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气虚体质-气短

 cntic 2013-06-05
气虚体质-气短
王琦

气虚体质-气短

  关於气的解释有很多,气可以是没有一定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像气体、气味;也可以指呼吸,像气息;还可以指自然界寒暖阴晴等现象,如气候、气温。当然还能代表人的精神状态,如气节、气魄等。

  要想活出真正的健康,就不能「气短」,正如俗话所说的∶「人活著就是靠一口气!」

  ◆人体的气从哪里来?

  气虚体质是每一个年龄层,都可能存在的一种体质类型,不同的族群会有不同的气虚表现。气既是我们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他究竟是怎麽来的?气,一是来源於先天,二是源自於後天。

  先天的气主要源自於父母,从父母孕育胎儿那刻起,就给予我们精气。而後天之气则来自於饮食,我们的胃肠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所以才能不断发育成熟。

★为什麽我老是感冒?

  有的人气虚,主要表现在卫气不足。卫就是保卫、守卫的意思。卫气,就像道防线,为你防寒、遮风挡雨。卫气不足,气的防御功能就会减弱,於是会经常感冒,出现流鼻水、打喷嚏、咳嗽等症状。

  ◆宠溺小孩造就气虚体质

  为什麽现在气虚的人不少?这和孩子从小的生活习惯有关。现在的家长对小孩爱护有加,孩子是冷不得也热不得,简直把他们当成温室的花朵。

  时间一久,一方面孩子对冷空气不习惯,容易感冒;另一方面,小孩在室内待久了,缺乏运动,四肢的功能也随之下降,不仅肠胃得不到训练,气血能量也无法及时补充,为气虚体质的形成种下病根。

  ◆过劳伤气,年轻人也会气虚

  现在不但各种疾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下降,就连气虚体质也开始年轻化。年轻人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整天疲於奔命,然而「劳则气耗」,过度劳累也会损伤我们的气。年轻人在奋斗事业之馀,也要留点休息放松的时间。不论脑力或体力工作,都会伤精费神。如果不能适当休息调节,气总有一天会被消耗殆尽。

★为何睡了一天还是觉得好累?

  ◆气虚体质不宜睡太多

  气虚体质是很常见的一种体质类型,不管是心肺气虚、脾胃气虚,或是肾气虚者,气虚体质都有一个共同特徵,就是会感觉疲倦乏力、精力不足。这是因为气不足,身体储藏的能量不够所致,但人们通常会认为,这是休息不足所造成的,所以会认为气虚就应该多睡觉,其实这是一种迷思。

  我们知道气的特点是活动的,一直躺著不动,气就不能正常舒展运动,故其运行就会减缓,自然无法正常抵达各个脏腑器官;而且四肢不运动,首先会伤及脾胃,脾胃是气的生发之地,脾胃一旦受损,气的来源自然就受到影响。所以气虚体质的人睡觉要适度,不能过多。

  ◆肥胖者多运动补足元气

  气能够变成能量,是因为气是运行著的。气能够正常运行,离不开身体的运动。不爱运动是人之所以发胖的重要原因之一。「久卧伤气」,长时间躺在床上不动,气的运行就会变得缓慢,而营养物质到达身体各部位的速度,也会减缓,所以有的人经常会说∶我都睡了一天,怎麽还觉得好累?

  运动的过程,也是身体和外界的交流过程,人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加强气的吸入、生成。若不运动,能量就会减弱,时间一久,就会气虚。所以肥胖者不要藉故疲累,老赖在床上,要多运动。

★悲思过度气更虚?

  ◆气虚体质的养生原则

  气虚会带来许多健康问题,我们又该如何调整?气虚体质的人,应该遵循以下的养生原则∶饮食宜益气健脾,生活起居勿过劳,运动宜柔缓。

  ●培养乐观生活态度

  气虚体质的人性格较为内向胆小、不爱冒险。所以这类的人,一定要培养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不断为自己增强信心,把精神寄托在感兴趣的事物上。不妨经常到户外接触大自然、陶冶性情。

  ●适度小憩保持平和

  俗话说∶「劳则气耗」,气虚体质的人,不可以过度劳力费神。在工作繁忙之馀,也要学会放松小憩,让自己的身体能够及时补充能量,同时还要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气虚体质者也不能思虑过度,因为脾是生化气血的,过度思虑一方面会使气不畅,另一方面也会伤脾。

★气虚体质者该怎麽吃?

  ◆气虚者应多吃益气健脾食物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气主要就是靠脾不断消化吸收食物的水谷精微,然後转化成气。所以气虚的人,应该多吃些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香菇、红枣、桂圆、蜂蜜、白米、鸡肉、牛肉等。还可以吃ㄧ些药食同源的东西,如人参、黄耆和山药。少吃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空心菜、生萝卜等。

  ◆4味调养气虚的蔬果

  红枣∶可益气补血。唐代食医孟诜亦云∶红枣补不足气,煮食补肠胃,肥中益气第一。建议气虚体质者宜将红枣炖烂服食。

  樱桃∶既能补气补血,又能补脾补肾。

  葡萄∶为补气果品,可健脾胃、益肝肾、强筋骨。肾虚、肺虚和脾虚的气虚体质者皆可食用。

  花生∶花生有补脾、肺的作用,这对气虚体质偏於肺虚或脾虚者更适宜,且以食用水煮花生为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