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家人摆酒习俗

 寒江读舟 2013-05-23
  摆酒设宴是客家人重要的社交生活。在酒席上要论尊卑、排座次,推行礼教活动,把伦理道德社会规范引进来,宣扬敬老爱幼、尊师重教,和亲睦邻,安居乐业,这便是客家人饮食文化的精髓。而且把一切活动都纳入到这种文化氛围中来。不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农事活动,都有要欢聚一堂,开怀畅饮。今天这家办喜事,是儿子考上了大学。
  民以食为天。客家人披荆斩棘,靠山吃山。辛勤的汗水,把高山描绘成团团锦绣,让大地献出了累累果实,这便有了客家人的粗茶淡饭。  面这小小鱼塘、鸡舍、猪栏,便是客家人为逢年过节和迎宾待客准备的名贵菜肴。
  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啊!客家人特别珍惜汗水浇出来的一粒一滴,而且像魔法师一样,把这些山乡土产,变化成五花八门的美味佳肴。
客家人爱喝酒,也会做酒,最拿手的是糯米甜酒,连缸放在谷糠里煮沸,那真是开坛十里香。千百年来,称得上家家客不断,樽中酒不空,是酿酒的世家。南订时期赣南山区就酿制出可以抵押潮湿瘴气的药酒--万户酒。到后来更是"老酒可甲于诸邑,蜜酒可比于越酿"。最具特色的客家酒是用糯米酒娘兑谷制烧酒,酿成黄澄澄芳香甘醇的蜜酒,营养丰富,余味悠长。
  客家人至今保留着传统的饮食礼仪,座位有上下,入席有先后,宾客满堂,主事一人。这家出了大学生,某家教子有方,本族辈份最高的年长者入第一席主位;学生高中,老师有功,入第二位……全部入位,方可坐下。
   (唱起了劝酒歌)
  一口把酒吞,
  心里好高兴。
  忽听得谯楼上。
  咚!(劝酒人自己喝干)
  鼓打一通,(反复此句,直到每人干杯)
  恭喜恭喜,出了个状元公。
   (众人齐和:喜呀!)
  客家人的劝酒歌,是酒席上的重要内容,既活跃了气氛,又增进了感情,鼓励了进取。照这个格式,每遍多加了一个咚!多干了一杯酒,劝酒三巡,见景生情,现编现唱。论这种即兴创作,客家人算得是天才的口头艺术家。
  这用棕叶丝串起的四大块肉,是准备给客人带回去的。最后一道菜是鱼,只用筷子点一点,都不吃,表示有吃有鱼(余)。
  酒足饭饱,客人们依然坐着谈着,决无人擅自退席。直到东道主致词,首席两位客人站起来行礼致谢,满堂宾客才起身,让主位客人先走,纷纷辞去,说中华民族是礼义之邦,在客家人的酒席上你也可以充分感受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