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建筑的材料与构造

 茶香飘万里 2013-05-24
   

一、   

墙壁的使用范围很广,大至沿国界而筑的边墙,围绕城市的城墙以及周环于宫殿、坛庙的宫墙,小至甲第、民居的宅第等。就单栋建筑所使用墙壁的性质和部位,可分为檐墙、山墙、槛墙、八字墙、屏风墙、照壁、隔断墙等。若依常用的建筑材料,则有土墙(夯土或土坯)、砖墙、石墙、木墙、编条夹泥墙等。此外,还有使用混合材料的,如墙体下部为砖石上部为土质的,或下部为实体上部为空斗的。如墙体下部为砖石上部为土质,或下部为实体上部为空斗的。如按结构受力情况则有承重墙之分。

 

1、土墙

    土墙常见的有夯土墙、土坯墙等。夯土墙是我国墙壁最古老的形式之一,在若干原始社会的城址,河南郑州商城,陕西岐山早周建筑,周代及秦、汉的万里长城和唐长安大明宫等遗址中都可以看到。因为它是以木板作模具,于其中置土,再以杵分层捣实,所以又称为“版筑”。一般用黏土或灰土(土:石灰为64),也有用土、砂、石灰加碎砖石或铺垫入植物枝条的。

宋《营造法式》中规定,在建筑“露墙”和“抽絍墙”时,夯土墙的高度为底厚的一倍,顶部厚度的一倍,顶部厚度为墙高的1/5~1/4,所以墙面有显著的收分。明、清以后,重要建筑大抵拥砖墙,民居多用夯土墙,虽然构筑方法基本没有改变,但由于这类墙高度厚度都不甚大,收分也就相应减少了。

土墙的隔热、隔声性能好,又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并可就地取材,施工也很简单,但易受自然侵蚀,特别是水浸后墙体的强度大大降低,所以古代筑墙时很注意选址和排水。如有的在土墙下砌一段砖石墙基,有的还在土墙下砌一段砖石墙基,有的还在土内隔一定距离放置木柱以加固墙身等;在多碱地区,则在距地面一尺处于墙内铺芦苇或木板一层以隔。

 

2、砖墙

我国古建筑中全用青灰色陶砖。施于墙体的有空心砖、条砖、楔形砖、饰面砖等。

1)空心砖墙

空心砖墙见于战国晚期至东汉中期的墓中。它的体型较大,以河南郑州二里岗战国木盖空心砖壁墓为例,其空心砖长约1.1m,宽0.4m,厚0.15m,也有断面为方形或带有企口的。砌时干摆,侧放以为墓壁,平置以为墓底,在砖对外的一面常模印几何纹样作装饰。

2)条砖墙

条砖又称为小砖,由于体小量轻,使用灵活,所以应用最广。这种陶化的黏土砖使用于壁体的最早实例。西汉晚期以后,已大量应用于陵墓,用于仓、窑、井、水沟的也有不少实物。

汉代条砖的质量与尺寸和现代的已相仿佛,它的长、宽、厚的比例约为421,这表明在砌体中已具有模数的性质。

砌砖方式已有半砖顺砌、平砖丁砌、侧砖顺砌、顺砖丁砌、立砖顺砌、立砖丁砌等多种。前二种多用于实体砌墙,后面几种多用于空斗墙或墓中。在砌法上,除前述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壁用平砖顺砌,上下对缝外,绝大多数都是错缝的。砖间一般无砂浆或用黏土胶结,仅极少数例子如何北望都二号墓及定县王庄汉墓才使用机密   

石灰胶泥。一般来说,宋以前多用黄泥浆,宋及以后石灰浆才逐渐普遍。明、清建筑墙体多用三顺一丁、二顺一丁或一顺一丁,考究的在砂浆中还掺入糯米汁。

此外,还有在山墙的裙肩或转角外砌以砖,其他部分则用夯土或土坯的。

3、空心墙

空斗墙是砖砌成盒状,中空或填以碎石泥土,多半不承重,或仅承少量荷载,南方居民及祠庙建筑中常使用。空斗墙厚度大约为一砖至一砖半,砌法有马槽斗、盒盒斗、高矮斗等多种。

4、编夹条泥墙

多用于南方穿斗式建筑,可作外墙,也可作内墙。它是在柱与穿枋间以竹条、树枝等编成壁体,两面涂泥,再施粉刷。特别是取材简易,施工方便,墙体轻薄,外观也很美观,适用于气候温暖地区。

 

二、柱

在中国古建筑中,都是也木构架为主的,当然柱子也不例外了。

总的可分为外柱和内柱两大类。按结构所处的部位,一般建筑中常见的有檐柱、金柱、中柱、山柱、角柱、童柱等。此外,又有都柱、倚柱、排叉柱、塔心柱、望柱等。依构造需要,则有雷公柱,垂莲柱、抱柱、心柱等多种。柱之外观,有直柱、收分柱、梭柱、凹楞柱、束竹柱、瓜柱、束莲柱、盘龙柱等。

原始社会的半穴居建筑中,已使用了木柱。它与其他构件的结合,则普遍采用了绑扎法。就已知实物而言,早期木柱大多为圆形断面,下端埋于土中,然后用土填塞柱穴,再予夯实。

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二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缓和曲线,这在《营造法式》中称为“生起”。它规定当心间柱不升起,次间柱升二寸,以下各间依此递增。也就是5开间角柱较当心间柱高四寸,七开间高6寸……十三开间高一尺二寸。

在柱的拼合方面,《营造法式》中已有将2~4根小料拼合为大料的图样,其内部用暗榫,两端及外侧用银锭榫。明、清则以铁箍包绕。

 

三、   

梁的使用材料也是木材。

 按它在构架中的部位,可分为单步梁(又叫包头梁,宋称剳牵)、双步梁(宋称乳栿)、

三架梁(平梁)、五架梁(四椽栿)、七架梁(六椽栿)、顺梁、扒梁、角梁(阳马)等。宋梁栿的名称是按它所承的椽数来定的,而清代则按其上所承的桁或檩数来命名。梁的外观可分为直角梁和月梁。后者在汉代文献中又称为虹梁,经唐、宋到今天我国南方建筑中还在使用。其特征是梁肩呈弧形,梁底略向上凹,梁侧常作成琴面并饰以雕刻,外观秀巧。

梁的断面大多为矩形,宋木梁的高度比32,明、清则近于方形。南方的住宅、园林中也有用圆木为梁,称为圆作。

在制作大截面梁或为了装饰梁架时,常用拼帮的形式,将若干小料以铁箍、钉等拼合。

 

 

四、    屋顶

在我国可将屋顶分为7大类:庑殿顶(宋称四阿顶)、歇山顶(宋称九脊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宋称斗尖)、单坡顶、平顶。

      

庑殿顶         悬山顶                硬山顶            卷棚顶

屋顶的使用材料:

在民间建筑常用茅草、泥土、石版、陶小瓦等作屋面材料,官式建筑或用陶筒、板瓦或用琉璃瓦。在唐代已有用两种材料并施于屋面,宋画中亦有这样的表现。一般较高级材料用于脊部、檐部及两山,将次的材料置于中间。少数建筑以铜、铁为瓦,或在陶瓦上浸油、涂漆。

屋顶的使用材料的构造

(1)       陶瓦

从形式上已有盖瓦、仰瓦和人字形断面的脊瓦,并且具有大、小头、瓦环或瓦钉。简瓦已有半圆形的瓦当与瓦唇,瓦当和瓦背旦有纹饰。

在《营造法式》已将简瓦及板瓦按尺寸分为七等,依照建筑不同等级分别使用。根据发掘,西周的瓦按大小至少有三种类型,可见此制由来已久。

(2)       琉璃瓦

琉璃瓦屋面都用筒板瓦、鸱尾(鸱吻、兽吻)、垂兽、角兽、仙人走兽等。大的屋面构件如正吻和正脊,都是由若干预制小构件拼合而成。北京清故宫太和殿正吻,高3.36m,由13块构件组成,重达3650kg

 琉璃瓦                        青瓦

屋顶的施工方法:

(1)       屋面曲线

它包括檐口曲线、屋面曲线、屋脊曲线。

檐口曲线的形成是由于檐柱逐间升起的结果,宋代升高柱的尺寸前述已见。为了使

角部升得更高,除使用由昂和其他角梁外,还在檐檩下端垫以生木头。

屋面曲线则应包括纵向曲线和横向曲线。汉代文献中有“反宇向阳”的记载,表明我国建筑的屋面很早即已横向曲线了,在木建筑实物中则以唐南禅寺大殿为首见,但因屋架举高较低,所以曲线平缓。宋以后举高增加,明、清时更高,使沿建筑横轴之屋面曲线(即沿屋架方向)更为陡峭。

在宋代建筑中,由于在末跨的槫上置生头木,所以屋面依纵轴亦向两端翘起,它和因举架而形成的横向曲线配合,使屋面略成一双曲线面。这种做法在明、清时期的建筑中很少见。

屋顶曲面的形成,不但有利于雨水的宣泄,而且还为屋内争取到较多的阳光,屋面外形因此也变得更加柔和与秀丽。

屋脊曲线在汉代石建筑和明器中的正脊已有生起,但屋架的上端仍是平直的。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及宋、元建筑在脊槫两端置生头术,正脊起翘比较生动。明、清又恢复平直状态,唯福建、台湾等地例外。

在汉代还没有屋角翘的形象。到唐、宋建筑起翘已成规定,以后更是如此。总的来说,我国北方建筑屋角起翘较平,外观庄重浑厚;南方屋角起翘较陡,外观活泼轻快。但起翘的做亦有不同,如苏州地区就有水戗发戗和嫩戗发戗两种。

(2)       屋脊和屋面的装修

周代早期建筑仅以陶瓦覆盖草顶的屋脊,主要是从防水功能出发,装饰尚在其次。汉石阙、石祠、画像石及明器的屋脊有平直的,也有二端隆起的,其脊头常以多枚筒瓦垒叠。正脊中央上方有的用朱雀、凤鸟为装饰。

隋——宋时官式建筑屋脊都用瓦条叠砌,元及以后改用脊筒子。但是城乡一般民居的屋脊仍用砖瓦叠砌,有的外面再抹灰,有的将脊的一部分或全部砌成空花,以减轻屋面之静荷载及风之推测力,又增加了立面变化。

重檐建筑的下檐槫脊或盔顶转角处,均用合角吻。

 

 

五、    综合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一座殿宇,在序列中作为陪衬时,形体不会太大,形象也可能比较平淡,但若作为主体,则可能很高大。例如明清北京宫殿中单体建筑的式样并不多,但通过不同的空间序列转换,各个单体建筑才显示了自身在整体中的独立性格。

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适应性很强。这个体系以四柱二梁二枋构成一个称为间的基本框架,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屋顶构架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不改变构架体系而将屋
面作出曲线,并在屋角作出翘角飞檐,还可以作出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单体建筑的艺术造型,主要依靠间的灵活搭配和式样众多的曲线屋顶表现出来。此外,木结构的构件便于雕刻彩绘,以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结构美。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构架式样规格化与多样化统一 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为便于构件的制作、安装和估工算料,必然走向构件规格化,也促使设计模数化。早在春秋时的《考工记》中,就有了规格化、模数化的萌芽,至迟唐代已经比较成熟。 到宋元三年(1100) 编成的《营造法式》,模数化完全定型,清雍正十二年(1734)颁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简化。建筑的规格化,促使建筑风格趋于统一,也保证了各座建筑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规格化并不过于限制序列构成,所以单体建筑的规格化与群体序列的多样化可以并行不悖,作为一种空间艺术,显然这是进步的成熟现象。中国古代建筑单体似乎稍欠变化,但群体组合却又变化多端,原因就是规格化与多样化的高度统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