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子故事:听音乐 讲故事 培育开心Baby

 baileej 2013-05-23
育有一对囡囡的前音乐老师郭太,為了让小朋友自幼懂音乐,在家中全天候播歌,与小朋友玩游戏,也报读音乐Playgroup导师课程。她强调不是為考名校,「音乐与故事原是BB最需要的东西,到她们长大有主见,已没法自然地灌输,故要从小教起。」
郭太(Emily)自小就学习长笛、钢琴和声乐,女儿出生后当全职妈妈,只偷空与旧同学合组无伴奏乐团,满足唱歌慾望。她笑言因之前职业需要,常听BB班的教材,因感本地没有优质儿歌,特别修读美国音乐Playgroup品牌Kindermusik导师资格,与友人在社区教了一年Playgroup,直至细女出生才暂停。她谓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让女儿听到好的音乐。「这课程的儿歌很优质,重点教法是Follow the children,不是由她来跟我,而是她有任何创意,我便跟着去延伸,全以儿童為本。」

读布书开始

她家里最多是书、CD和琴谱,她谓囡囡出生后,便全天候以故事和音乐双管齐下作薰陶。一对囡囡心清(4岁)和心悦(11个月)自出生后没间断每晚听三个故事,她参考了台湾妈妈汪培珽的亲子中英文书单,為故事作储备。「去台湾一次约买3,000元书,有Big Book、绘本,以中文居多。」至于英文书,她由书单中看到合适女儿年纪的,在香港书城网店向海外订购。「她们都先看布书,自己去翻,在书仔找东找西,培养观察。」

心清因听了很多故事,很爱表达己见,爱向记者讲心事,讲得字正腔圆;而心悦虽活泼爱动,也爱自己静静翻布书。心悦爱跟家姐和妈咪听音乐,在后花园看着家姐爬隧道,妈咪会边放志安哥哥的儿歌,最常听的是《BB超人》。「志安哥哥的歌有水平,有动感。细路仔多律动,情绪会更好。」他的《BB超人》适合一岁幼儿,有男声和女声,内容全是环绕BB生活作息中会遇到的情景。她最记得当年教女儿刷牙,母女磨蹭了很久,「最后突然记起不如用志安的《白色牙》,一唱她便自动波了,一首歌唱完她已刷好牙。」

选优秀儿歌

Emily说自己偏好有人声的音乐。「其实甚麼音乐都没问题,但不要独沽一味莫扎特,我好抗拒那些儿童100首必听好歌的杂锦,很罐头化。而BB听人声及乐器丰富的东西都适合。」早前她在台湾发现美国儿歌作者Susie Tallman的系列儿歌,回来后在网上订了好几辑。「她有出过催眠曲,编入各地语言的童谣,她编曲很有水准,可以让小朋友听到大量乐器的声音。」
Emily家中也放了很多Kindermusik的老师教材,她说较少用。「这些歌仔有故事性,要按照小朋友生活的情景主题设计玩法,故单单播歌意义不大,但我计划在家与妈妈们一起开Kindermusik游戏小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