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旧风席卷中国?

 蕙籣留香 2013-06-04
为什么怀旧风席卷中国? 译者:愿之风景原文作者:AMANDA R. MARTINEZ 2013-06-01 11:39:43双语对照 | 查看译者版本

在北京8号火锅店,下午5:30响起尖锐的学校下课铃声。顾客并没有坐在桌子前,而是坐在老式木桌前。菜单是选择题考试。店中没有服务员,只有班长,顾客需要举手才能得到班长的回应。 然而,并非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用餐。这家餐厅仅仅为80后设计,进门时,店员会检查顾客的身份证。

“我们的本意并非排除任何人”,店主袁宝(译名)说,他和蔼可亲,今年32岁,长刘海,穿着工装裤和印着头骨的衬衫。仅仅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拥有相似的回忆和经历。”袁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顾客可以回忆起童真时代的安全空间。这个想法很可行:当餐厅播放起甜蜜的经典童谣时,一个25岁顾客说这些童谣让她想哭。

这家教室餐厅是当今中国80后掀起怀旧浪潮的一部分。2010年底,2位年轻人表演迈克尔.杰克逊的《Billie Jean》并把视频传到网上,11天后,这段42分钟的电影被点击7百万次,引发20几30岁人们对容易落泪的事情的大规模评论。这群年轻人也蜂拥至国内鲜有现存的国有百货商店,这些商店在中国经济改革前已经建起,但已经被西式购物中心所取代。这类百货商店有着如美国5分、1角钱币那样令郎满目的商品,除了褪色的毛主席海报、结账的算盘,这里青年们可以找到伴随他们成长的国货。北京西南边永安百货(音译)的店员张女士说:“几年前,80后出现在商店里,他们四处参观然后高兴地回到这里。”恰好在这个时候,一位26的男人出现。他回想起着一堆铁杯子说:“我小时候经常拿着这些杯子玩。”

虽然这种苦乐参半情绪的爆发是个人过往经验的变体,但是这也许是中国人对祖国历史强烈兴趣的表达,又或者是尝试着保持文化连续性。但是最近关于怀旧认知作用的心理学研究提出形成这一思潮可能是80后现代社会经验所导致的。

许多研究表明,当我们有一些心理小病时——孤独、社会隔离、自我怀疑、负面情绪,还有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怀旧可以是应对这些问题的方法。这类小病可以使大脑筛选出缓存的回忆,唤起有着特殊叙述意义的回忆。研究人员分析成百上千份怀旧叙述,他们发现叙事者通常特写家人和朋友,重大的事情,又或者两者皆有。叙事者通常是主角,叙事的角度基本是关于救赎:最初,事态看起来非常严峻或者无望,但最终问题得以解决,大团圆结局。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怀旧,我们带回过去辉煌成就和密切关系的表面证据,带回我们曾经生活安全而有序的时光。北达科他州立大学一位心理学家兼怀旧研究者Clay Routledge解释道:“你正在肯定你自己——‘我已经有伟大的成就’,未来大概也可以做些伟大的事情,‘现在我可能觉得不确定,但看看我的过去。我是令人喜爱的人。我一定会有所作为’。”

为了消除怀旧成为情绪缓冲,Routledge和其他研究人员怀旧者的自我意识。受试者参与被称为心理恶魔的测试:在公众场合解数学题、阅读一篇能够引起潜在焦虑的文章、被告知他们性格测试的结果表明他们极有可能孤独终老且不为人所爱。在一些实验中,比起其他受试者,觉得自己不重要、注定被抛弃的受试者更为怀旧。在其他的研究中,受试者自我意识被质问前或者刚刚被质问后,他们唤起一段怀旧的回忆或者一件普通的事件。沉浸于怀旧回忆的受试者明显没有那么大压力、防御,社交方面觉得更受支持和更为满足,比起不怀旧的受试者,他们更加乐观。

怀旧情绪也可能是精神恢复力和动力的来源,这直接质疑一些把怀旧看作麻痹、文化停滞先兆的评论家。“恰恰相反”,南安普顿大学心理学家兼怀旧情绪专家Constantine Sedikides说,“当你变得怀旧,你并不会成为仅仅关注过去的人。你想要从那走出来,开始做事情。”

怀旧自律效应作用于中国的80后。中国独生子女政策1979年开始实施,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容易感到孤独。他们生活的时代是中国转型至市场经济的时期,他们非自愿地成为开拓者,肩负着定义现代和中国化的任务。虽然他们的父母有着国家分配的工作和住着政府补贴的房子,但是他们却要在前景不算明朗的、波动的社会中追逐自己的梦想。努力学习、考高分成为年代的基石;人们认为勤奋学习可以创造更完美、更专业的人生,同时也创造更多财富。但是对教育的过分重视使得大学毕业生多余空缺的职位。(2011年一项研究表明21至25岁失业大学毕业生已经超过16%。2011年,接近7百万大学生即将毕业。)

80后现在20几岁或者30多岁,他们努力操纵这个荒芜的就业市场,同时又是孩子和父母唯一的经济支柱(中国民俗要求子女孝敬父母、照顾下一代)。许多人离开偏远家乡到城市里打工,但却面临着城市中稀缺白领工作的残酷竞争。为了稀少的升职机会,他们每天工作11个小时,参与残酷的办公室政斗。像上海和北京等许多城市的房价与收入比例高达23:1,大多数人买不起房,但是80后则承受着结婚前必须买房的巨大压力。还有城市过于拥挤、史无前例的污染问题、以及许多食物安全丑闻(过去六个月,传出牛肉中的炭疽、老鼠肉当作羊肉出售、超出抗生素安全范围的鸡肉、上海供应饮用水的河流中发现大量死猪,以及国内瓶装水水质不如自来水这些谣言)。这些问题带来的压力导致被称为心理触发器的怀旧情绪。周心悦(音译)是广州中山大学的心理学家,他的研究表明怀旧支撑着中国人民多层面社会链接的意识。他说:“对80后而言,缺乏掌控我们人生的不确定性是最不能忍受的,所以我们必须从过去中寻找肯定。”

营销者希望利用80后这一新的唯物主义渴望:最近几年Chevrolet和Hewlett Packard发起怀旧活动,但是像回力鞋、永久牌自行车、健力宝饮料已经在恢复旧货的市场中抢占先机。据上海咨询公司Bergstrom Group的创始人、《聚焦东方》的作者Mary Bergstrom所言,最成功的怀旧广告和物品并不仅仅使怀旧者暂时从唤起过去安全的回忆中得到安慰,还与80后的现实和他们对未来的希望相关——研究者的结果强调怀旧可以缓解心理小疾病并促进产生乐观情绪。中国的年轻人并非仅仅受害于国家戏剧性地社会变动。猖獗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以及从关注社会文化到在意个人财富的转型也使得不同年轻的人们渴望更简单、更能相互信任的时代。作为中国全球消费主义、流行文化和技术时代的第一代人,80后至今已成为表达他们怀旧情绪的最广泛人群。

一个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这代人复燃对卡通玩具系列变形金刚的喜爱。变形金刚1984年引入中国,这部动画是关于机器人为追求善恶变成强大的机器的故事。2007年10月,美国电影《变形金刚》在中国上映,成为当时中国票房第二高的外国影片,也重新掀起玩具热潮。

回到北京的教室餐厅,一个变形金刚玩具伫立在货架前,架子上有着五颜六色的80年代玩具。隔壁的桌上,29岁的刘静(音译)与她以前同班同学喝着啤酒有说有笑。“这里让我们感觉又回到过去拿无忧无虑的时光,每天只需要开开心心去上学”,她说。就在那时,工作人员拿出一眼就可认出的一年级英语课本复印件,一个年轻男孩自愿大声朗读。全场安静,与他共进晚餐的同伴接着继续朗读。

Amanda R. Martinez是一位科学记者和剧作家,她正在撰写一本关于全球怀旧现象的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