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宫内膜癌

 宁艺 2013-05-25

 

子宫内膜癌是什么?

    子宫内膜癌(carcinoma of the endometrium),又称为子宫体癌(carcinoma of the corpus uteri),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镜下可分为腺癌、腺角化癌、鳞腺癌、透明细胞癌。
 

子宫内膜癌是怎么引发的?

在如此美好的时代,要享受着幸福时光,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疾病,我们要积极的面对,了解疾病才能更好治疗它,不要等到医生都束手无策时再来追悔。今天要讲讲的疾病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看看专家怎么介绍:

子宫内膜癌是怎么引发的?


  (二)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癌由米勒管上皮发生而来。肿瘤组织多数形成类似子宫内膜腺上皮的腺癌结构,但亦可形成米勒管上皮多向分化的其他组织类型的结构。病理组织学上表现出女性生殖道各种不同部位的组织类型的形态特征,并依此而分型命名。

  1.肉眼表现 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虽然很多,但各种不同组织类型的癌大体表现没有明显差别。癌组织在子宫内膜呈局限性生长或弥漫侵犯子宫内膜大部或全部。局限型病变多位于子宫底部和宫角附近,后壁较前壁多见。早期局部内膜表面粗糙,无肿块形成,此时检查子宫标本时要特别注意宫角,因病变不明显,诊刮时不易刮到此处。当肿瘤向宫腔内生长时,形成息肉状或菜花状肿块。肿瘤向肌层生长浸润时,形成坚实的肿块,浸润深浅不一,肿瘤与肌层间界限清楚。子宫体积增大或不增大。癌组织灰白色,粗糙质脆或鱼肉状,可伴有灶状出血,分化好的癌肉眼不见坏死,但分化差的癌较常见坏死。有的肿瘤表面形成坚实平面,有时伴有溃疡形成。少数病例癌可沿黏膜表面浸入宫颈管,甚至深达宫颈间质层,也可侵入输卵管。

  2.组织发生学和组织学类型

  (1)组织发生学:女性生殖道器官和组织是由胚胎时期的米勒管发育、演变、分化而来,米勒管乃由体腔上皮内陷而形成。因此,米勒管上皮具有分化形成输卵管、子宫、宫颈及阴道穹隆上皮的多向分化能力。出生后,这些胚胎时期的未分化细胞仍保留在成熟机体的生发层组织内,具有增生及多向分化潜能。正常生理情况下,生发层细胞只显现单向分化,维持该组织细胞的新生与衰亡的替代。病理条件下,如向肿瘤分化时,生发层未分化细胞可显示增生、分化不良和多向分化潜能,形成与原该处组织不同类型的米勒管上皮分化的组织。因此在女性生殖道器官或组织发生癌时,不但可形成与原组织相同类型的癌组织,即子宫内膜样腺癌,而且可以出现米勒管上皮分化为其他部位组织类型的癌,如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黏液性腺癌、鳞状细胞癌、混合性癌及未分化癌等。

  (2)组织学类型:由于子宫内膜癌保留有米勒管多向分化潜能,因此癌的发生常出现多种分化的组织成分。各种成分出现几率很不一致,大多数癌组织只有一种与子宫内膜腺体相似的腺癌成分,称子宫内膜样腺癌,或完全由米勒管向子宫内膜以外的女性生殖道其他部位分化的另一种组织类型的癌细胞构成,以致出现与子宫内膜腺体不同组织类型的癌,如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黏液性腺癌、鳞状细胞癌等。有时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可以出现不同比例类型的癌成分。当第二种类型癌的成分超过10%时,则称为子宫内膜混合性癌。当癌细胞处于完全未分化阶段,没有向任何组织类型分化的癌时称为未分化癌。

  现分述如下:

  ①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carcinoma):

  A.子宫内膜样腺癌(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是最常见的一型,占子宫内膜癌的3/4,子宫内膜腺癌的80%~97%。癌组织分化好时,其组织结构与增生期的宫内膜腺体相似,但细胞及腺体结构均有一定的非典型性。细胞呈柱状或矮柱状,核长圆形,染色质较粗较深染,胞浆少,核仁明显,排列紧密,呈假复层;腺体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或背靠背,或腺腔共壁,或呈筛状腺腔结构,向间质浸润。癌组织分化差时,细胞异型性较大,呈实性条索状或弥散片状排列,构成非鳞状的实性区。

  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依上述癌的分化程度分为3级,在各级子宫内膜样腺癌中,以高分化型最常见,Ⅰ、Ⅱ、Ⅲ级癌的发生率分别为50%、35%和15%。

  约1/4癌内可见细长或短的乳头状或绒毛腺状结构,则应根据癌细胞的形态特征,与下述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和透明细胞乳头状腺癌鉴别。后两种癌更具侵袭性,预后更差。

  子宫内膜样腺癌有两个变异型:

  a.分泌型(secretory type):少见,占宫内膜样腺癌的1%~2%。此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组织结构和形态与分泌早期的宫内膜腺体相似,其发生可能为孕激素刺激的结果。

  b.纤毛细胞型(ciliated cell type):此型子宫内膜样腺癌的癌细胞大多数都有纤毛。

  B.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分化(endometrioid adeno-carcinoma with squamous differentiation):依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鳞状成分的分化程度不同分为:

  a.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化生:指癌内的扁平上皮成分是良性者,过去称子宫内膜腺棘皮癌,但WHO肿瘤国际组织学分类第二版建议不再用此名称。

  b.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分化:指癌内的扁平上皮成分是恶性者,过去称子宫内膜腺鳞癌,WHO第二版分类中也建议不用;若用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癌分化,也是很明确的。

  “透明细胞癌”归属于子宫内膜腺癌伴鳞状分化的亚型(WHO,1994,第二版)。

  此型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分化的癌的分级,是根据腺癌成分的分级标准来确定的,并依此判断其预后。过去曾有报道,子宫内膜样腺癌伴鳞状化生者,预后较单一的宫内膜样腺癌好。但据Pekin(2001)报道,子宫内膜样腺癌240例无论伴鳞状化生或鳞癌分化,对预后无影响。

  ②浆液性腺癌(serous adenocarcinoma):子宫内膜的浆液性腺癌,很少见,不到子宫内膜腺癌的10%。其形态特征与输卵管腺癌和卵巢浆液性腺癌十分相似,癌组织常呈复杂的乳头状分支,故常称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其乳头结构突向大小囊腔,乳头中心为纤维组织和血管组成的轴心,轴心宽窄不一,常有水肿或玻璃样变;表面被覆细胞层次不等,分化较差的为立方状或矮柱状细胞,细胞核常呈高度非典型性,约半数病例有多核、巨核或畸形核,核分裂多,常见灶性坏死,约1/3的病例有沙粒体形成。分化好的癌乳头分支明显,可见次级分支或细胞性芽或簇;分化差的癌乳头融合,或排列成实性片状。此癌侵袭性强,常浸润肌层及其中的淋巴管或血管,易转移到脊柱内,确诊时常已广泛播散。此型癌即使细胞分化好,其侵袭力也强,约有一半病例,在临床Ⅰ期,手术时已有盆腹腔的播散。

  ③透明细胞腺癌(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少见,约占子宫内膜癌的1.5%~5%。此腺癌的形态特征是由胞浆透明、富含糖原的透明细胞和鞋钉样细胞构成;透明细胞经组织化学PAS-酶消化后仍阳性,电镜观察细胞质内有大量糖原聚积,证明癌细胞之所以透明,系因含大量糖原所致;鞋钉细胞的特征是细胞基底部细长,顶端膨大,内含1~2个大而深染的核,突起于上皮层表面,或突向腺腔。癌细胞的排列结构,可呈实性片状、管囊状、乳头状,或这些结构的混合。

  透明细胞腺癌也常有早期播散的倾向。

  当透明细胞腺癌呈乳头状结构时,应注意与浆液性乳头状腺癌区别,其要点在于上面所述癌细胞的形态特征。

  透明细胞腺癌也可发生在阴道、宫颈和卵巢。发生在阴道或宫颈者,常与其母使用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有关,但发生在子宫者未见其有相关性。

  若宫颈和宫体同时均有透明细胞腺癌,很难判断何处为原发癌。

  ④黏液性腺癌(mucinous adenocarcinoma):此腺癌细胞为高柱状或杯状,胞浆富含黏液,核位于基底部;细胞单层或复层构成大小、形状不一的弯曲腺体,有的癌细胞向腔内生长,形成折叠突起的乳头样结构,有的腺腔扩张呈囊状,癌细胞向间质浸润。组织化学用阿尔辛兰、黏液卡红及PAS-酶消化,可见癌细胞胞浆和腺腔内黏液物质均呈阳性反应。

  此型腺癌的形态特征与宫颈黏液腺癌和卵巢黏液腺癌十分相似,故在诊断子宫内膜原发的黏液性腺癌之前,必须排除由宫颈管黏膜或卵巢的黏液性腺癌扩散到子宫内膜的可能性。要排除宫颈是否为原发部位,主要靠分段刮宫诊断。也要与子宫内膜腺体的黏液化生相区别,化生是良性病变,而黏液性腺癌的细胞有非典型性,细胞复层化,并向间质浸润。

  “黏液表皮样癌”属子宫内膜黏液性腺癌的变异型(WHO,1994,第二版)。黏液性腺癌常属高分化癌,其预后较浆液性腺癌和透明细胞腺癌好。

  ⑤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此癌由不同分化程度的鳞状细胞组成。原发于子宫内膜的鳞状细胞癌罕见。肿瘤多发生在子宫内膜的柱状上皮发生扁平上皮化生的基础上。多见于老年妇女,因绝经后萎缩的子宫内膜常发生老年性子宫内膜炎,或因老年妇女宫颈阻塞,子宫腔积脓及慢性发炎伴扁平上皮化生。少数严重的病例整个子宫内膜被扁平上皮替代,即所谓的子宫鱼鳞癣。

  在诊断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时,必须具备以下两点:

  A.癌内没有腺癌成分,否则为子宫内膜腺癌伴鳞癌分化。

  B.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不是转移性癌;即宫颈内没有鳞状细胞癌存在,或即使宫颈有鳞状细胞癌,也必须与子宫内膜的鳞状细胞癌没有任何相连关系,与宫颈扁平上皮也无关连。

  鳞状细胞癌的亚型中有“疣状癌”(WHO,1994,第二版)。

  ⑥混合性癌(mixed carcinoma):子宫内膜癌中有两种或更多上述组织类型的癌同时存在,并且其中一种癌至少要占全肿瘤的10%时,称为子宫内膜混合性癌。分类和分级则根据占优势的成分而定,次要成分的类型、分级及所占比例均应在病理诊断中注明。

  前面所列的子宫内膜腺样癌伴鳞状分化的癌,曾称为腺鳞癌(或鳞腺癌),不属混合性癌(WHO,1994,第二版)。

  混合性癌的确诊应根据子宫切除标本的检查作出,但若是活检小标本,只要出现第二种类型的癌,无论数量的多寡也足够做出混合性癌的诊断(WHO,1994,第二版)。

  ⑦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 carcinoma):此癌十分少见。其特点是不具备或只有轻度分化成上述的任何一种细胞类型或结构的癌。此癌几乎全由实性结构组成,癌细胞的非典型性显著,核分裂数多,恶性程度高。未分化癌包括小细胞、大细胞、巨细胞及梭形细胞型,它们也可以不同比例混合存在。

  小细胞型未分化癌:含有嗜银细胞。电镜下见癌细胞呈腺上皮分化。诊断小细胞未分化癌应除外:A.神经内分泌癌:其组织化学染色黏液阴性;免疫组化轴突素(Syn)、嗜铬颗粒蛋白(CgA)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均呈阳性;电镜下细胞内有神经内分泌颗粒。B.上述的各型子宫内膜腺癌内可有数量不等的嗜银细胞,仍应诊断为原来类型的子宫内膜癌,但应将其中所含嗜银细胞的数量加以说明,而不能用“嗜银细胞癌”一词(WHO,1994,第二版)。小细胞未分化癌侵袭性强。

  大细胞、巨细胞及梭形细胞型的未分化癌:黏液染色阳性;电镜下见癌细胞呈腺上皮分化。应除外以下肿瘤:A.子宫绒毛膜上皮癌,免疫组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B.鳞状细胞癌的低分化型或变异型,也可出现类似的大细胞或梭形细胞,但电镜下可见张力原纤维或桥粒。C.低分化肉瘤:免疫组化波形蛋白(Vim)阳性;若怀疑平滑肌肉瘤,免疫组化,结蛋白(Des)、肌动蛋白(Actin)等阳性。

  此外,根据观察,不少学者提出或赞成依据各类型癌的病因、病理和临床生物学行为不同,而将子宫内膜癌分为两型,即Ⅰ型和Ⅱ型(sivridis等,2001)。

  除上述WHO(1994)提出的子宫内膜癌的7种类型外,近年在一些医学文献上报道一些极为罕见的子宫内膜肿瘤类型,如:A.肝样腺癌:以往文献报道2例,治疗无效,2001年又报道1例,甲胎蛋白(AFP)阳性,经手术加化疗(cytoxan、adriamycin及cisplatium方案)有效,8年无复发(Adams等,2001);B.子宫内膜的卵黄囊瘤:报道1例,治疗后有复发(Talerman,2002);C.子宫内膜癌伴滋养叶细胞分化,HCG阳性;D.嗜酸性细胞癌(oxyphilic cell carcinoma),癌细胞大而嗜酸性,为构成癌的主要或惟一成分;E.性索样分化的癌(sertoliform differentiation);F.移行细胞癌等。

  4.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和原位癌 子宫内膜的非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已被广泛接受。据文献报道,不同类型的子宫内膜增生其癌变率差异较大,单纯性增生的癌变率为1%~10%、复杂性增生为3%~22%、非典型增生为29%~57%。所报道的癌变间隔时间差异较大(1~26年不等),但总的倾向是单纯性子宫内膜增生的癌变间隔时间较非典型增生的长,前者约长于6年,后者约短于5年。

  子宫内膜原位癌:对原位癌的确切定义,尚无统一的认识。但原位癌的腺上皮细胞具有明显的异型性,而无浸润,这两点的认识是统一的。对无浸润的部位有两种理解:一是未浸润到子宫内膜的间质,即癌变的腺上皮细胞未突破基底膜。这种情况与重度非典型增生极难区别,就像宫颈的CINⅢ一样,将重度(Ⅲ级)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放在一起称EINⅢ(intra-endometrial neoplasiaⅢ)。另一种理解是已癌变的腺上皮细胞已侵入子宫内膜的间质,但未侵入肌层。这种情况,可能称之为子宫黏膜内癌,更切合实际,表明癌变的腺上皮细胞已侵出基底膜到子宫内膜间质内,而未侵到肌层。一般都认为早期的子宫内膜间质的浸润不易识别,以下病变有所帮助:①浸润到间质内的癌细胞引起间质纤维细胞增生反应,进而胶原化(desomplasia);②浸润处常有炎细胞或泡沫细胞反应。免疫组化的应用也有帮助:①纤维连结蛋白(fibronectin)、Ⅳ型胶原和组织化学网织纤维等染色可见腺体基底膜缺失,表明有浸润发生。②细胞间连接(MRPl/CD9)和细胞与基底膜间连接(integrin)的表达,在癌内低于非典型增生。③细胞外基质糖蛋白(tenasin)和胞质与胞膜骨架连接酶(egrin)的表达,在癌内高于非典型增生。

  通过以上的详细介绍,您是不是这子宫内膜癌这种疾病有所了解了呢?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您向我们在线的医生进行询问。身体是自己的,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这是对您自己的负责,更是对您家人的负责。当然您的健康是我们有问必答网最大的慰藉!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症状?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子宫内膜癌占女姓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发病率逐年上升。如果有下述症状之一的女性朋友,应立即做子宫内膜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以免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有:

  1.绝经期后出血或出现血性白带,在排除宫颈癌和阴道炎后,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而施行刮宫术。

  2.年过40岁有不规则阴道出血,虽经激素治疗仍不能止血,或一度止血后又复发者。

  3.年龄较轻,但有长期子宫出血不育者。

  4.阴道持续性排液者。

  5.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出血的患者。或阴道涂片屡次发现恶性细胞者。

  据专家介绍,子宫内膜癌发展较慢,转移也以直接侵犯为主,所以治疗效果比较好,手术治疗颇能奏效,有的要加用放射治疗。非早期(原位癌或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晚期病人,也可以应用激素。但应注意,子宫内膜癌和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所以应用雌激素要小心。子宫内膜癌已日渐威胁着广大女性朋友的健康,如果女性朋友发现自己有了该病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寻医就诊,不要推延,以免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希望广大患者早日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子宫癌的早期有哪些症状?

子宫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有专家说:早期的子宫颈癌患者中约有40%无任何症状,癌瘤往往发展到相当程度后才出现症状,这些症状主要是出血和白带,其余的临床表现则依照癌瘤侵犯的部位和程度不同而各异。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子宫癌的早期有哪些症状?


  子宫癌的早期症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分泌物增多
 多发生在阴道出血以前,此类疾病人的主要症状之一。最初阴道分泌物可以没有任何气味,随着癌瘤的生长,癌瘤继发感染、坏死则分泌物量增多,如淘米水样或混杂血液,并带有恶臭味。肿瘤向上蔓延累及宫内膜时,病人可出现下腹不适、小腹疼痛、腰痛及发烧等症状。

  2、全身症状 晚期病人因癌瘤组织的代谢,坏死组织的吸收或合并感染而引起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可达39℃以上。由于出血、消耗而出现贫血、消瘦甚至恶病质。

  3、疼痛 是晚期宫颈癌的症状。癌瘤沿旁组织延伸,侵犯骨盆壁,压迫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坐骨神经或一侧骶、髂部的持续性疼痛。肿瘤压迫或侵蚀输尿管,管道狭窄、阻塞导致肾盂积水,表现为一侧腰痛,甚至剧痛,进一步发展为肾功能衰竭,以致尿毒症。淋巴系统受侵导致淋巴管阻塞,回流受阻而出现下肢浮肿和疼痛等症状。

  4、阴道出血 阴道不规则出血是宫颈癌病人的主要症状。约占了80%左右,尤其是绝经后的阴道出血更应引起注意。阴道出血量可多可少,阴道出血往往是肿瘤血管破裂所致,尤其是菜型肿瘤出现流血症状较早,量也较从,失血多可导致严重的贫血。晚期病例可出现阴道大量出血以致休克,多见于侵蚀性生长的肿瘤。

  5、其他症状 癌瘤向前方扩散可以侵犯到膀胱,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下坠和血尿,常被误诊为泌尿系统感染而延误诊断。

  女性朋友为了自身的健康,要时刻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医生称:多喝鲜豆浆预防子宫癌,女性青春的流逝与雌激素减少密切相关,尤其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鲜豆浆中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可谓天然的雌激素补充剂,富含大豆蛋白、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皂甙、异黄酮、卵磷脂等物质,对乳腺癌、子宫癌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绝大多数为腺癌。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医院里做这个手术的越来越多,那么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发病原因

  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不十分清楚,多数作者认为内膜癌有两种类型,可能有两种发病机制,一类较年轻些,在无孕酮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下,子宫内膜发生增生性改变,最后导致癌变,但肿瘤分化较好;另一类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与基因变异有关,多见于绝经后老年人,体型瘦,雌激素水平不高,在癌灶周围可以是萎缩的子宫内膜,肿瘤恶性度高,分化差,预后不良。

  前一类占子宫内膜癌的大多数,长期的无孕酮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可能是主要发病因素,许多年前,人们就知道,给实验动物雌激素,观察到子宫内膜细胞有丝分裂增多,可引起子宫内膜由增生过长到内膜癌的演变,而给予孕激素则可减少内膜细胞的有丝分裂,长期持续的雌激素刺激 子宫内膜在雌激素的长期持续刺激,又无孕激素拮抗,可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症,也可癌变,体制因素 内膜癌易发生在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的妇女,遗传因素 约20%内膜癌患者有家族史,目前,对子宫内膜癌的病因仍不十分清楚,根据临床资料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制可分为两类:雌激素依赖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以下高危因素:

  1.无排卵 如伴有无排卵型或黄体功能不良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者,长期月经紊乱,使子宫内膜持续受雌激素刺激,无孕酮对抗或孕酮不足,子宫内膜缺少周期性改变,而长期处于增生状态。

  2.不育 不育,尤其是卵巢不排卵引起的不育,患内膜癌的危险性明显升高,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约15%~20%的患者有不育史,这些患者因不排卵或少排卵,导致孕酮缺乏或不足,使子宫内膜受到雌激素持续性刺激,妊娠期间胎盘产生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的妊娠期改变;哺乳期,由于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使卵巢功能暂时处于抑制状态,使子宫内膜免于受雌激素刺激,而不孕者,尤其是因无排卵引起的不孕,使子宫内膜长期处于增生状态。

  3.肥胖 肥胖,尤其是绝经后的肥胖,明显地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而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可在脂肪组织内经芳香化酶作用转化为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也越高,雌酮是绝经后妇女身体中主要的雌激素,子宫内膜是雌激素的靶器官,子宫内膜长期受到无孕激素拮抗的雌酮的影响,可导致内膜由增生到癌变,某些基础研究也指出,如增加了雄烯二酮到雌酮的转换,也就增加了内膜由增生到癌变的发生率,有人统计,按标准体重,超重9~23kg,患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了3倍,如超重>23kg,则危险性增加10倍。

  一般将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于1970~1991年共收治以手术为主要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53例,其中20%伴肥胖,44.4%患高血压,11.1%患糖尿病,其实,高血压与糖尿病与子宫内膜癌并无直接关系,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可能都是因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失调或代谢异常所造成的后果,同时,垂体促性腺功能也可能不正常,造成无排卵,无孕激素分泌,使子宫内膜长期受到雌激素的持续刺激,有人认为,绝经前的肥胖,尤其从年轻时就肥胖者也是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因为肥胖者常伴有相对的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同时伴有月经不调甚至闭经。

  4.晚绝经 据有关报道,绝经年龄>52岁者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是45岁以前绝经者的1.5~2.5倍,晚绝经者后几年并无排卵,只是延长了雌激素作用时间。

  初潮晚(初潮延迟)对子宫内膜癌是个保护作用,尤其对绝经前的妇女,初潮晚可使内膜癌的危险性减少50%,初潮延迟可以减少雌激素对子宫内膜持续性的刺激作用。

  5.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在40岁以下的内膜癌的患者中,大约19%~25%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卵巢滤泡持续时间长,但不能成熟而达到排卵,使子宫内膜处于持续的雌激素刺激之下,缺乏孕酮的调节和周期性内膜脱落,导致内膜发生增生改变,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也增高,比一般人约增高3~4倍,而雄激素可转化为雌酮,导致内膜增生或增殖症,进而可发生不典型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孩,以后发生内膜癌的可能性是正常月经同龄女孩的4倍。

  6.卵巢肿瘤 产生雌激素的卵巢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约25%的纯泡膜细胞瘤并发子宫内膜癌。

  7.外源性雌激素 许多研究指出了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和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者患内膜癌的机会是不用替代治疗的3~4倍,危险性大小与雌激素剂量,特别是用药时间有关,用较高剂量雌激素大于10年者,患内膜癌的机会较不用者提高了10倍,在无孕酮拮抗或孕酮量不足时,雌激素长期替代治疗会导致内膜增生,甚至癌变,在长期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性腺功能不全或Turner综合征的年轻患者就有内膜癌的报道,近年来,在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时,每个周期均加用至少10天孕激素,则又中和了雌激素长期应用的致癌作用,使其安全性明显增加,因此,雌激素加孕激素的(结合雌激素)的替代治疗,如果孕激素的保护作用足够的话,即使长期应用也是安全的,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即使是结合雌激素,如长期应用,对子宫内膜仍有不良影响,并建议对长期应用替代治疗者,应密切追踪子宫内膜的情况,必要时行内膜活检。

  近年来,作为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他莫昔芬的应用已日渐增多,在Fornander等的一篇报道里,对1800名患乳腺癌的瑞典妇女进行了调查,用他莫昔芬长达2年以上者,与无辅助治疗或只用化疗者相比,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前者是后者的2倍,而应用他莫昔芬长达5年者,内膜癌的发生率是不用者的5倍。

  由于他莫昔芬的微弱雌激素样作用,在动物实验中也观察到了对小鼠刺激子宫内膜增生的作用。

  8.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Kurman等回顾性分析了17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刮宫标本,平均随访13.4年,其结果是:1%单纯增生发展为癌,3%复合增生发展为癌,8%非典型单纯增生发展为癌,29%非典型复合增生发展为癌,有非典型增生者,如手术切下子宫,有25%同时伴有分化较好的内膜癌,因此,不典型增生具有癌变倾向,属于癌前病变。

  9.其他因素 家族史,有卵巢癌,肠癌或乳腺癌家族史者,患内膜癌的可能性较无家族史者高,经济条件较好,尤其高脂肪饮食者,也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在美国有人作过对照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在文化水平高,经济收入高的妇女中的发病率比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少者明显的升高,但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前者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较普通,时间也长且肥胖之故,一般说来,子宫内膜癌在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不发达国家,在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

  饮食习惯,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摄入过多均可引起肥胖,而增加体育锻炼,绿色蔬菜和水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看了这篇文章,我们呢一起学习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原因。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把病因赶出我们的生活。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什么因素会引发子宫内膜癌?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子宫内膜癌的原因迄今尚不明确,一般认为,子宫内膜癌根据发病机制和生物学行为特点可分为雌激素依赖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绝大部分为子宫内膜样癌,少部分为粘液腺癌;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包括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

  到底什么因素会弄引发子宫内膜癌?

  1、肥胖:绝经前肥胖主要与代谢失调和无排卵有关,因为患者没有排卵,也就缺乏了孕激素的分泌,这使得子宫内膜长期处于缺乏孕激素拮抗的单一雌激素作用下,进而发生癌变。对于绝经后肥胖妇女,肾上腺分泌的雄激素(雄烯二酮)可以在脂肪组织内经过酶(芳香化酶)的作用转化为雌激素(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也越高,雌酮是绝经后妇女身体中主要的雌激素,子宫内膜长期受到无孕激素拮抗的雌酮的影响,也可导致子宫内膜癌变。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代谢异常,这些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比血糖正常者增高3倍。

  3、 高血压病:高血压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癌机会增加。

  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病,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有学者提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与子宫内膜癌有关,这些可能都是因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失调,以及代谢异常所造成的后果,也与高热量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有关,所以有人提出子宫内膜癌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文明病”。

  此外,还有:

  1、生殖内分泌失调:包括闭经、不规则阴道流血、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等,这些疾病及表现都与卵巢内分泌功能异常有关,集中体现在排卵的异常(稀发排卵、无排卵),在无排卵的情况下,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拮抗,长期单一雌激素作用下,可以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生殖内分泌失调中的部分患者(如PCOS等)也与近年的生活方式转变有关。所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2、外源性雌激素: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生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很多绝经妇女在得到相关知识后到医院进行咨询,应用性激素补充治疗,但也有妇女自行应用雌激素药物,这些妇女在没有医生的指导和定期检查下单纯应用雌激素,会使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极大增加。在联合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进行的激素补充治疗中,如果孕激素的保护作用足够,即使长期应用对子宫内膜也是相对安全的。

  女性朋友应该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规律,按时做好体检。即使发现自己已患上子宫内膜癌,也不必太过紧张,把握好最佳时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均衡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配合好医生的治疗。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表现?

主要症状
  极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作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
  (一)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
  (二)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斯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
  (三)疼痛: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约占10~46%。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直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四)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及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子宫内膜癌发生年龄较晚,合并妊娠似不可能,但文献曾有个别合并妊娠或输卵管妊娠的病例报道。
主要体征
  (一)全身表现:相当一部分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肥胖。贫血而发生于出血时间较长的患者。病人晚期因癌肿消耗、疼痛、食欲减退、发热等,出现恶病质。
  (二)妇科检查所见:早期盆腔生殖器官多无明显变化,子宫正常者占40%左右,合并肌瘤或病变至晚期,则子宫增大。绝经后妇女子宫不显萎缩反而饱满、变硬,尤应提高警惕。卵巢可正常或增大或伴有女性化肿瘤的可能。双合诊时如因患者肥胖、疼痛或者缺乏合作而触诊不清,不必坚持非要查明,因诊断的依据并不在于子宫的大小。患者的子宫颈多无病变可见。只是在晚期侵犯子宫颈时,可见癌组织自宫颈口突出。宫旁有浸润系宫颈受累后所致。
  (三)转移病灶:晚期患者可于腹股沟处触及肿大变硬或融全成块的淋巴结,或有肺、肝等处转移体征。
晚期症状
  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腺癌,原发于子宫体部,是起源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子宫内层细胞的非正常性生长。子宫内膜癌通常发生在大于50岁的妇女,引起子宫内膜癌的最常见原因是,在人体内与黄体激素相比,雌激素过多。子宫内膜癌有哪些症状及如何治疗?
  1、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期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
  2、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
  3、疼痛: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约占10~46%。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直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4、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及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根据以上症状,再进行辅助检查,一旦出现症状,要积极的进行治疗。那么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哪?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化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早期子宫内膜癌采取手术治疗治愈的几率大,外科手术切除子宫、子宫颈、卵巢和输卵管。如果癌症已经转移,医生可能还要切除骨盆淋巴结,并结合术后中医中药调理治疗,但是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和肿瘤大小部位和发展情况来决定。
  放射治疗年老体弱及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手术者,以及Ⅲ期以上不宜手术者,包括腔内及体外照射。抗癌化学药物治疗对晚期不能手术或放疗及治疗后复发病例,可用5-氟脲嘧啶(5-Fu)、环磷酰胺(CTX)、丝裂霉素(MMC)、阿霉素(BDR)、顺铂(DDP)等联合化疗有一定效果。
  不论是手术切除还是放化疗之后,都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身体损伤,所以一般在手术治疗和放化疗前后给以患者中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自身抵抗力,帮助杀死癌细胞。用于子宫内膜癌治疗的常用中药有珍香胶囊、复方斑蝥胶囊、鸦胆子油口服液、华蟾素口服液、消癌平片等。此外,子宫内膜癌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痛苦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负担。所以,周围的人包括医护人员和家属都要给患者以信心和安慰,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表现?

核心提示:子宫内膜癌占女姓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20~30%,发病率逐年上升。下面大家就跟随有问必答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子宫内膜癌有哪些病理表现。

  1.巨检 病变多见于宫底部内膜,以子宫两角附近居多。依病变形态和范围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

  (1)弥漫型:子宫内膜大部或全

  部为癌组织侵犯,癌灶常呈菜花样物从内膜表层长出并突向官腔内,充满宫腔甚至脱出于宫口外。癌组织灰白或淡黄色,表面有出血、坏死,有时形成溃疡。虽广泛累及内膜,但较少浸润肌层,晚期侵犯肌壁全层并扩展至宫颈管,一旦癌灶阻塞宫颈管则可导致宫腔积脓。

  (2)局限型:癌灶局限于宫腔,多见于宫底部或宫角部,呈息肉或小菜花状,表面有溃疡,易出血。极早期病变很小,诊刮可能将其刮净。局限型癌灶易侵犯肌层,有时病变虽小,但却已浸润深肌层。

  2.镜检 有多种组织类型。

  (1)内膜样腺癌:占80~90%。内膜腺体高度异常增生,上皮复层,并形成筛孔状结构。癌细胞异型明显,核大、不规则、深染,核分裂活跃,分化差的腺癌腺体少,腺结构消失,成实性癌块。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1988)提出内膜样癌组织3级分类法。Ⅰ级(分化好腺癌):非鳞状或桑椹状实性生长区域≤5%;

  Ⅱ级(中度分化腺癌):非鳞状或桑椹状实性生长区域占6%-50%; Ⅲ级(低分化腺癌):非鳞状或桑椹状实性生长区域>50%。

  (2)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腺癌组织中含有鳞状上皮成分。按鳞状上皮的良恶性,良性为腺角化癌,恶性为鳞腺癌,介于两者之间称腺癌伴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

  (3)透明细胞癌:癌细胞呈实性片状;腺管状或乳头状排列,癌细胞胞浆丰富、透亮,核异型居中,或由鞋钉状细胞组成。恶性程度较高,易早期转移。

  (4)浆液性腺癌:复杂的乳头样结构,裂隙样腺体,明显的细胞复层和芽状结构形成,核异型性较大,约1/3患者伴砂粒体。恶性程度很高,易广泛累及肌层、脉管;无明显肌层浸润时,也可能发生腹膜播散。

  以上就是小编带大家了解的“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表现”这一问题,子宫内膜癌发展较慢,转移也以直接侵犯为主,所以治疗效果比较好。早发现的患者要早治疗哦。


子宫内膜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辅助检查
  1、病史: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为老年妇女,绝经期延迟,或月经不规则;常为不孕或产次不多,合并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若绝经后又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排液臭则更宜引起注意。对年轻患者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者,也要慎重弄清其原因,尤其经过治疗而无效者也应做诊刮。阴道排液及腹痛已是晚期症状。
  2、临床检查:早期一般妇科检查多无所发现,子宫体不大,宫颈光滑,附件也无异常。疾病的晚期则子宫大于相应年龄,有的双合诊后指套沾有血性白带或附有腐崩的癌组织;有的则在宫颈口已可见到突出的息肉状肿物。但子宫内膜癌可与子宫肌瘤同时存在,所以子宫过大者不一定为晚期子宫内膜癌。
  3、细胞学检查:子宫内膜癌的阴道细胞学检查诊率比宫颈 癌低,其原因:①柱状上皮细胞不经常脱落;②脱落细胞通过颈管到达阴道时往往已溶解,变性,不易首席认;③有时颈管狭窄闭锁,,脱落细胞难于达到阴道。为了提高阳性诊断率,不少学者对采取标本的部位、方法进行了改进,加上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子宫呐膜癌的阳性诊断率也大大提高。
  4、B超检查:子宫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在宫腔大小、位置、肌层浸润程度、肿瘤是否穿破子宫浆膜或是否累及宫颈管等有一定意义,其诊断符合率达79.3~81.82%。有报道,对45岁以上病人检查,并与宫腔镜检及活检对照,超声的准确率约为87%。另外,谢阳桂等行B超检查参照UICC分期方法,根据肿瘤部位、肌浸、宫旁及邻近器官受累情况,与手术探查和病理对照,其分期符合率达92.9%。B超为检查对患者无创作性及放射性损害,故它是子宫内膜癌的常规检查之一。尤其在了解肌层浸润及临床分期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5、诊断性刮宫:刮宫检查为确诊不可缺少的方法。不仅要明确是否为癌,还应明确癌的生长部位。如果为宫颈腺癌误诊为子宫内膜癌,而按一般子宫切除处理,显然不妥;若为子宫内膜癌而误作子宫颈腺癌处理,也非所宜。但镜检并不能区别子宫颈腺癌或子宫内膜癌。因此需要作分段诊刮。先用小刮匙刮取宫颈管内组织,再进入喧嚣腔刮取子宫两侧角及宫体前后壁组织,分别瓶装标明,送作病理检查。如内口遇害有阻力时可稍事扩张宫颈至5号。分段刮宫常在刮颈管时稍过深,将宫腔内容物误认为是宫颈管癌者;或子宫内膜癌垂入颈管,误认为是颈管癌或子宫体癌累及颈管;或原为宫颈管癌,癌组织过多,当小刮匙进入宫腔时,带入一点宫颈癌组织而误认宫颈癌变已达宫腔。各种情况皆表示病变已较晚,皆应按宫颈癌手术范围处理为妥。
  6、宫腔镜检查:由于纤维光源的应用及膨宫剂的改时,这种很早停滞的技术近年再度发展。CO2气体膨宫,视野清晰,要备有流量计装置下,使用很安全。宫腔镜不仅可观察宫腔,而且又能观察颈管,尤其是显微宫腔,而且又能观察颈管,尤其是显微宫腔镜的应用,观察能更加细致。而近年研制的接触性宫腔镜,不需膨宫使检查更加简便和安全。宫腔镜下既可观察癌肿部位、大小、界限是局限性或弥散性,是外生型或内生型,及宫颈管有否受累等;对可疑病变行活检,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或早期病变。宫腔镜检查诊断内膜癌的准确性为94%,子宫内膜上皮瘤为92%。如果采用直接活检则准确率呆达100%。镜检时注意防止出血,感染、穿孔等并发症。
  7、腹膜后淋巴造影:可明确盆腔及主动脉旁淋巴结有否转移,以利于决定治疗方案。Ⅰ、Ⅱ期,盆腔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10.6%和36.5%。
  8、CT扫描与磁共振成象: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与磁共振成象(MRI)CT对内膜癌诊断有一定价值,CT扫描图象清晰,组织细微结构可准确描出,对肿瘤大小、范围,CT可准确测出,子宫壁肿瘤局限者83%能确定病变阶段。CT还可确定子宫肿瘤向周围结缔组织、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及盆壁、腹膜转移结节等。尤其对肥胖妇女的检查优于超声检查。NRI是三维扫描,优于CT*二维扫描),对Ⅰa期内膜癌可描出。且可描出病灶从内膜向肌层浸润的广度,即表现为呈不规则的高信号的子宫内膜增厚区,向子宫肌层之间的连接区的低信号的消失。MRI诊断总的准确率为88%,它能准确判断肌层受侵程度(放疗后者不准),从而较准确估计肿瘤分期。对盆腔较小转移灶及淋巴结转移,MRI诊断尚不理想。
  CT与MRI在内膜癌诊断方面独具一定特点,但诊断准确率并不比B超高,而且费用均较昂贵,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一般而言,通过细胞学、B超检查,而后行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绝大多数患者可双得到明确诊断。
 

检查子宫内膜癌方法有哪些?

核心提示:子宫内膜癌,又称为子宫体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次于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真正发病原因迄今不明,但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却长期被人们注意。常见的子宫内膜癌的检查方法有以下三种——

  
一、B超检查

  子宫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在宫腔大小、位置、肌层浸润程度、肿瘤是否穿破子宫浆膜或是否累及宫颈管等有一定意义,其诊断符合率达79.3~81.82%.有报道,对45岁以上病人检查,并与宫腔镜检及活检对照,超声的准确率约为87%。

  另外,谢阳桂等行B超检查参照UICC分期方法,根据肿瘤部位、肌浸、宫旁及邻近器官受累情况,与手术探查和病理对照,其分期符合率达92.9%。

  B超为检查对患者无创作性及放射性损害,故它是子宫内膜癌的常规检查之一。尤其在了解肌层浸润及临床分期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二、宫腔镜检查 由于纤维光源的应用及膨宫剂的改时,这种很早停滞的技术近年再度发展。

  CO2气体膨宫,视野清晰,要备有流量计装置下,使用很安全。宫腔镜不仅可观察宫腔,而且又能观察颈管,尤其是显微宫腔,而且又能观察颈管,尤其是显微宫腔镜的应用,观察能更加细致。而近年研制的接触性宫腔镜,不需膨宫使检查更加简便和安全。

  宫腔镜下既可观察癌肿部位、大小、界限是局限性或弥散性,是外生型或内生型,及宫颈管有否受累等;对可疑病变行活检,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或早期病变。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性为94%,子宫内膜上皮瘤为92%。如果采用直接活检则准确率呆达100%。镜检时注意防止出血,感染、穿孔等并发症。

三、诊断性刮宫 刮宫检查为确诊不可缺少的方法。

  不仅要明确是否为癌,还应明确癌的生长部位。如果为宫颈腺癌误诊为子宫内膜癌,而按一般子宫切除处理,显然不妥;若为子宫内膜癌而误作子宫颈腺癌处理,也非所宜。但镜检并不能区别子宫颈腺癌或子宫内膜癌。因此需要作分段诊刮。先用小刮匙刮取宫颈管内组织,再进入喧嚣腔刮取子宫两侧角及宫体前后壁组织,分别瓶装标明,送作病理检查。如内口遇害有阻力时可稍事扩张宫颈至5号。

  分段刮宫常在刮颈管时稍过深,将宫腔内容物误认为是宫颈管癌者;或子宫内膜癌垂入颈管,误认为是颈管癌或子宫内膜癌累及颈管;或原为宫颈管癌,癌组织过多,当小刮匙进入宫腔时,带入一点宫颈癌组织而误认宫颈癌变已达宫腔。

  总结:各种情况皆表示病变已较晚,皆应按宫颈癌手术范围处理为妥。

子宫内膜癌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子宫内膜癌按上述步骤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有时也可与其他疾病混淆,以至延误诊断。应与以下情况鉴别:
  1、绝经后出血:首先应警惕是否为恶性肿瘤,尽管随年代的进展,绝经后出血中恶性肿瘤的比例已大大下降。如Knitis等报道,40年代绝经后阴道流血中恶性疾病占60~80%,70年代隆至25~40%,80年代又降至6~7%。国内苏应宽等报道,60年代恶性疾病占76.2%,内膜癌占恶性病12.9%.80年代末,黄荷凤等报道,恶性病症占22.7%,而内膜癌占恶性病例的45.5%,宫颈癌占43.6%。郑英等报道,恶性疾病占24.9% (良性占73.3%),居绝经后出血的第2位。从绝经年限看,绝经5年占14%,绝经5~15年者占68.3%。可见,在恶性肿瘤中随年代的进展,子宫内膜癌有上升的趋势。黄荷凤的报道甚至超过了宫颈癌。绝经后出血情况与癌变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出血量可能很少,出血次数也不多而癌病变可能已经比较明显。所以应仔细做妇科检查,查清阴道、宫颈、子宫体、附件有无异常情况存在。由于可能有两种以上病变同时存在,如存在老年性阴道炎同时有子宫内膜癌,所以决不能因已发现一种病变而忽视进一步检查。除细胞学检查外,分段诊刮是不可缺少的诊查步骤,因为诊断性刮宫术的子宫内膜癌确诊率高达95%。国内程维雅报道,10年44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刮子宫内膜,其中内膜癌占11.4%(51例),罗启东等报道为8.7%。文献报道为1.7~46.6%不等,一般均在15%以下。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常发生月经紊乱,尤其子宫出血较频发者,不论子宫大小是否正常,必须首先做诊刮,明确性质后再进行治疗。子宫内膜癌可要生在生育期甚至生育早期妇女。山东省立医院曾不一子宫内膜癌患者,年仅26岁,月经过多3年,按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无效,最后诊刮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所以年轻妇女子宫不规则流血治疗2~3个月无效者,也应进行诊刮辨明情况。
  3、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重度在组织形态上,有时很难与分化良好的腺癌鉴别。通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病理上可表现为灶性,有压扁的正常上皮,细胞分化较好,或可见鳞状上皮化生,肥浆染荷花色,无坏死浸润等表现。而子宫内膜腺癌的癌细胞核大,染色质增多,深染,细胞分化不好,核分裂多,胞浆少,常常发生坏死及浸润现象。而与分化良好的早期内膜腺癌鉴别:①不典型增生者常常有完整的表面上皮,而腺癌则没有,故如见到较完整的或压扁的表面上皮可排除内膜腺癌。此外,内膜腺癌常有坏死出血现象;②药物治疗反应不同,不典型增生者,用药剂量偏小即奏效较慢,持续性长,一旦停药可能很快复发;③年龄:年轻者多考虑不典型增生,挑战者者多考虑内膜腺癌之可能。
  4、子宫粘膜下骨瘤或内膜息肉:多表现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或出血同时可伴有阴道排液或血性分泌物,临床表现与内膜癌十分相似。但通过探宫腔,分段刮宫,子宫碘油造影,或宫腔镜检查可做出鉴别诊断。
  5、子宫颈管癌:与内膜癌一样,同样表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增多。如病理检查为鳞癌则考虑来源于宫颈。如为腺癌则鉴定其来源会有困难,如能找到粘液腺体,则原发于颈管的可能性较大。日本Okudaira等指出,在浸润性宫颈腺癌组织中,癌胚抗原(CEA)的阳性表达率很高,因此,作CEA免疫组织染色,有助于宫颈腺癌与宫内膜的鉴别。
  6、原发性输卵管癌:阴道排液、阴道流血和下腹痛,阴道涂片可能找到癌细胞而和内膜癌相似。而输卵管癌宫内膜活检阴性,宫旁可扪及肿物,有别于内膜癌。如包块小而触诊不表者,可通过腹腔镜检查确诊。
  7、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宫腔积脓:常表现为阴道排出脓液、血性或脓血性排液,子宫多增大变软。通过B起检查而后扩张宫癌组织,只见炎性浸润组织。子宫积脓常与子宫颈管癌或子宫内膜癌并存,鉴别时必须注意。


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注意事项?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应根据临床分期、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患者周身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决定。因为内膜癌绝大多数为腺癌,对放射治疗不敏感,故治疗以手术为主,其他尚有放疗、化疗及其他药物等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
  Bickenbach(1967)已有定论,单纯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其5年治愈率,手术治疗比放疗高出20%。据国内张惜阴等对内膜癌远期随访516例观察单纯手术的健存率为72%,术前放疗加手术者为60%。观察5、10、15、2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5.9%~88.8%、82.5%~85.8%、81.4%~84.8%及77.3%~81.7%。显示了手术治疗的效果。手术可明确病灶范围,正确进行临床分期,以正确决定手术范围。以往,按1982年FIGO分期,Ⅰ期者通常作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术;Ⅱ期者则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Ⅲ、Ⅳ期者,凡有手术可能则先手术,尽量切除病灶,缩小瘤体,术后辅以放疗或孕激素治疗。否则,宜先行孕激素、放疗或/及化疗待有手术可能时再手术。术后仍需辅以其他治疗。
  1988年FIGO的新临床分期,提示临床医师,对Ⅰ期癌中Ⅰa者,行传统的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术,阴道宜切2cm,是适宜的手术范围。而对有肌层浸润者,尤深肌层浸润者,扩大手术范围,按传统的Ⅱ期手术,施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控查主动脉有否肿大的淋巴结,有则行主动旁淋巴结活检,抑/或常规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对Ⅱ期及Ⅲ期也应按前述手术范围施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及/或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Ⅳ期也要尽量行肿瘤减灭术。1972年Milton比较全子宫切除和次广泛性子宫切除(不清扫淋巴)的5年生存率,前者为75.7%,后者为91.4%。提示扩大子宫切除范围(至少为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有助于减少术后复发率。另需注意:
  (一)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查找癌细胞;切开腹膜后,对有腹水者即取之行离心沉淀查找癌细胞。无腹水者,则向腹腔注入200ml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吸出冲洗液离心沉淀 找癌细胞。凡找到癌细胞者(文献报道,Ⅰ期癌为11.4%,随肿瘤的分组升高而明显增加,如Ⅲ级者为18.1%)。除手术外,还应加其他辅助治疗。
  (二)术时判断肌层浸润:对于子宫小于正常大小的Ⅰ期癌,患者因某些原因限定手术时间等,可先行子宫附件切除,切除子宫标本剖视确定有否肌层浸润。当然,有时标本难以判断者,镜下可注意以下微细改变:
  ①癌肌层浸润的腺体为锯齿状,形状不规则,而基底层的腺体是圆而无角的;
  ②癌浸润的腺体周围无子宫内膜间质,而基底层腺体常有内膜间质包绕;
  ③癌浸润灶周围水肿明显。
  大体标本见癌位于子宫下段者,宜按Ⅱ期手术范围进行。
  (三)未准备淋巴结清扫者:常规探查盆腔及腹腔主动脉旁淋巴结,有肿大者至少应做活检,有技术条件而病人也允许时,可行淋巴结清扫术。
放射治疗
  腺癌对放疗敏感度不高,单纯放疗效果不佳。但对老年患者或合并有严重内科疾患不能接受手术治疗或禁忌手术时,放疗仍不失为一种有一定疗效的治疗。放疗包括腔内及体外照两种。腔内照射,目前多采用137CS、60CO等,镭已基本废弃。体外照射多用60CO直线加速器等。据国内伍毓珍等报告,腔内放疗常用子宫填塞法,其术前填塞并发症低,为1%。体外放疗可按原发灶及浸润范围,个别具体对待,如宫旁或盆腔淋巴结转移灶,可按宫颈癌术前放疗。
放疗加手术治疗
  放疗与手术合并治疗,是历年来争论很多而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术前加放疗能提高5年生存率,也有持否定意见者。术前加用放疗的好处是:
  ①可使肿瘤的体积缩小,利于手术;
  ②灭活癌细胞,减少手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可能性;
  ③减少感染的机会。故能提高手术治愈率。因此,如有放疗投机倒把者,可考虑选用。对于癌已深浸肌层、细胞分化不良者,术前腔内放疗,术后还应加用体外照射。鉴于上述优点,对有放疗条件者,需术前放疗者仍以放疗加手术为宜。
  对治疗后阴道转移、复发的防治问题尚有争论。大多数学者认为,放疗后再手术或手术后进行阴道放疗可降低阴道复发率。
孕激素治疗
  多用于手术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的病例,也用于腺癌分化好、早期、年轻、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孕激类药物作为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值得推荐。孕激素还可降低术后阴道复发率,故还可广泛地应用手术后或放疗后的辅助治疗。
  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作用机制,目前认为是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使其从恶性向正常子宫内膜转化,抑制癌细胞DNA和RNA的合成,减少分裂,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繁殖,最后肿瘤被增生或萎缩的内膜所代替。
  常用药物有:醋酸甲孕酮(medroxy progesterone acetate)、醋酸甲地孕酮(megestrol acetate)、17-羟已酸孕酮(17-OH progesterone caproate)、和18-甲基炔诺酮(norgestrel)等。
  甲孕酮:又名安宫黄体酮。短效可供口服;长效(depo-provera)用于注射,200~400mg,肌注,每周2次,用3~6个月,或用至12周后改维持量200mg/d。口服较少应用,通常为开始5~6周,每周至少口服3mg,以后400mg/d,长期服用。
  甲地孕酮:商品名妇宁片,40~160mg/d,口服12周后,改维持量500mg,每周2次。
  已酸孕酮:500mg/d,肌注,每日1次,12周后改500mg,1周2次,共6个月。
  孕激素类药物治疗内膜癌的客观疗效在30~35%,持续缓解以至痊愈约90%。
  孕激素类药物为非细胞毒性药物,安全性高,而毒性很少。常见的副反应有轻度水钠潴留和消化道反应,其他可有高血压、痤疮、乳腺痛等,0.6%可有过敏反应,但无1例造成死亡。对心、肝、肾功能有损害者宜慎用。
抗雌激素药物治疗
  三苯氧胺(tamoxifen)为一种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本身有轻微雄激素作用。它与雌二醇竞争雌激素受体(ER),占据受体而起抗雌激素的作用。服本药后,肿瘤内PR上升,有利于孕激素治疗。通常用晚期病例、术后复发或转移者。可单用(孕激素治疗无效)或怀孕激素,或与化疗药物合并应用。
  剂量20mg/d,口服,数周后效果不显,可加倍应用。有报道,首次应用的负荷量为80mg/d。副反应有恶心、呕吐、皮疹、潮热、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阴道流血、高血钙等。
化学治疗
  多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有条件能进行癌组织PR、ER测定者,当受体阳性时首选孕激素治疗;当受体阴性时,则更多采用化疗。无条件测定受体时,癌细胞分化良好,应选用孕激素,分化不付款不远千里选化疗。
  (一)单一药物化疗:5-FU与CTX应用较多,疗效较肯定。
  (二)联合药物化疗多药联合化疗取代单一化疗是近代抗癌治疗的趋势。内膜癌联合化疗方案有:①ADR(37.5mg/m2)与CTX(500mg/m2)静脉,疗程间隔21天,客观有效率62.5%(Muggia等,1977);②DDP(60mg/m2)、ADR(50mg/m2)和CTX(600mg/m2),疗程间隔28天,客观有效率57.1%(Koretz等,1980);③VCR(长春新碱1.5mg )、ADR(40mg/m2)、CTX(500mg/m2)静脉,加5-FU500mg/m2静注2天,疗程间隔21天,客观有效率50%(Kauppila等,1980)。
  联合化疗方案,更多倾向于和孕激素类药物同时应用。

子宫内膜癌有哪些并发症及症状?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是导致死亡的第三位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仅次于卵巢癌和宫颈癌)。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女性朋友应该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规律,按时做好体检。如果发现自己有了该病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寻问医生,进行检查。

  一. 子宫内膜癌的常见并发症:

  (一)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癌的常见并发症及体征表现,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

  (二)疼痛:子宫内膜癌的常见并发症,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约占10~46%。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直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三)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斯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

  (四)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及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子宫内膜癌的常见并发症及体征表现,子宫内膜癌发生年龄较晚,合并妊娠似不可能。

  二.子宫内膜癌体征表现:

  (一)全身表现:相当一部分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或肥胖。贫血而发生于出敌国时间较长的患者。病临晚期因癌肿消耗、疼痛、食欲减退、发热等,出现恶病质。

  (二)妇科检查所见:早期盆腔生殖器官多无明显变化,子宫正常者占40%左右,合并肌瘤或病变至晚期,则子宫增大。绝经后妇女子宫不显萎缩反而饱满、变硬,尤应提高警惕。卵巢可正常或增大或伴有女性化肿瘤的可能。双合诊时如因患者肥胖、疼痛或者缺乏合作而触诊不清,不必坚持非要查明,因诊断的依据并不在于子宫的大小。患者的子宫颈多无病变可见。只是在晚期侵犯子宫颈时,可见癌组织自宫颈口突出。宫旁有浸润系宫颈受累后所致。

  (三)转移病灶:晚期患者可于腹股沟处触及肿大变硬或融全成块的淋巴结,或有肺、肝等处转移体征

  总之,女性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一旦发现身体不适情况,尽早去医院进行检查。合肥凤凰肿瘤医院治疗子宫内膜癌主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结合靶向介入化疗、三维免疫、热疗、中医治疗等,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部分患者还可采用我院的粒子刀技术。

  由于,激素药物的应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升高的趋势。但该病的发展过程较缓慢,且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所以广大女性朋友要注意,定期普查,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切莫延误时间。而在.疾病早期手术治疗是唯一最佳选择,千万不要听信虚假广告宣传。希望广大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投入到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子宫内膜癌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的癌症,也称子宫体癌,目前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如果女性朋友发现自己有了该病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寻医就诊,不要推延,以免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那么,哪些人群容易引发子宫内膜癌呢?

  ①肥胖: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约有80%超过正常平均体重的10%。肥胖是内分泌不平衡的表现,机体大量的脂肪增加了雌激素的储存,脂肪还利于雄激素芳香化,增加血中雌激素含量,导致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

  ②不育不孕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多,危险性下降。因长期不排卵所引起的不孕者与生过一胎的女性相比,较易患此病。患有多囊卵巢症的患者也由于同样的原因容易得此病。

  ③月经失调、初潮年龄早或延迟绝经者,易患于它内膜癌。在绝经前一段时间里,往往是处于无排卵状态,雌激素无孕激素对抗、子宫内膜增生改变所致。

  ④与饮食习惯有关。摄入脂肪及油类多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相对危险性增加,而蔬菜和水果具有保护作用,使相对危险性下降。高脂肪有储存雌激素功能,将导致子宫内膜发生增生甚至转化成癌变。

  ⑤有些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由于长期垂体异常可致;多囊卵等综合症、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症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

  ⑥因各种原因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者,惠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增加。单用外源性雌激素而无孕激素对抗者,可增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并与用雌激素的剂量。时间长短有关,若加用孕激素对抗,可降低其危险性。

  ⑦久治不愈的子宫出血,特别是绝经后的子宫出血应想到有患子它内膜癌可能,应赶快作妇科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进行治疗。

  ⑧经济收入高的、受高等教育的人与较贫穷者比较,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高2倍。

  ⑨有X射线暴露史者,患子宫内膜癌的概率较无X线暴露史高;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子宫内膜癌的病人常有家族史、近亲肿瘤病史,所以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以及近亲肿瘤史者,其患病危险性增高。

  女性朋友应该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规律,按时做好体检。即使发现自己已患上子宫内膜癌,也不必太过紧张,把握好最佳时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均衡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配合好医生的治疗。

如何预防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之一,是导致死亡的第三位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女性朋友应该注意在日常生活中饮食规律,按时做好体检。做到定期普查一发现有症状,早期检查,早期确诊和及时治疗,多数预后良好,切莫延误时间。在平时女性朋友应该学会去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

  那么,该怎样预防子宫内膜癌?

  1、对于存在闭经、不孕等无排卵情况的患者,应及时就诊,进行必要的孕激素治疗,孕激素和口服避孕药都能对抗雌激素的作用,防止子宫内膜增生,甚至癌变;

  2、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部分高热量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应及时进行调整,不仅可以减少内膜癌的发生机会,也可以减少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代谢相关疾病的发生机会;

  3、如有不规则阴道流血病史,应注意及时到医院就诊,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或宫腔镜等相关检查;通过及时发现缺乏孕激素对抗的单一雌激素作用情形,并给予相应处理,可以减少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会;如果出现阴道流血表现,通过及时就诊,尽早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子宫内膜癌已日渐威胁着广大女性朋友的健康,如果女性朋友发现自己有了该病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寻医就诊,不要推延,以免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希望广大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投入到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吃什么可以预防子宫内膜癌?
 
 
        到底吃什么可以预防子宫内膜癌呢?下面请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子宫内膜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临床上比较常见,做好子宫内膜癌的预防工作很重要,那么女性朋友饮食上注意什么呢?吃什么可以预防子宫内膜癌呢?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经常吃豆类食品将能够降低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而且对于那些体重超重的妇女,这种作用最为明显。

  研究人员在本周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上指出,众所周知,女性体内产生的雌激素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豆类食品中含有异黄酮,它既有雌激素样作用,又有抗雌激素活性。大量进食这类食物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危险有什么作用目前尚不清楚。

  为了调查这一问题,来自Vanderbilt大学的Xiao Ou Shu等人随机选择了832名子宫内膜癌患者和846名非子宫内膜癌患者,对比受试者的豆类食物摄入量。结果发现,豆类食物的摄入量越高,他们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就越低。

  与那些每天豆类蛋白摄入量低于5。9g的妇女相比,每天豆类蛋白摄入量在6。0g到10。2g、10。3g到16。0g,以及16。0g以上的妇女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要低7%、15%和33%。如果将分析范围限定在体重超重的妇女中,这种子宫内膜癌发病危险的降低会更加明显。

  研究证明,经常食用豆制品可以降低女性患子宫内膜癌的几率,但是还没有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论点。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豆制品可以预防妇科肿瘤的发生。女性朋友多吃一些豆制品,还会起到美容的作用。
 

如何治疗子宫内膜癌?

核心提示:女性得了子宫内膜癌怎么治疗呢?想必这是大家都很多关心和在意的问题,所以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希望下面的介绍对您有帮助。

  治疗子宫内膜癌第一选择是手术,面对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手段,很多子宫内膜癌患者都会困惑,到底选择哪种方法才会对自己最有利,如何结合这些治疗才能最大可能地获得痊愈的机会?

  原则上讲,只要患者身体情况能够耐受,就应该在第一时间接受手术治疗,除非患者有严重的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或者已经到了晚期,手术切除难以实施。

  第一,手术能够切除癌变的子宫及其他可能已经发生转移的病灶,包括紧密相邻的卵巢、输卵管,以及周围的淋巴结等。通过手术,可以直接根除肿瘤达到治愈目的,或缩小肿瘤体积,以利于患者的预后。
       第二,手术可以对疾病进行正确诊断和分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虽然绝大多数都作过分段诊刮术,但是诊刮标本与子宫切除后的标本相比,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的误差率高达20%,而这些指标,与术后的进一步治疗和预后直接相关。因此,准确的临床分期,是选择适宜治疗的保障,否则极有可能导致治疗的过度或不足。

  子宫内膜癌对放疗比较敏感,因此放疗是其手术后首选的辅助治疗手段。对照研究表明,放疗可以降低中分化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提高高分化患者的5年生存率。如果患者身体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或根本不愿意接受手术,那么放疗就是首选了。

  有问必答网小编温馨提醒:化疗,目前主要是预后差、容易复发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对特殊病理类型的内膜癌,已提示有远处转移的患者,意义重大。
 

子宫内膜癌有什么症状?该怎么诊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也跟着变得越来越好,可以说也到了能够享受一下人生的时候了,但是偏偏就有很多疾病在这个时候向人们发起了他们的进攻,也因此让人们不得不全副武装来对抗。了解疾病就是为了更好的预防或者治疗它。下面看看子宫内膜癌都有什么症状?又有什么诊断标准?

子宫内膜癌有什么症状?该怎么诊断?


  一、.症状:

  极早期无明显症状,以后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

  1.阴道流血: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

  2.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因阴道排液异常就诊者约占25%。

  3.下腹疼痛及其他:若癌肿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二、体征:

  早期子宫内膜癌妇科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晚期可有子宫明显增大,合并宫腔积脓时可有明显触痛,宫颈管内偶有癌组织脱出,触之易出血。癌灶浸润周围组织时,子宫固定或在宫旁扪及不规则结节状物。

  根据以上症状,再进行辅助检查,是否为子宫内膜癌多可确诊。因此妇女应随时注意自己月经的变化,注意阴道分泌物的性状;一旦出现症状,及早到医院检查。

  三、诊断标准:

  子宫内膜癌诊断步骤:

  1.重视与子宫内膜癌发病有关因素病史收集 对有家族癌瘤史、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史,年轻妇女持续无排卵者(不孕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性索间质肿瘤(颗粒细胞癌及卵泡膜细胞瘤)、外用雌激素或长期激素代替疗法等及乳癌术后有长期应用他莫昔芬病史者,均应高度警惕有无子宫内膜癌存在,应作进一步检查。应全面收集有无内科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

  2.根据病史、临床检查、病理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结果确定诊断及临床分期。

  3.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配合其他辅助检查作出术前临床分期诊断(按FIGO标准)。

  四、其他:

  临床分期: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规定,于1989年10月以前对子宫内膜癌按1971年之规定进行临床分期,对无法手术而行单纯放疗者,或先放疗后手术者仍用1971年临床分期。

  FIGO于1988年10月推荐使用子宫内膜癌之手术-病理分期法。

  1.有关分期的规定:

  1)由于子宫内膜癌现已采用手术分期,以前使用的分段诊刮来区分Ⅰ期或Ⅱ期方法不再应用。

  2)少数病人开始选用放疗,仍使用1971年FIGO通过的临床分期,但应注明。

  3)肌层厚度应和癌侵犯的深度一起测量。

  组织病理学分级:

  G1:非鳞状或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5%。

  G2:非鳞状或非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占6%~50%。

  G3:非鳞状或非桑葚状实性生长类型>50%。

  2.病理分级的注意事项:

  1)重视核不典型性,若与结构分级不相符合时,分级上应将G1或G2提高一级。

  2)对浆液性腺癌、透明细胞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分级应首先考虑核的分级。

  3)有鳞状成分的腺癌,应按腺体成分的核分级来定级。

  以上就是子宫内膜癌症状和该如何诊断的具体内容了。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欢迎随时向我们有问必答网的在线医生进行咨询。医生建议:如果发现身体不适,一定要尽早到正规医院检查治疗。争取最佳的治疗时机,以免耽误病情。


子宫内膜癌手术后在饮食上有什么要注意的呢?

很多患者觉得在手术进行后,对病症的治疗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时候他们会放松警惕,继续饮食无度,不按时作息。但其实,在手术后,治疗过程还并未结束。患者自己在手术后应该在饮食和作息上配合好治疗,这样,身体才能尽早地恢复健康,患者才能早日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去。而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手术后,同样的,也应在饮食上多加注意,这样能对身体的恢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手术后应该多吃的食物:

  (1)宜吃蓟菜、甜瓜、菱、薏米、薜荔果、乌梅、牛蒡菜、牡蛎、甲鱼、海马。?

  (2)出血宜吃鱼翅、海参、鲛鱼、黑木耳、香菇、蘑菇、淡菜、蚕豆。

  (3)水肿宜吃鲟鱼、石莼、赤豆、玉蜀黍、鲤鱼、鲮鱼、泥鳅、蛤、胰鱼、鸭肉、莴苣、椰子浆。?

  (4)腰痛宜吃莲子、核桃肉、薏米、韭菜、梅子、栗子、芋艿、甲鱼、海蜇、蜂乳、鲎、梭子蟹。?

  (5)白带多宜吃乌贼、淡菜、文蛤、蛏子、牡蛎、龟、海蜇、羊胰、雀、豇豆、白果、胡桃、莲子、芡实、芹菜。

  (6)防治化疗、放疗副作用的食物:豆腐、猪肝、青鱼、鲫鱼、墨鱼、鸭、牛肉、田鸡、山楂、乌梅、绿豆、无花果。

  二、同时,以下几种食物是患者所禁忌的:

  (1)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3)忌羊肉、韭菜、狗肉、胡椒、姜、桂皮等温热性食物。

  (4)忌公鸡等发物。

  合理的饮食搭配才能使医疗效果更好地发挥出来。但其实,做到均衡饮食,作息有时并不仅仅只是手术后所应该做的。广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做到如此。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有度的作息安排,以及开朗平静的心态是生活所必须的,可以在手术治疗后促进身体的康复,也可以在平时预防一些疾病的发生。
 

子宫内膜癌食疗方?

在如此美好的时代,要享受着幸福时光,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疾病,我们要积极的面对,了解疾病才能更好治疗它。对于疾病有药物治疗也有食物治疗,下面看看子宫内膜癌有什么食疗方?医生称:子宫内膜癌食疗方是药物治疗很好的辅助方法。

子宫内膜癌食疗方


  一、子宫内膜癌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冬瓜子饮:
冬瓜子30克捣烂,入冰糖30克,放碗中,冲入沸水300毫升,文火隔水炖熟。服1剂/日,7日/疗程。

  2.田七藕蛋羹:田七(三七)粉5克、鸡蛋1个调成糊。鲜莲藕250克切碎,绞汁(约30毫升),加水30毫升,煮沸后入田七粉蛋糊,加盐适量。服1次/日。 主治瘀热型子宫内膜癌。

  3.白果冬瓜子汤:白果10个、冬瓜子30克、莲子肉15克、胡椒1.5克同入锅,加水2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炖至白果、莲子烂熟。分服,2~3次/日,1剂/日。 功能健脾利湿,止带。主治子宫内膜癌;症见带下不止。

  4.羊泉枣汤:羊泉30克、红枣10个加水煎服。1剂/日。 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热毒型子宫内膜癌。豆腐蛋:豆腐锅巴60克、豆腐皮1张、鸡蛋1个加水煮熟,入白糖适量食。 功能清热利湿。主治子宫内膜癌;症见带下不止。

  5.阿胶杞子粥:枸杞子20克、粳米60克加水500毫升煮粥,熟后入阿胶20克使其溶化,再煮2~3分钟。服1次/日,15日/疗程。可长期服。 主治子宫内膜癌术后贫血。

  6.苦瓜茶:鲜苦瓜1个上端切开,去瓤,入绿茶适量,瓜悬于通风处阴于。然后将阴干的苦瓜外部洗净、擦干,连同茶叶切碎,混匀。10克/次,沸水冲泡,每日代茶饮。 功能清热解毒,解暑,生津止渴。主治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症见口干、口渴。

  二、子宫内膜癌吃那些食物对身体好:

  1.强酸性食品
:蛋黄、奶酪、白糖做的西点或柿子、乌鱼子、柴鱼等。

  2.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3.弱酸性食品: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

  4.弱碱性食品: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 洋葱、豆腐等。

  5.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 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6.强碱性食品:恰玛古、葡萄、茶叶、海带芽、海带,柠檬等。

  三、子宫内膜癌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

  2.忌食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3.禁食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

  以上便是子宫内膜癌的食疗法,疾病虽然可怕,但是社会进步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开始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医学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相信科学,改变自己的生活从现在开始。


怎么预防子宫内膜癌呢?

健康导读:子宫内膜癌已经是一种很常见的女性疾病,所以有很多的女性朋友们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怎么预防子宫内膜癌呢?针对大家的疑问今天我们有问必答网的小编就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子宫内膜癌是我国女性生殖系统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对此有没有方便易行的预防方法呢?最近报告的一项专项调研显示,饮茶特别是饮绿茶,对于子宫内膜癌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只是这一预防作用可能只局限于绝经前的女性。

  科研人员将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确诊、年龄在30~69岁、具有上海常住户口的所有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在上海市区全人群中随机抽取各对应年龄组的健康女性为对照。

  调研结果显示,饮茶者特别是饮绿茶者比未饮用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降低。而且饮茶次数越多,患子宫内膜癌危险性降低得越明显。每周饮茶7次及7次以上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降低约20%。而饮绿茶者,又无饮酒、吸烟史,罹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降低约23%;其中每月饮绿茶>200克者,罹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降低约30%。

  调研人员分析指出,子宫内膜癌是一种激素依赖型肿瘤,过量的雌激素暴露是其主要病因。绿茶可能通过降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而降低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另外,茶多酚复合物可以增强淋巴细胞增殖,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由于目前关于饮茶与子宫内膜癌的研究未见其他报道,故期待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研究,特别是队列研究加以证实。

  好了,大家听了以上小编的介绍以后大家现在对于,怎么预防子宫内膜癌呢?这一问题应该了解一些了吧,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哦,对这一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们就来听听小编的介绍吧!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子宫内膜癌是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绝大多数为腺癌。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医院里做这个手术的越来越多,那么子宫内膜癌的预防措施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子宫内膜癌吃什么好?

  1、强酸性食品:蛋黄、奶酪、白糖做的西点或柿子、乌鱼子、柴鱼等。

  2、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3、弱酸性食品: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

  4、弱碱性食品: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 洋葱、豆腐等。

  5、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 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6、强碱性食品:恰玛古、葡萄、茶叶、海带芽、海带,柠檬等。

  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冬瓜子饮:冬瓜子30克捣烂,入冰糖30克,放碗中,冲入沸水300毫升,文火隔水炖熟。服1剂/日,7日/疗程。

  2、田七藕蛋羹:田七(三七)粉5克、鸡蛋1个调成糊。鲜莲藕250克切碎,绞汁(约30毫升),加水30毫升,煮沸后入田七粉蛋糊,加盐适量。服1次/日。 主治瘀热型子宫内膜癌。

  3、白果冬瓜子汤:白果10个、冬瓜子30克、莲子肉15克、胡椒1。5克同入锅,加水2升,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炖至白果、莲子烂熟。分服,2~3次/日,1剂/日。 功能健脾利湿,止带。主治子宫内膜癌;症见带下不止。

  4、羊泉枣汤:羊泉30克、红枣10个加水煎服。1剂/日。 功能清热解毒。主治热毒型子宫内膜癌。豆腐蛋:豆腐锅巴60克、豆腐皮1张、鸡蛋1个加水煮熟,入白糖适量食。 功能清热利湿。主治子宫内膜癌;症见带下不止。

  5、阿胶杞子粥:枸杞子20克、粳米60克加水500毫升煮粥,熟后入阿胶20克使其溶化,再煮2~3分钟。服1次/日,15日/疗程。可长期服。 主治子宫内膜癌术后贫血。

  6、苦瓜茶:鲜苦瓜1个上端切开,去瓤,入绿茶适量,瓜悬于通风处阴于。然后将阴干的苦瓜外部洗净、擦干,连同茶叶切碎,混匀。10克/次,沸水冲泡,每日代茶饮。 功能清热解毒,解暑,生津止渴。主治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症见口干、口渴。

  子宫内膜癌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

  2、忌食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3、禁食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

  子宫内膜癌应该如何预防?

  子宫内膜癌的预防主要针对于发病有关的危险因素:


  1、开展防癌宣传普查,加强卫生医学知识,教育有更年期异常出血,阴道排液,合并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妇女,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诊断。

  2、治疗癌前病史,对子宫内膜有增长生过长,特别是有不典型增生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严密随诊,疗效不好者及时手术切除子宫,若患者已有子女,或无生育希望或年龄较大者,可不必保守治疗,直接切除子宫。

  3、有妇科良性疾病时,最好不采用放疗,以免诱发肿瘤。

  4、严格掌握雌激素使用的指征,更年期妇女使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应用孕激素以定期转化子宫内膜。

  5、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有密切随访或监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治疗后应密切定期随访,争取及早发现有无复发,约75%~95%复发是在术后2~3年内,常规随访应包括详细病史(包括任何新的症状),盆腔的检查,阴道细胞学涂片,X光胸片,血清CA125检测及血常规,血化学检查等,必要时可作CT及MRI检查,一般术后2~3年内每3月随访1次,3年后可每6个月1次,5年后1年1次,95%复发病例均可经临床检查,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及血清CA125检查发现。

  看了这篇文章,我们呢一起学习了子宫内膜癌的预防措施和饮食的注意事项。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把子宫内膜癌赶出我们的生活。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杀手?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不断变好的今天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是幸福的、美满的。但是,疾病却偏偏要来打扰我们平静的生活。在如此美好的时代,要享受着幸福时光,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疾病,我们要积极的面对,了解疾病才能更好预防治疗它:就子宫内膜癌这种疾病而言,它到底有哪些高位杀手?

子宫内膜癌的高危杀手?


  子宫内膜癌多见于以下高危因素:

  1.无排卵 如伴有无排卵型或黄体功能不良的功能性子宫出血者,长期月经紊乱,使子宫内膜持续受雌激素刺激,无孕酮对抗或孕酮不足,子宫内膜缺少周期性改变,而长期处于增生状态。

  2.不育 不育,尤其是卵巢不排卵引起的不育,患内膜癌的危险性明显升高。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约15%~20%的患者有不育史。这些患者因不排卵或少排卵,导致孕酮缺乏或不足,使子宫内膜受到雌激素持续性刺激。妊娠期间胎盘产生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的妊娠期改变;哺乳期,由于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使卵巢功能暂时处于抑制状态,使子宫内膜免于受雌激素刺激。而不孕者,尤其是因无排卵引起的不孕,使子宫内膜长期处于增生状态。

  3.肥胖 肥胖,尤其是绝经后的肥胖,明显地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而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可在脂肪组织内经芳香化酶作用转化为雌酮,脂肪组织越多,转化能力越强,血浆中雌酮水平也越高。雌酮是绝经后妇女身体中主要的雌激素,子宫内膜是雌激素的靶器官,子宫内膜长期受到无孕激素拮抗的雌酮的影响,可导致内膜由增生到癌变。某些基础研究也指出,如增加了雄烯二酮到雌酮的转换,也就增加了内膜由增生到癌变的发生率。有人统计,按标准体重,超重9~23kg,患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了3倍,如超重>23kg,则危险性增加10倍。

  4.晚绝经 据有关报道,绝经年龄>52岁者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是45岁以前绝经者的1.5~2.5倍。晚绝经者后几年并无排卵,只是延长了雌激素作用时间。

  初潮晚(初潮延迟)对子宫内膜癌是个保护作用,尤其对绝经前的妇女。初潮晚可使内膜癌的危险性减少50%。初潮延迟可以减少雌激素对子宫内膜持续性的刺激作用。

  5.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在40岁以下的内膜癌的患者中,大约19%~25%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卵巢滤泡持续时间长,但不能成熟而达到排卵,使子宫内膜处于持续的雌激素刺激之下,缺乏孕酮的调节和周期性内膜脱落,导致内膜发生增生改变。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也增高,比一般人约增高3~4倍,而雄激素可转化为雌酮,导致内膜增生或增殖症,进而可发生不典型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孩,以后发生内膜癌的可能性是正常月经同龄女孩的4倍。

  6.卵巢肿瘤 产生雌激素的卵巢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和卵泡膜细胞瘤。约25%的纯泡膜细胞瘤并发子宫内膜癌。

  7.外源性雌激素 许多研究指出了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和子宫内膜癌的关系。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者患内膜癌的机会是不用替代治疗的3~4倍,危险性大小与雌激素剂量,特别是用药时间有关。用较高剂量雌激素大于10年者,患内膜癌的机会较不用者提高了10倍。在无孕酮拮抗或孕酮量不足时,雌激素长期替代治疗会导致内膜增生,甚至癌变。在长期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性腺功能不全或Turner综合征的年轻患者就有内膜癌的报道。近年来,在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时,每个周期均加用至少10天孕激素,则又中和了雌激素长期应用的致癌作用,使其安全性明显增加。因此,雌激素加孕激素的(结合雌激素)的替代治疗,如果孕激素的保护作用足够的话,即使长期应用也是安全的。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即使是结合雌激素,如长期应用,对子宫内膜仍有不良影响。并建议对长期应用替代治疗者,应密切追踪子宫内膜的情况,必要时行内膜活检。

  8.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Kurman等回顾性分析了170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刮宫标本,平均随访13.4年,其结果是:1%单纯增生发展为癌,3%复合增生发展为癌,8%非典型单纯增生发展为癌,29%非典型复合增生发展为癌,有非典型增生者,如手术切下子宫,有25%同时伴有分化较好的内膜癌。因此,不典型增生具有癌变倾向,属于癌前病变。

  9.其他因素 家族史,有卵巢癌、肠癌或乳腺癌家族史者,患内膜癌的可能性较无家族史者高。经济条件较好,尤其高脂肪饮食者,也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在美国有人作过对照研究发现,子宫内膜癌在文化水平高,经济收入高的妇女中的发病率比文化水平低,经济收入少者明显的升高。但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前者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较普通,时间也长且肥胖之故。一般说来,子宫内膜癌在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不发达国家,在城市的发病率高于农村。

  饮食习惯,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摄入过多均可引起肥胖,而增加体育锻炼,绿色蔬菜和水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疾病虽然无情,但是有时候会发出预警。就比如说:人身体有感不适。医生称:如果身体不适,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不要耽搁,争取治疗的最好时机。不要等到疾病发生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后悔莫及。

 

子宫内膜癌的转移?

健康是每个人所希望的。但是没有人一辈子不生病的。所以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疾病是很恼人,但应该坚持治疗。特别强调,一个人当感觉身体不适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就医。健康比什么都重要,失去了健康,又有什么幸福可言:

子宫内膜癌的转移?


  子宫内膜癌的转移 多数子宫内膜癌生长缓慢,局限于内膜或宫腔内时间较长,部分特殊病理类型(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鳞腺癌)和低分化癌可发展很快,短期内出现转移,主要转移途径为直接蔓延、淋巴转移,晚期可有血行转移。

  (1)直接蔓延:癌灶初期沿子宫内膜蔓延生长,向上可沿子宫角延至输卵管,向下可累及宫颈管及阴道。若癌瘤向肌壁浸润,可穿透子宫肌壁,累及子宫浆肌层,广泛种植于盆腹膜,直肠子宫陷凹及大网膜。

  (2)淋巴转移:为子宫内膜癌主要转移途径。当癌肿累及宫颈、深肌层或分化不良时易早期发生淋巴转移。转移途径与癌肿生长部位有关,宫底部癌灶常沿阔韧带上部淋巴管网,经骨盆漏斗韧带转移至卵巢,向上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子宫角或前壁上部病灶沿圆韧带淋巴管转移至腹股沟淋巴结。子宫下段或已累及子宫颈癌灶,其淋巴转移途径与宫颈癌相同,可累及宫旁、闭孔、髂内外及髂总淋巴结。子宫后壁癌灶可沿宫骶韧带转移至直肠淋巴结。约10%内膜癌经淋巴管逆行引流累及阴道前壁。

  (3)血行转移:晚期患者经血行转移至全身各器官,常见部位为肺、肝、骨等。

  疾病并没有情感,往往一发难以收拾,但是人往往是生活的强者,面对疾病,应该要无所畏惧。医生说: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健健康康的,对待疾病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不要一时的耽搁。让疾病有机可乘的在我们体内恶性生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