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磐安围

 寒江读舟 2013-05-23
  磐安围,位于兴宁市叶塘镇河西村麻岭顶东麓。由刘氏十七世乾昌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兴建。坐西向东,为三堂四横围龙屋,分布面积约1500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060平方米。建成百多年来未曾大修,原状保存良好。围内保存清刻光绪帝圣旨木匾、清刻磐安围房样图木板、清雕花鎏金大木床等珍贵文物。2010年5月被公布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叶塘镇河西村,有一座保留完好、建筑精美、四角带雕楼的围龙屋,叫磐安围。提起兴建这座围龙屋,当地人都说,这是髻上插笔的刁氏祖婆振兴家业、苦心经营的结果。 
 
  女人挑大梁
  磐安围是由该屋十七世落居祖刘乾昌(刘崇香)及妻刁氏规划兴建的。当时正值清朝末期,资本主义工商业有较大发展,兴宁的客家人也经历着巨大的变化,从过去农耕为主开始出现耕田、织布、从商并存的新局面。当时刘氏兄弟创办刘俊盛商铺后,经过多年打拼,使工业与商业结合,在兴宁城老街等地开办商店、纺织、加工坊5间,后来不断发展,在省内外共有130多家商业企业。刘氏兄弟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有了大量的积蓄后,准备买田做新屋。于是磐安围便在刘乾昌的主持下,于1895年开始动工兴建。不料天降横祸,有一次他在东江一带做生意时遭歹人所害。这如晴天霹雳,使刘氏家族的商业企业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刘乾昌的妻子刁氏,高大健美,秀外慧中。面对这一灾难,她整日以泪洗脸,夜不能寐,隐忧在心:失去顶梁柱,今后的日子怎么过?省内外许多家企业如何经营?磐安围屋建还是不建?……她刚办完丈夫的后事,就面对着这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大堆事务:是甩手不管,坐享清福,还是自立自强责无旁贷?这位出生在兴宁刁坊土生土长的客家女,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冲破当时妇女不能经商理财的种种束缚,勇敢挑起了刘氏家族家大业大的重担,带领儿子及丈夫家的兄弟共克时艰,使商铺和工场不断发展,收入不断增加,鼎盛时期每天收入约1500——1800光洋(当时一光洋折合一石谷),成为当时兴宁的商企大户。
 
建屋四着棋
  刁氏处理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兴建磐安围新屋。磐安围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规模之大,要求之高,耗资材之多,实为罕见。
  精打细算、力求节约——这是刁氏建磐安围的第一着棋。建屋首先要用大量的砖瓦。为既保证质量,又节约开支,刁氏决定建造砖瓦窑,聘请有经验高水平的师傅,寻找最好质量的泥土,成功烧制出结实耐用美观的砖瓦。其次是石柱。刁氏采用从江西、五华等地运来的石料,按实际需要请人进行加工,减少了浪费,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重视质量、严格检查——这是刁氏建磐安围的第二着棋。刁氏认为,“今日玉柱根基固,明朝新房喜庆多”,因此严把建屋质量关。刁氏在发髻上插着当时并不多见的自来水笔,对运来的每块石料、每根木桁、每批出窑的砖瓦质量,都亲自检查过目,看是否合格,哪些是次品,悉数登记在纸上。在该屋的斗门旁边,至今还有一条一丈多长的石柱被弃用放在地上。这石柱加工后,刁氏检查验收时,发现有一些瑕疵。刁氏认为这样的石柱会影响房屋安全,坚决不能用。这条静静地摆放了一百多年的石柱,成为刁氏追求围龙屋质量的最好证明。
  讲究风水、追求卫生——这是刁氏建磐安围的第三着棋。该屋傍山而建,外形像太师椅,象征四平八稳,运程亨通。在花头脑下正中间,有代表“金、木、水、火、土”的五个特定的精制石块,称天子石,俗称“龙神伯公”。该屋的风水石属土,是围龙屋的中轴线,所有房屋的设计建筑都围绕中轴线进行,并有一块花梨木板上画的设计图。屋的厅堂后面有半月形围屋连结横屋,半月形围屋与半月形的池塘相配,使整个屋的结构形成一个圆形,象征“家家团圆,事事圆满”之兆意。半月形围屋内有一空地叫化胎,形状极像女人怀孕的腹部,象征子孙后代无穷无尽。门前半月形几亩面积的池塘,既是“存水”即“存财”的象征,又有养鱼、灌溉、浇菜、消防、洗洁、调节气候等功能。
 
  磐安围建筑初时,刁氏就想到了解决饮水的问题,她亲自到山上去勘查,寻找水源,终于发现在山间石缝中流出清澈的泉水,心里非常高兴,她便开始在旁边的山上建蓄水池,叫人在自己建的砖瓦窑中烧制陶瓷水管,埋在地下通到屋内。该水管有几百米长,装上铁铸的水龙头开关,源源不断的山泉水流到屋内,使全屋人饮用清甜干净的自来水。围龙屋两边另建有马厩、牛猪栏间、杂物间、公共卫生间等,有效地保障族人的健康。围龙屋有自来水,实行人畜分居,这在百年前是罕见的,更说明客家女的远见卓识。  加强防卫、重视安全——这是刁氏建磐安围的第四着棋。客家人对战乱和贼寇之苦有着切肤之痛,房屋建筑注入坚固安全的元素是无疑的。磐安围的外墙用灰沙、黏土和卵石夯实,关键部分配制糯米饭、红糖增加黏结度,有很强的防卫贼寇、抵御灾害能力。同时,屋的四角建有三层楼高的碉堡,里面有瞭望孔,有明的枪炮眼,还有暗藏玄机的枪口,且没有射击死角,确保围屋内的安全。
  磐安围,意为“坚如磐石,安居乐业”,大门口的对联是“磐石奠基业;安定居鸿图”,表达了族人磐石长安、奋发图强的宏愿。

  刁氏的家翁、家婆曾因教子有方,在清光绪元年十二月受光绪皇帝的嘉奖,并授予“奉天诰命”牌匾。在上辈影响和刘乾昌、刁氏的教育下,刁氏五个儿子都有作为。特别是老二刘凤秀建起了凤翔围;老四刘丁秀在兴宁最早开染布坊,且是当时诊治麻疹、喉部疾病最有名的医生,并新建一座围龙屋天安围;老五刘运秀是秀才,在民国4年(1915年),为首集资兴办兴宁兴光电灯公司,厂址在兴宁城内学前塘水关口,更是我国县城最早民办的火力发电厂。

  刁氏,正是围龙屋里勤劳智慧的客家女典型代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