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轻负担,高质量”的学校2

 麦田的馆 2013-06-04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卉原中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二)
学生在围场全运会上表演大型团体操《四季木兰》

  上篇

  不留课外作业

  导学案以外不再布置作业。每个知识点一个导学案,每个导学案中最多只有八九道题,就是每学科每天平均只有四五道题的作业量,学生彻底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了!从此学习不再累!

  学生不做作业了,知识怎么能掌握?副校长刘树华是这样解读的:

  以导学案为载体,安排学生讨论交流。先让学生一对一交流,再小组交流。以错题,理解不透的题为内容,边讨论边记录。并将小组生成的问题板书到相应的黑板上。这是学生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优秀生同时得到了巩固强化,卉原合作学习的理念和口号是“把别人教会了,自己才算真会了”。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首先在组内共同研究解决问题,老师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展示。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每个组选一名代表讲解,其他同学可以随时质疑,点评,让所有学生在展示环节中都处于精力集中状态,然后老师再进行点拨。老师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四是评出本节课的展示之星、点评之星,质疑之星。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让学生通过发现知识,深入地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不仅能说得出、做得对,还要讲得透,成为小老师、小专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大胆点评、大胆质疑,学校出台了一项决定:每班每学期期中、期末评出展示之星、点评之星、质疑之星、综合评比(展示、点评、质疑)先进个人、先进学习小组、先进小组长各3个。综合评比先进个人、先进小组长每人次发奖学金50元,先进学习小组成员每人10元,展示之星、质疑之星、点评之星每人30元。秦海山告诉笔者,仅此项奖励,学校每年支出近100万元。笔者做了一个调查,学生的获奖面几乎达到全部。

  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及卉原对策

  秦海山说,现在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似乎成了一种潮流,但冷静观察一些课堂现象,我们看到了热闹、自主的背后,却存在着诸多值得深思的误区:

  误区一:为合作而合作。

  许多老师认为,一节课里没有合作交流就不是一节好课。由于这种片面理解,课堂上热闹的合作多了,静静思考的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展开讨论、研究,由于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他人同化,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同时由于没有充裕的合作时间,制约了合作学习的深入开展,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教室里虽然出现了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不是高效课堂而是搞笑课堂。

  误区二:合作学习并不合作。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个别学生“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准备不足无从下手,好长时间课堂鸦雀无声;汇报时常常说:“我觉得……”、“我认为……”而不是说:“我们觉得……”、“我们小组认为……”等等。而且学生的个体成功也往往被泛化为小组的成功,虽然学生参与的机会增多了,但参与度却不高,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着“主宰者”的角色,困难学生却成了听众。

  误区三:没有养成倾听的习惯。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不仅不会倾听,甚至不能容纳别人的意见,人人都急于表达自己的思想,结果导致谁也不再倾听、不愿倾听,难以形成有效的研讨氛围。

  误区四:缺少有效的评价方式。

  教师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小组成员互评与自评,对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尤为有效。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一锤定音“你说得真好!”、“你这里错了,应该……”而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和小组之间缺少应有的评价,学生想的是:我的回答老师满意吗?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偏重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少生生之间的自我评价。显然造成这些现象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由于教师的引导和不科学的评价观造成的。

  卉原中学的对策:

  1.科学组建

  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相对稳定的学习小组,合作小组之间要力求均衡,无明显差异,这样既保证小组合作成员之间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又能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内各成员间的互助合作与主动参与;而且各小组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保证各小组之间的竞赛能公平地开展。

  2.合理分工

  不仅如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还对每一位小组成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如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材料员等,小组长要负责整个探究活动的组织、协调,通常要确定综合能力较好、表现欲望较强的学生;记录员负责把小组在探究活动中测量的数据和发现用简单的文字或图画快速准确地记录下来;在整个合作过程中,大家共同合作人人参与,且人员分工采取定时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在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

  各小组在有序的竞争中展开探究活动,学生逐渐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使他们学会既善待自我、又欣赏别人,只有既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团队学习效应,从而提高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意识和兴趣,增强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3.制定合作细则

  学生通过讨论自行制定相应的“合作规则”。如要相互配合、谦让;讨论、交流学习时要控制声音,要尊重、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意见;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自己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或困难,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等等。在活动时经常提醒学生按照规则检查自己的行为,监督其他的同学,久而久之他们逐渐形成以规则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的习惯,合作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培养。

  4.适时点拨引导

  教师要弯下腰来与学生一起参加探究活动,一起展开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到老师也是我们的一分子,老师也在和我们一起探究、一起学习,是我们学习的伙伴,并且还可以让自己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达到教学相长。

  5.学会倾听交流

  在听同学发言的过程中,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要听清同学发言的思路,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这种想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或者有什么精妙之处,如果自己不能理解应在同学发言后提出询问或质疑;如果有不同的意见,不随便给予否定,要以“我认为……”、“我想补充说明……”等方式参与交流,这样既尊重了他人,又创设了理解、平和的交流氛围;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不打断同学的发言,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给予适当的评价。

  6.利用有效评价

  教师应先将多年来的口头禅:“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让各小组成员们明白:他们是一个集体,成员之间应团结协作,共同钻研。同时还可以尝试设一个小组的意见为靶子,让大家对他们的意见发表见解,那么在具有团体的争论中,学生就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后,应该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作一个小结,“你觉得你今天表现好吗?”“在小组里的表现怎么样?”“你今天与其他同学互帮互助了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给自己打分评价,小组内同学互相评一评。对于其他小组的评价是,你觉得今天哪一小组的表现最好?哪一小组合作得最好?只要教师掌握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时机、扮演好教师角色、采取有效的合作评价方式,充分发挥教师在合作中协调点拨的作用,那么学生一定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7.延伸合作于课外

  课外是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培养的延伸和发展。小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更是离不开课外的实践活动,随着学生课堂上的合作探究顺利进行,学生进行课外合作探究的劲头会更高。如在教学《相见欢》时,把查找的资料按手抄报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或上网查找资料设计编写手抄报;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扩大了知识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他们的学生课外合作的兴趣和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和培养。

  新课堂“点石成金”

  这样改革课堂教学真的能点石成金吗?起初,大家都不信,初中部的刘树华校长说,起初他也不信,有一件事让他彻底信了,前不久,初二期中考试,学校决定不用本校教师出的题,悄悄从石家庄市订了一套题,等考前打开题一看,他和老师们都傻了眼,由于教材版本不同,进度不同,许多知识还没有讲,但已来不及换试卷了,只好将错就错,等到看试卷的时候,老师们大吃一惊,竟有40%的学生把还没有学过的题做对了,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等问到学生时,学生们说:“我们平常做导学案时面对的都是没有做过的新知识题,已经习惯了,所以见到没有学过的题时,我们并不发怵!”这件事让大家一下子相信了,改革课堂教学真的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神奇的作用!老师们由衷地惊叹:“看来学生们的潜力真是无穷的!”

  高中部地理教师杨爱红说,开始,她也不信,后来一件事让她彻底信了。一天,秦校长找到她,说承德市教研室组织的“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要听一节课,就安排在她的课。那天讲的是经济地理的“商业中心的选择”,她没有准备,结果上课时出现了一个小失误:学生讨论、探究、展示、点评、质疑各个环节进行完之后还没有到下课时间,她灵机一动,让每个小组利用当堂学的知识、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编一个考题来考另一个对抗组,结果,第一个小组提的问题是:“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问题一出,连她自己都有点蒙,生怕同学们驾驭不了这么开放性的问题,但只见每个小组七八个小脑瓜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一会儿,有对抗组举手,答案出来了:“优势区位条件应该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矿产;社会条件包括市场、交通、科技、政策。那我们就应该找到上面这些区位因素的优势。第二是正确理解‘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指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分析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时,要把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区位条件分别来分析。”发言一结束,立即响起掌声,连听课的老师都情不自禁地鼓掌。杨爱红当时怀疑这个题目不像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像是从什么资料上看到的,就让出题组把出题思路讲一遍。出题组说:“今天学的是商业中心的选择,以前我们学过农业、工业的区位影响,我们就是想用这样一道题,把这些学过的知识点形成一个整体考对方!”杨老师惊呆了,听课的老师惊呆了。课后,有听课的老师悄悄问学生:“这一课你们是不是提前练习好了的?”学生回答:“我们平时每节课都是这样上的!”杨爱红说,想不到,一次小小的失误,让她相信了课堂教学改革真的能唤醒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在卉原中学,每个老师都会给你讲,课改后他们遇到的许许多多“想不到”!正是在这一个个“想不到”中,他们忽然发现自己竟成了“点石成金”的高手!

  高效课堂的理论探究

  近日,笔者再次深入卉原中学课堂,亲自体验他们的新课堂。这是一节高二数学课,讲的是极坐标,这是“1+1”课堂的第二节“合作解决问题”。

  上课伊始,教师首先把“导学案”中出现的较典型的5个问题,用投影放出来并简单介绍导学案完成情况,大约用了4分钟,教师分别分析了出现问题的原因,并补充讲解了与此有关的直角坐标的知识,这个过程学生是坐着的。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并分别在导学案上做修改,这个过程学生有坐着的,许多站着的,还不时有走动的,课堂上十分噪杂,有讲解的,有质疑的,不时有学生发出“哦”、“对对”的会意声,虽然有说有笑,但每个学生都十分专注投入,每个把问题全部解决的小组举手向老师示意;这个过程大约10分钟。

  接着是展示阶段,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把导学案中的一道题到黑板上详解,本小组其他学生关注并修改补充,这个过程大约8分钟。

  之后是点评,每小组被选出的代表向全体学生讲解本组展示的题目。这个过程中,不时发生这样的小插曲:学生讲着讲着,发现了自己做题中存在的问题,不好意思地向大家吐一吐舌,马上改正,接着再讲,讲完了,再由全班学生质疑点评。这个过程大约15分钟。

  最后是教师总结,对学生展示中的不足以及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题思路和质疑具有创新的点评分别给予0.5到2分的加分,有两个做题展示的学生获得了2分的加分,一个质疑的学生获得了1分的加分,他们分别获得了本节课的展示之星和质疑之星,这个过程大约4分钟。

  与传统的课堂相比,这样的课堂为什么是高效的课堂,课后,记者同授课的孙老师进行了探讨:

  1.传统课堂模式下,教师授新课时,不明白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讲什么,所以什么都讲,讲得越细致越好,造成教师满堂灌,效率低下;新的课堂上,教师通过导学案对学生哪里会那里不会一清二楚,每一句讲解都是针对性的,针对性越强,效率就越高!

  2.传统课堂模式下,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在哪里,漫无目的地听老师讲课,还生怕遗漏了什么,跟着老师做笔记、划重点,累得不亦乐乎,大多时候,学生非常累,却没有把有限的精力用在解决自己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上;新的课堂模式下,学生通过导学案,非常清楚自己哪里有障碍,听课时就非常集中,非常有的放矢,有限的精力用在了最关键的地方。学生听课的针对性越强,效率就越高。

  3.我们知道,根据建构理论,知识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和严密的逻辑关系,学生如果不能很顺畅、正确地完成新的建构,必然是整个知识体系中某一点出现问题。传统课堂要通过大量的课后作业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完成知识建构,这也是传统教学必须通过大作业量才能保证教学效果的根源。新模式下,通过导学案,教师就能准确地掌握每个学生旧知识结构中,即旧的建构中,哪个知识点有问题,这样教师在下一节课的时候就能针对学生每个有问题的知识点“精确制导”解决问题,如孙老师就在这堂课中讲解了直角坐标的知识,这样就能当堂完成新构建,就可以大大减少作业量,提高效率。作业大量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就减下来。

  4.传统课堂模式下,学生学习靠老师,学生学习中发现问题靠老师,解决问题靠老师,学生学习是被动的;新课堂上,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学习是主动的。主动学习当然比被动学习效率要高。

  5.传统课堂模式下,学生是在纪律的约束和精神的压力下学习,学校制定严格的课堂纪律:课堂不许交头接耳、不许趴桌子、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教师还往往通过大量的诸如“知识改变命运”、理想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等思想工作,教育学生为了未来、为了理想、为了祖国、为了社会、为了父母、为了亲人……而学习,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但由于惧于纪律、由于肩上背负着如此之多的“为了”,不得不学,学习是在约束和压力下,被动地学。新课堂更注重创设知识情景,以知识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激发他们对知识探究的积极性,学习是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地学,因此新课堂效率更高。

  下篇

  探索管理

  新课堂模式下的班级管理

  新课堂模式带来的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变化,还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场革命。

  老教师这样描写看到的卉原中学教室走廊的变化:这里的走廊,早已不是我脑海中的模样,这里绝对是一道令人驻足的风景,他们把班内每个组的评比情况、每个成员的进步情况都用自己的方式在这里表现出来:有的班的晋级灵感来自“开心农场”,谁挣得相应的分数便得到一块肥地;有的班级根据学生的表现授予学生不同的“军衔”,从士兵、班长到连长、营长直至大将、元帅,晋级分明;有的班把宿舍评比情况分成 “山顶洞人”、“四合院”、“别墅”、“中南海”;他们把各种荣誉张贴出来,有“点评之星”、“质疑之星”、“展示之星”、“优秀小组”、“先进班集体”,学生个人会随着不断获得奖励从“小学”升到“中学”、“大学”,再从“博士”到“院士”到“诺贝尔奖”……孩子们的聪慧上进让人欣慰的同时,他们的天真活跃也让人忍俊不禁……

  但有心人看到的绝不仅是“一道风景”,而是这道风景的“成因”。走廊其实是班级管理、学生管理的园地,或者更像许多单位门前的“政务公开栏”,只不过多了许多童真和孩子特有的活泼。

  这些“星”是如何产生的?某同学为什么是“将军”而某同学为什么是“士兵”?现在,让我们走到这道风景深处,去看一看这道风景背后的“究竟”。

  让我们看一部中国最“小”的“宪法”。

  高二·十八班宪法

  本部宪法为高二·十八班第一部书面形式宪法。

  当今社会高素质与高水平越来越受到重视,能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能否拥有较高素质与较硬本领的关键,是一直以来班级工作的重点,据此特制定高二·十八班宪法。

  高二·十八班宪法出台意味着班委会及值日班长工作将有法可依,同时执行人员也将做到有法必依。一切以高二·十八班宪法为执行标准,将班级工作程序化、规范化、严格化。

  《高二·十八班宪法》将明确各部责任范围,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各部的通力合作及事后责任追究责任人。

  希望同学们认真执行《高二·十八班宪法》,以严抓班级工作为契机,改正自己的毛病,规范自身的行为,努力学习。

  第一章 课堂法

  1.课堂状态(包括上课、上自习)

  必须认真听讲,专注学习,不得东张西望、说笑、打闹、传纸条、睡觉。

  2.课堂讨论环节

  A1、A2必须带领组内成员进入讨论状态,组员不得单列或无所事事。组长必须讲题或安排组员讲题,组内最多只限两人出组,其余同学必须聚集到一起讨论,不许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事。

  3.每日一题检查

  学科班长于每天第四节晚自习将第二天的题公示到黑板上。各组A1于每天第三节晚自习课间去对抗组检查,检查结果交给学习班长,被考者必须认真对待,认真背诵,不得怠慢。

  4.课上不允许看小说、漫画等闲书。一经发现予以没收并点名批评。

  5.每次考完试后,学科班长必须及时统计个人挑战赛结果,交学习班长检查签字后及时张贴。大型考试挑战赛结果由学习班长统计。

  6.学案必须按时交,不许抄袭。

  7.自习课和预习课不许讨论。

  第二章 值日法

  1.轮流担任值日班长,早自习前几分钟值日班长要在班内安静的情况下,写好值日安排,明确一天的工作,内容要详细,具体,写好每日给全班同学的赠言。

  2.记录班级日志中的项目,包括:最后进班,课上出入教室的(时间要具体)。

  3.时刻关注同学们的上课状态,对不认真听课的同学予以提醒。

  4.每日必须找出较差的小组或个人至少2个。否则直接被评为本周最差值日班长。

  5.负责一天内班级中所有事务的管理,在值日期间若出现违纪情况,值日班长受同等处罚。

  6.第九节课计算小组日评比,并于第九节课公示到黑板上(特殊情况及周日除外)。

  7.值日班长要观察一天内的点评、质疑、展示情况,客观公正地评出今日的点评之星、质疑之星、展示之星各一人。

  8.早(7:20),午(14:05),晚(18:20)静班,值日班长必须按规定时间静班(有特殊情况与纪检部协商,否则每迟到一分钟静班扣除2分并依次累加)。

  9.第四节晚自习做值日总结时要使班内静下来,做值日总结时要严肃(公布小组排名、优秀个人、点评之星、展示之星、质疑之星),声音洪亮,明确指出今日的班内情况,并且与相关部门协商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0.值日班长若在值日期间被点名或违纪,则直接成为本周最差值日班长,并加倍处罚。(占苍)

敬请关注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卉原中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