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宿迁龙王庙行宫

 八王书屋 2013-06-04

宿迁龙王庙行宫

      龙王庙行宫,原名为"敕建安澜龙王庙",坐落于宿迁市西北20公里处的古镇皂河。该建筑群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改建于康熙23年。后经雍正、乾隆、嘉庆皇帝的复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占地36亩,四院三进封闭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筑群。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宿顿于此,并建亭立碑,帑金修缮,故又俗称为"乾隆行宫"。198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二OO一年六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王庙行宫建筑群,布局严整,规模宏大,轴线分明,左右对称,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整体呈长方形,双重围墙。中轴线上建筑物主次清晰,错落有致。自南向北,整个建筑群分为六大部分。最南端为古戏楼,额枋上悬挂 "奏平成"鎏金匾一块,上下门悬有"阳春"、"白雪"金匾各一块。该戏楼主要用于一年一度的初九庙会及清帝驾临时看戏之用,一九七六年被拆毁,现仅存1.4米高的石基。古戏楼向北,为青砖铺设的宽阔广场。广场两边有两根六丈高的木质神杆(俗称旗杆),神杆两边有相对应的"河清""海晏"牌楼,清代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龙王庙,都是从"河清""海晏"牌楼门进出的。广场北侧是山门,亦称禅殿。禅殿大门的两旁,置放两尊清中前期的皇家石狮,雄狮重2.8吨,雌狮重2.76吨。石狮的造型为前脚直立,后脚盘曲,昂首挺胸,雄强威猛,象征着大清帝国不可凌辱和中华民族不可侵犯。整个石狮的造型生动,用料考究,省内独一无二,国内屈指可数。山门正门的正上方,青砖镶嵌着乾隆皇帝御笔题写的七个镏金大字"敕建安澜龙王庙"和一方"乾隆御笔"印。禅门的两旁有相对的两明两暗的"脚门",是皇帝和文武官员进出行宫的通道。  


 

 
 
 

 
 
  

     过禅门进入第一道院落,中心位置是乾隆皇帝下旨建造的御碑亭,平面呈六角形,面积53平方米,十二根朱红抱柱擎托着六角重檐攒尖顶的伞状黄色琉璃瓦屋面。因其为皇家"敕"建,黄色瓦饰,形状如伞,人们又称之为"皇伞"。碑亭正中耸立着一块5米高的御碑,碑帽的正面镌刻"圣旨"二字,碑身正面刻有圣旨全文,主要内容记叙了康熙、雍正皇帝建庙的原由和修建的经过。碑身的背面刻有乾隆22年第二次下江南时,第一次下榻此处所题写的御笔诗文:"皇考勤民瘼,龙祠建皂河,层甍临耸坝,峻宇镇回涡,毖祀精诚达,安澜永佑歌,彭城将往阅,宿顿此经过,捍御方多事,平成竟若何,所希神贶显,沙刷辑洪波。"碑身、碑帽的两面分别镌刻有乾隆27年、30年、45年、49年下榻此处所题写的御笔诗文。碑座的赑屃兽,卷缩蹲卧,坚实有力。碑帽上缘和碑身四周精雕细刻着生动传神的五爪巨龙,流云袅袅,瑞气千祥,造型精致。整块御碑刻满了乾隆皇帝的圣旨和诗文,飘逸洒脱,端正秀气,国内极为罕见,文物价值甚高。尤其是御碑亭的设计,造型大方,凝重端庄,内外施柱,黄瓦红饰,充分显示了皇家建筑的特点、风格以及独有的高贵气质。特别是"皇伞"的攒尖顶,下端为倒的荷盆,中间六角圆柱上精刻着形象各异的十八罗汉像,顶端放置着象征皇帝至高无上的夜明宝珠,使整个御碑亭在第一进院落中耀眼夺目,金碧辉煌。

 
 
 

 
 
 

     在御碑亭的两旁,建有钟、鼓二楼。东边为钟楼,西边为鼓楼。建筑的形制、布局、尺度相同,每座建筑面积103平方米,重檐歇山卷棚顶,屋面苫盖筒瓦。钟楼内悬挂着嘉庆18年马士魁敬铸的八角铁钟一口,钟重2000多斤。铁钟每只角上铸有八卦图文,钟体上缘铸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八个大字,字迹端庄,苍劲有力。鼓楼内,摆放着1.4米直径的大鼓一面,龙铃虎环,鼓声浑厚。乾隆皇帝下榻此庙时,撞钟击鼓,两厢奏乐,以最高礼仪恭迎皇帝的驾临。平日里各殿宇檐角垂挂的风铃,在微风的吹动下发出悦耳的响声,衬托着庙内的晨钟暮鼓,罄声鸟鸣,回荡于殿堂之间,传布于云霄之外,使敕建安澜龙王庙更加威严、雄壮、肃穆和神圣。传说,每当洪水来临之时,龙王庙内钟鼓自鸣,声震数里,及时唤醒人们撤离险境,使百姓免遭洪水之灾。

 

 
 
 

    御碑亭的北面是怡殿。位于中轴第一道院和第二道院的相交处,占地面积66平方米,面阔四间,进深三间,怡殿正门悬挂"法雨慈云"大匾一块,殿内供奉杨、柳、杜、孟四大金刚坐像,分别持宝剑、雨伞、琵琶、蟒蛇,象征"风调雨顺",佛像造型逼真,神态各异,威武刚烈。  

    第二进院落是整体建筑中心院落。御道上的主体建筑是"龙王殿",又称"绿瓦殿"。龙王殿两侧对应的是东、西配殿。东殿供奉"五湖神",西殿供奉"四海-井神"。十尊神像皆手捧笏板,列次伺拜龙王。龙王殿是该庙最具特色的主要建筑之一,殿宇重檐歇山,清式龙吻。黄、绿、蓝为主的六色琉璃瓦覆面,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占地面积435平方米。殿前白石月台,玉石栏杆。大殿额枋高悬"福佑荣河"镏金匾一块,月台左右各有一座宝藏库,昔日用来焚烧字纸。月台当中为祭龙台,台中有吨余重的大铁鼎一尊。整个龙王殿,雕梁画栋,斗拱飞檐,结构严谨,装饰华丽,金碧辉煌,气韵无穷。大殿正中供奉东海龙王,为贴金坐像,神态端庄威严,令人肃然起敬。左右分列八大水神(俗称八大战将)。龙王象背后,绘有彩色壁画,画中有一大象,象身立一童子,手持一盆万年青,其意象征"万象长青"。这一院落中的所有建筑是该庙僧人日常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乾隆皇帝五次下榻龙王庙,也是在这里朝政议事,敬神祭祖的。

 

 
 
 

    第三进院落,是龙王庙行宫的最后一进院落,也是乾隆皇帝的寝宫。二、三院落的相交处横向轴线上建筑分别是灵宫殿和东西庑殿。庑殿是庙内的僧侣们用来读书赋诗和研究佛学的场所,也是皇帝驾临时,文武官员用来处理政务和娱乐休息的地方。灵宫殿东壁的王灵官手持七节长鞭,西壁韦驮神手捧降魔杵。正门上方悬挂"福靖灵波"横匾一块,乾隆皇帝驾临时,此殿又叫"分宫厅"。皇帝皇妃进入后宫后,其他文武百官一律禁止人内。

    中轴线北端是禹王殿,也叫观音殿。禹王殿属于宫式大作,重檐硬山,屋面饰黄色琉璃筒瓦和龙吻,大殿分上下两层,占地面积360平方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坐落在青石板筑成的1米高的须弥台上,殿高20多米,是"龙王庙行宫"内最高的殿宇。底楼额枋上悬挂"功崇利薄"镏金大字的朱红匾额一块。大殿的明间南海观音趺坐在莲花座之上。二楼的楼板是由304块纵横组合的绘有龙风呈样彩色画面的木板吊制而成,对对龙风翩翩起舞,多姿多态,各不相同。东西两头暗间,分属方丈室和藏经室,由暗间扶梯登楼即可进入顶层。大禹王像就置于顶层的中央。乾隆六下江南,五次临幸于此都是夜宿于这殿宇楼上,人们称为"正宫"。与正宫相呼应的是位于正宫两侧的东宫和西宫,这是随同南下的皇妃们居宿的地方。院落内植有柏、柿、桐、椿、槐、杨六树,取意"百市同春""百世怀杨",象征大清江山和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兴旺不衰。虽经近三百年来风雨剥蚀,柏树、柿树、槐树、杨树仍苍劲挺拔,枝翠叶绿,其中的黄杨树(又名千年矮),进人《世界名花草大全》。

   与乾隆寝宫相配套的"东廊院"和"西廓院",是东西宫的附属院落。位于寝宫横向轴线上。东廊院有僧房和斋室(亦称御膳房)20余间,西廊院有书房和客厅(亦称御书房)20余间。结构对称;形制相同。两廊院向南均设"御花园",有亭、台、楼、榭,小桥流水;有牡丹、芍药、梅花、兰花,奇花异葩,四季飘香。显现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幽雅神韵。

 

 
 
 
 
 
 
 
 


乾隆在宿迁的传说

乾隆皇帝一生曾六次沿京杭大运河下江南,途经宿迁,驻跸乾隆行宫,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并亲笔写下“第一江山春好处”诗句。县志载乾隆在宿迁留下三十多首诗作,今皂河龙王庙行宫仍存有他题诗的碑亭。作为活态文化乾隆在宿迁的传说,已续传三百余年。


《乾隆宿迁拜老师》乾隆皇帝幼年时代的老师叫徐用锡,是宿迁城南徐庄人。徐老先生教学很认真,对乾隆要求十分严格,乾隆几次因犯学规都挨了他的戒尺。


乾隆渐渐成人,时常想起当年因自己贪玩气走老师,几次要把徐老师接回来,都被娘娘拒绝了。雍正皇帝驾崩后,乾隆继位,几次下江南察访民情。这一年乾隆下江南,行至宿迁皂河,住在行宫,忽然想起徐用锡老师就住在宿迁城南二十里的徐庄,立即吩咐拿过文房四宝,写信给徐老先生,说二、三日内去拜访他,叫御前官送去。


徐老师接到拜贴后,害怕乾隆还记恨当年戒尺之仇,以为这次要有杀身之祸,就召集家人计划,派人出去四处散布“徐用锡暴病身亡,”并在家中高搭灵棚,徐家宗族全部戴孝。


第二天,乾隆坐着龙辇,随从官员前呼后拥。刚到徐庄,有官来报:“徐老先生两日前暴病身亡。”乾隆大吃一惊,悲痛万分,懊悔自己来晚了,当即下了龙辇,要亲往灵棚悼祭。来到灵棚前,灵棚上高挑魂幡,徐老师的死尸停在灵堂尚未入殓,脸上蒙着草纸。乾隆站在灵堂前,喃喃地说到:“我来晚了,未能目睹尊师容颜,聆听教诲,恩师在天之灵,受我一拜。”说着,就要跪倒磕头。就听“咕噜”一声,突然“死尸”从地上翻起,装死的徐用锡上前扶住乾隆,口尊:“皇上,自古君不拜臣、父不拜子,这可折死小人了?”乾隆一惊,忙问:“老师你……?”


“启禀皇上,三天前接到拜帖,恐记起当年戒尺之仇,故而装死,小民有欺君之罪,今诛我全家,小民也死而无怨。”乾隆转悲为喜,慌忙扶起徐用锡,笑着说:“没有恩师当年之教诲,乾隆焉有今日,恩师无罪。我今往江南察访,还请恩师与我同行。”徐用锡十分高兴,就随乾隆离开宿迁往江南察访去了。


乾隆洋河封御酒》相传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时,驾临皂河行宫后,第二天与几位随从乘船顺泗水而下,行至洋河上岸小憩。只见这里青砖青瓦街面整,青石街道不染尘。家家酒店挂旌旗,处处槽坊热气腾腾。庙宇阵阵传钟鼓,酒香扑鼻醉行人。车水马龙人喧语,一片繁华盛世景。


乾隆一行兴致大增,随即进入一家酒店落座。这是一处前酒店后槽坊的老店铺,掌柜姓白。乾隆品尝了这家槽坊所酿白酒后,连说:“酒味香醇,真佳酒也。”便问这槽坊叫何名?白掌柜回答叫“逢泰”,乾隆更高兴了,说:“可逢到让朕康泰之所了,而不是什么'催朕’了”。原来昨天乾隆皇帝刚到宿迁时,问地方官宿迁管辖多大地方,地方官回答掌管桃源、渔沟、崔镇三处。乾隆说:“桃源历称仙境,渔沟可垂钓,只是这崔镇名字不好,要改。朕刚到催什么呢?”(后来崔镇改名于家店)。乾隆又问:“这酒叫何名?”其实当时洋河各家槽坊都未像今天这样在酒的名字上下功夫,而是谁家槽坊烧的酒就叫“XX烧”,如北滩烧、草甸烧、逢泰烧等,但白掌柜又不好对皇上说此酒无名,忽然想起刚才皇上喝酒时说的“真佳酒也”几个字,就随口回答酒叫“佳酿”。乾隆笑了,说:“你就别在家酿了,随我进宫去当御酒酿造师如何?”白掌柜说:“酒乃五行五谷之灵气扎聚之物,不是什么地方都能酿出好酒的,草民不能进宫酿酒。”此言一出,众人大惊,这不是抗旨么!随从中有人训斥道:“大胆,汝敢言宫中五行五谷不全、地方不好不成?”乾隆制止道:“且让他把酒与五行五谷之类关系说来听听再论罪不迟。”此时众人都为白掌柜捏把汗,弄不好可要掉脑袋的。只听白掌柜不紧不慢地说:“欲酿好酒,甑锅当选马鞍山上等黑铁所铸锅,甑筒应取峨眉山百年楠木做成,水应备佳泉名脉之甘甜清流,火需以椿、柳、桐、苇为柴,窖藏之上当挖沙土层下肉红色粘土。以上是为金、木、水、火、土五行。五谷即为高梁、大麦、小麦、豌豆、稻糠。以上各物,除水、土之外均可运入宫中,有人定会说水、土亦可以运送,可这里离京城路途遥远,等水土运至,已非我洋河美人泉之活水、沙层下之肉色活土了。所以古人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然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皇上即喜爱草民所酿村醪,草民随时进贡不就是了么。”一席话说得乾隆直点头,他对白掌柜说:“所言不谬也,朕就封你这佳酿为贡品御酒,名字就别叫佳酿了,叫洋河大曲或御酒皆可。”数百年来,勤劳精明的洋河人传承中华酒文化之精华,不断开拓创新、步步走向辉煌。


乾隆皇帝爱宿迁》乾隆皇帝爱宿迁,这究竟是何原因呢?这里有一个奇妙的传说。


据传,乾隆皇帝第一次南下巡游时,从京都乘龙舟在大运河里南行。一路上浩浩荡荡,好不威风。那些在岸上拉纤的纤夫汗流浃背,躬身前行。这天傍晚,龙船快要到宿迁皂河码头时,谁知从河堤树丛中窜出一帮人,手拿刀斧钢叉之类的凶器,自称是梁山好汉的传人,天下无敌。其实他们是各地混到一起的地痞流氓,走南闯北,暗中游荡在僻路驿站、河湖港岔偷袭掠夺行人财物,在民间痛遭愤恨。这帮人见河里来了船队,惊喜万分,觉得这下可以抢到一大批金银财宝了。只见领头的嘴一歪,有人立即动手把纤夫们砍死推入水中,他们拉纤绳将龙船拉拢靠岸,不管三七二十一,跳上船见人就砍,像疯狗一样。那些宫娥彩女大小太监死的死伤的伤,呼喊声一片。这时,坐在后舱的乾隆皇帝正和宰相张玉书下棋,听到消息后二人顿感吃惊,一时未想出好办法来。正当龙船上遭到突然袭击时,皂河码头上的民众也听到了打砸声和哭喊声,心想定是恶棍们又来打劫了。当时,有一位叶姓卖烧饼的老头高喊一声:“后生们,上去揍恶棍!”说时迟那时快,皂河码头上的青年们拿起棍棒直奔船上。后生们英勇善战,不一会功夫就把这帮恶棍地痞治住了。


事后,乾隆皇帝一听说是宿迁民众搭救了他们,便决定在这里驻足。宰相张玉书告诉乾隆皇帝这里是西楚霸王项羽的老家,民众勇敢又善良。乾隆皇帝听说是项羽的家乡,顿生敬意,连声赞道:“豪杰故里,英勇善良,为民除害,美德流芳。”之后,乾隆皇帝立即下令在皂河码头建行宫一座,每次南巡路过此地都要驻此数日。皂河民众听到消息欣喜万分,打烧饼的叶老头拿几块烧饼亲自送给乾隆皇帝尝尝,乾隆皇帝接烧饼时不小心将烧饼滑掉了,谁知烧饼掉在地上摔得粉碎。乾隆皇帝大吃一惊,觉得这样的烧饼天下难得,他弯腰抓起碎饼屑尝尝,酥脆香甜,忙说:“以后把这烧饼用作早点吧。”从此,皂河烧饼就成了贡品,名扬海内外。后来,乾隆皇帝非常喜爱宿迁人民。


如今虽然数百年下来了,皂河的乾隆行宫仍然雄伟壮观,青砖黄瓦,院落幽雅,成千上万游人来此观光赏景,并留下大量赞誉诗篇,成为苏北旅游胜地之。


《乾隆臧家花园******》清朝乾隆年间,宿迁有一位姓臧的举人在京城里为官,听说乾隆每次下江南都要途经宿迁,心想,自己是宿迁人,何不借此机会和乾隆套套近乎,也好高攀高攀呢?于是,有一次他听说乾隆又要南巡到宿迁去,便以家有私事早早地请假返乡筹划,在家里等待。


一日,乾隆真的到了宿迁,就驻跸在皂河龙王庙行宫里。这位臧大人得知急忙前往皂河迎驾,并盛情邀请乾隆到府上作客。乾隆本来就是个风流天子,最喜爱游山玩水,听说臧大人是本地人,特地来请,就欣然应许。这一天乾隆便衣便服,也不带随从,自个来到臧府。藏大人特地请来宿迁有名的厨师,厨师拿出最好的手艺,为乾隆办了一桌上等的美味佳肴,包括乾隆爱吃的黄狗猪头肉,又从白洋河咕来洋河美酒招待皇上。乾隆因为高兴心情愉快,席间不由地就多喝了几杯,觉得有些微醉。藏大人就劝皇上在本府歇息,乾隆也未推辞。


再说,藏大人有一位千金小姐,年方二八,天生丽质,长得如花似玉,知道乾隆就是当今天子在本府歇息,便上前伺候,百般殷勤,乾隆由于一路风尘,加之又多喝了点酒,有些疲劳,上床就睡着了,并未把这小女子放在心上。谁知这一觉竟睡至第二天日上三竿方醒,乾隆睁开睡眼,忽见床前跪着一位小女子,再细看小女子长得眉清目秀、天姿美色、气度不凡,便问:“你是何人?”小女子答道:“俺是臧府的千金,家父特地派俺来伺候皇上的。”乾隆这时才回想起头天晚上臧大人劝酒留宿的一番苦心。但天已大亮,便唤臧小姐快快起身。谁知臧小姐跪在床前就是不起来。乾隆只好亲自下床搀扶,并许诺道:“等朕南巡回京后,便来迎娶你,封你为妃。”臧小姐这才叩头谢恩。


后来不知何故,乾隆回到京城竟将此事给忘掉了。再后来,由官府专门拨款为臧家建起一座花园式别墅,当地人俗称藏家花园,专门供养藏家小姐及其后人。臧小姐从春盼到夏,从秋盼到冬,两眼望穿秋水,始终不见鸿雁传书,直到最后老死家中。


臧家花园位于宿迁市古城街道,霸王举鼎广场向南一公里,发展大道西侧月堤下,现青华中学校址附近。青砖灰瓦,两进院落,门前有荷花池,院周有松柏翠竹,环境优美,由于年久失修,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毁坏。


后人有诗曰:“风流才子会婵娟,空有良宵难续缘。一诺千金终梦幻,常留佳话在民间。”


《乾隆寻父》清朝雍正皇帝没有儿子,这一年娘娘怀孕,生下的又是一位公主,雍正窝囊极了。该巧,朝中陈宰相夫人生一男孩,雍正皇帝和娘娘定下一计,传旨叫陈宰相夫人把公子送往宫中给娘娘看看。陈宰相接旨后知道里边有文章,但不敢违抗圣旨,只得叫夫人抱着公子进宫去。进宫后,宫女接过陈夫人的儿子抱给娘娘,娘娘以公主换了陈夫人的儿子,陈夫人回府给儿子换尿布,一看男孩变成了女孩,当即向陈宰相说明了进宫经过,陈宰相只有安慰夫人不要张扬出去,等孩子长大登基坐殿再说。夫人疼儿不过,上吊身亡,陈宰相见夫人已死,家破人亡,就把财产分给佣人,离开京城到南京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


后来雍正皇帝驾崩,乾隆即位。在一年正月十五观灯时,乾隆看到“雷打张天宝”灯,发怒道:“我朝若有此人,定要将他腰斩三段。”陪同乾隆看灯的一位老臣接口说道:“启禀万岁,我朝就有此人。”乾隆忙问此人是谁,老臣说:“臣要说了,有满门抄斩之罪。”乾隆道:“恕你无罪。”老臣连忙叩头:“谢主龙恩。”便把当年宫中发生的事和乾隆说了一遍。乾隆听后万分悲痛,所以后来多次下江南,为的就是寻找父亲。


《乾隆贺寿》乾隆第一次下江南,龙舟在俺宿迁县皂河镇码头靠岸,见这天皂河街上像过节一样热闹。乾隆问大臣:“今天又不是逢年过节,街上为何如此热闹?”乾隆就命大臣到街上打听一下。大臣一打听,原来今天是大王庙一个一百四十一岁老方丈的寿辰,大伙忙着备寿礼到庙上为老方丈拜寿。乾隆心思:庙里一个老方丈过寿辰,惊动了整个集镇,一定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和尚。乾隆决定到庙里去看看。于是,换上青衣小帽,令侍从也换上便服陪同前往。乾隆进庙一看,真如同逢年过节一样热闹,男女老少进进出出,庙里挤得水泄不通,人们都带着礼物为老方丈拜寿。乾隆看见别人都带着寿礼,而自己却两手空空,心想:方丈如此高寿,不免送一付对联庆贺一下,正好庙内有摆纸墨桌的,供香客留笔所用。乾隆走到桌前,先付纸墨钱,稍一思考,就抓起毛笔准备书写,众人见有人要留字,都来围观。乾隆按照老方丈一百四十一岁寿辰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甲子重逢,三七岁月”下联是“古稀双度,一载春秋。”都是一百四十一。乾隆每写一字,众人都连声叫好。乾隆因为平时写顺了手,不在意落款“乾隆御笔”,一搁笔才觉身份已暴露,抬脚就要走。众人见这人书法诗文如此精绝,却原来是当今皇上,慌忙跪下叩请圣安。老方丈听说万岁爷驾到,忙追到庙门,跪送乾隆。乾隆问方丈有什么事情需要办的。老方丈请求圣上扩建庙宇。乾隆答道:“待我回京后一定派官员为你扩建庙宇,你看如何?”


第二年初,乾隆果然派遣官员到皂河重建大王庙,就是现在的乾隆行宫。


乾隆审石狮一次,乾隆下江南巡查民情,回京路过宿迁顺河集,在集市东北角大营顶处宿营。第二天启程前往徐州,刚出营房,忽然有个身穿油花衣服的人拦住了去路,又叩头又作揖,“禀告老太爷,俺有冤情请老爷作主!”跪在差人面前,磕如捣蒜。当差的一看这是个小伙子,大约二十多岁,穿着很不象样,怪可怜的,就问:“你有什么冤要申诉?”这个小伙子一面抹眼泪擦鼻涕,一面诉说:“父母去世很早,既无兄长又无姐妹,只靠邻居帮助养活,现在以卖油条为生,今天清早起来卖油条,听人家说老爷出访回京城,我赶忙跑来看热闹,从奶奶庙门前经过,刚到这里,突然发现油条篮里的钱没有了,可吓死小人了,我以后可怎么活下去啊?”差人心想,皇上正是巡察民情,我应该禀报皇上,另一个差人想把这小伙子撵走,可是这小伙子死活也不愿起来,苦苦哀求。差人无奈禀报皇上:“圣上,前面有个卖油条的后生钱被人偷去了,恳求圣上明断。”乾隆走出轿来,叫差人把小伙子传来,问:“你从庙前经过时遇到哪些人?”小伙子答道:“俺忙着看热闹没记清遇到什么人,只在庙门石狮前发现钱没有的。”乾隆想:“在石狮跟前发现钱不见的,可是怪事。”又一想:这小伙子是卖油条的,好,让我来审一审!“立刻叫当差把石狮捆来,说要开庭审案。这时,南北头百姓听说皇上要审石狮子,都纷纷跑来看热闹。乾隆设下庭堂,又叫差役抬来一口大缸,里面装半缸清水。传令凡是来看审讯的人都要丢两个铜板在水缸里作为门票。于是,看热闹的人一个接连一个往里边扔钱,一会儿功夫,缸里面的水已升了很多,围观者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片刻,差人带来一个人到乾隆跟前:“启禀万岁,刚才这个张万三往水缸里丢钱,冒了很多油花上来,我看这钱准是他偷的。”乾隆手捋胡须,频频点头,正欲开口审讯,只听“扑通”一声,张万三人已跪倒,交待了自己偷钱的经过。


《乾隆与黄狗猪头肉》宿迁名菜“黄狗猪头肉”是从乾隆下江南时得名的,到现在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宿迁,在宿城东关口停船,住在宿城新盛街的行宫里。


乾隆皇帝喜欢游山玩水,看古迹,还好作几句诗,刻在石碑上。一些地方官为拍马屁讨好皇上,就写奏折呈上,吹牛说宿迁怎么好怎么好。乾隆听说,就身穿便衣,带贴身卫士出来游玩。先看了项王故里,又游了七十三庙。一直游到晌午西,也没有吃饭,当他们走到南街时,迎面刮来一股肉香。天晚了他肚里面饥饿,顺着香味,走进一家小菜馆。菜馆铺面不大,收拾得怪干净,于是就拣个位子坐下来。陪游的地方官忙叫准备酒菜。这事叫店老板黄德瞧见了,生意人的眼睛好使,瞧那穿戴虽然不怎么样,可那前呼后拥的架势不同平常,再看那些平时在老百姓面前挺胸脯、冷着脸的县老爷都恭恭敬敬,知道客人有来头,就亲自摆酒端菜,叫小伙计们都留神点。他把拿手好菜“红烧猪头肉”烧得烂烂的,香香的。乾隆吃了一块觉得怪得味,一连吃了好几块。就叫人把黄德叫到跟前问:“你叫什么名字,这菜是谁做的?”黄德心里一慌把大号忘了,说“小人名叫黄狗,猪头肉是俺亲自做的。”乾隆一听,点头笑笑,赞道:“黄狗猪头肉,酥口嫩烂香,味纯而不腻,海内美名扬。”黄德知道这是当今皇上,就将他吃剩的猪头肉汤倒入锅中熬制,每天留下一碗,循环往复,长年不断,后来人们就称为《乾隆老汤黄狗猪头肉》一直传下来。


《乾隆贡酥》乾隆皇帝第二次下江南时,路过宿迁皂河镇,龙舟刚靠码头,他就被地方官员接到行宫里,御厨忙捧来饭菜,请他用膳。乾隆因一路太疲乏,食欲不振,只吃了一口,就把筷子放下了。随驾同来的宰相张玉书忙问:“皇上莫非龙体欠安?”乾隆回答道:“饭菜无味。”说罢就睡了。


这一下可把宰相张玉书急坏了,忙传来宿迁地方官员,连夜找来名厨十余人,各显技艺,第二天清早给乾隆送来一桌珍贵菜肴。可是乾隆尝了几口都吐掉了,直到下午连粒米未下,一口水未沾。护驾官员和宿迁地方官府都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宰相张玉书更是坐卧不安,傍晚他穿着便服出了行宫正顺运河徘徊犯愁,忽见街东小巷里一家门前围着许多人,他赶到近前一看,是当地百姓围着一个烧饼炉前买烧饼,卖烧饼的叫叶老大,祖传几代打烧饼卖,买他的烧饼必须先交钱预定,所以每天清早开炉都到半夜才能休息。


张玉书见买烧饼的人自动排队围成了小圆圈,心想:“这家烧饼口味一定不错,不然天黑怎么还有人来买!不如买两块给皇上尝尝,也许能把他的病治好。”遂掏出些碎银子,买了三块烧饼,带回了行宫。这时刚好乾隆睡醒,张玉书忙把烧饼献上,乾隆咬了一口,觉得香酥可口,顿时精神好了许多,一口气把三块烧饼吃完了,又问张玉书:“这烧饼是谁做的,还有没有?”


张玉书把刚才买烧饼和经过讲了一遍,乾隆大喜传旨连夜把叶老大诏进行宫,封为御厨师,后来被带到宫里,专为皇上做饭。


叶老大到六十岁时,因过不惯皇宫生活,才辞离皇宫回到老家,继续打烧饼卖。从那以后,叶家酥饼就更出名了。地方官府每年把叶家酥饼作为贡品送往京都献给皇上,所以“乾隆贡酥”就因而得名了。


现在,叶家的酥烧手艺已传到第九代,外地的游客到皂河总要品尝一下乾隆酥烧的味道。


宿迁志载:乾隆皇帝曾六次下江南途经宿迁,驻跸龙王庙行宫顺河大营,在宿迁民间留下许多传说,至今仍在沿传。其历史溯源无明确文字记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