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第一神射手——养由基

 世纪菁华 2013-06-04


养由基(?-?)安徽临泉县城东15公里杨桥集人。有“神箭”之称,号“养一箭”。春秋时楚国大将。楚共王时,晋兵攻郑,楚出兵接郑,与晋军遇于鄢陵。战斗中晋将魏琦射伤共王眼,共王恨之入骨,予养由基箭两支,命射魏琦。他一箭即将魏琦射死,将另一箭缴还共王复命,于是“养一箭”名震一时。“ 百发百中”、“百步穿杨”成语,均出于养由基事。

楚国的宫廷曾经有有只很灵巧的白猿。楚国擅长射箭的人,没有能射中它的。楚国国王请养由基来射它。养由基矫正好弓拿了箭前往,还没射就很有把握射中它,发出箭那猿就跟着倒下了。养由基有射中它的本事啊。

后来在战役中被吴军射死。

养由基能在百步之外射穿作标记的柳叶,并曾一箭射穿七层铠甲。晋楚鄢陵之战中,楚共王左眼被晋将魏錡射中,共王叫来养由基,给他两支利箭,命他复仇,养由基一箭射死魏錡,拿着剩下的一支箭向共王复命。因此,时人称他为“养一箭”。 当时,还有一个善射箭的人,名叫潘党,能每箭射中箭靶的红心。养由基对他说:”这还不算本事,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子,才算差不多了。”潘党不服,当即选定柳树上的三片叶子,并标明号数,叫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顺序射去。养由基连射三箭,果然第一箭中一号叶,第二箭中二号叶,第三箭中三号叶,箭镞全都正中叶心。这就是古代”百步穿杨”或”百发百中”成语典故的由来。

养由基和说扯是楚国的大将。在晋楚交战期间,有一天,大将潘党正在营中与众将高谈阔论,夸耀自己的箭法天下无双。大家问他,你的箭究竟好在哪里?潘党说,我能够箭透七甲。一般来说,大将穿上一件甲,就可以防箭,而他可以在百步之外,把叠在一起的七层甲射穿。说明潘党力大无穷。正在此时,外面进来一个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将军。众将一见,都叫他养叔,即养由基。养叔听到潘党说自己的箭天下独一无二,就同潘将军说,我与你比试一下如何?潘党问,你的箭法有何好处?养叔说,你是臂力,我是眼力,我可以百步穿杨,百发百中。两人互不服气,于是就开始比赛起来。军营中大将比武是经常的事。众将也都想看看他们的箭究竟淮好。先看养由基百步穿杨。有人说,百步穿杨是把三片杨柳叶叠起来,一箭穿透。这个说法不确切,也不显得是绝技,这象打靶子一样,箭法好一点的小兵也能办到。养由基的百步穿杨是在柳树林中,这日士正值春末夏初之际,树木兴旺,养由基命三个小兵爬在一棵树上,每人手里拿一支朱砂笔,养由基在马上手执宝雕弓,飞羽袋中插满了箭。只要树上的弟兄用朱砂笔在一片柳叶上点一点,叫一声“在此”,养叔的箭马上就到,把点有朱砂的叶子射下来。点到东射到东,点到西射到西,马在树林中扫圈子,箭象流星一样连连飞出。连射十多箭,每一箭都把一片叶子射了下来,确是箭无虚发。众文武看得掌声雷动。然后再看潘党能透七甲。叫小兵向大将借来七副甲,叠在一起。潘党上马,弯弓搭箭。这一张铁胎硬弓,一般大将都不能将它开足。说弓开满月,“飕”地一箭射去,只见火星直冒。定睛一看,七层甲确是都射穿了,力气大一点,就可以全部穿过。就在此时,养叔补射一箭,不偏不倚,正从潘党射的箭眼里射进去,箭头顶住箭尾,把潘党的箭赶出去,自己的箭留在里面,真乃喧宾夺主,取而代之。不但眼力好,而且力量也算得淮:太重,两枝箭一起穿出;太轻,一枝也出不了。看得两边彩声全无,个个膛目结舌,看呆忒了。然后命两个小兵担了七副甲、二枝箭,大家同去面见楚王。众将对大王说,你手下有这样两枝好箭。以为楚王定要称赞养、潘,哪知楚王传令把二人推出斩首。众将感到惊奇,练就这身功夫实非容易,怎么反要送掉性命?问楚王,他们身犯何罪?楚王回答一句话:“峙艺必死。”依仗着自己的某一特长,过于自信、自负、自大,必定要死在这特长上面,好箭死在箭上,好水性死在水里。众将竭力讨情,楚王才免将二人斩首。但是下旨:养叔、潘党从今以后不许射箭,除非有我的旨意。因此,此后的摘缨会,青河桥养由基射死斗越椒,就是奉了楚王之命射的。

还有一个传说讲的是猿猴接箭的故事.

长坂桥靠东北方全是山峦,连绵数百里,名为景山;山上有座庙,名为养由基庙。据说,战国时楚王曾在此围猎,遇见过一只能够接箭的猿猴。楚王连发三箭,竟然都被这只猿猴接住,楚王大为惊奇,就命人把百步穿杨的神箭将军养由基请来,命他来射。此时,养由基虽然已经封箭了,但是楚王之命,不得不从。只见养由基刚一挽弓搭箭,那对面的猿猴,双眼便流泪了,似乎已 经知道自己性命难保。后来,果然被养由基一箭射死。这是他一生中射的最后一箭.养由基去世后.楚王就在此地为他立庙树碑,谓之“养由基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