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兴市健全六大体系深化统筹城乡就业

 9733 2013-05-22
嘉兴市健全六大体系深化统筹城乡就业
发布日期:2013-05-20 信息来源:省就业局 嘉兴市人力社保局 浏览次数: 60 字号:[ ]

  嘉兴市自2006年被列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以来,以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充分就业为目标,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深化统筹城乡就业改革,就业和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就,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的就业格局。七年来,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46.7万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3.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7.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7万人;组建农村劳务合作社110家;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到3.00%

  一、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体系,劳动者平等充分就业机制基本形成

  以政策落实为抓手,不断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创业政策。打破城乡区域和身份户籍界限,消除城乡就业的各种壁垒,基本实现城乡就业一体化,劳动者就业环境明显改善。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突破了就业政策享受对象户籍界限,将农村居民纳入政策享受范围内,并实现了政策待遇标准的全市统一。统一城乡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规范就业和失业登记行为,劳动者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相应的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并个人愿意缴费的,失业后享受城镇职工同等的失业保险待遇。

  二、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进一步向镇街、社区(村)延伸

  一是扎实推进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以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基础。建立健全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组织,落实工作人员,配备办公设施,保障工作经费,明确工作职责,让城乡劳动者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便捷高效优质的公共就业服务。目前,全市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达标率分别为96.1%、99.6%,其中省级充分就业社区186个,省级充分就业村617个,省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10个,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1个。社会就业率为88%。二是全面开展全市城乡劳动力资源普查。建立人力资源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将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创建工作与就业岗位开发、就业援助、职业技能培训、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创业增收。三是扶持发展农村劳务合作社。针对农村土地流转和征用过程中“4555”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愿望强烈的实际,为帮助农村闲置劳动力尤其是农村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通过部门联动、政策驱动、投入推动、市场带动的形式,从 20116月起,在南湖区率先组建农村劳务合作社这一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试点,2012年,市政府出台《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推动农村劳务合作社发展。农村劳务合作社顺应市场需求,通过上门接单、定向供单等多种方式承接劳务,提供专业化的劳务服务。合作社为社员办理意外伤害险,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切实达到民办、民管、民受益。目前全市已累计建立农村劳务合作社110家,吸纳农村闲置劳动力7526人,人均月增收1500元左右。

  三、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创业扶持体系,创业带动就业双轮驱动更加明显

  一是“五五创业工程”深入开展。全面实施“五大创业行动计划”,不断健全“五大创业保障体系”,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显现。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市累计投入促进创业资金22.3亿元,认定嘉兴市创业基地58家,认定嘉兴市创业型镇(街道)42家,征集创业项目556个,评选嘉兴市创业典型60人),组织创业骨干培训3000人,引进创业领军人才293人,净增创业企业13626家,净增个体工商户21742人,带动和吸纳就业26.3万人。二是营造良好创业氛围。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创业专项资金,落实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在资金、场地、项目、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创业作一系列报道,深入宣传创业政策,宣传创业典型事例,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明显提升。

  四、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劳动者技能素质稳步提高

  围绕劳动者上岗就业能力、从业工作能力、转换就业能力和创业创新能力等四种能力,大力开展劳动者技能培训。全市每年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4.5万人,培训外来农民工4万余人,其中3.5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组织开展创业培训39724人,其中骨干培训3672人,开展各类创业实训1470人次,创业骨干培训合格率达到93%以上,培训后创业成功率达52.1%

  五、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促进体系,劳动者就业岗位进一步稳定

  近年来,全市每年用于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资金5000万元,其中灵活就业和吸纳困难人员就业社会保险补贴3000万元。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政策措施。2008年至2010年,全市减征社会保险费分别为2.67亿元和3亿元。市本级利用失业保险基金给予困难企业不超过6个月养老、失业和医疗三项社会保险费50%的补助。

  六、建立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信息体系,就业服务有形市场和和无形市场紧密结合

  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整合各类劳动力市场,形成以市中心市场为龙头、县级市场为骨干、中心镇市场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广泛开展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较好发挥。建立了覆盖市、县(市、区)、镇(街道)、村(社区)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开通网上求职和网上招聘平台。加强“企业、市场、失业”三大就业监测,及时发布全市人力资源供求信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