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感悟人生系列谈7:幸福就是一种心态[原创]

 灵魂出窍KKK 2013-05-31

感悟人生系列谈7:幸福就是一种心态

  人人都希望得到幸福,但不一定人人都能拥有幸福。其实,幸福就是一种心态,心态好幸福常在,心态不好幸福不来。正如香港知名心理学家岳晓东所说:“对于主观幸福感而言,问题不在于怎样获得幸福,问题在于怎样看待幸福。” 

    关于幸福的故事,最经典的就是耳熟能详的一个老太太与晒盐、卖伞两个儿子的故事:老太太阴天愁大儿子的盐卖不出去,晴天愁小儿子的伞卖不出去,天天愁眉苦脸。一位高僧听了老太太的诉苦后点拨说:“施主您真有福气!晴天大儿子赚钱,雨天小儿子赚钱,您家天天有钱赚。”老太太听后顿悟,从此就变得快乐起来。所以说,幸福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心态不同决定能不能感知幸福。

    对于同一件事情,心态不同,心境也不同,有的能体味出幸福,有的则从中感受的是忧伤。据记载,清朝光绪年间,杨度与同乡挚友夏午贻一起到京师应试,夏午贻以第一甲第二名及第,杨度则落名落孙山。两人在离京前一起游览“陶然亭”并题词亭壁。夏午贻题的是“万项孤薄新雨足,碧水明霞相照。”豪迈之气尽然。杨度题的却是“西山王气但黯然,极目料阳衰草”。凄憷之意油生。两同乡同时同地同题一江之亭,哀乐反差如此之大,盖因心态使然也!同是看荷花,杨万里的感受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李商隐的感受却是“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同是看夕阳,刘禹锡的感受是“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李商隐的感受却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同是看秋天,苏轼的感受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辛弃疾的感受却是“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幸福与地位、名气、贫富并不成正比关系,平和的心态是获得幸福的关键。如果有权力就是幸福,那为什么韩国总统卢武铉还会跳崖自杀?如果名气就是幸福,那为什么香港明星张国荣以及韩国众多明星会轻生?如果金钱就是幸福,那为什么2003年以来有10位中国富豪会选择不归路?清朝诗人胡澹庵曾用《知足歌》“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思量悲难苦,平安便是福;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一日三餐,有许多自然之福,我劝世人,不可不知足。”来告诫世人,知足便是幸福。 记得有篇文章写过幸福时说:当一无所有的时候乐观的人也能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不再拥有健康时,最勇敢的人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一颗健康的心”;当连心都不存在时,人类最优秀的分子可以对着天空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曾经生活过,享受过生命!”

    正如19世纪的俄国文学家陀斯妥耶夫斯基所说:“人之所以不幸,有时候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幸福是一种快乐心态、知足心态、付出心态、成功心态、宽容心态、恩爱心态、感恩心态、平常心态。对于幸福来说,感觉到了,便是拥有,珍惜全部的拥有,就是最幸福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