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陵十二钗”古琴现身常熟

 苏迷 2013-05-29

“金陵十二钗”古琴现身常熟

采用黄花梨雕就,每把分别以《红楼梦》女性角色命名

  苏报讯(驻常熟首席记者商中尧 实习生 周名宇)第四届中国古琴艺术节即将在常熟开幕,“金陵十二钗”黄花梨古琴日前现身常熟博物馆。
  在“金陵十二钗”黄花梨古琴特展现场,记者看到,在展厅主位上一排展出的12张黄花梨雕就的“金陵十二钗”古琴,每把都小巧精致,令人拍手叫绝。“你看,这个是素月流天·薛宝钗,采用的是如意式(断纹)形制斫造,琴底铭文为,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香。”广陵琴派第十二代传承人、扬州飞泉琴社社长、扬州广陵田氏斫琴坊总监田泉告诉记者,这套古琴共12把,每把分别以《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中的一位女性角色命名,采用金丝镶嵌工艺,琴身上绘制有“金陵十二钗”图案,琴背后还有反映人物性格命运的古诗作映衬,做工精美、别具一格。“好琴难做,好琴难求!”田泉说:“一把古琴,除了线条的流畅、器形的匀称,共鸣腔体的大小外,对音质和音色的审美要求极高。有种说法就是,琴做得好不好,首先要看古琴弹得好不好。”他告诉记者,自2004年获得首届全国古琴制作大赛金奖之后,2008年,他的古琴再获金奖。从2008年开始,他尝试用硬木斫琴。2010年和2012年,他用黄花梨所斫古琴先后摘取中国古琴制作大赛桂冠。
  与“金陵十二钗”黄花梨古琴同场展出的还有扬州广陵田氏斫琴坊于2003年根据史料记载精心复制的中国古代四大名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田泉透露,斫这四大名琴的木料都是选自有300年树龄以上的老杉木。保守估计,现在这四大名琴的价值至少在200万元以上。当地许多古琴爱好者闻讯纷纷前往观摩,还与之合影留念。特展现场,还有扬州华夏琴筝艺术博物馆的两件镇馆之宝:黄杨木雕刻的与古琴相关的两块均为长260厘米、宽50厘米和厚12厘米的浮雕作品,上刻着“高山流水觅知音”和“竹林七贤”故事。
  据悉,常熟被誉为“古琴之乡”,虞山琴派成立于明代晚期,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