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些朴素的道理亘古未变(一) 廖朝忠

 江苏常熟老李 2013-05-31
有些朴素的道理亘古未变(一)  廖朝忠

发表于2012-6-18 16:25:00
《格雷厄姆投资指南》(江苏人民出版社,有的译本名曰《聪明的投资者》)是格老继《证券分析》大作后的对人类证券投资的又一钜献,这本书可惜现在绝版了,我没有买到正版,而是通过长阳读书俱乐部买到的A4纸的“复印版”,常置于案头,有空就拿来读,有的章节读过不知多少次。其中有的道理,越品越有味,我很惊诧于格老对人性的洞察力,以及对市场领悟的智慧,“华尔街教父”级的人物,名符其实。我们今天免费享用老前辈的智慧,心里除了喜悦、舒坦,再就是自心底涌出的不尽的感恩。如果不是格老他们为我们总结出了那些虽朴实但深邃而且现在以及未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投资思想,那么我们这辈子可能没有智慧走上价值投资之路而常年在投机的漩涡里夜夜不得安枕。

     这本书圈圈点点,边读边画了很多,有些话现把它摘抄出来,以便让自己及有缘的朋友反复领会,可能对提高投资技巧有所裨益。

 

     “追朔到1914年的准则,我们发现,尽管许多已过时,但还有一些是适用的。那么,有没有线索区别一组与别一组呢?我认为有。主要与证券类型相联系的准则没用了,而那些与人性和人的行为相联系的准则生存了下来。后者类似于陈腐格言,但是相当有用。以其中的三个为例:

    1.如果投机,最终你将(可能)失去钱。

    2.当大多数人(包括专家)悲观时,买;当他们相当乐观时,卖。

    3.调查,然后投资。”

 

    解读:(1)人性的东西不会变,自古到今,将来也不会。所以,我们要思考人们常犯了什么错误,以免自己也陷入同样愚蠢的陷阱。多思考这些,比成天埋头苦干要强得多,但很遗憾,不是人人都喜欢这样做,有的人宁死也不愿思考。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一般很少多次犯同样的错误,比如,马路上有个坑,从那儿走过,不小心被其绊倒摔了一跤,下一次从那经过时,一般很少会再次犯同样的错。但是,很怪,人们一到股市,智商好象降低了一半。今天犯的错误明天、后天甚至将来仍会一犯再犯摔得头破血流而不思悔改。这根源在于,人们在股市里,老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这一次不会再遇到风险,往往把未来事情的结果想象得很美好而忽略了风险的存在。(2)上面那三条,第一条说的投机的危险。这个不用展开来讲了,对我们来说,心知肚明。谁喜欢做投机,让他做去吧。第二条很有用哦。等有时间了,展开来说说。第三条,说的是调查,也就是在投资前要把公司搞清楚,不要随意的投资,那是对自己财产的不负责任。

 

   正确的投资原则一般产生正确的结果。”

 

    解读:这句话有个“一般”,这说明了“概率”,也就是说,正确的原则不一定都能赚钱,但至少赚钱是大概率事件。坚持价值投资的原则,赚钱的可能性大,就是这个道理。做投资,我们其实是在进行概率的选择。投机,对成功来说,是个小概率事件,至少我不适合,我相信对多数人而言也不例外。

 

   一个富有思想的投资方法------坚定地以安全边际原则为基础,能够产生可观的回报。”

 

    解读:安全边际,这是成功投资的基石,任何时候,都要尽量做到尽可能大的安全边际时买入,虽然估值很难,但不能因为难就对买入放任自由,哪怕公司再优秀,当整个市场严重高估然而导致大盘下跌时,它也会下跌的,再好的投资标的,如果估值太高,也是有风险的。一般来说,市场狂热时,很多投资标的是没有安全边际的。而当市场很恐慌时,可能存在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较大。

 

   “投资者最需要而又很少有的品质是金融历史的意识”

 

    解读:虽然从“后视镜”看不到未来,但是,多了解金融历史,那是一面镜子,它折射出的光芒也能在某种程度上让我们知道未来如何应对。坦率的说,我本人金融历史的研究很欠缺,这方面的课得抓紧时间补上。

 

   对于所有这些防御型的投资者,理性投资主要是严格遵守一睦合理的相当简单的原则。”

       

    解读:价值投资虽然也不至于说很简单,但也没有那么复杂。人们往往喜欢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这是人性的弱点。现实生活中,有人被短暂的高CPI及PPI吓得战战兢兢不敢持股不敢买股,这些人往往根据宏观数据来指导自己为大盘算命的行为,结果不是别人吓死自己,而是自作多情自己吓坏了自己。聪明的投资者应该是固守一些简单的常识就可以获得超额的回报,这很让人吃惊,但事实的确如此。当你试过了,你就不会吃惊了。不过,一个人要接受一种新的理念及新的思想是多么的难,强行灌输你是输不进他的大脑的,除非他自觉主动地接受。接受这个过程很漫长甚至很痛苦,那是人的观念容易形成一些固化的东西,就象一个杯子里盛满水,而且已经结成冰,你很难让他把杯子里的东东倒出来,倒不出来,牛奶是装不进去的。不过,证券市场里人性化的东西越多,对我们就越有利。市场越恐慌,机会越大,好的东西打折越多。

 

    过去80年或可能更长的历史表明,长线持有多种有代表性的普通股,会带来比债券更高的利润,周期性牛市后期购买的除外。在各种不同的时间周期,也会有巨大的损失,但最后总是证明耐心的持有者是正确的。然而,最不利的情况----股票购于1929年------股票的业绩超过债券用了25年。

 

    解读:(1)格老在那个时候没有明确提出长期持股会获得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这样的思想,但是,长期持股的智慧已开始萌芽。格老最善于数理统计,通过量化的东西得出最令人信服的结论,这是他的强项。而且他提出了有“有代表性的普通股”的思想,这和后来巴老提出的“杰出的公司”虽涵义不完全一样,但也可见“杰出公司”的思想也已处于即将看到光明的前夜。后来,巴老看到了费老的书后,持有超级明星股的思想正式成型。一种投资思想的形成和完善过程是漫长的,我们是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未来的世界,这才使我们的目光看得足够远。但很遗憾,很多人不愿这样做,他们认为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去创造一种全新体系或理念来获得投资回报。我倒为他们捏一把汗,他们的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这个智慧,只是他们太过于自信,太过于自信却变成了一种顽固的愚蠢。(2)1929年发生的事,比较极端,这种事的发生对目前中国的市场来说,是个小概率事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