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柯云路:家长的最低与最高境界

 指间飞歌 2013-06-02

第一境界:舍得给孩子花钱;第二境界:舍得为孩子花时间;第三境界:家长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第四境界:家长为了教育孩子去学习;第五境界:家长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最高境界:父母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

柯云路教育学作品

《培养好孩子的20条金规》

精华选载

【未来强者心理重建法】

——怎样培养孩子强大的气场——

善于帮助孩子同时又善于请孩子帮助自己的家长,是真正聪明的家长。

一 大声讲话法

心理重建法的第一个方法,行之有效,又很简单,是大声讲话法。

大声讲话是克服心理素质缺陷的有效训练手段之一,也是提高社会行为能力、社会生存能力、适应能力的重要训练。

大声讲话是必要的社会生存能力

不能在社会上明白无误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请求、想法、感受、态度,是缺乏社会生存能力的人。有的人终生受困于这样一个缺陷:在各种陌生和公开的场合,各种自己心理上感到有压力的场合,不敢明白无误地、声音清楚地讲出自己的观点和要求,表达自己的感受。

解决了这一弱点,人才可能真正全面地走入社会,才能在社会中获得权利的相对完善,行为的相对完善,整个生活的相对完善。

从小训练孩子大声、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家长们一定要明白,解决这个问题攸关重大。一定要让孩子从小能够大声地,同时又是自然地、清清楚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望、情感。有的人到了二三十岁、三四十岁都不能在公开场合明明白白地大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多么重大的一个问题!

一定要给孩子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你的孩子将在人生中失去很多机会,增加很多困难。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孩子如果在公开场合、陌生环境还没有大声讲话的能力,不要着急,家长先要有解决问题的想法,并制定出相应的计划。

有奖训练,立竿见影

对于小孩子,特别是很小的孩子,方法很简单:利用他最急切的要求,作为一种奖赏来训练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总是喜欢要一样东西,要吃的,要玩的。让他大声说句话,或者大声表达一个观点,你再给予他。这种方法是家长很容易掌握的。对于一两岁的孩子,是百灵百验的事情。

千万不要觉得让孩子大声叫一声就是委屈他了,孩子会终生受益。一定要让孩子大声讲话。如果讲得虽然大声,但是还不够清楚,就要求他说清楚一点。比如他想要个玩具,可是讲得太快,不清楚,你让他说清楚,然后满足他的要求。这是个立竿见影的简单手法。

夸奖鼓励,由易而难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方法也不难。第一,夸奖鼓励;第二,由易而难。他不是比较怯生吗?那么,在某一个场合,他说话的声音比原来大了一些,立刻夸奖,立刻鼓励。训练讲话一定要由易而难。不能上来就让他见一个他最害怕的陌生人,到一个特别严肃的场合让他大声讲话,这样会把他吓住。先在家里大声地讲话,和熟人大声地讲话,再过渡到人多的场合大声讲话,这是对大一点的孩子的训练诱导方式。

及时晓之以利害

第三,对于再大一点的孩子,一定要及时晓之以利害。要告诉他,不解决这个问题,你的人生将要失去很多机会。敢于清清楚楚地讲话,是一个人必备的能力。成熟的孩子明白了这一点,问题很快就会得以解决。

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明白吗?说明白,又不明白。这么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对有的人如果不用一句话明确地告诉他,可能他终生都不着急。现在二十多岁、三十多岁、五十多岁的人,都敢大大方方走到讲台上讲一番话吗?不一定啊!

所以,好像人们都清楚,其实很多人不清楚。要立刻对孩子晓之以利害,告诉他们,这个问题不解决,人生失去一个重要的能力,叫做“自己没有自己的嘴”。

家长的示范很重要

第四,在家里做表情朗诵。

找一个故事,做表情朗诵。小说里不是有各种人物吗?用表情朗诵。这一段是一个小孩在说话,就用小孩子的声音大声念一段:“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那一段是爸爸说的话:“宝宝,给爸爸开门。”要用爸爸的声音来朗诵。要在家里有声有色地念文学作品,声音大一点,如入无人之境。在家里用十分的声音讲话,出门用七分的声音讲话就不费力。

这是个非常简单的方法,你自己如果口才不太出众也可以这样训练。特别要朗诵那些接近你讲话的东西。比如,你希望像某个名人那样讲话,很简单,找到一本他写的书,大声朗读,就好像讲话一样,要口语化。训练表情朗读,朋友们可以找到各种讲演稿,这一类文字使你能够进入讲话者的角度,以便找到感觉。

总之,大声讲话是训练孩子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 交还权力法

第二个方法是交还权力法。

经常被家长剥夺的两个权力

现在某些家庭教育剥夺了孩子的权力。剥夺了孩子哪几个权力呢?自己关心自己的权力,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力,还有自己关心他人的权力。

人有两个权力,一个是关心和管理自己的权力,一个是关心别人的权力。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法律说,你不能关心自己,不能关心别人。即使是最专制的国家都不敢这样说,可是我们的家长就敢。

当一个孩子七岁了,八岁了,九岁了,十岁了,你把他的一切:学习、吃喝拉撒睡都管起来,安排起来,照顾起来,你就是剥夺了他关心自己的权力。当一个孩子十岁了你还不让他去关心父母,关心他人,你就剥夺了他关心别人的权力。两个权力的剥夺使我们的家庭教育陷入了巨大的误区。对家长不好,也造成了孩子的性格缺陷。

孩子天生具有关心自己和他人的兴趣

孩子天生是有关心自己和关心他人的兴趣的。小孩子也在过家家,弄个小锅小碗小盆,模拟做饭。这叫自己关心自己。把洋娃娃抱在怀里,拍着哄着,让她睡觉,或者找个小点的小朋友当小孩,给他模拟剃头,模拟洗脸,这叫关心他人的兴趣,从小就有。孩子的这两个关心,是他作为一个人必然在文化中学习和模拟到的本领和生活内容,你把它剥夺了,可以吗?不可以!

在孩子特别小的时候,家长只是代管这两个权力。这不是你的权力,是孩子的权力,暂时由你代管。当孩子在母腹中的时候,由你代管;当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你也代管一段时间。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要把这两个权力逐渐交还给孩子。到了孩子十七八岁的时候,就要完全交还给他。到了孩子二十岁、三十岁你再管起来,孩子不成为年轻人,家长也不成为家长。

有指导地把权力交还给孩子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当你把权力逐渐还给孩子的时候,我们还要加一个词来界定,叫做“有指导地把权力交还给孩子”。因为孩子或者是小,或者是因为一直被溺爱,没有让他管理过自己,关心过自己,关心过别人,他一时还做不好,要有指导地交还给他。

这些权力包括什么?管理自己学习的权力;掌握自己作息的权力;掌握自己玩耍的权力;支配和使用你给予他的那份金钱的权力;社会交往的权力;选择和安排自己穿着的权力;选择和安排自己饮食的权力;掌管自己的床、书桌、抽屉的权力;掌管自己书籍的权力;在你给定的经济范围内,他有选择自己购买物的权力。随着他的长大,随着他的成熟,这些权力你要逐渐地、有指导地一一交给孩子。

一个从小把自己的抽屉、书本、床铺整理得井井有条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工作中就有管理周边环境的能力,管理物质、管理金钱的能力。你给了孩子零花钱,给了他一个限定,花钱的时候你不要干涉他,而要指导他,使他能够正确使用。饮食也不要安排得太具体,一桌子菜,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想减肥,你偏让他多吃,这都是干涉孩子权力的做法。

不会关心父母的孩子也不会关心他人

让孩子有关心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力,又逐步有关心他人的权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七岁以上的孩子,如果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不知道在父母生日的时候有所表示,只能说是家长的无能和错误教育。因为他不训练孩子关心他人,不给孩子关心他人的权力。当一个孩子不会关心父母,不会关心家人的时候,在他以后的生活中也可能不会关心他人。这种人在社会中怎么生存呢?

所以,交还权力,也就是把孩子的时间和空间交还给孩子,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把权力交还给孩子的时候,是有指导地交还,并不是说一切都由你吧!结果他管得乱七八糟。不按时睡觉,不按时学习,什么都不行,这叫没指导地给予。不侵犯孩子的权力,将孩子应得的权力给予孩子,当孩子在你的指导下执行得比较正确时,不要随便干预孩子、侵犯孩子的权力。

从小被剥夺权力的孩子没有创造力

从小被剥夺这两个权力的孩子是没有创造力的。

一位很有成就的人士曾经讲过一句话:从小我管理自己的抽屉。这个世界是属于他的,他安排得井井有条。抽屉体现出孩子管理自己的责任心,那种能力和自信,那种安排自己的想象力和艺术性。所以,从小被剥夺权力的孩子是没有创造力的,是没有生存能力的,是没有社会适应能力的。

要与孩子保持适度的距离

不侵犯孩子的这两个权力,一方面表现在属于孩子的时间和空间要还给孩子,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家长与孩子要有的适度距离。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你不能把孩子所有的活动都限定在你的视野之内。没有适度的距离,影响孩子的发育。

在这里,适度是重要的。和孩子过于疏远,对孩子毫无关心、疼爱,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暖,没法正常健康发展。但父母处处笼罩,孩子缩在强大的羽翼下,没有自由活动的空间,也不会成长好。

所以,把权力交还给孩子的结果应当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制能力也逐渐地增长。

三 角色置换法

第三个方法是角色置换法。

这是为了增加孩子的生存能力、社会的适应能力,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使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一种在家庭中比较便于操作的方法。

让孩子为某些事情作主

一般情况下,家里的事情都是家长作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请你让孩子对某些事情做主。两三岁的孩子,就可以请他发表意见。今天吃什么饭?买什么菜?他有时候也很愿意做主。再大一点的孩子,有更大的发言权。家里买什么家具,买什么电视,换什么窗帘,怎样装修房子,星期天怎么过,爷爷奶奶的生日怎么过?涉及到更大的事情,可以和更大的孩子商量:父母的工作、家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可以让孩子出出主意。让孩子为某些事情做主,使孩子站到家长的角色上,这叫角色置换。

更具体的做法,请孩子在假日当一天家长,家长当一天孩子。在这一天全部是孩子说了算,家长体会体会当孩子的感觉如何?如果孩子用你的方法来管理这个家,你舒服不舒服?

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家长就知道了,当孩子的有哪些地方还不够舒服,不够自在,也知道自己当家长有哪些地方处理得不合适。另一个,是让孩子体会到了当家做主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和心理素质。双方都有收获。

请孩子评判一下家长

角色置换法的另一个具体作法,请孩子评判一下家长。平常都是你评价孩子,你找一个时间,非常诚恳地请孩子评价一下你,说说爸爸妈妈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爸爸妈妈哪儿做得好,哪儿做得不好。特别让孩子评价一下爸爸妈妈形象设计得好吗?对待孩子的态度正确吗?作为家长,你的创造力,你的智力,你的心理素质、强者素质,你的健康状态,你的道德能力和整个社会适应能力水平如何?这样评价家长,能够使双方进一步理解和沟通。

许多孩子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反过来,他们认为自己很理解家长。那么,请实践一下,让孩子评价评价你们。你会发现:一方面,你的有些优点,你的长处,好的品质,孩子很理解,他能够欣赏你,这会让你感动,会让你得到开拓人生的力量;另一方面,你的不足之处,你的缺陷,你的人生弱点,孩子可能看得非常真切,当孩子以十分亲切的口气提出时,会让你有所触动,使你产生重塑自己的愿望和决心。

向孩子请教问题

请孩子评价家长,还有一个技术,就是向孩子请教某些问题,请孩子帮助自己做某些事情。当一个家长,特别是那些比较能干的家长向孩子请教某些问题的时候,你们会发现,孩子在这种时候的郑重其事是你们意想不到的。虽然过去他习惯了你帮助他,可是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会大大激发孩子的责任心、关心他人的自豪感,他们会很努力地帮你想问题。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攸关重大的。

一个善于帮助孩子、指导孩子,同时又善于让孩子帮助自己、善于向孩子请教、让孩子指导自己的家长,是真正的好家长,真正聪明的家长,真正平等对待孩子的家长,真正尊重孩子创造力的家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