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观工程成本控制的操作思路

 穷且益坚青云志 2013-05-28

景观工程成本控制的操作思路

……黄民征……

这里我们把景观工程的范围概括为:在项目用地总面积中,除主体建筑占地、市政道路占地外的,覆盖于地表以上的所有可见部分。包括软景(包括灌溉)、硬景、水景、围墙、小品、照明、小区标识、及座椅垃圾桶等等。在“制订成本目标过程成本控制控制目标实现”这一成本管理过程中,制定怎样的目标;目标制定后能否得到控制,如何系统有效地在过程中控制,是困扰成本人员的几个难点,解决好这几点,就能顺利地实现成本控制,从而保障了项目总成本的控制。下面围绕这两点内容以武汉格林小城一期项目为例进行阐述。

一、景观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

景观成本是构成项目总体成本的一部分,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景观效果对物业品质提升和销售能起到支撑作用。

景观工程与主体及道路管网等其他工程成本特征有所不同,后者的成本随着小区建设规模及物业类型的清晰而基本确定,可变化幅度较小,土地、规费等成本则更加明确。而景观工程成本却受设计、选材、效果等因素影响,成本浮动范围较大,在相同容积率下的单位面积成本差异可达数十元/平方米。因此,为降低总成本,保证项目预期利润,可通过调减景观成本达到。但对于景观工程来说,稍加减低,亦将显著地影响整体效果和小区档次。所以景观工程目标成本确定时,不能单纯考虑降低成本,而是要结合产品定位制定出较合适的标准。

制定合理的控制目标之前,需要熟悉景观造价方面的经验数据,了解软景、硬景、水景等在不同档次下的大致造价标准,可通过总结和分析以往开发项目的历史经验数据、或调研类似楼盘成本数据得到。成本目标预测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计算景观覆盖面积

景观覆盖面积是计算景观成本的重要参数,可按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S=S-S-S+S其他

S:景观覆盖面积;

S:项目总用地面积;

S:项目主体建筑一层占地面积,可将总用地面积乘建筑密度得到;

S:项目中市政道路面积,根据方案图量取得到;

S其他:架空及屋面景观面积。

格林小城一期总占地面积为87200M2,建筑密度28.3%,量取道路面积11115 M2,量取架空层及屋面绿化的景观面积共4500 M2。那么,一期景观面积为:

S=S-S-S+S其他

= 87200-87200×28.3%-11115+4500

= 55907 M2

2、预测软景部分的目标成本

软景绿化部分的成本=绿化面积×软景的经验单方成本。其中,绿化面积应根据项目特征估算。对于类似于格林小城一期这样容积率在1.5以下的群体住宅项目来说,其绿化面积通常占总景观面积的65%-75%

估算格林小城一期绿化面积为40426 M2,包括乔木、灌木及草皮在内的软景单位成本约为90/ M2,则软景绿化部分的总成本为:40426×90=364万元。

3、预测大面水景的目标成本

水景部分的成本=水景面积×水景的经验单方成本。水景施工面积可从总体方案图中大致量取。

格林小城一期的水景面积约估算为2000 M2,大面积水景从基层到面层铺装以及设备等的单位成本估算为540/ M2,则水景部分的总成本为:2000×540=108万元。

4、预测硬景部分的目标成本

硬景部分的成本=硬质铺装面积×硬景的经验单方成本。软景、硬景、水景三部分构成了景观整体的覆盖面积,那么硬质铺装面积=景观总面积-软景施工面积-水景施工面积。

格林小城一期的硬质铺装面积为:55907-40426-2000=13481平方米,参考面铺普通花岗岩标准,并考虑铺设消防通道基层因素,估算硬地铺装单位成本为240/ M2,则成本为:13481×240=323万元。

5、儿童游乐设施可依据项目规模预测数量,制定总控制目标。

预测格林小城一期设置3套幼儿设施,按15000/套计算,此成本为4.5万元。

6、雕塑及小品可依据项目规模预测数量,制定总控制目标。

预测格林小城一期设3处小品,按50000/处计算,此成本为15万元。

7、垃圾桶、座椅、标识牌依据楼栋数量、项目景观规模等推测数量,制定总控制目标。

格林小城一期的标识牌按10套、2000/套计;垃圾桶按30套、500/套计;座椅按10套、1500/套计;另考虑10万元的路障、阳伞等零星费用,总控制成本为15万元。

8、围墙成本可依据方案总平图量取大致长度,推测出总成本。

项目地块内的围墙包括小区围墙、组团围墙、私家花园围墙三类。小区围墙和组团围墙按1636550/米计;私家花园围墙按1500300/米计。则围墙控制成本为135万元。

9、小区照明可依据经验单位成本数据预测总成本。

小区照明(包括泛光照明)按景观面积15/M2估算,总成本为55907×15=84万元。

至此,景观工程总成本预测完成。需要说明的是,预测总成本并非项目的实际成本,而是项目可能达到和控制的总目标,其总成本在后期景观设计和施工阶段应不被突破,至于其构成成本,可随后期设计的不断调整和清晰相互调剂。预测总成本可根据项目利润和效果的要求,稍作调整至恰当的标准。

格林小城一期景观总成本:364+108+323+4.5+15+15+135+84=1048.5万元,预留变更签证等不可预见费用后,总成本确定为1157万元。

二、景观工程目标成本的控制与实施

项目景观工程通常依据总体计划分阶段施工,招标工作亦划分为多个标段逐步完成。在整个过程中成本逐渐地发生与明确,若不采取控制措施,较易发生:前期招标超额使用成本而后期招标预留成本不足,最终使实际成本偏离、突破目标,最初设定的成本目标成为空谈。因此,目标成本的过程控制则是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一个环节。

景观工程目标成本的控制实施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将项目总目标成本不断分解细化,直至明确出各个标段的目标成本;

2. 跟进景观设计的各个阶段,站在成本角度对设计及时提出建议,使每个标段的招标结果基本控制在此标段的目标成本中,从而保障总目标成本最终实现。

下面分别阐述以上两点的具体内容:

1. 将项目总目标成本不断分解细化,直至明确出各个标段的目标成本。

由于景观成本依据总计划分阶段逐渐发生,通过多项招标,由多个合同价款构成,因此,仅明确总成本,还不具备控制的可操作性。只有将总目标细分到各个标段、甚至每份合同,才能控制到过程与细部,使成本控制落到实处。景观工程的总体方案设计和扩初设计中,通常以小区中的区位和布局将景观进行多个分区,每一分区单独出图,这些独立的分区施工图将成为今后工程招标标段的构成单元。我们可通过将总成本分解到每一区块进而确定每一标段的目标成本。如何分解以武汉格林小城一期为例说明:

进一步明确总目标成本

小区市政道路与景观密不可分,扩初设计的道路布置通常与测算目标时的方案有所不同。可将道路的目标成本根据扩初设计的工程量重新确定,在保证道路与景观原合计总目标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除道路外其余成本全部分配到景观工程中来。另外,幼儿园在一期地块中,后期将单独设计及施工,应将类似部分的成本预留,同时,一、二期间公共绿地将在一期施工,此面积内的成本应纳入到一期中来。考虑以上各因素,并预留10%变更成本后,明确了一期景观成本应按1237万元控制。

测算扩初设计的成本是否超过总成本目标

扩初设计完成后,首先需要估算成本,验证扩初设计是否能满足总成本要求,如果超支过多,则需考虑调整设计。此时景观细部做法及选材不明确,估算时需参照较保守一些的做法及选材,避免后期设计阶段的成本超支。

经过测算,格林小城一期景观扩初设计的成本约为1254.5万元,较目标1237万元有少量超出,扩初设计基本可行,但后期的控制工作尤为重要。详附表

划分景观分区并确定分区目标成本

依据一期公共区域及住宅组团区域的不同功能,并考虑方便划分标段,与设计人员沟通后,我们将一期室外环境分为八个区块(详上附表)。划分方法:

根据产品定位及设计思路,将集中了会所、商业,泳池等设施,并处在小区入口处,将最先施工的公建区域划为一个区块。这一区块基本为石材铺装、并种植大规格效果好的树木,必将成为高成本区域,是一期景观中的重点,无疑对提升小区品质起重要作用。

U形景观轴部分处于住宅组团以外,分界清晰,为一期公共休闲绿地,贯穿一条水景带,景观元素丰富,是一期景观中的亮点,其成本势必较高。因此U形景观轴单独划分为一区块。

中轴区域是贯穿一期南北的一条硬质铺装路,是各组团间的主要人行通道,此区域在组团外侧,分界明显,单独划分为一区块。

除以上公共区域外,剩余均为住宅组团区域。组团内是相对私密空间,非主要的观赏休闲处,因此,除了铺设通达各单元的园路外,其他尽量简单处理,应赋予较低成本。根据组团布局划分为:D-3组团区域、D-4组团区域、洋房别墅组团区域、F3F4)区域、A组团区域。

按照扩初设计图,分别统计出这八个区域的工程项目、工程量,估算总成本,同时测量计算围墙、其他项目等成本,汇总后的1254.5万元即为总成本,详附表。在估算分区成本时,应与设计人员充分沟通,了解不同区块的功能和效果要求,考虑是否需要给同样的项目赋予不同的单价(例如:公建区的乔木给予平均550/棵的较高成本,而D-3组团则赋予平均400/棵的较低成本)。在各项目单价基本明确后,为设计提供选材及树种的价格上的建议。最后,各分区成本成为分区目标,指导后期的施工图设计、招标价款的确定。

若一区块分几个标段招标,则可按同样的方法将区块目标成本进一步细化,直至得到每一标段的目标成本,对确定标段合同价款和设计调整起指导作用。

若前期招标发生的合同价比其目标超出或节余,均应及时调整剩余可用总成本,并在剩余还未招标的分区中重新分配(通过调整项目单价达到),始终保证原总控制成本。这样,始终以总目标为准绳,在实施过程中,不段对分项控制目标纠偏,最终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为便于操作,待区域划分完成后,后期施工图应同样按此分区绘制出图。

2.跟进景观设计的各个阶段,站在成本角度及时提出调整设计的建议,使每个标段的招标结果基本控制在此标段的目标成本中,从而保障总目标成本最终实现。

有了成本的控制目标,剩下的问题就是怎样控制。由于成本发生于:设计、选材、招标、质量以及工期等各环节,与多个业务部门的工作紧密相关,因此成本控制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在各阶段中自觉形成较强的成本意识,工作中多沟通,多进行经济性比较与分析工作,努力降低成本,保障目标的实现。

同时,还可寻求一些可行的操作办法,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面层材料的统一采购管理。

在园建工程招标时,其主要铺装材料的供应分为甲供和乙供两种方式。园建铺装材料具有种类多、品种规格多样化、外观效果多样、产地不同等特征,其市场价格略有差异,在材料乙供的方式下,由于各施工单位进货渠道、加工利润等的要求不同,同一种材料报价可能产生很大差异,且普遍偏高,其材质及效果也存在较大偏差,招标时难以控制。相比之下,部分材料甲供的方式由于可有效降低成本、便于控制材料质量及外观效果等因素,应该得到运用。为了从招标工作中使成本能更大程度的降低,可采取园建铺装材料(例如:石材)年度采购的方式,将可供未来施工用的材料详细列出,通过招标同石材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价格。这样,既降低并掌握了成本,又能控制材质及外观效果。同时,年度材料采购清单又相当于建立了材料库,为今后的工程设计选材以及成本分析工作提供充分的依据。避免设计采用较稀缺、价格高的材料,尽量从材料库中寻找成本较低,效果相当的材料,以有效降低成本。

多总结分析,为后期工作提供参考。

一个项目结束,并且结算完成后,需重视园建工程的成本总结工作,整理出各种技术经济指标,总结成本控制的得失,为今后目标成本的制定以及成本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以目标为指导,调整设计,合理分配成本,将成本用到最能体现效果和最重要的部位。

在园建工程招标时,经常发现根据设计估算或招标结果,成本超过了目标,这时必须设计简化,以保证总成本目标不被突破。首先可考虑替换材料或植物品种,其次需要减少数量(例如减少植物数量),设计简化应保证重要景观效果部位留有足够的成本投入,以保障达到项目整体效果和成本控制的均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