽红润,多与生殖、生育能力强弱及性欲状况有关(见图40)

    6.健康线:

    又称小鱼际侧线,起点在大小鱼际交合点上方,斜向小指根方向,止点一般不超过天纹。没有健康线是健康的标志,有的线也宜连续均匀、浅细,不同的人因健康状况的差异,此线有深浅的,变化。另外,引线地方差异明显,北方人多没有或不完整,而南方人几乎均有,其形状各异,有波浪、中断、链锁等变化,与心脑系统、消化系统有关系,在临床上有重要的诊察参考价值(见图40)

    7.腕横纹:

    又称手睨线、手首线,手颈纹.是手与臂棚接的部位,在手掌根部。正常人腕横纹应该连续不断、深直,若有屈曲、间断,则提示泌尿生殖系统有病,其中以生殖系统反映更为明显。如果以两侧为参考,可以反映盆腔的有关情况,因此对妇科疾患及生育方面,此线更有参考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