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云台二十八将之十景丹

 钟家台 2013-06-07

11云台二十八将之十景丹

景丹生平

骠骑大将军栎阳侯,字孙卿,冯翊栎阳(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年轻时曾经游学长安,后来担任新朝上谷长史,王莽灭亡后归顺更始,刘秀北上后投降刘秀,在消灭王朗的战役中军功卓越。后来在统一战争中主要担负冲锋陷阵职务,很少独当一面。大破五校军显示出军事才能,不料连年征战,身体很差,后来弘农盗贼作乱,景丹奉刘秀之命带病作战,病死军中。

盖延:虎牙大将军安平侯,字巨卿,渔阳要阳人。一开始是彭宠护军,后来跟吴汉一起投奔刘秀。他是一名虎将,在刘秀征战山东时功劳卓越,先后讨伐刘永,董宪,苏茂,周建,庞萌等人。后来在平定陇西战争中,接连攻取街泉、略阳、清水诸屯聚,攻无不克。建武11年,与中郎将来歙攻河池,结果未能取胜,反而病重。刘秀诏回以后,拜为左冯翊。建武15年,病死。

景丹字孙卿,冯翊栎阳人也。少学长安。王莽时举四科,丹以言语为固德侯相,有干事称,迁朔调连率副贰。

  更始立,遣使者徇上谷,丹与连率耿况降,复为上谷长史。王郎起,丹与况共谋拒之。况使丹与子及寇恂等将兵南归世祖,世祖引见丹等,笑曰:邯郸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卿应言然,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拜丹为偏将军,号奉义侯。从击王郎将宏等于南,郎兵迎战,汉军退却,丹等纵突骑击,大破之,追奔十余里,死伤者从横。丹还,世祖谓曰: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乃见其战,乐可言邪?遂从征河北。

  世祖即位,以谶文用平狄将军孙咸行大司马,众威不悦。诏举可为大司马者,群臣所推惟吴汉及丹。帝曰:景将军北州大将,是其人也。然吴将军有建大策之勋,又诛苗幽州、谢尚书,其功大。旧制骠骑将军官与大司马相兼也。乃以吴汉为大司马,而拜丹为骠骑大将军。

  建武二年,定封丹栎阳侯。帝谓丹曰:今关东故王国,虽数县,不过栎阳万户邑。夫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故以封卿耳。丹顿首谢。秋,与吴汉、建威大将军耿、建义大将军朱佑、执金吾贾复、偏将军冯异、强弩将军陈俊、左曹王常、骑都尉臧宫等从击破五校于C62E阳,降其众五万人。会陕贼苏况攻破弘农,生获郡守。丹时病,帝以其旧将,欲令强起领郡事,乃夜召入,谓曰:贼迫近京师,但得将军威重,卧以镇之足矣。丹不敢辞,乃力疾拜命,将营到郡,十余日薨。

子尚嗣,徙封余吾侯。尚卒,子苞嗣。苞卒,子临嗣,无子,国绝。永初七年,邓太后绍封苞弟遽为监亭侯。

两次选择,一生成功。骠骑将军,突骑扬名。力疾拜命,进军弘农。天不借时,英年早逝。惜乎,惜乎!

景丹(公元?—26年),两汉之际人,字孙卿,左冯翊栎阳(今陕西富平)。少学长安。王莽时举有四科之士:有德行、能言语、通政事、明文学。景丹以“能言语”之士,进入仕途。由于出事干练,被人称道,又升迁为王莽新朝的朔调连率副贰,即上谷郡太守属令。

更使元年(公元23年)是更使政权建立和大发展的一年。二月,刘玄在绿林军新市兵、平林兵的支持下,在南阳宛城水“即帝位”,改元更使,任命国老、上公、三公、九卿,初步建立政权。三月,更使政权派出王凤、王常、刘秀、李轶等率军北上,攻占颍川的部分县城,继而于六月夺取了消灭王莽主力的王寻、王邑大军的昆阳大捷。九月,王莽在长安被杀,首级传至南阳宛城,“悬于市”,新朝灭亡。当月,更始政权欲“北都洛阳”。为了扩大战果、瓦解新朝的地方政权,更始政权立即“分遣使者(视察、接收)郡国”,推行“先降者,复爵位”的政策。于是一大批更使政权的使者奔赴各地,去各地接收王莽地方政权。有一位不知姓名的使者来到幽州的上谷郡。上谷郡守耿况和郡功曹寇等人经过斗争,迫使该使者“承制”任命耿况为更使政权的上谷太守。身为郡长史的景丹,摇身一变就成了更使政权的地方官。这是景丹、耿况在历史面前,自己选择了道路,脱离了王莽政权,应当说是 明智的选择。其实,漫漫人生路,就是一个不断选择道路的过程。只不过,有的选择成功了,有的选择失败了 ,如此而已,岂有它哉?

更使元年的十月,刘秀经过努力,在他人的帮助下,以“行大司马事,持节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一路上,刘秀在河北“所过郡县,考察官吏,黜陟能否,平遣囚徒,除王莽苛政,复汉官名”,很受欢迎。但是,风云突变。十二月,卜者王朗在原赵王之子刘林的策划下,进入邯郸,自为天子,同时也“分遣将帅下幽、冀,移(传送)檄(文)州郡,”结果影响很大,“赵国以北,辽东以西,皆望风响应”。更使二年(公元24年),正月,刘秀“以王朗新盛,乃北蓟(城)”,避其锋芒。“及王朗起,(王朗)遣将上谷,急(催)(耿)况发兵”(《后汉书。寇传》),上谷郡守耿况又一次面临人生道路的选择:是跟着王朗走,还是继续跟更使政权走,亦或是将跟着刘秀走?

这时候耿况的儿子耿外出打探消息时,在卢奴(今河北定县)已经归附了北上蓟城以躲避王朗追杀的刘秀。在耿、寇和景丹的帮助下,耿况拒绝王朗,并且派寇东约渔阳太守彭宠,联合发兵,南归刘秀。于是,景丹、耿、寇和来自渔阳的吴汉、王梁、盖延率兵南下追随归附刘秀。一路上,“所过击斩王朗大将、九卿、校尉以下四百余级”,“斩首三万级”,“定涿郡、中山、巨鹿、清河、河间凡二十二县”,终于在广阿(今河北隆尧),赶上了刘秀。他们成功地完成了第二次人生道路的选择:抛弃王朗,归顺刘秀。当时刘秀正与王朗的大将李育在柏人(今河北内丘)交锋互有胜负,又刚刚拿下广阿。误传广阿城下来的上谷、渔阳两郡的队伍,是来援助王朗的,大家十分恐惧。刘秀登西城楼察看,“上(刘秀)问:‘何等(地)兵?’(景)丹等对言‘上谷、渔阳兵。上曰‘为谁而来?’对曰‘为刘公’。即请(景)丹入,人人劳勉,恩意甚备”(《东观汉记校注。景丹传》) 。“() 秀乃召景丹等人入(),笑曰‘邯郸(王朗)将帅数言我发渔阳、上谷兵。吾聊应言,我亦发之。何意二郡良为吾来?(是不是)方与士大夫共此功名耳?”于是刘秀“以景丹、寇、耿、盖延、吴汉、王梁皆为偏将军,还领其兵;加耿况、彭宠大将军;封(耿)况、(彭)宠、(景)丹、(盖)延皆为列侯”。景丹为奉义侯。

三月,更始政权的尚书仆射谢躬也奉命率六位将军讨伐王朗。刘秀借此机会,“大飨士卒”,与之合军,东围钜鹿。王朗的守将王饶拼命坚守,长达一个多月,眼看撑不住了。王朗又派出倪宏、刘奉,率万余人马奔赴钜鹿,前往援助。刘秀担心钜鹿之役前功尽弃,于是就在钜鹿北部的南主动迎头出击,结果“(王)朗军迎战,汉军退却”,情况有些紧急。景丹等立即驱使突骑兵(快速骑兵)投入战斗,大破王郎军,追奔十余里,斩首数千级,“死伤者从横”,满地都是。景丹返还后,刘秀对他称赞不已:“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乃见其战,乐可言邪?”,好好开心,总算是让大家开了眼界。接着,刘秀接受耿纯的建议,也来一次选择:与其死守钜鹿,“不如及(集中)大兵精锐,进攻邯郸”,“若王朗已(经)诛,钜鹿不战自服”。于是,于四月,只派邓满据守钜鹿,其主力进军邯郸。五月,攻克邯郸,王朗夜逃,被王霸追杀。王朗自立的闹剧到此结束。其实,王朗“自立为天子”也是选择,只不过是错误的选择,失败的选择。刘秀终于渡过了最困难的岁月,迎来胜利的曙光,在河北站住了脚跟。这当中及随后,来自上谷、渔阳两郡的六位将领,包括景丹在内,跟从刘秀忠心不贰,骁勇善战,攻城掠郡,功不可没。

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正月,刘秀在冀州的元氏、右北平、潞东北击尤来、大枪、五幡。四月,寇与冯异在河内郡也传来捷报。刘秀返回蓟城,又命令吴汉率耿、景丹等十三将追击尤来等,斩首三千余,穷追至右北平郡的俊靡(今河北遵化),其余部逃往辽西、辽东郡,后为乌桓所灭。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刘秀与诸将多次讨论后,于河北的城(今高邑)称帝,是为汉光武帝。七月,开始陆续发布重要的人事任职命令:邓禹为大司徒、王梁为大司空、吴汉为大司马、景丹为骠骑大将军、耿为建威大将军、盖延为虎牙大将军、朱为建义大将军、杜茂为大将军。这八位重要人物,就有五位来自上谷、渔阳两郡,是这两郡的骄傲。其实,这也是一次选择,是君对臣的选择。

回顾一下在谁任大司马职务时发生的君臣之间的争论,就是一场正确选择与错误选择的争论。刘秀喜好谶语,这是他为政的最大毛病。他根据一条“孙咸平狄”的谶语,竟然把大司马的重要官帽戴在孙咸的头上。“众咸不悦”,刘秀的错误选择,遭到诸位将领的反对。须知,这是战争年代,军事将领是有很大的言语权的。将一个指挥全军的大权,选择后交给一个功不著、绩不名的孙咸,不仅对刘秀的用人标准是个讽刺,而且对诸位将领是一个侮辱。连无大战功、无大战绩的人都能当上大司马,哪还要我们这些将领有何用?刘秀一看,知道自己把事情弄砸了,只好收回成命,另作选择。于是,让大家推荐人选。大家开始七嘴八舌议论纷纷,选来择去,人选渐渐地集中了、明晰了:一个是吴汉,另一个是景丹。这时,刘秀不失时机地出面表态:“景(丹)将军,北(幽)州大将,是其人(选)也。然(而)吴(汉)将军有建大策之勋,又诛苗(曾)幽州(牧)、谢(躬)尚书,其功大。”两者选择,谁能当大司马,答案已经清清楚楚:吴汉。

但是也不能损伤景丹的面子,于是刘秀又出来打圆场:“(按照)旧(西汉)制,骠骑将军,与大司马(是)相兼(容)也”,比如汉武帝时,置大司马,号大将军、骠骑将军,《汉书》对此有记载。这就给了景丹很大的面子。于是矛盾化解了。其实,平心而论,选择吴汉当大司马比选择景丹要强些,不仅从功劳大小看是这样,而且从个人健康的程度看也是这样。景丹是在建武二年(公元26年)九月病逝的,而吴汉则是在建武二十年(公元44)五月病逝的。两者相差十八年!所以选择吴汉当大司马,有利于东汉王朝的军队稳定、局势稳定。刘秀对孙咸的选择是错误的,而对吴汉和景丹的选择是正确的。

建武元年(公元25年)的七月,刘秀遣骠骑大将军景丹、建威大将军耿、强弩将军陈俊南渡黄河,攻打刘茂。刘茂原是刘氏宗室,对王莽政权不满。更使政权起事后,自己也从南阳拉起一支队伍北上,自号“厌新将军”。先后占领了颍川郡、汝南郡,拥众十余万人,进而北上,在河南郡的京、密(今河南荥阳、密县)活动,对即将在 洛阳展开的洛阳之役是个干扰,必须排除。景丹等马到成功,刘茂难敌,前来归降,被刘秀封为中山王。耿与陈俊回师巩县,驻扎在五社津,以备荥阳以东,以保证洛阳之役的顺利进行。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正月,刘秀大封功臣。景丹被封栎阳侯。刘秀对景丹说:“今关东故王国,虽数县,(比)不过栎阳万户邑。”这可能是劝慰景丹不要和封了六个县的贾复、封了四个县的邓禹、吴汉计较,都差不多,心理要平衡。刘秀还告诉他,你是栎阳人,所以封你为栎阳侯。古人不是说过吗,“富贵不归故乡,如以绣夜行。” 在分封具体领地时,刘秀向功臣解释原因,这可能是唯一的一次。刘秀真会做工作,句句话往你心窝里说,有人情味,不是打帝(官)腔,不是冷冰棍。景丹对刘秀无微不至的关怀,自然表示真心地感激。

建武二年的秋八月,刘秀又一次奔赴内黄(今河南内黄)亲征五校义军余部,消灭其兵力五万余。从征参加战斗的是吴汉、景丹、耿、朱、贾复、冯异、陈俊、王常、臧宫四位大将军和五位将军,阵势之浩大,实属空前。

从内黄返回后,关中三辅的弘农郡传来消息:“会陕贼苏况攻破弘农,生擒郡守”。刘秀担心洛阳的安全,于是立即想起景丹。尽管景丹早在二、三月已经患疟疾病,但考虑到景丹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有资格、有能力担当弘农太守的重任,于是连夜召见景丹。刘秀诚恳地说:“(苏况)贼迫近京师,但得将军威重,卧以镇之,足矣!”应当说刘秀进行了一次错误的选择。病人治军,如同病人之国一样,十分危险,也十分可怕,这是历史教训。但在景丹眼里,刘秀的意愿,就是自己行动的指南;国家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需要。这个问题,难道还能够讨价还价吗?难道还需要强调自己的特殊情况(包括病情)吗?不,不可能!景丹实在无选择的余地。“(景)丹不敢(实为不愿)辞,乃力疾(迅速)拜(接收)命”(《后汉书。景丹传》)。他和朱、王常、王梁、臧宫、祭遵,立即开拔,先向西穿过箕关,又南下渡黄河,挺进弘农。结果,事与愿违。出乎景丹的意外,出乎刘秀的意外(刘秀对自己的选择持什么态度,史书无记载。估计会捶胸顿足,连呼“何去急邪?”),也出乎大家的意外,景丹十余日后,病故了。景丹此行的任务,落在了祭遵等人的肩上。景丹的人生选择游戏,到此结束。二十八将中,他是继刘植之后 ,第二位与世长辞的。他跟从刘秀只有短短的两年另九个月。惜乎,惜乎!当然又是一个遗憾。谥号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