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说说早期教育(五)《中文篇》

 beida101 2013-05-24
如果你问我,扁豆身上有什么缺点的话,我会斩钉截铁地说:他的中文差。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下面就和盘托出扁豆学中文所走的弯路。丑话说前头,我已经准备好挨砖头了。大家尽管砸。

扁豆出生后,我和扁豆妈就商量如何教扁豆中英文的问题。最后的决议是“顺其自然,但以英文为主”。理由是扁豆终究是美国人。要想在美国生存,英语一定要好。如果他有造化,中文也好,那是锦上添花。

所以我们从扁豆生下来,就给他讲双语,中英并用,他也都听得懂。况且他妈妈失业回家之前,请的中国保姆也只讲中文;他妈妈回家后,中文交流也没断过。但是相比“教大书”、“学字母”、“玩电游”、和“攒洋书”的主动出击战术来讲,学中文属于“On the Back Burner”的状态。主观上,我们当父母的没有认真收集过各种有效的中文教具,只局限于几本国内带来的唐诗、宋词、和西游记故事书上。客观上,美国的语言环境摆在那儿,那是铺天盖地,无孔不入的。何况我们对扁豆比较放任。他不配合做的事,我们很少强求。

扁豆三岁上幼儿园之前,中文听说没有问题。唐诗、宋词什么的,也背得滚瓜烂熟。但他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因为我们没有教。上幼儿园是他学中文的分水岭。因为在幼儿园只说英文,扁豆回家,和我们越来越多地讲英文,以至于最后和我们只讲英语,不讲中文。中文他还听得懂,但开始感到吃力。一遇到我和扁豆妈中文交谈的时候,他就抗议:Can you guys speak English?  或者 Can you guys talk slowly?他属于包打听的那种,生怕我们瞒着他把他卖了! 以前背的儿歌、唐诗、宋词之类,也都逐渐荒疏了。每当我们试图教他一点儿中文的时候,他都拒绝学习。强扭的瓜不甜。我们两口子,也不想来硬的,就听天由命了。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扁豆五岁多。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他们开始学习西班牙语。学了两星期之后,有一天扁豆郑重其事地对我们说:Mommy and daddy, I want to learn Chinese.  I figured, if I can learn Spanish at school, why not learn Chinese at home! 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啊! 当时我听了他这番表白,激动得眼泪差点儿没落下来。他妈妈抱着孩子那一顿亲,看得我都嫉妒了!

这里插一段扁豆妈的介绍。她从小就爱读书,古今中外的书都涉猎过,属于通晓上下五千年的那种人。语文老师都特喜欢她。中学有一次春游,在山上看见一块文言文的墓碑。碑文很长,还没有标点符号。她上前琢磨了一下,愣是先断句,再“翻译”成现代文,给同学讲解碑文所说的故事,俨然一个小才女。她的最爱是《红楼梦》,百看不厌,已经翻烂好几本了。所以扁豆一表态想学中文,扁豆妈最高兴。因为能让扁豆体会中华文化的真谛,一直是她的心愿。

各位看官看到这儿,一定会说:太好了! 让扁豆妈教扁豆中文,准错不了! 可惜好事多磨。扁豆一上小学,他妈妈就又出山,上职场拼杀去了。而且扁豆妈还有一个歪论,说请老师教扁豆东西,比如中文呀、数学呀,更有效。因为老师有威严,镇得住扁豆。于是我们就在当地找了一家刚刚开张的中文课外学校,一周送五天,每天小学放学后学中文及其它课程。刚送进去的那阵儿,扁豆是所有学生里面中文最差的一个。听老师说,当时扁豆听不懂,也看不懂,跟不上进度。让他抄写生词,他是全班最慢的一个,错得也最多。可这孩子要强。别人写完了,出去玩。他一个人坐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写,仔仔细细地改,赶都赶不走。老师看他写的错字多,问他,要不要减点儿作业量。扁豆当时眼泪都快下来了,用中文结结巴巴地说:不! 我,我要学! 我听了心里直夸:知耻而后勇。有种! 他当时的表现和后来学钢琴的一段经历如出一辙。

扁豆五岁半的时候经常去一位小朋友家玩。那个小朋友和扁豆一样大。他们家刚买了 Yamaha 钢琴,并给孩子请了老师。有时候就让孩子即兴弹个儿歌什么的,扁豆羡慕得不得了。回到家跟我们说,他也要学钢琴。于是我们就买了一个德国的杂牌钢琴,请了个台湾老师教。钢琴老师在美国拿过音乐硕士,用美国教材教,很认真,对孩子也和蔼可亲。教了有一年,孩子也学了简单识谱,但扁豆妈觉得教得太浅,只是局限于儿歌之类。于是她就去咨询有没有更好的老师。调查的结果是,俄国的钢琴老师水平比较高。一来二去的,我们就让扁豆去和一位严格得出名的俄国老师学琴了。头一次上课,上来就让扁豆弹 German Dance by Bethoven。我们扁豆一是看不懂谱子,二是弹琴手型不对,用老师的话说“是敲琴不是弹琴”。结果被一顿臭骂。回来的路上,扁豆就哭开了,说不想和新老师学了。她妈苦口婆心地说:严师出高徒。你再学一个月。如果还是受不了,我们就换。又去“挨骂”了三、四次,回回扁豆都哭。他妈就问他:换不换老师?扁豆说:这个老师严厉是严厉,但水平的确高。她弹 German Dance 不费力气,很好听。虽然被骂,心里难受,但我还是想跟她学。这一晃三年下来,扁豆钢琴已经考过四级,“挨骂”的次数越来越少,比赛小奖也拿了一两个。更重要的一点,老师的言传身教,让扁豆对音乐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用老师的话说,他已经知道 tempo, expression 的重要性了。相比之下,原来先学琴的小朋友早就不弹了。Yamaha 钢琴成了客厅里的摆设。

言归正传。扁豆中文学校用的教材是中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编的一套《中文》教材,给海外儿童用的。一年学一册。现在已经开始学第五册了。我这孩子记性不错。上次提到的 whale's blowhole 的趣事就是一例。一旦他用心学,笨鸟先飞,磕磕绊绊地也就赶上来了。现在的中文班上,扁豆已经属于好学生之列。主要是他肯学。据他讲,好多同学都放弃了。上中文课根本不听。听写单词可以错上一半的,大有人在。他老实,老师让干啥就干啥,从没二话,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来了。所以龟兔赛跑的故事,在他身上应验了。

我们为了提高他的学习兴趣,特意让他和一位中国声乐老师学唱歌。大家一听肯定笑了。一个男孩子,学什么唱歌呀。不瞒你说,我开始也有同样的看法。可扁豆妈有她的一套理论:一是我们当父母的都五音不全。这孩子可不能步我们后尘,给耽误了。二是学唱中文歌曲,有助于巩固所学中文。三是上台演出,如果不怵观众的话,有助于培养扁豆的公众演讲能力。这第三条对我比较有吸引力。于是就这么办了。

你甭说,几年下来,扁豆在这三方面都有进步。歌喉嘹亮,音域宽阔;中文利索多了;大庭广众下的言谈举止,更拿得出手了。四年级在学校做的课堂报告啦,课上发言啦,都比以前有进步,有口若悬河的趋势。这点从他的成绩单中也能显示出来。语言表达能力上了一个台阶。上台唱歌也从扭扭捏捏型,变成大大方方型,自信心倍增 。有时候在家,他心血来潮,会一边弹琴一边唱歌,有滋有味的。

我们家扁豆,脸皮本来就厚。比如小时候,买东西排队交款,他就想跟人聊天。他就能先和后面排队的人搭讪。如果人家不理,他无所谓。转过身来,再和排在前面的人聊。出去坐飞机,有一次在 Southwest 飞机上,我们三个人坐三个位子。结果就看到他一会儿和左边的乘客聊,一会儿和右边的乘客聊。等下了飞机,那两个乘客多大了,结婚了没有,几个孩子,干什么职业,喜欢读什么书,这次坐飞机有何公干,都弄得一清二楚。现在学了钢琴和唱歌,谈资更多了。

再回到中文这个话题,我们也曾想过暑假送他回国,借机提高中文的方案。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看中文动画片,他说片子语速太快,听得似懂非懂。看中文书籍报纸就更别提了。他还处于一个字一个字读的水平。中文的图画书,他还有些兴趣。我们时常带他去新华书店,希望重蹈 Barnes & Noble  的覆辙。

总之,扁豆的中文,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他能走到哪一步,我心里也没有谱。因为我看到很多孩子去中文学校,并不是自愿的,而是家长逼的。他们在中文学校唯一的乐趣是可以和自己的朋友混在一起。大多数科目,对于扁豆这个孩子来说,是有了兴趣才学得好。唱歌是这样。钢琴也是这样。中文更是这样。

下一代的中文教育,任重道远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篇自言自语下来,我把教育扁豆的经历描述了个大概。谢谢诸位捧场。所谓早期教育,无非是发现和发掘孩子的潜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自身的求知欲望。我个人觉得,早期教育和死记硬背,没有必然联系。背唐诗宋词除外。每个孩子开窍的时机有先后,不能一刀切。适当的诱导,会加速其自然发展的过程。这里,父母的爱心最重要。大家能来美国安家置业,都挺不容易的。在教育下一代上,如果能互通有无,则有百利而无一害。我从大家的回帖中也受益匪浅,比如扁豆应该注重体育锻炼,少看电视,少玩游戏等,再次表示感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