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证素

 简淡人生 2013-05-24
“证”:古为证,本义为证据、证验。《中华大字典》载“证”的含义有8项;告也,验也,证也,谏也,则也,候也,质也,病证也。当代中医学将“证”的概念约定为: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病势等)概括。[1]
“素”:始也、本也,《尚书·大传·虞夏传》“定以五律、五声、八音、七始,著其素。”注“素,犹始也”。因此,“素”指本来的、原有的,如素质犹本质,素性犹本性;指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如色素、毒素、元素、激素。
证与素合为一词即“证素”,证素就是中医证的基本要素,即中医辨证所要辨别的本质性内容。
证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证素是根据证候而辨识的病变本质;主要指辨证所确定的病位和病性;内容是据中医学理论而确定;证素是构成病名的要素;病性证素是对正邪相争的本质概括;证素为具体诊断单元而非分类纲领;证素有一定的组合规律;某些证素间可有重叠涵盖关系。[2]
证素一词,言简意赅,体现了辨证的实质意义。证素如同构成各种物质的化学“元素”;语言中最小意义单位的“词素”;构成术语最小语言单位的“语素”;语音中最小单位的“音素”;红、黄、紫、黑等“色素”;气象要素等一样,是构成事物的要素。“证素”就是构成证(名)的要素。把“证”区分(或包括)为证候、证素、证名,能对“证”的概念起到规范作用。

编辑本段证素概念历史萌芽

《内经》对于辨别病位、病性的内容,已提到很多,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将各种证候分别归属于心、肝、脾、肺、肾、上、下、风、寒、湿、火、热,而为“病机十九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之论。《素问·脏气法时论》、《素问·宣明五气》、《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等篇提出了五脏六腑病位的各自证候,如“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素问·刺要论》还将形体病位区分为“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素问·通评虚实论》确定了“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病性分类原则。《灵枢·决气》有精脱、气脱、津脱、液脱、血脱之称。《内经》许多篇章还提到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气结、气逆、恶血、水饮等具体病性证素,如《素问·调经论》日:“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
《伤寒杂病论》的辨证内容《伤寒论》归纳提出了太阳病、阳明病……六类证候概念,经林亿整理的《金匮要略》,首篇冠以“脏腑经络先后”之名,因而后人称张仲景为辨证论治的创始人,谓其以六经传变为纲,辨外感“伤寒”,以脏腑病机为纲,辨内伤“杂病”。
《中藏经》有五脏六腑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诸篇,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载脏腑虚实寒热辨证法,使脏腑辨证初具系统性。明·楼英《医学纲目》日:“诊病者,必先分别气、血、表、里、上、下、脏、腑之分野;次察所病虚、实、寒、热之邪以治之。”张三锡《医学六要》称:“大法有八:日阴日阳,日表日里,日寒日热,日虚日实,而气、血、痰、火,尽赅于中。”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日:“阴阳既明,则表与里对,虚与实对,寒与热对,明此六变,明此阴阳,则天下之病固不能出此八者。”“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也,是即医中之关键,明此六者,万病皆在诸掌矣。以表言之,则风、寒、暑、湿、火、燥,感于外者是也;以里言之,则七情、劳欲、饮食,伤于内者是也。寒者,阴之类也……寒者多虚;热者,阳之类也……热者多实。”清·程钟龄《医学心悟》日:“风、寒、暑、湿、燥、火,外感也;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夫阳虚、阴虚、伤食,内伤也。总计之,共一十九字,而千变万化之病,于以出焉,然病即变化,而总不离乎一十九字。”“病有总要,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而已。病情既不外此,则辨证之法,亦不出此。”清·叶香岩创卫气营血辨证,《外感温热篇》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吴瑭创三焦辨证,《温病条辨·中焦篇》云:“肺病逆传则为心包。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始上焦,终下焦。”[3]

编辑本段证素概念现代认知

《秦伯未医文集》列“十四纲要辨证”,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疫、痰、食、虫、精、神、气、血。贾得道《中国医学史略》所总结的中医辨证纲领为、实、风、火、湿、燥、寒、毒l4项。欧阳镝《证治概要》将辨证内容分为3型2l项,第1型为五气(风、湿、燥、寒、火)为病;第2型为脏腑(心、肝、脾、肺、肾、胃、胆、小肠、大肠、膀胱)主病;第3型为邪留(瘀、水、痰、饮、虫、食)发病。张震“中医辨证规范化”将辨证内容分为核心证候,包括虚、实、寒、热、气、血、阴、阳;病位证候,包括心、肝、脾、肺、肾等;基础证候,包括阴虚、气虚、血虚、阳虚、气滞、气逆、血瘀、湿热、痰浊等。朱文锋在1978年研制成“中医数字辨证机”,辨病位分为心、心神[包]、肺、脾、肝、肾、胃、胆、小肠、大肠、膀胱、胸膈[上焦]、少腹[下焦]、胞宫、表、半表半里、经络、筋骨、关节等l9项;辨病性分为(外)风、寒、暑、湿、燥、火[热]、痰、饮、水停、虫积、食积、气滞、气逆、血瘀、气虚、气陷、气不固、血热、血虚、阴虚、阳虚、阳浮、阳亢、精亏、津液伤、闭、脱[亡],以及动血、动风,计29项。赵金铎主编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第1版) 载全身证候33个,有气虚、气陷、气脱、气滞、气逆、气闭,血虚、血脱,血瘀、血热、血燥、血寒,阴虚、阳虚,亡阴、亡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津液亏损,水饮内停、水湿泛滥、寒湿、湿热,风痰、寒痰、热痰、燥痰、湿痰,阴阳两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痰气互结、痰瘀互结。姚乃礼主编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第2版),列基础证候37个,已将风痰、寒痰、热痰、燥痰、湿痰合称为痰证,删除了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水饮内停、水湿泛滥、寒湿、湿热,阴阳两虚、气血两虚、气阴两虚,痰气互结、痰瘀互结,增加了精脱证、失神证、风证、寒证、暑证、湿证、燥证、火热证、邪毒炽盛证,太阳证、阳明证、少阳证、太阴证、厥阴证、少阴证、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邓铁涛主编的教学参考丛书《中医诊断学》,列有喜伤心证候、怒伤肝证候、思伤脾证候、悲伤肺证候、恐伤肾证候、惊伤证候 忧伤证候。在新世纪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朱文锋主编) ,亦列有喜证、怒证、忧思证、惊恐证。成肇智于1987年发表文章,归纳病邪为l4种:风、热、湿、燥、寒、滞气、淤血、痰、水、积食、燥屎、结石、虫、毒。特殊者为燥屎、结石。[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