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思考的魔法——立体思维转换法

 shujukr 2013-05-29

妙计是怎么炼成的

我曾认真学习过古今中外的奇谋妙计,其中的玄妙真是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太不可思议了!但是赞叹过后,不由地生出疑问:他们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很遗憾,这个问题没人为我解答。“草船借箭”的故事,固然是经典,但是我更想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想出来的?他的思考模式是怎样的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到别人的好点子价值不大;学到别人创造好点子的方法,自己能源源不断地开发好点子,才是持续成功的保障。

好思路来源于优秀的思考方法,而当今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思考方法、技巧可以说五花八门,千奇百怪;但是,我发现要想拿出高人一筹、惊世骇俗的金点子,可以说万变不离一个字——“转”。所谓“转”,包含了转换、转变、转化、转接等等诸多内涵(以下主要使用的“转换”这个词来描述,其包含了转变、转化、转接等等诸多内涵)。当今盛行的水平思考法、联想思考法、换位思考法、类比思考法、逆向思考法等种种思维技巧,其核心都离不开这个“转”字,只是“转换”的途径不同而已。

当我们遇到难题,又总是想不出好办法来解决,常常是因为我们的思路单一化、扁平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进了牛角尖”,思维总是局限在某个小范围内徘徊打转;这时一定要对思路进行“转换”,通过转换思考对象、转换方向、转换条件等方式,将思维转换到不同的“频道”,开辟出全新的思考空间。智者之所以思路开阔就是因为他们善于“转换”思路。

下面我们就通过两个故事来谈谈“转”字的妙用。

第一个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人尽皆知,但有多少人听过这个故事后真正琢磨过其背后的思维原理呢?又有多少人能从这个故事真正获得启迪,并运用于生活和工作中呢?恐怕少之又少吧。

我们先来做个简要的情景再现吧:

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一天周瑜在商议军事时,提出让诸葛亮赶制10万枝箭。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好,并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事后请鲁肃帮他借船、军士和草把子。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三天,诸葛亮请鲁肃一起去取箭。

这天,大雾漫天,对面看不清人。天还不亮,诸葛亮下令开船,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横于曹军寨前并让军士擂鼓呐喊。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不久,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等到日出雾散之时,船上的全部草把密密麻麻地排满了箭枝。诸葛亮下令回师,这时曹操想追也来不及了,10万支箭“借”到了手。周瑜得知借箭的经过后长叹一声:我真不如他!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才刚刚开始。“草船借箭”的妙计是如何“转”出来的?我们试着来剖析一下诸葛亮的思路:

军中缺箭,诸葛亮早就看在眼里,并且冥思苦想。当前的问题是“如何短时间内造出10万支以上的箭呢?”增加人手行不行?加班加点行不行?……如果沿着这条思路想下去,就是“钻进了牛角尖”,很难有突破;短时间内,要造出足够的箭,可能性不大。

此时,诸葛亮将问题进行了转换,转换为“如何短时间内获取10万支箭?”。“获取”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造、可以买、可以换、可以借、可以骗、可以偷……;也就是说不一定要自己造,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取,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换。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哪里有10万支以上的箭?”,环顾周边,只有敌人曹操军中有;其他的地方固然有,也是远水难解近渴。那么,“如何将曹操军中的箭变成我们军中的箭呢?”这是又一个重要的转换。

向曹操买?跟曹操换?向曹操借?……曹操是不可能答应的。

也许可以骗来或偷来。

箭是用来射的,曹军把箭射向我们时,箭就属于我们了。

“曹军的箭什么时候会射给我们?”当然是打仗的时候。打仗只有两种情况:进攻与防守。

当曹军来进攻,我方疲于防守之时不可能去收集箭,那不现实。

“我方是否可以制造一次主动进攻(假的也行),让曹军将10万支箭射向我军,却又伤不到我军将士呢?”诸葛亮已经看到了一线曙光。

现在的问题已经转换为“如何制造一次假进攻,吸引曹军向我军射箭?”

此时,诸葛亮对近期天气进行了分析预测,料定三日后必有大雾可以利用。那时,可以借助迷雾天气,对曹军展开一次虚张声势的水上进攻;曹军由于不擅水战,又看不清战况,所以一定不敢出兵迎战,只能放箭自卫。到时候,只要收集好射来的箭带回来就大功告成了。

因为早已成竹在胸,所以在军事会议上,诸葛亮敢于立下“三天内造10万只箭”的军令状。

以上是思维转换的经典案例分析;可见,将一个“转”字用得精妙,自然能想出奇谋妙计来。

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奇谋妙计是如何一步一步“转”出来的。“立体思维转换法”就是基于“转换”的技术发展而来的思维技巧。其实,这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神功,而是实实在在的思维技术,只要大家认真学习,不断实践,很快就能掌握它。

立体思维转换法简而言之,就是将难题转换成容易解决的问题,在现有思路受限时转换思路的思维技巧。

前面已经通过案例详细解释了“转换”的技术,那么立体思维是什么意思呢?

问个问题:请你在一块土地上种四棵树,使得任意两棵树的距离相等。这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课题;将四棵树种成正方形、菱形、梯形、平行四边形……,无论什么四边形都不可能使任意两点间距相等。

答案是:将其中一棵树可以种在山顶上(种在深谷里也行)!这样,只要其余三棵树与之构成正四面体的话,就能符合题意要求了。

这是从平面到立体的思维,但这仅仅是空间上的立体。而我们所说的“立体”指的不是“空间的立体”,而是指“思维的立体”;这个立体包含了所有思考的维度,如:空间、时间、情感、记忆、逻辑……。请看下面这个案例,它是由一个中学教师口述的故事:

很久以前,我接到我的同事的一个电话,他问我愿不愿意为一个试题的评分做鉴定人。好像是他想给他的一个学生答的一道物理题打零分,而他的学生则声称测验制度不公平,他应该得满分。老师和学生同意将这件事委托给一个公平无私的仲裁人评判,而我被选中了……

我到了同事的办公室,并阅读这个试题。试题是:“试证明怎么能够用一个气压计测定一栋高楼的高度。”

学生的答案是:“把气压计拿到高楼顶部,用一根长绳子系住气压计,然后把气压计从楼顶向楼下坠,直到坠到街面为止;然后把气压计拉上楼顶,测量所放下绳子的长度。这长度即为楼的高度。”

这是一个有趣的答案,但是这学生应该获得称赞吗?我指出,这位学生应该得到高度评价,因为他的答案完全正确。另一方面,如果高度评价这个学生,就可以给他物理课程的考试打高分;而高分就证明这个学生知道一些物理学知识,但他的回答又不能证明这一点……

我让这个学生用6分钟回答同一问题,但必须在回答中表现出他懂得一些物理学知识……;在最后一分钟里,他赶忙写出他的答案,它们是:把气压计拿到楼顶,让它斜放在屋顶有边缘处。让气压计从屋顶落下,用秒表记下它落下的时间,然后用落下的距离等于重力加速度乘下落时间的平方的一半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看了这答案之后,我问我的同事他是否让步。他让步了,于是我给了这个学生几乎是最高的评价。正当我要离开我同事的办公室时,我记得那位同学说他还有另外一个答案,于是我问是什么样的答案。学生回答说:“啊,利用气压计测出一个建筑物的高度有许多办法。例如,你可以在有太阳的日子记下气压计的高度和它影子的长度,并算出高度与长度的比例;同时测出建筑物影子的长度,就可以利用简单的比例关系,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很好,”我说,“还有什么答案?”

他又说:“如果不限制我用物理学方法回答这个问题,还有许多其他方法。例如,你拿上气压表走到楼房底层,敲管理人员的门。当管理人员应声时,你对他说:亲爱的管理员先生,我有一个很漂亮的气压计。如果你能告诉我这栋楼的准确高度,我将把这个气压表送给您……”。

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立体思维案例,向我们具体地展现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

立体思维转换法就是要激发思考者在思考内容上、思维形式上、在时间上、在空间上……不断地转换、跳跃,唯有如此,才能随心所欲的驾驭思考力,真正成为思考的大师。

它的技术核心在于打破事物的固有关系,先罗列出所有与问题相关联的元素,思维在不同的思维元素和思维形态之间自由转换,对所有元素进行全新排列、整合,以获得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以下就将详细介绍立体思维转换法的技巧。

立体思维转换模型

立体思维转换法是以一个思考模型为基础的,它提供了一套思维的框架,而且是开放式的框架,思考者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这个模型是一个杠杆,由物质、运动、环境和经验构成正四面体,以人性为支点将目标(解决问题)的圆球撬起。

这个模型将立体思维转换法的原理通过图像表现出来,图中的每个要素都由丰富的子元素构成。其中:

物质包括对象、属性、量值、价值、结构等元素;

运动包括方向、视角、形式、速度、目的等元素;

环境包括条件、背景、关系、趋势、社会链等;

经验包括模仿、规律、原理、因果、规则等;

人性包括心理需求、人性的优点、人性的弱点、性格的缺陷、思维定势等。

请注意,以上是从思维角度进行的分类,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展开思路;而并非从哲学、物理等学科的角度进行的严格分类。

立体思维转换的过程就是围绕着以上思维元素转换思路,并将思维元素重新进行排列、整合,以获得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