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业绩惹人羡高增长支撑强 中成药市场花开不败

 古朴的图书馆 2013-06-07

  近日,IMS发布了题为《中国中成药市场发展形势纵览及前景展望》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2008年以来,中国中成药市场的增长速度持续领先于西药市场,中药在整体医药市场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而政策支持、产品革新以及临床数据加强成为驱动中成药市场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
 
 
  表现抢眼
 
  事实上,中成药市场快速发展并非无迹可寻。工信部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5707亿元,同比增长28.5%,在七大子行业中,产值超过28.5%的只有中药饮片(同比增长51.2%)和中成药(同比增长33.7%)。
 
  数据还显示,2011年我国医药产业利润总额为1577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中药饮片和中成药销售收入利润率同比均提高0.4个百分点,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5.3%和40.4%;而化学药品制剂销售收入利润率同比降低1.2个百分点,利润同比增长12.8%;生物生化药品制造业销售收入利润率同比降低3.6个百分点,利润同比仅增长6.5%。
 
  2012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1833亿元(统计快报),同比增加20.4%。其中,中成药利润总额为436.5亿元,同比增长16.5%,依然超过化学药品原药同比增加的15.9%和生物制药同比增加的14.3%。
 
  “上市公司也呈现出同样的特点:企业效益分化,中药、医疗器械板块表现较好,化学药最差,其中以化学原料药和抗生素生产为主的企业利润降幅最大。”工信部相关人士称。
 
  中成药市场表现并不限于此。根据IMS统计,2012年中成药在百张床位以上的医院市场销售占比高达20%;在零售市场,中成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合计已占44%的份额。
 
  IMS报告还显示,在不同类型与级别的医院中,中成药占总药品比例有显著的差异。以2012年为例,中医院的中成药使用比例最高,为29%;综合医院、妇幼医院的中成药使用比例达到20%左右。在渠道分布方面,级别较低的医疗机构中成药的使用比例相对更高,表明中成药与西药相比渠道相对下沉。
 
  合力驱动
 
  那么,何为驱动中成药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的原动力?IMS的报告认为,政策激励、产品革新和临床数据加强是支持中成药市场花开不败的主要因素。
 
  政策支持首先体现在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上。201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中医药单列一节,并在开局之年由中央财政投入59亿元支持中医药发展。其次是医保报销目录大量收入中成药。《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自2000年起开始实施,该目录先后于2004年、2009年进行过两次调整。中成药品种也从最初的575个,逐步增加到823个和987个,占比从最初的39%提高至44%和49%。大多数中成药产品在进入医保目录后实现销售快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20%~40%。第三是价格政策对中成药的维护。国家发改委对中成药价格调整较为谨慎。以肿瘤药为例,对比西药23%的降价幅度,中成药降幅仅为14.5%。此外,在西药总体价格走低的背景下,中成药价格自2006年起在中药材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反而有了44%的明显上升。
 
 
  尽管传统中成药领域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激烈,但随着中药现代化发展,产品革新为相关中药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新动力,尤其是老产品的新剂型改造,成为不少厂家利润增长追求方向。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例,相比其他丹参口服制剂,滴丸剂型具有作用迅速、可口服也可舌下含服等优势,加上滴丸处方中冰片用量仅为片剂的1/6,解决了冰片含量大对胃肠刺激等副作用,使得复方丹参滴丸连续几年都占有口服丹参市场医院销售7成以上业绩,且市场份额呈增长趋势,遥遥领先于其他口服丹参产品。
 
  IMS指出,临床证据加强也是中成药销量看好的原因之一。众所周知,传统中药缺乏像西药般正规临床试验证据的支持。但随着本土药企市场营销逐步学术化、专业化,部分中成药企业已开始投资于临床试验,并与相关治疗领域学术带头人建立起合作关系,以此加强循证医学研究,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如步长集团选取了60家三甲医院为其拳头产品稳心颗粒进行多中心临床研究;以岭药业的通心络通过双盲试验证明疗效;绿叶制药的血脂康目前在美国已完成二期临床研究。这些举措均为产品在国内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有力的临床依据。
 
  未来可期
 
  IMS认为,中成药行业未来能否保持高速发展取决于影响市场发展的两大政策环境:一是中成药降价,二是2012年版基药目录的实施。
 
  分析人士指出,中成药降价可能对中成药独家品种影响不大。这是因为从发改委历次降价的结果来看,独家品种价格走势依旧偏高;中药与西药的一大不同在于其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中药材供应的限制,对中成药厂家而言,控制中药材原材料来源对保障产品供给、质量,控制价格至关重要。2009年至今,中药材平均价格上浮2~3倍,中药材供应不足已成为所有大型中成药厂家要面对的潜在的风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