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嵩山大法王寺第九代住持复庵圆照史事考

 自问心如何 2013-06-01



                    

 

 

 

摘要:复庵圆照(12061283),是元初中原佛教史上一个重要人物。本文依据大量碑文和文献记载,对其住持少林寺、法王寺等寺院的具体时间和事迹进行了详细考证。并对以往史志记载的错误予以必要的考辨。最后附录少林寺及法王寺复庵碑文考释文字。

 

    嵩山大法王寺第九代住持复庵圆照(12061283),在元初中原佛教史上,是一个重要人物,对于少林寺的中兴亦起过重要的作用。著名佛教考古专家温玉成就说到:蒙元初年,万松行秀的三位大弟子先后作了少林寺住持。他们是乳峰德仁(11971266)、雪庭福裕(12031275)和复庵圆照(12061283),从而奠定了少林寺中兴的基础[]。但考察诸书记载,均甚简略,或语焉不详。如徐长青先生在其《少林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曾说到:万松行秀另一弟子圆照寂然(复庵)也住持过少林寺,但时间不详[]。著名嵩山学者吕宏军先生在其《嵩山少林寺》一书中亦说到:复庵为乳峰德仁嗣法弟子,立于塔林的《少林寺第四代住持复庵和尚碑》称其为第四代。金末少林寺住持的顺序为教亨、志隆、铸公、性英和乳峰,其为第四代,可能是继曹洞名师志隆之后的第四代……复庵在少林寺任住持时间很短,大致在乳峰之后。[]

    雪庭福裕和复庵圆照基本是同时期人,同为万松弟子,对少林寺的中兴和中原佛教的发展,都作出过重大的贡献。故依照相关的碑文和记载,对有些模糊不清的史事加以考证。

    复庵圆照俗姓李氏,法号圆照,字寂然,复庵其号也。元代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年十一,送之紫团山慈云寺,从乳峰和尚为师。而在《少林乳峰仁公禅师塔志铭》中记载,乳峰自童角弃家从佛,师事州之紫团山慈云院僧道荣。故圆照于其师傅乳峰为同乡,且同在一个寺院出家为僧。

    “十六,登坛受具。遂游山东学于璨、达二坛主。研精覃思,积十年数之久,乃主法席,讲微识论、楞严、圆觉诸经。[]其在山东参学璨、达二坛主,时间长达十数年,是其成长的重要阶段。但现在对璨、达二坛主的情况一无所知。估计所学亦应为微识、楞严、圆觉诸经。

年方十六的复庵此时何以来到山东?除佛教因缘外,此时的山东东平一带由降蒙豪强严实占据,原来处于蒙、金和南宋交错地带的山东,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此后严实父子实际统计山东东平一带达五十年,各州县皆造战乱,唯严氏治下之东平社会相对稳定。故四方民众多赴东平,文人、曲家及散乐艺人亦多来聚,严氏亦竭力网络人才。此时泰山周边各地多在严氏控制之下。复庵随着年龄和识见的增长,除佛学修持外,主要的活动就是争取山东一带军政首脑对佛教的支持。其塔铭所言:中书右丞严公,镇国上将军、德州总管刘侯,及其子奉国上将军、淮西道宣慰使复亨,其孙中奉大夫、荆湖宣慰使泽,皆杰魁人也。为师护法始终馀四十年。中书右丞严公,即为其塔铭书额的资德大夫中书右丞严忠济。而严氏家族,为山东豪族。严仲济(?1293)能辞善曲,其《天净沙》谓: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可谓当时活泼泼的生动写照,亦是严氏家族被忽必烈削夺实权后的无奈叹息。而严仲济之父严实,曾为世侯,为山东一带的军政首脑,权倾一时。严氏父子曾手握重兵,且东平严公喜接寒素,士有不远千里来见者[]。一代名士元好问也常去东平,与严氏父子及其幕僚交往频繁。为复庵撰写塔铭的翰林学士太中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阎复,曾受业于严实开办的东平府学,号称当时四杰之一。而镇国上将军、德州总管刘侯即指刘通,字仲达,东平齐河人。初从严实归元,后屡立战功,晋为齐河总管,寻授镇国上将军、左副都元帅、济南知府、德州总管等职。其子复亨袭父军职,曾征日本,授奉国上将军、淮西道宣慰使都元帅。

    严氏家族及刘氏家族,都是山东东平的世家大族,是十分显赫的人物。复庵圆照在山东弘法,得到实力派的极力支持,故成就突出。在山东先后住持德州天宁寺、齐河普照寺[]、鹊里孝严寺。

除取得这些豪家大族的支持外,据塔铭记载,与一代名士大金杨礼部仲明,杜处士仲梁,咸以文章道艺缔交。杨仲明,生平事迹不详。而杜仲梁(约12011283后),原名杜之元,字善夫;后改名仁杰,更字仲梁,号止轩。山东长清人。金末元初著名散曲家,与元好问相友善。《录鬼簿》把他列入前辈已死名公。杜仁杰在山东亦为地方实力派严氏集团重要幕僚人物。

    复庵在山东的多年,研精覃思,积十年数之久。此后乃主法席,讲微识论、楞严、圆觉诸经。所居学者云集,虽耆年宿德,靡不悦服。但复庵仍精进不辍,参访万松行秀,行秀称其为当代龙门师。一入丈室,甚器重之。服膺三年,即蒙印可,有曹洞正宗,方圆静照之颂。[]

    此后,复庵先后住持德州之天宁,齐河之普照,鹊里之崇孝[],嵩山之少林、法王。但复庵在这些寺院的时间和具体作为,现在已经不甚清楚。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稍做勾勒。特别是其在少林和法王寺的时间,根据有关资料和碑文,做些介绍。

吕宏军先生认为,乳峰住持少林寺的时间大致是蒙古太宗七年(1235)至乃真马后二年(1243年)516页),复庵在少林寺任住持的时间很短,大致在乳峰之后,时间约为乃马真后三年(1244年)左右。[]

而温玉成先生则认为:约1239年至1248年的九年间,德仁住持少林寺。刚来的时候,他看到长年战乱,少林寺殿宇崩毁十之七八,便竭诚修复殿宇;又种树种竹,绿化周围;整理庄园田产,恢复生产。几年的时间,使少林寺旧貌换新颜。1249年,万松老人派雪庭福裕住持少林寺,德仁便回南宫养闲,究析古贤道义。不久,奉诏住持燕京大万寿寺,得赐正宗兴教大禅师之号。德仁去世时(1266年),弟子复庵圆照是少林寺的书记(操持文笔,相当于文书),后来做了少林寺住持。[]

那么,复庵圆照住持少林寺具体是什么时间呐?在《正宗弘法大师大名僧录庆公功行之碑》中,有这样的文字记载:己未(宪宗九年,1259年),少林乳峰闻其名(指庆公),招为侍僧,壬戌(中统三年,1262年),雪庭复命---甲子(至元元年,1264年)秋还少林时,复庵在,顾遇甚厚。乙丑(至元二年,1265年),嵩少有御寇之扰,即殄法王,因亦芜废。雪庭请复庵兼住其寺而经理之。以师供副寺职,同四知事,辱举灵源代之。丁卯(至元四年,1267年),足庵住少林,迁十州提领。----丁丑(至元十四年,1277年)春,万卦、复庵二老相与言。[11]

这样就有一个十分明确的信息,那就是复庵至少在12641265年期间,曾住持少林寺,并于1265年兼任法王寺住持。

那么复庵开始住持少林寺的具体时间是哪一年呐?诸书均没有详细的记载,唯在复庵的一个嗣法弟子嵩岩圆玉道行碑中有明确的记载。未几,照退齐河,归东平鹊里崇孝,应严侯之命。公(嵩岩)以大事未决,复往依之。朝参暮请,又仅十载。中统三年(1262年),照受少林之请,公亦从之。既至,委重权,领寺事。……由是,以衣颂而付之……命就少林开法,次迁宝应,又居法王及汝南香山。[12]由此可知,复庵开始住持少林寺的时间是1262

而此前按照复庵是少林寺第四代住持算来,乳峰德仁后,则当还有一位住持,即少林寺第三代住持。有关少林寺诸书原均不详其人,据叶德荣先生在其《宗统与法统:以嵩山少林寺为中心》一书中考证,少林寺第三代住持为乳峰的弟子圆明,是乳峰德仁的宗子,复庵圆照的宗兄。时间是12571262年。这样就和复庵接替少林寺住持的时间正好衔接起来。

而复庵从少林寺去职及足庵净肃接替住持又是哪一年呐?

叶德荣先生是研究少林寺的著名学者,其在《宗统与法统---以嵩山少林寺为中心》一书中。考定的复庵圆照住持少林寺的时间是12621265,其接替者净肃住持少林寺的时间是12651273[13]

据《正宗弘法大师大名僧录庆公功行之碑》载:丁卯(至元四年,1267年),足庵住少林,迁十州提领。[14]这样就很明确的知道,足庵净肃至少在1267年是少林寺的住持。又《灵岩足庵肃公禅师道行碑》载:当是时,嵩少阙人,就命开法于万寿之堂。越明年,宣授河南府僧尼都提领,居九祀,革故鼎新,未尝少息。也即在净肃受河南府僧尼都提领的上一年,开始住持少林寺。而在少林寺元延佑元年(1314年)所立《元圣旨碑》有明确的记载净肃受河南西路十州提领的时间,为龙儿年正月二十五日青山儿里有的时分写来。这样就可确定,足庵净肃开始住持少林寺的时间是1267年。

由已经可知,复庵圆照接替其宗兄圆明住持少林寺共计五年,时间是12621267年,比叶德荣先生的考证多出二年。

复庵于1265年兼任法王寺住持,至1267年则专任此职。直到元至元十一年(1276年),住持大都万寿寺。这期间共计十个年头,主要是在法王寺度过的。

晚年的复庵住持大都万寿寺数年。据《嵩山大法王寺禅寺第九代复庵和尚塔铭并序》:京师万寿,本宗禅刹也,师晚年居之。以寺之恒产为前人所废,力为兴复,敝者新之,质者还之,坠者举之。居数岁。又《十方大灵岩禅寺第三十二代普耀月庵海公禅师道行碑并序》载:至元丙子,闻复庵受大都万寿寺疏,遂北上入复庵室以师。说明,复庵到大万寿寺的时间是至元丙子(1276年)。在此复庵嗣法桂庵觉达。觉达为河南尉氏人,最初出家拜洛阳宝应寺的嵩岩圆玉为师,后成为著名高僧。灵岩寺之净肃道行碑、就公禅师道行碑、月庵海公禅师道行碑等,均为觉达撰文或劝募或书丹。

复庵最后的岁月则是返回了年轻时住持过的山东齐河普照寺,时间大致是12801283,并圆寂于此。

而法王寺住持的顺序,则是复庵圆照、嵩岩圆玉、觉亮、月庵福海。

复庵出家剃度师为乳峰德仁,其同宗师兄弟情况,据现查到的资料,有宗兄圆明,是少林寺第三代住持。有宗弟圆敏,曾做过洛阳龙门奉先寺的首座。

在以往绝大多数少林寺史志文章中,对复庵圆照的生平多有误解。盖多误读《少林乳峰仁公禅师塔志铭》所致,《少林乳峰仁公禅师塔志铭》载,乳峰德仁圆寂于至元三年,嗣祖者一人,曰圆照。圆明偕照书记,自少林以币走东原,以方仲矩,求铭勒石。故温玉成先生解之为德仁去世时(1266年),弟子复庵圆照是少林寺的书记(操持文笔,相当于文书),后来做了少林寺住持。[15]《嵩山少林寺石刻艺术大全》所收碑文,更是点读为嗣祖者一人,曰圆照,圆明偕照书记。自少林以弊,走东原入方仲矩,求铭勒石。[16]此处书记之意,盖当书写传主行实,书写传主生平大概之意。而非是当今书记之意也。则为之误。由此误解始,对于元初少林寺住持的更迭顺序产生了更多的理解错误。

    复庵在金末元初的高僧中,志行卓然,力学无倦,有其师乳峰的风范。在少林乳峰塔铭中,有赞乳峰面目冷峻,不矜名誉,不贪渎货赂,不趋炎附势。的赞词。而复庵塔铭中则有复庵:以为佛理不可以不明也,故讲经以明义;佛性不可以不悟也,故参禅以悟性;行道不可以不广也,故随缘以应物;应物不可以忘返也,故言归以逸老。”“岂非丛林之孤凤,法海之玄珠乎。……可以方驾木庵英公,龙兴汴公。至于内典咏洽,深入壶奥,则师真积之力为胜。

    1985年,山西五台山管理局文物处在显通寺铜塔内发现金字《华严经》十六轶,每轶五册,其中第一轶多出一册,为《复庵和尚华严纶贯》一册。即是指导阅读此经的提纲。此经抄写于明代万历年间,故有人著文认为复庵当是万历时人。其实,此册著作极有可能就是本文所述复庵圆照所为。有可能万历时抄写此经时,复庵此纶贯对读《华严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故一并抄写置于卷首,说明此华严经纶贯已经流传较长时期。

    复庵富有文才,儒释兼通。除可能有讲经著作外,在泰山灵岩寺后土殿东有诗碑,存有复庵圆照两首诗词并序。其一为:中统二年六月旦日,重游方山,少林复庵圆照敬题。再到灵岩古道场,俨然乔木蔽云房。十分山色四时好,一味松风六月凉。老树挂藤侵石壁,落花随水入池塘。主人乞与禅床卧,梦里如闻天上香。其二为:复庵老衲游山漫兴,谨赋拙偈。至元十八年清明后十日题。年来乘兴一闲游,直拟寻山山尽头。之字水从斜涧出,羊肠路到断崖休。古藤依倚岩前树,老木侵欹涧下流。啼鸟催归日将暮,林阴扑翠湿衣裘。两首诗上石时间为至元三十一年孟冬下旬三日,桂庵野纳觉达立石。锦川夏中兴刊。[17]

    复庵在山东、河南及京师传教多年,僧腊六十二年,先后住持大万寿寺、少林寺、法王寺等众多寺院。嗣法弟子众多,在塔铭碑后,即刻有《复庵宗派》,其中嗣法弟子三十二人。重要的有:关中林禅师、天宁选禅师、十方进禅师、法王晖禅师、灵岩复禅师、松云德禅师、护国圆禅师、崇孝普禅师、净土坚禅师、宝应海禅师、普照杲禅师、古岩诩禅师、嵩岩玉禅师、香山鉴禅师、临淄潮禅师、东山昭禅师、普照志禅师、法王沼禅师、崇孝智禅师、香山海禅师、龙潭藏禅师、太原和禅师、法王亮禅师等。

    这其中的关中林禅师、十方进禅师、法王晖禅师、灵岩复禅师、护国圆禅师、崇孝普禅师、净土坚禅师、宝应海禅师八人,列于青原下第二十四世法王照法嗣之下。且在《续指月录》中有此八人的语录。只是在《五灯会元》及《续指月录》中,均把净土坚禅师,作净土里禅师,不知何据,据碑文应误。

    在这些众多法嗣中,事迹多亦不可考。唯香山海禅师,即住持法王寺的第十代住持月庵福海。法王亮禅师,即接替复庵任法王寺住持的觉亮。也即在法王寺为复庵立石的香山住持嗣法小师福海,法王住持嗣法小师觉亮。嵩岩玉禅师,即洛阳宝应寺嵩岩,法号圆玉,号嵩岩。河北南宫县岳家寨人,原姓刘。中统三年(1262年),复庵圆照住持少林寺,嵩岩亦随之到少林寺,领寺事,最后得圆照衣颂,开坛讲法少林。关中林禅师,颇疑即其后住持少林寺的中林智泰,因中林智泰曾到山东鹊里孝严寺参访复庵,依之数年,此后又到少林参访乳峰德仁,又到大万寿寺参访雪庭福裕。最后接文泰住持少林寺。

 

附录一

 

复庵和尚塔铭(篆额)

嵩山大法王寺禅寺第九代复庵和尚塔铭并序。

翰林学士太中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阎复撰。

资德大夫中书右丞严忠济撰额。

嵩山大法王寺住持传法嗣祖觉亮书丹。

  

师讳圆照,字寂然,姓李氏,复庵自号也。其先上党人,幼颖悟,不嗜荤茹,父母异之,谓宿有善缘。年十一,送之紫团山慈云寺,从乳峰和尚侍巾拂。十六,登坛受具。遂游山东,传义(此字漫漶不清)学于璨、达二坛主。研精覃思,积十年数之久,乃主法席,讲微识论、楞严、圆觉诸经。所居学者云集,虽耆年宿德,靡不悦服。时万松老师主盟宗教,权衡人物,号称当代龙门师。一入丈室,甚器重之。服膺三年,即蒙印可,有曹洞正宗,方圆静照之颂。

皇朝癸卯岁(1243年),集诸路僧,建资戒大会于京师万寿寺。自此开堂出世,住德州之天宁,齐河之普照,鹊里之崇孝,嵩山之少林、法王。诸方礼聘,殆无虚岁。金季杨礼部仲明,杜处士仲梁,风节蔼然,一代名士也。咸以文章道艺缔交于师。中书右丞严公[18],镇国上将军、德州总管刘侯[19],及其子奉国上将军、淮西道宣慰使复亨[20],其孙中奉大夫、荆湖宣慰使泽,皆杰魁人也。为师护法始终,寅奉馀四十年,其道业尊严,从可知矣。京师万寿,本宗禅刹也,师晚年居之。以寺之恒产为前人所废,力为兴复,敝者新之,质者还之,坠者举之。居数岁,仓廪有储,府库有积。寺业即完,以年当谢事,将求归宿之地。追惟普照故居,奉国刘侯无恙时,施田百五十亩,足供斋厨之费。于是杖锡南来,燕处凡四载,以至元癸未三月六日示寂。寿七十八,僧腊六十二。

师平生志行卓然,力学无倦,以为佛理不可以不明也,故讲经以明义;佛性不可以不悟也,故参禅以悟性;行道不可以不广也,故随缘以应物;应物不可以忘返也,故言归以逸老。变通不失其宜,动静不失其时。岂非丛林之孤凤,法海之玄珠乎。若夫耽嗜儒素,游艺辞翰,高风逸韵,论者谓,可以方驾木庵英公,龙兴汴公。至于内典咏洽,深入壶奥,则师真积之力为胜。所度弟子至百人,嗣法者三十。振厉宗风,有若泰山灵岩复公;文行超卓,有若上都华严叔仁,其他升堂演法,皆至纲领一方。

师之葬也,士庶倾城来会。临座,有鹤百数,盘旋其上,观者无不叹息。明年叔仁状师之行,致书于复,请为塔铭。复自弱冠,熟师之名。且叔仁乎,方外友也,义不可辞,既诺其请。尘冗相夺,因循积年,铭成。一付叔仁,一付普照,一付法王上石。

其辞曰:如来灭度,化行千载。孰教孰禅,孰分内外。万法川流,同归渤澥。万松一枝,曹溪正派。虎啸禅林,鹏搏觉海。儒释并行,不相留碍。度六十腊,跨三千界。玄鹤舞空,白云归岱。性复一真,体还四大。是塔何有,须弥纳芥。是铭何有,虚空绘彩。沧海尘飞,昆明劫坏。觉海圆融,寂然自在。

   元贞二年七月自恣日,香山住持嗣法小师福海,法王住持嗣法小师觉亮,提点僧小师觉定,监寺僧小师觉成同立石。洛阳刘庭秀刊。龙门奉先首座弟圆敏助缘,山门知事,首座明昌,维那明智,书记思言,副寺信妙,典座海福、直岁、智山、了撤。修造提典僧小师觉旨。

 

 

复庵宗派(在塔铭背面)

 

嗣法

 

关中林禅师、天宁选禅师、十方进禅师、法王晖禅师[21]、灵岩复禅师、松云德禅师、护国圆禅师、崇孝普禅师、净土坚禅师、宝应海禅师、普照杲禅师[22]、古岩诩禅师、嵩岩玉禅师、香山鉴禅师[23]、临淄潮禅师、东山昭禅师、普照志禅师、法王沼禅师、崇孝智禅师、香山海禅师、龙潭藏禅师、太原和禅师、法王亮禅师、燕山寿[24]禅师、燕山[25]泰禅师、尼觉安禅师、龙渊石居士、南宫左居士、历山居士、□□□居士、□□□□□、丹□□禅师

 

 

师门弟子

 

觉正、觉道、觉和、觉如、觉东、觉海、觉(性)、觉、觉挺、觉云、觉荣、觉洪、觉本、觉范、觉光、觉用、觉、觉俊、觉定、觉善、觉林、觉添、觉印、觉然、觉锁、觉志、觉成、觉、觉、觉、觉便、觉聪、觉住、觉、觉宗、觉通、觉超、觉忠、觉瑞、觉、觉月、觉应、觉庆、觉善、李菩萨、觉海、觉、觉因、觉望、觉愿

尼小师觉悟、觉明、觉玉、觉妙、觉安、觉祥、觉澄、觉全、觉秀。

 

师孙

 

了清、了晋、了光、了、了、了用、了春、了、了真、了、了通、了阎、了宣、了、了、了泥、了澈、了、了、了容、了、了、了顺、了文、了奉、了万、了空、了忍、了慧

 

重孙[26]

 

义高、义泉

 

 

附录二:

 

复庵和尚塔铭(篆额)[27]

少林寺禅寺第四代住持复庵和尚碑铭

少林禅寺嗣祖传法住持沙门永达撰,本寺书记普顺书。

 

详夫静以虚其应,动以利於物。有时万重山里转大法轮,有时十字街头壁立千仞。拽转今人鼻孔,坐断化佛舌头。取舍何心,兴夺有则。以大事为己任,视利禄若浮云。委寿夭於毫端,致生灭于度外者。予于复庵老师而见之矣。

师讳圆照,字寂然,复庵其号也。其先上党李氏之子,童年颖异,父母许出口[28],遂礼紫团山慈云寺乳峰和尚为师。巾瓶累年,不辞寒暑。年至十六,登坛受具足戒。迺杖锡观方,研穷教典,偶[29]山东[30]、达二坛主,见而异之,依止数年。唯识、大论、楞严、圆觉,目击道存。乃主法席,学者云屯。次闻万松老师道价轩昂,只钵单瓶,直造室中。服勤数年,遂蒙印可。

明年癸卯岁,奉朝廷集诸路龙象于京师大万寿寺,建制普度资戒大会,众命出世。既而德州天宁、齐河普照、鹊里崇孝,嵩山少林、法王,专使继踵命住持事,前后数十余年,曾无懈倦。旧者新之,碎者完之,不令而偃草之风,不化而归源之水,寺风益盛,学者云臻。当时,杨礼部、中书右承东平严公、德州刘侯、齐河刘侯、皆与师方外友也。名公硕德,寅昏承侍,不可尽举。一日,大都万寿寺虚席,众命主之,师忻然从诺。一居数载,其间,兴坠起替,举废扶倾,纲领昭然,门庭大振。暮[31]年退居于齐河之旧隐,经营院务,不数年间,颇就大概。

迨至元癸未三月初,示有微疾,至初六日怡然而逝。俗寿七十八,僧腊六十三。嗣法小师二十余人,落发门人一百余人。义总统等乃塔葬於寺之坤隅。

门人觉善,乃汝洲梁县东庄保斜桥村人氏,不舍法乳之恩,欲铭师行实于少林,不果如愿,亦去世矣。伊之俗弟郭二、俗侄郭伯亨,状师行政,不远数百里,躬诣祖庭丈室,谒予求铭。予谓,复庵老师素非等列,岂可以文字语言而能发扬老师之万一耶?正如以管窥天,以瓢酌海。辞至于再,不获已。乃为之铭曰:

开大解脱门,居大解脱位。若真知有人,无物堪为累。果佛祖之命脉,人天之机智。逆行而顺化,扬真而掩[32]伪。唯我复庵师,出伦而拔萃。於世出世间,忘他亦忘自。童年弃俗居,不与同徒类。度水而穿云,遍历诸讲肆。复扣万松轩,平生方地。双眼既圆明,爪牙皆具备。数处狻猊筵,诸方龙众器。拨草瞻风者,接踵而联辔。得皮得髓者,自利而兼利。一月印千江,光光体无二。百川归一海,源源本一致。海墨书功名,难穷其一字。河沙数行实,难尽其一义。愿我身为碑,广行师法施。愿我舌为铭,广勒师实志。怡然而告寂,示有终事。少室竖丰碑,今古应无坠。

助缘僧提点智资。

时大元大德岁次丁未正月 日,维那妙委,监寺智同、智辛,提点智明、智进,洛京刘庭秀刊。

宣授祖庭大少林禅寺嗣祖传法住持沙门永达,提夆惠山,门人觉善同孙郭子元立石。

 

作者介绍:

崔波:郑州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学博士,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古典文献研究。

赵长海:郑州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主要从事版本学、地方文献及中原文化研究。

通讯地址:450002郑州市文化路97号郑州大学图书馆赵长海 E-mail:booksea@zzu.edu.cn

[] 温玉成著:少林寺历史概述,载《中国佛教与考古》,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7月版,第167.

[] 吕宏军:嵩山少林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5月版,第516-517.

[] 法王寺存碑《嵩山大法王寺禅寺第九代复庵和尚塔铭并序》.以下标塔铭者俱出此。

[] 元好问:杨君神道碑,载《乾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50.

[] 普照寺,即刘通大力支持的寺院,刘通即碑文中的刘侯。

[] 法王寺存碑《嵩山大法王寺禅寺第九代复庵和尚塔铭并序》

[] 崇孝寺,即严侯祖林,相当于严氏家族之家寺。

[] 吕宏军著.嵩山少林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05月第1版,第517.

[] 温玉成著.少林史话.金城出版社20092月版,第126.此处温玉成先生对书记一词理解有误。

[11] 汤燕:少林寺庆功功行碑考释,载白化文主编《周绍良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8月版,第374-376.

[12] 汝州香山嵩岩玉公长老道行碑,载嘉庆《宝丰县志》卷十七金石.

[13]叶德荣:宗统与法统----以嵩山少林寺为中心,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4月版,第298.

[14]汤燕:少林寺庆功功行碑考释,载白化文主编《《周绍良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8月版,第374-376.

[15] 温玉成著.少林史话.金城出版社20092月版,第126.

[16] 王雪宝:嵩山少林寺石刻艺术大全,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12月版,第288.

[17] 孟昭水校点集注:岱览校点集注 (下篇),泰山出版社20078月版,第689.

[20] 刘复享,(?1283)元代将领。齐河县人。德州等处二万户军民总管刘通公之子。曾远征日本,晋镇国上将军、淮西道宣慰使、都元帅。官至奉国上将军而卒。

[21] 长海按:法王晖禅师,在法王寺未见到有关记载,颇疑即山东徂徕山光华禅寺之晖禅师。详情待考。

[22] 长海按:疑是高丽国人,有《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传诵甚广。

[23] 香山鉴禅师,即汝州香山寺玉峰妙鉴禅师。

[25] 燕山,此两字碑文原空,接上文,应是省燕山二字。

[26] 长海按:重孙辈分,根据福裕所定少林寺宗派,应是字辈,不知何以是.

[27] 此碑存少林寺,是元初少林寺史事的一篇重要碑文。从碑刻立石曲折过程,到碑文的欲言又止,足以让人体察元初少林寺佛教传承的微妙之处。此碑嵩山数种史志均有转录,惜误文漏字甚多,标点亦不甚准确。此次对照原碑重新过录,并进行了重新标点。原碑碑阴有复庵宗派, 叶德荣先生《宗统与法统----以嵩山少林寺为中心》一书有转录,此次未能获得拓片或照片核对,故只能待以后补充考证。

[30] 此字漫漶,或当,法王寺碑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