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断桥爱上的残雪

 昵称10820724 2013-06-06

蝴蝶的美丽,傲现于世,但是必须经过黑暗的恐惧和破茧而出的痛苦。流星的华光,惊现于世,但是必须经过划破天际的疲惫和赤身燃烧的痛苦。成就一番事业,让其美丽的一面向世人展示,需要经过苦难的磨炼,需要经受痛苦。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

我在断桥的一隅,独想残雪。

游人脆脆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的依偎在断桥,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断桥上,睁眼闭眼间全是残雪清瘦忧郁的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断桥,桥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桥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合。我坐在断桥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残雪。

桥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断桥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残雪。流泪的断桥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徊徘。我找不到残雪的踪影,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桥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仙界得不到肯定的断桥,一再遭遇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到无地自容,却仍逸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架桥,拍澶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残雪的独角戏正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浮沉,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残雪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断桥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借罢了。此时的断桥或许已将残雪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是,思绪筝上在游移间想起残雪?如今,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残雪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残雪,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残雪的风姿。这个字幼饱读诗书、贯通六经的青年,行于线装书中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

残雪如断线的值鸽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惆怅。

斜阳已成余晖,桥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白雪的寂寥,这片寂静专属于断桥,承载了断桥,这就是断桥爱上的残雪。

简介与点评:

这篇文章所描写的主人公是杜甫。尽管个人遭遇了不幸,但杜甫无时无刻不忧国忧民。时值安史之乱,他时刻注视着时局的发展,在此期间写了两篇文章:《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冠形势图状》和《乾元元年华州试进士策问五首》,为剿灭安史叛军献策,考虑如何减轻人民的负担。当讨伐叛军的劲旅——镇西北庭节度使李嗣业的兵马路过华州时,他写了《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的诗,表达了爱国的热情。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底,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均在今河南省)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的途中,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参军参战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垂老别》、《无家别》),并在回华州后,将其修订脱稿。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乾元二年(公元759)夏天,华州及关中大旱,杜甫写下《夏日叹》和《夏夜叹》,忧时伤乱,咏叹国难民苦。这年立秋后,杜甫因对污浊的时政痛心疾首,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西去秦州(今甘肃省天水一带)。杜甫在华州司功任内,共作诗30多首。

    杜甫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也称浣花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都,全家寄居在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开奉节县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在他最后漂泊西南的十一年间,他虽过着生涯似众人的生活,但却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岁晏行》等一千多首诗。 杜甫的诗都收集在《杜工部集》中。诗风基本沉郁顿挫。在他落魄流浪于江南时,恰逢雨季,连带飘雪,诗人孤身一人来到断桥,看着他的背影。真的很难和他忧国忧民联系在一起,特此为了他的一生做了些简短的评价,他一生孤独忧郁,优柔寡断。真想他从此就和这一潭江水长眠了。我也为此为他抒发了对仕途失意、世态炎凉、奸佞进谗的感叹和愤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