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 ——千古诤文《大宝箴》欣赏 陈敏昭 (三门峡行政学院 472000) 张蕴古是唐代相州洹水(今河南省安阳)人,年少时聪敏博学,识时务,明大局,深得地方长官赏识,是唐初为数不多的、敢于犯颜直谏的诤臣之一,让他出名的就是这篇千古诤文《大宝箴》。然而,能够保护万人的张蕴古却不能保护一己之身,最后落个身首异处,实在叫人感慨万千:在专制社会里,伴君如伴虎,任你正直忠诚如张蕴古者,仍然难免一死。制度之罪乎?权力之罪乎? 《大宝箴》是在贞观二年张蕴古任幽州总管府记室(相当于今天的秘书)兼中书省的职务时向太宗呈奏的。当时大唐江山初定,无论是官是民、是工是商都希望国家安定,与民修养生息。然而清除了政治对手(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消灭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继任皇帝之后,李世民骄横跋扈奢侈之态开始显露,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张蕴古呈奏了《大宝箴》,希望能够规劝警戒君主。他写道:“今来古往,俯察仰观,惟辟作福,为君实难。宅普天之下,处王公之上,任土贡其所有,具僚和其所唱。是故恐惧之心日弛,邪僻之情转放。岂知事起乎所忽,祸生乎无妄。故以圣人受命,拯溺亨屯,归罪于己,推恩于民。大明无偏照,至公无私亲。故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礼以禁其奢,乐以防其佚。左言而右事,出警而入跸。四时调其惨舒,三光同其得失。故身为之度,而声为之律。勿谓无知,居高听卑;勿谓何害,积小成大。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壮九重于内,所居不过容膝;彼昏不知,瑶其台而琼其室。罗八珍于前,所食不过适口;惟狂罔念,丘其糟而池其酒。勿内荒于色,勿外荒于禽;勿贵难得之货,勿听亡国之音。内荒伐人性,外荒荡人心;难得之物侈,亡国之声淫。勿谓我尊而傲贤侮士,勿谓我智而拒谏矜己。闻之夏后,据馈频起;亦有魏帝,牵裾不止。安彼反侧,如春阳秋露;巍巍荡荡,推汉高大度。抚兹庶事,如履薄临深;战战栗栗,用周文小心。 “《诗》云:‘不识不知。’《书》曰:‘无偏无党。’一彼此于胸臆,捐好恶于心想。众弃而后加刑,众悦而后命赏。弱其强而治其乱,伸其屈而直其枉。故曰:如衡如石,不定物以数,物之悬者,轻重自见;如水如镜,不示物以形,物之鉴者,妍蚩自露。 “勿浑浑而浊,勿皎皎而清;勿汶汶而暗,勿察察而明。虽冕旒蔽目而视于未形,虽黈纩塞耳而听于无声。纵心乎湛然之域,游神于至道之精。扣之者,应洪纤而效响;酌之者,随浅深而皆盈。故曰:天之清,地之宁,王之贞。四时不言而代序,万物无为而受成。岂知帝有其力,而天下和平。吾王拨乱,戡以智力;人惧其威,未怀其德。我皇抚运,扇以淳风;民怀其始,未保其终。爰术金镜,穷神尽性。使人以心,应言以行。包括理体,抑扬辞令。天下为公,一人有庆。开罗起祝,援琴命诗。一日二日,念兹在兹。惟人所召,自天祐之。争臣司直,敢告前疑。”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古往今来, “《诗经》上说:‘不识不知。’《尚书》上说:‘无偏无党。’国君要平等待人,抛弃个人好恶。众人都厌恶的才判刑,众人都赞扬的就奖赏。使强悍的被削弱,混乱得到治理;使冤屈得以昭雪,诬枉得以纠正。所以说:就像用秤称重量,不用数字决定物体的重量,但悬挂上去的东西轻重自然显示;就像水面和镜子,不显示物体的形象,但是照到的东西美丑自然会显露。 “不要浑浑浊浊,不要皎皎清清;不要昏庸愚昧,不要严苛细察。虽然冕冠上的旒珠遮住了眼睛,仍能够看出没有暴露的事情;虽然冕冠旁的黈纩塞住了耳朵,仍能够听到没有发出的响声。思想在清澈明净的境界驰骋,精神在纯正光明的境界里遨游。敲击乐器,不论大小都有响声;用器皿盛酒,不论深浅都能装满。所以说:天有道就清明,地有道就安宁, 通阅全文,我们能够感受到封建专制社会里一位无私无欲无求的正直大臣为国为民而直言进谏。应该说贞观初年太宗还是比较清醒的,接到这篇奏章后认真阅读了它,称赞张蕴古这些意见,赏赐帛三百段,并仍任命他为大理寺丞(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庭庭长,掌刑狱案件审理)。 从时间上说,张蕴古的《大宝箴》比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要早几年,《大宝箴》是在贞观二年,而《谏太宗十思疏》是在贞观十一年。因此,我们可以说《大宝箴》是华夏第一谏,是值得称道的千古第一诤文。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此之前虽然也有一些正直臣子谏阻帝王不要做某些事情,如晏缨谏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等,只是见诸历史记载,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 孔老夫子曾经讲,无论圣人、帝王还是百姓,人人都可能犯错误,出错不要紧,能够听进他人意见也行。然而,从人性上讲,多数人不喜欢别人说自己的不是之处,闻过则喜的毕竟是少数,这些少数人非凡则圣,如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等。不过这些非凡则圣的善于听取不同意见的故事难免有后人将其文学化的嫌疑。 历史已经证明,在集权专制社会里,如果君无谔谔(直言)之臣,父无谔谔之子,兄无谔谔之弟,夫无谔谔之妇,士无谔谔之友,其亡可立而待。所以纳谏就成为集权专制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的必要措施和制度。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风华绝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