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考场上放胆书写“真我”作文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5-26

周宏

高考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最后两周时间要想提高语文作文成绩,这在绝大多数考生和教师看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于是就有人希望独辟蹊径,通过背记名言、套用范文等所谓“秘籍宝典”来应对考试。但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负责人周宏却明确告诉这些考生,机械应试不可能获得高分。他呼吁,考生要摒弃应试思维模式,在考场中扬己所长,放胆书写有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的“真我”作文。

编者

多年来,一种悖论一直困扰着考生:一方面,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希求以刻板应试获取高分;而另一方面,这种作文在阅卷中却屡屡折戟。机械应试不可能获得高分,虽然这是老生常谈,但应试思维模式如今依然左右着不少教师的教学。

这种应试思维模式的核心有二:一是认定高考作文就是应试作文,有其固定的模式,要按照模式教学和写作;二是不求优秀但求保险,只确保学生能得到一个过得去的分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是万万不能的。

令人担忧的是,持这种观念的人也认同这样做并不能使考生在高考中获得高分。只是争取高分的正途风险太大,应试的操作较为保险。于是,学生作文从内容到文体的千人一面愈演愈烈。

其实解决这一痼疾的办法并非不可操作。那就是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摒弃应试思维模式,从高一开始,扎扎实实地教学生抒真情实感、写真知灼见。上海高考作文评价标准的核心无非就是这两点。只要能够按照这一核心有序教学,确保审题正确,何来风险?所以,在谈怎样提升应考能力之前,有必要强调:改变应试教育的应考观念才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唯一出路。

考试作文和其他写作的区别是,它要根据命题要求写作,要求审题正确。如果因此把它归为应试作文,那人这一生为事业为谋生而进行的写作,哪次不是在应试?

或许有人会说,临到高考,谈这些空的何益?但我却认为非常有必要。因为,要使考生作文更上层楼,首先要做的是改变理念,这比起教给学生“高分技巧”、“制胜秘诀”的纯技术操作,重要且有用得多。现在学生缺的恰恰不是技术,而是理念。理念的正误决定了教师教学、学生作文的品位和境界,对理念务虚的程度决定了作文教学包括应试作文教学务实的效度。

所以,摒弃应试思维模式,在考场中扬己所长,放胆书写有真情实感、真知灼见的“真我”作文,才是获得高分的正途。

对于即将走进考场的考生,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写作文要以关注“他”的态度关照命题材料,思考他人观点的合理性,以“有我”的态度审题立意,扬己所长,避己所短,才能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写出脱离应试窠臼的佳作。高考作文欣赏的是“脱离低级趣味的真我”的趣文。考生尽可以在审题正确的前提下展现创新能力,写有真情实感的富有情趣之文,或者有真知灼见的富有理趣之文。这样的殊途同归,必能让考场作文出现大量风格迥异的佳作。

正确审题有章可循

在阅读大量高三学生作文和对话大量高三学生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考生们最大的困扰是如何确保审题的正确。其实,历年高考作文的审题并不难,命题者似乎一直在遵循一个原则——不在审题上为难考生。但即便如此,每年都有一些考生没有跨过审题这道坎。从历年考生作文来看,问题就出在套题的写作思路和猜题的应试思维。

套题猜题弄巧成拙

所谓套题,具体表现为,看到考题中的关键词,考生首先做的不是仔细阅读分析材料,而是搜索平时自己写过的作文或者背过的作文,觉得主题相似便一股脑儿搬到试卷上,结果似是而非。

例如,看到材料所述和诚信有关,有考生便搬了平时写过的同题作文,殊不知材料所言诚信指向的是“诚信的建立需要制度的保障”,而考生却仅仅是大而无当地谈论“为何需要诚信”,这样的作文因缺乏针对性而得分较低。

更有甚者,看到材料中某个概念,也不验证是否是材料讨论的话题,便搬来准备好的作文,结果离题万里。比如,2009年写郑板桥书法的启示,材料的主题是创新的意义和方法,一名考生看到材料里说“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与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便搬来了写过的所在区二模作文《“半”是一种艺术》,将“非隶非楷,非古非今”理解为各占一半,结果当然是文不对题。

所以,谈审题方法前,首先要提醒考生,认真阅读材料或命题,不要套题,更不要背所谓的“好作文”,这种投机取巧的做法和猜题一样,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以不变应万变,不是以猜题套题的不变应考题的万变,而是以提高审题能力的不变,应对考题的万变。

对材料主题多角度思考

那么,如何提高审题能力呢?下面以材料作文为例谈谈。

材料作文,其实是写作者和命题者的对话过程,双方讨论的应该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材料的主题。对话和聊天的区别在于,对话要始终围绕一个中心,是对同一中心或者同一主题的讨论,其间可以肯定材料对这一主题所确立的观点,也可以对它提出不同意见,但不管是肯定还是否定,都是对材料主题的多角度思考分析和深入。不能围绕这同一主题对话,便有离体之虞。例如,我对你说,最近某项体育比赛的某支队伍成绩不佳,和他的老板小商人的奸诈有关。你要谈的当然是成绩不佳的原因,而不是什么叫“小商人的奸诈”。小商人的奸诈可以分析,但目的是要用它来证明正是这种奸诈使该支队伍成绩不佳。

有时命题者的写作要求很具体。2011年上海高考作文就明确要求:以上这两句话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如果只写对一句话的思考就不够完整,所以考生必须针对具体题目把握写作要求。

这几年,作文命题只有一句话的材料作文较多。比如“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卷首写道: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了这个世界,依然热爱他。”命题者要求考生自选角度写作,但其实只有一个角度,论证“为什么看清了这个世界依然热爱它,是唯一的英雄主义”。可是却有不少学生写的是“为什么看清了这个世界,还要依然热爱他”,没有证明这样做为何是英雄主义,丢掉了“英雄主义”这个核心词,自然也有离题之嫌。

“写什么”和“怎么写”结合

审题准确只能确保考生不会不及格,但一篇好作文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结合,缺少任何一方面都难以获得读者的青睐。“写什么”也不仅是阐述材料的观点,而是深入思考,抒发材料未能揭示的深层原因,然后用娴熟的语言,充分的论证来形成优秀的作文。

有些材料,其隐含的观点已经相当深刻,或者相当正确,无需补充。深入的办法便是“思考这个深刻的或正确的观点在当下的意义”,文章定能焕然一新。有些材料,可以深入思考的空间很大,便可在材料观点的基础上加以深化。例如2012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者揭示人们对心灵中闪过的微光舍弃的原因是“因为它是自己的东西”,也就是说,凡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天才,因为缺乏自信。有考生写道:“我们为什么会舍弃自己心灵闪过的微光,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并不能了解和发现这微光的价值。所以,除了相信自己,还要练就发现微光的能力。其次,也希望社会能为那些发现微光的凡人创造使之成为他日的天才之光的环境。”写得多好!

可见,作文论述的深刻、主题思想的深度不是写好作文的唯一途径,分论点的厚度、广度也能促成全文的深度。

关于“议论文缺少例子、内容空洞怎么办”,笔者只想强调,议论文不是例证文,更不是以例子取胜,而是以富有逻辑的分析说理、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说服读者的。例证法只是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之一,它当然可以帮助文章更有说服力,但是只有例证法的作文往往说服力不够。

高考作文审题五步法

审题的最基本思路就是对话材料的主题(或叫议题)。找到主题并确立角度是有章可循的。步骤如下:

1、概括或找到材料的关键词;

2、对应材料验证其准确性;

3、总结材料的观点或倾向;

4、自选角度,确定我的观点(或肯定、或否定、或补充);

5、把握命题者的写作要求。

模拟试题

阅读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和尚拜见师父,师父在吃饭,狼吞虎咽。第二次去,师父在睡觉,呼噜连天。第三次他一见面便问:“师父你还在努力修行吗?”

师父答:“当然。”小和尚又问:“如何努力?”

师父答:“饿了就吃,困了就睡。”小和尚不解:“这和常人有何不同?”

师父笑道:“自然不同。有些人该吃饭时不肯吃,百方搜求,该睡觉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解题思路

找关键词:修行

验证准确性:材料的每一句都围绕着“什么是修行”展开

总结材料观点:顺其自然便是修行。当然还可结合你对佛教修行的了解深入理解。

确定我的观点:略把握写作要求:可自选角度,但必须围绕修行展开对话。

(作者为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负责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