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木兰辞》看《如意》戏说生活

 一丁奇谭 2013-05-24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数年前我就在网上见过这阙词的开首两句,虽然也看过注解,但对它的理解还不是那么很深刻,是啊,人的一生如果都像初恋的时候那样该有多好啊!我谓你知己,你许我红颜,生死两不弃,朝夕伴君眠。然而生活并非尽如人意,否则就不会有班婕妤写诗曰:“妾身似秋扇”的怨情和感叹了!恰恰是因为有了这些许的遗憾,才让我们惋惜生活的另一面,还未成熟的青葡萄如果喜鹊送给狼一颗,就是酸的狼也叫甜,因为狐狸在旁边说风凉话呢:“都酸得倒牙合眼的你还吃”!后来葡萄熟了,狐狸抢先吃到了说是甜的,旁边没吃着的狼也会说:“我早就吃过了,你还学会吃酸不合眼了啊!嘿嘿,你就装吧你”!听完狼和狐狸的对白,我们付之一笑,细细品味,这“吃着吃不着的葡萄到底是酸的还是甜的”呢!其实狐狸和狼都心仪于喜鹊,倘若把喜鹊换成乌鸦,也许狼和狐狸的反应就不会那么强烈了。一听声音就烦了,哪里还有心思吃葡萄啊!前两天,我听爱人说她在看电视连续剧《如意》,也有滋有味的看了一遍,觉得该剧也的确有令人动情之处,难怪爱人看了会潸然泪下。那阙《木兰辞》自始至终贯穿全剧,剧中的人也都或多或少的涉及到了令人敏感的爱情。尤其是女主角如意,她比喜鹊幸运,遇到了三个爱他的大男人,第一位是带有书生意味的留洋生谭明凯,虽说是名誉上娶了个寡妇太太,却是货真价实的患难夫妻。在那个让女人全身都捂得贼严实的封建年代里,讲究门第出身,谭明凯能够做到摒弃陋俗,不惜放弃财富和事业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爱情,也的确让人钦佩。就是现代人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也是屈指可数的寥寥数人吧!再说第二位爱如意的公子哥佟耀东,一副深宅大少爷的架势,性情与谭明凯截然不同,属于猛男系列,男人味十足 ,可惜在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制约下,娶了个自己不爱却深深的爱着他的女人,他也想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于是他试着去为如意改变自我,西装革履,朗吟那阙《木兰辞》附庸风雅,以搏取如意的芳心,结果弄了个生活不能自理,娶到了有名无实的二房太太如意,就像狼想细嚼慢咽熟透了的红葡萄,可惜没牙了,只好酸水整个往肚里咽吧!要说最有意思的,也挺笑人又令人可怜的就数第三个爱如意的男人了,老五是一个当托的替补队员,为人忠厚,踏实可靠却又不乏为了朋友不惜两肋插刀的刚毅,这是一个生活中常见比较大众化的角色,他爱如意就像爱邻家小妹,爱的淳朴无邪,在如意需要的时候默默奉献,不需要的时候悄悄的离开,难道老五不需要爱的回报吗?老五也需要得到如意的爱,但他心知肚明如意真正爱的是明凯,你如意给点爱就接着,真不给也不勉强。因为感情是不能勉强的,强扭的瓜不仅不甜,还会有少许苦涩的味道。也许是如意想重新选择新的生活,所以离开谭明凯,和老五隐居了三年,具体关系定位,剧中没有题现,只是导演象征性的让如意的儿子礼物叫了老五一声爸爸,为的是让观众去体味个中难言的滋味。后来谭明凯用双目失明的代价换回了如意的爱,以有情人终成眷属结局,对观众原先悲惋的视觉感观也算是一个心灵的安慰。                                                                                                                                                                                                                      看完此剧,我和爱人开玩笑说:“如果我是导演,我就让谭明凯只瞎一只眼。"爱人听了说:“假如我是编剧,我就让如意去美容。”我笑着说:“我看好的女人啊,想法就是不一般,倒不如我俩去演一部电视剧得嘞!”爱人嗔怪的撇了撇嘴:“想得倒挺美,做梦吧你,我才不要和你一起演呢!又是拥抱,又是亲嘴的,那么多人看,多出洋相啊!"我听完笑了,爱人也笑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