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一个“三全”基层干部

 指间飞歌 2013-05-31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对于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干部来说,不仅要学会与基层群众打好交道,还要与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处好关系。有人说,基层干部好比“万金油”,虽然不是什么药到病除的灵丹妙药,但却具备救急之用的多种功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当好一个基层干部,必须做一个“全能型、全天候、全身心”的“三全”干部。

  要有“全能型”的素质。基层工作看似简单,但是要做好抓发展、保稳定、惠民生、促和谐的中心工作,基层干部就必须做一个工作多面手,不管是基层党建、组织纪检、治安维稳,还是计生民政、招商引资、农林渔副等不同工作都会做。哪个岗位缺人手,就能立马顶上;调整到不同岗位,就能立马适应。基层干部不一定讲究学历多高,但是一定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应变和适应能力,能随时按照岗位的变换来转换自己的角色,在转换中适应、在适应中锻炼、在锻炼中提升。

  要有“全天候”的服务。基层干部与群众直接面对面,工作的态度、质量、成效如何,直接决定党群干群之间能否心贴心。群众有困难、有诉求、有关切,基层干部肯定就要及时回应、全力处置、充分满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基层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是一种被动的等待或应付,而应是一种主动的作为和担当,需要有一种“先群众之忧而忧、后群众之乐而乐”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全天候的服务,不是过去式,也不是将来时,永远都是全心全意的现在进行时。

  要有“全身心”的投入。我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基层干部怎么做、做得怎么样,基层群众在看。没有百分百的投入和付出,肯定不可能有百分百的满意和支持。一些基层工作看似鸡毛蒜皮,可是依旧慢不得、等不起,就是因为都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或者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有时候,就是一时工作的疏忽或怠慢,小问题可能演化为大矛盾、小事情可能激化成大事件,最终损害党的执政形象和执政公信。“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人民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做好群众工作既要在思想理念上入心入脑,更要在实际行动中做到责任在肩、全力以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全能型、全天候、全身心,每一个基层干部是否都努力去做了?基层群众的满意度就是最好的评判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