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白梅安梁(青岛)四氏合谱

 率我真 2013-05-24

民国白梅安梁(青岛)四氏合谱

民国白梅安梁(青岛)四氏合谱     此民国二十五年青岛即墨新民印书局刊印之《白梅安梁四氏合谱》。作为四氏合修一谱,比较少见,其中颇有故事。

    明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首领额森率部进攻山西大同,明守将吴浩战死,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怂恿下,率50万大军亲征。兵至大同,闻前方有败,慌乱撤退,驻扎于土木堡。农历八月十五日,额森率部追之,明诸将战死,全军覆没,英宗被俘,此即“土木之变”。英宗被俘消息传至京师,兵部尚书于谦等人为稳定朝政,拥英宗之弟朱祁钰为帝,是为景帝,年号为景泰,尊英宗为太上皇。是年冬,额森挟持英宗由大同向北京进发,当瓦刺军队逼近北京城时,于谦率部与瓦剌军战于城下,城中居民相呼应。额森攻城不下,不敢久战,遂率部挟英宗退回漠北。翌年八月,瓦剌为与明王朝修好,决定将英宗送还北京,并遣头目七十人、军士五百护送。英宗归京后,将在漠北的七十名贴身护卫留在京城。对于谦等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一直耿耿于怀,私下培植势力,图谋东山再起。景帝八年正月,武清侯石亨、太监曹吉祥、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人,率领亲兵破墙夺门,迎英宗朱祁镇于南宫,至奉天门,百官朝拜,复辟帝位。于是废掉景帝,处死于谦,史称“夺门之变”。英宗复位后,改年号为天顺。为表彰夺门迎复之功,大封群臣,其中也包括封赏那些曾护卫过他的大漠壮士。

    受封到鳌山卫任职的有铁木儿兄弟四人。皇帝赐姓脱脱铁木儿姓白、答失铁木儿姓梅、哈拉铁木儿姓安、伯哥铁木儿姓梁,并赐名封官。梅克贞任鳌山卫指挥使,官阶正三品,封授昭勇将军;梁频礼任鳌山卫指挥同知,官阶从三品,封授怀远将军;白世京与安志全均为副千户,官阶从五品,诰授武略将军。天顺二年,四人来山东鳌山卫任职。初,四人之家属均居于鳌山卫南之马山前村,后来其族人繁衍日众,分别迁居各地。梅姓迁至今即墨市温泉镇之梅家庄;白姓迁于温泉镇中黄埠村和东山沟村以及莱阳之南中水;梁姓分别迁至温泉镇之何家庄和龙泉镇的梁家屯,以及今崂山区王哥庄街道之梁家村等地;安姓十世祖安才富则迁居今胶州市墨河西岸杨采屯(今安家屯),此后,族人相继迁于胶州城西南关、赵家庄、辛家庄等地。

    白、梅、安、梁四姓为使后世知其先祖源流,于清雍正八年合修族谱,名为《白梅安梁四氏合谱》,宣统二年续修,民国二十五年再修,此书即是民国二十六年所修的本子。

民国白梅安梁(青岛)四氏合谱民国白梅安梁(青岛)四氏合谱民国白梅安梁(青岛)四氏合谱民国白梅安梁(青岛)四氏合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