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懂得?:3、主人翁

 优雅的雷凯 2013-06-02
主人翁为一语,意思是当家作主的人,我们现在用的最多的是主人翁意识一词。
其实主人翁的由来与现在人们莞尔一笑后意味深长所说的“绿帽子”一词同出一处,你惊呆了吧!
典故来自馆陶公主,汉唐时期,人们经常以公主的封邑所在地来称呼公主,历史上被称为“馆陶公主”的,皆是食邑封在馆陶县而得名的。历史上有四位封号为馆陶的公主,一是汉文帝女馆陶长公主刘嫖,二是汉宣帝女刘施,三是汉光武帝女刘红夫,四是唐高祖十七女(名不详)。重点要说的是刘嫖,西汉皇室的馆陶长公主,是汉文帝有史料记载的两个女儿之一,窦皇后的唯一的亲生女儿,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同时也是汉武帝的姑母兼岳母,其女就是那个“金屋藏娇”的女主角阿娇。而且她还差点杀死了那么我们七出匈奴无败绩,横扫大漠,为西汉皇朝乃至汉民族挺立千年立下赫赫战功的民族大英雄——大将军卫青,建元三年,卫子夫有了身孕,引起了陈皇后的嫉妒。馆陶大长公主为了给女儿出气,意图谋害卫子夫的弟弟、未来的抗匈名将卫青。好在卫青的好友骑郎公孙敖联合一帮壮士去把卫青救了出来。卫青被救回来后,卫子夫及卫青全家都得到了武帝刘彻的赏赐,卫家开始显贵。 (汉·班固《汉书·卫青霍去病传》:大长公主闻卫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时给事建章,未知名。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骑郎公孙敖与壮士往篡之,故得不死。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及母昆弟贵,赏赐数日间累千金。君孺为太仆公孙贺妻。少儿故与陈掌通,上召贵掌。公孙敖由此益显。子夫为夫人。青为太中大夫。)
陈皇后(阿娇)越来越受到冷落,最后求助于巫蛊。并将女巫楚服请到宫中。 所谓巫蛊,是古代一种信仰民俗。即用以加害仇敌的巫术。起源于远古,包括诅咒、射偶人(偶人厌胜)和毒蛊等。诅咒在原始社会已很盛行,古人认为以言语诅咒能使仇敌个人或敌国受到祸害。《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郑伯伐许,颍考叔被本国大夫公孙阏(子都)用暗箭射死。战争结束后,郑伯为惩治射颍考叔的凶手,命军队出貑(公猪)及犬、鸡,诅而射之。传世之《祖楚文》,据考为秦惠王诅咒楚怀王的告神之辞。汉代,诅咒术十分盛行,故法律规定对诅咒者处以死刑。射偶人是用木、土或纸做成仇家偶像,暗藏于某处,每日诅咒之,或用箭射之,用针刺之,认为如此可使仇人得病身亡。
古人迷信,对巫蛊的威力深信不疑,施行巫蛊是很恶毒的罪,汉书称女巫楚服等“坐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陈后行巫蛊的事情败露后,武帝大怒,将楚服枭首于市,连诛者三百余人,废了陈后,并将其赶出长安,让她住在馆陶为了讨好武帝送给他的长门宫,完全扫回娘家。(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以故陈皇后骄贵。闻卫子夫大幸,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陈皇后挟妇人媚道,其事颇觉,于是废陈皇后,而立卫子夫为皇后。
班固《汉书·外戚传》:初,武帝得立为太子,长主有力,取主女为妃。及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十余年而无子,闻卫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上愈怒。后又挟妇人媚道,颇觉。元光五年,上遂穷治之,女子楚服等坐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楚服枭首于市。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三46汉公主不讳私夫条:武帝姊馆陶公主寡居,宠董偃十余年。主欲使偃见帝,乃献长门园地,帝喜,过主家。主亲引偃出,偃奏:“馆陶公主庖人偃,昧死拜谒。”帝大欢乐,呼为主人翁。
为究其源,现将原文摘录如下:
初,帝姑馆陶公主号窦太主,堂邑侯陈午尚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余矣,近幸董偃。始偃与母以卖珠为事,偃年十三,随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主召见,曰;"吾为母养之。"因留第中,教书计相马御射,颇读传记。至年十八而冠,出则执辔,入则侍内。为人温柔爱人,以主故,诸公接之,名称城中,号曰董君。主因推令散财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发,一日金满百斤,钱满百万,帛满千匹,乃白之。"安陵爰叔者,爰盎兄子也,与偃善,谓偃曰:"足下私侍汉主,挟不测之罪,将欲安处乎?"偃惧曰:"忧之久矣,不知所以。"爰叔曰:"顾城庙远无宿宫,又有萩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献长门园?此上所欲也。如是,上知计出于足下也,则安枕而卧,长无惨怛之忧。久之不然,上且请之,于足下何如?"偃顿首曰:"敬奉教。"入言之主,主立奏书献之。上大说,更名窦大主园为长门宫。主大喜,使偃以黄金百斤为爰叔寿。
叔因是为董君画求见上之策,令主称疾不朝。上往临疾,问所欲,主辞谢曰:"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入,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一日卒有不胜洒扫之职,先狗马填沟壑,窃有所恨,不胜大愿,愿陛下时忘万事,养精游神,从中掖庭回舆,枉路临妾山林,得献觞上寿,娱乐左右。如是而死,何恨之有!"上曰:"主何忧?幸得愈。恐群臣从官多,大为主费。"上还,有顷,主疾愈,起谒,上以钱千万从主饮。后数日,上临山林,主自执宰敝膝,道入登阶就坐。坐未定,上曰:"愿谒主人翁。"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顿首谢曰:"妾无状,负陛下,身当伏诛。陛下不致之法,顿首死罪。"有诏谢。主簪履起,之东厢自引董君。董君绿帻傅韝,随主前,伏殿下。主乃赞:"馆陶公主胞人臣偃昧死再拜谒。"因叩头谢,上为之起。有诏赐衣冠上。偃起,走就衣冠。主自奉食进觞。当是时,董君见尊不名,称为"主人翁",饮大欢乐。主乃请赐将军、列侯、从官金钱杂缯各有数。于是董君贵宠,天下莫不闻。郡国狗马蹴鞠剑客辐凑董氏。常从游戏北宫,驰逐平乐,观鸡鞠之会,角狗马之足,上大欢乐之。于是上为窦太主置酒宣室,使谒者引内董君。
为方便大家阅读,摘要译文如下:
汉武帝的姑母馆陶公主号为窦太主,早年许配给堂邑侯陈午。陈午早死,馆陶公主寡居,已经五十多岁了,与一个叫董偃的人私自同居。董偃是长安城里一个小商人家的孩子。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和母亲以卖佩珠为生。董偃随母亲到公主家卖珠,公主府上的人都说这个孩子长的清秀。公主听说后,召见董偃,对他说:“我把你当自己的孩子养着。”从此,董偃就留在公主府,公主派人教他读书、识字。董偃养到十八岁,出去的时候坐的是高头大马,晚上与公主同寝。董偃相貌英俊,为人潇洒,性格温和。贵族、王公、大臣因为公主的原因,都愿意和他结交。称呼他为“董君”,在长安城中名声很大。
董偃与公主的事,最终传到了汉武帝的耳朵里。有一次,公主称病不朝。汉武帝就亲自到公主府中去探望她。公主拜谢,寒暄已毕。还没有坐定,汉武帝就问姑母:“我想拜见一下主人翁。”公主听了,赶紧下殿,去掉耳环首饰,伏地请罪。她说:“我行为无状,辜负了陛下的厚望,该当死罪。陛下没有把我抓起来交给有司审问,已经很宽大了。死罪!死罪!”汉武帝让她起来。公主赶紧收拾好簪环,到东厢房把董偃找出来。董偃头戴绿头巾(绿色为贱色,表示地位低下,是“绿帽子”最早的出处),手持皮筒,磕头请罪。汉武帝幷没有怪罪董偃,还赏赐给董偃衣服、帽子。公主摆筵,请汉武帝入席,亲自为皇帝奉食进觞。当时,董偃见皇帝不自呼己名,而自称为“主人翁”。汉武帝听了大笑,饮宴甚欢。宴罢,董偃贵宠之名,天下皆知。
上文所说:“。。。于是上为窦太主置酒宣室,使谒者引内董君。。。”还有下文:当他们要进入宣室时,东方朔执戟上前阻拦,对武帝说:“董偃有三个罪名可杀:他以臣下的身份,私侍公主,这是第一条死罪。败坏男女风化,搞乱婚姻礼制,有伤先王的制度,这是罪二;陛下正当壮盛之年,须积思放六经,留心于王事,追慕唐虞的政治,仰敬三代的教化,而董偃却不知依经书劝学,反而以靡丽为重,奢侈为称,尽狗马之乐,极耳目之欲,行邪枉之道,径淫辟之路,这是国家之大贼,社会之大害,这是他第三条死罪。”
武帝听后,默不作声,过一会说:“我已经摆好酒宴,下次再改吧!”
东方朔说:“不可以。宣室是先王的正殿,不是议论正当的国事,不能进去!正是这样,淫乱的事情才渐渐消除下去。不要弄到这样的境地:竖貂教桓公淫乱,后来终究和易牙一同为患;庆父缢死于莒国,鲁国方得安宁;管蔡诛灭了,同室方得治安。”
武帝听罢便下诏停摆酒宴于宣室,改摆在北宫。让董偃从东司马门进去,后又把它改称东交门。赏赐给东方朔黄金三十斤。从此,董偃逐渐失去了宠爱,三十岁就去世了。过了几年,馆陶也去世,董偃与她一起合葬在霸陵。馆陶和董偃也被认为是往后公主贵人做越礼之事的开始。
《汉书·东方朔传》:公主贵人多逾礼制,自董偃始。
董偃后又得汉武帝宠幸,及后失宠,郁郁而终。死后,与窦太主合葬于霸陵。(霸陵,汉文帝陵寝,又作灞陵。灞,即灞河。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了桥,故称“灞桥”。因霸陵靠近灞河,因此得名。位于西安东郊白鹿原东北角,即今霸桥区席王街办毛西村西,当地人称为“凤凰嘴”。
唐代西安的霸陵桥,到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去,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这里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霸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著名诗篇有: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灞陵行送别 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灞桥,这座久负盛名的古桥,曾引起多少文人的咏叹;那桥边的垂柳,又让多少迁客为之断肠;那桥下日夜东流的灞水,又让多少离情别绪,变得绵绵无绝期。诗意得经不起任何物化东西的碰撞。哪怕一次小小的撞击,都会让心中美丽的倩影灰飞烟灭。 李白叹道:“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岑参写道:“初程莫早发,且宿灞桥头”,刘禹锡唱道:“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李贺咏道:“灞水楼船渡,营门细柳开”,李商隐吟道:“灞水桥边倚华表,平时二月有东巡”,等等,不一而足。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仅《全唐诗》中直接描写或提及灞桥(灞水、灞陵)的诗篇就达114首之多。其后经过历代墨客骚人妙笔的润饰,日久天长,灞桥竟被人们改称为“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据《唐诗纪事》记载:“雍陶一次送别故旧,行至灞桥,问随从曰:‘此桥为何称情尽桥?’随从道:‘因送别到此为止点,故称之情尽桥。’雍陶感惜别之情:‘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它离恨一条条。’”这就是脍炙人口的《折柳桥》。
多了去了,不再一一例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