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大器晚成”

 几个意思 2013-06-07


—— 人生没有起跑线

李铎 

“大器晚成”语出《老子》。那老头儿说话太简约,虽然从字面上我们也能理解个差不多,但是,想弄清楚其真正含义,则需要从“器”说起。

“器”,是个象形字,像什么呢?四只碟子摆在那里,为什么不是四个洞,而是盛食品的器具?所以,里面还加了只狗,让狗来守着,试想,狗会守着四个洞吗,一定是装食品的碟呀碗呀的。后来,各种器具都有了自己的名称,就拿这个器字来做统称,这样一来,“器”就成了一般的物件。当然事情比较喜欢往好的方面发展,古代人重视祭祀,按日程表祭祖先、祭神鬼,如果遇到什么事也少不了要祭一祭,这祭并不是凭空作个揖,跪一跪,而要拿出点实货来,要把最好吃的东西拿来,当然是牛头、羊腿之类的,而且种类越多越好。要摆在那里就一定要有器具来装之,而且摆得很整齐,时间一长,人们觉得,用“器”来表示祭品更合适。

老子的辩证法

古代人更讲究社会秩序,要有明确的等级,等级不同,行为方式就不能相同。同样是歌舞,国君家里要用八行八列六十四个人来跳,而大臣则只能是六行六列三十六个人来跳,如果你有钱,也用六十四个人,连脾气比较好的孔子都怒了:“是可忍,孰不可忍?”那么祭祀祖先、神鬼也一样,国君的器,与大臣的器也不能一样,不仅是数量不一样,大小也不能一样。所以,这个“器”渐渐可以用来表示等级,甚至成了地位的标志,自然而然地,就成了权力的象征,所以有“窥器”一说,那就是说有人惦记着你的权力,随时准备取而代之。

古代人以为,大人物不与小人一般见识,所以“器”便成了“胸怀”,即“器度”。有了大的胸怀,才有可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才会有更多的才能,所以《易·系辞》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个“器”可不是锅碗瓢盆之器,而是才能,是绝技。对于一国家而言,“器”是治国之道,不可借人的。更有甚者,这“器”又变着变着成了动词,表示看重某人的才能,因而有了“器重”的说法。

汉字就是这么一节一节地发展,让人越来越摸不着头脑。如果仅仅一个“器”字,是什么,是器具?是等级?是权力还是才能?我们必须要带到说话人的语境中来分析,不过要先等会儿。

再说这个“大”字。“大”也是个象形字。先民们睁开眼一看这世界,东西都是有大有小的,最大的是什么,当然是天,然后呢?便是地,再往下就不好说了,不论是江河湖海还是崇山峻岭,都是地上的东西。能和天、地并列的,便是人。天和地没有办法描绘,那就用“人”来代替,所以,是像“人”。这是它的最原始意,是与“小”相对的概念。在物质比较贫乏的时代,凡物,越大就越好,房子要大,车子要大,人也长得高大。“器”不论是指什么,器皿也好,权力也好,才能也好,也一定是越大越好。

“晚”字比较好理解,形声字。是太阳落山了,如夜晚。略微引伸一下,是指人的年纪大了,如“晚年”“晚节”之类。另外就是和正常时间或者约定的时间来比较,稍后些的叫“晚”,“晚成”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而言的,与夜晚和晚年无关。如果别人都是二十五岁结婚,你三十岁结婚,那便是“晚婚”。

“成”,我们太容易想到的是“成就”。它确实最主要的意思就是“成就”,试想一个人握着枪,能没有成就吗?政权都可以出的。后人在解说“大器晚成”之“成”也当“成就”解。不过还它有一个很重要的义项,就“大”。《左传·昭公五年》:“ 韩赋七邑,皆成县也。”杨伯峻注云:“韩氏收七邑之赋,此七邑皆大县。”孟子也说过:“牺牲不成,粢盛不絜,衣服不备,不敢以祭。”这牺牲是用来祭祀的,一定要大才行。所以,字学家们便认为,成和盛是相通的,都是大的意思,所以在表示大的时候还可以读作“盛”。

下面我们将“大器晚成”放到老子的语境中来考察。

老子实际上一是口气说了四个“大”:“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老子是在讲当有却无的对应关系:方,应当有隅;器,应当成(大);音(有的版本作“言”)自然有声;象,则必有形。而当他们都达到“大”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大的方没有了隅,大的器现在看来很小,大的音没有了声,大的象没有了形。这就是所谓的老子辩证法。

所以,老子所说的“大器晚成”是,真正“大”的“器”要晚于正常的大,也就是说,现在尚小的器,才是未来的大器。另一章中,老子说:“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这里的“成器”便被俞樾等解老专家解为“大器”“重器”。

但是,老子毕竟太老了,他老人家的话,到别人那里就变了味。《吕氏春秋》说“大智无形,大器晚成”,就是指一个人,大的智慧并不显露出来,大才能要更晚些时候才会有所成就。这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正常的理解。

(图注:2013年高考拉开大幕,上海某考点外焦急等待孩子的父母;中新社发,汤彦俊摄)

人生没有起跑线

下面我们也抛却了老子的本义,来谈谈人才的晚成问题。从生物学的意义上来讲,成熟快的,成长迅速的,往往在力量上、智力上都远远不及那些成熟慢的,发育迟缓的。小鸡出壳便会跑,会自己觅食,小狗一岁便能生儿育女,人类一岁走路还都不稳。同样是蚕,野蚕很小就能躲避风险,与家蚕相比,牠机灵,快速,而家养的蚕笨拙,迟缓,而牠结的茧却比野蚕要大得多。同样是破壳几天的鸡,我们会发现,柴鸡早早就会了鸡所需要的一切技能,而九斤黄、生产白之类的品种鸡则笨笨的,大大的,抢食不如柴鸡,生命力也不如柴鸡旺盛,然而成熟以后再比,如果说,家蚕是蚕的话,野蚕只能说是小虫子;品种鸡是鸡的话,柴鸡只是不会飞的麻雀。

人何尝不是如此,早早就有了生存本领的孩子,长大后,那些本领束缚着的他,无法接受新技能,新知识,所以几乎一直停留在原有的那些本领上,而那些开始傻傻的,笨笨的孩子,要靠父母更精心的培育,成长起来后,会远远超过那些较早成熟的孩子。

人与动物不同,人类有比较复杂的教育体系,因此,不懂“大器晚成”之理的父母们,听信一些黑心商人的早教理论,其中最黑的莫过于“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果启蒙教育晚了,那在起跑线上就先输掉了,以后赶不上的。可是凡是当过幼儿园、小学老师的人都常常觉得奇怪,怎么那些在班上不起眼的孩子成年后反而比那些聪明伶俐的好孩子更有出息呢?甚至中学大学老师都会发此感叹。

人生没有起跑线,孩子成长在苗圃里,教师包括父母是园丁,让孩子在自己的地盘上,不断吸取养料,不断正常发育,园丁们悉心照料,尽可能多地给予关爱,孩子未来会长成参天大树,不需要跑到哪去。

为了追求智商,让两岁的孩子学五岁才应当学的东西,让四岁的孩子做十岁孩子的题,你以为你的孩子智商就高了,算一下帐吧,那智商等于二百五!两岁的孩子就是两岁的孩子,五岁的孩子就是五岁的孩子,他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我们不能培养所谓的生活能力,让五六岁的孩子自己去购物,甚至鼓励讨价还价行为。让七八岁的孩子独立出去旅行,你这是在将家蚕培养成野蚕,要把品种鸡变成柴鸡。

老子之后,最明白的人要数王充,他曾专论过大器晚成。我们来读一段他的话:“枫桐之树,生而速长,故其皮肌不能坚刚。树檀以五月生叶,后彼春荣之木,其材强劲,车以为轴。殷之桑谷,七日大拱,长速大暴,故为变怪。”这段话是说,枫、桐之类的树长得快,但是软弱无力,普通木材而已;檀木极慢,但是可以用来做车轴。至于桑谷二木,长得发疯,但是终成不祥之物,古代人以为,如果朝廷之上,长出来桑谷之木,那就要出大祸事了。

接下来,王充又说:“大器晚成,宝货难售也。不崇一朝,辄成贾者,菜果之物也。”大器的价值实现也是需要时日的,或许要等伯乐,或许要等时机。至于摆那里一上午就卖掉的,不过是菜果之类。与人相比,他总结说:“是故湍濑之流,沙石转而大石不移。何者?大石重而沙石轻也。沙石转积于大石之上,大石没而不见。贤儒俗吏,并在世俗,有似于此。”大石如贤儒,沙石如俗吏。贤儒便是大器晚成者,俗吏便是实施了早教的,五六岁即可购物,七八岁即可独立出行者,尽管他们早早就显示能力强,常常会得到表扬,偶尔还会当上班长,会抢到更多的机会,但终究是俗吏。

大道理都是无声的

如果我们非要把人生比做赛跑,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上亿个比赛者中的优胜者,他们都有差不多的天资,他们初到这个世界,需要温室,需要阳光,需要养料。缺了这些,自然会营养不良,难成大材,尽管苦环境中也偶有成材者,但是只是偶然现象,且不去论它。有些家庭,条件良好,但是虽有温室,却将温度调到零下;虽有阳光,却整天给孩子狂风暴雨;虽有养料,却加了不知道多少种自己都弄不明白是什么的添加剂。这些父母偏重早教,把社会上世俗的东西劈头地给无辜的孩子灌,美其名曰:早日踏入社会。虽生在富裕之家,亦难成器,充其量不过培养一俗吏耳!

好了,我们还是回到老子那里,把老子的“四大”(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理论也给现代化一下。

先说“大方无隅”,有了边界的土地终究是有限的,所以无限才是最大。我们的教育亦是如此,没有成法,没有定法,没有所谓的科学方法,幼儿的教育需要几十年的跟踪调查统计数据,有哪家做过这样的跟踪调查?而现今的那些幼教专家的理论的基础数据大多是拍脑袋想出来的,骗你没商量。年轻的父母,你其实比你给孩子报的任何课外班的老师都棒,教育子女用的不是知识,而是心。你只要注意观察,重视孩子,成为孩子最知心的朋友,一切都OK了。

“大器晚成”,相信大器者必然是晚成的。勿让孩子过早成熟,切不要给他灌输科学知识,天为什么会打雷,什么阴电、阳电的全是胡扯,至今也没有人明白为什么会打雷闪电的,我们何妨告诉他是雷公公发怒了呢?

小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我带他到KFC,儿童游乐场上边的墙上画着一幅很大的画,有螃蟹、小鸭等等。儿子指着画问:“太阳怎么会长眼睛,还会笑呢?”我告诉他:“天气好,小动物们在海边的沙滩上玩,自然都很高兴,他们高兴了,心里想,太阳也一定会很高兴,怎么来让别人知道太阳高兴呢?就给它画上笑脸,我们一看就知道,大家都好快乐啊。”孩子完全认可,这里没有科学知识,科学知识不是给三四岁儿童讲的。大儿子十八岁在北大大讲堂举行成年仪式,北大附中让父母写封信给孩子,当场念给他,我写的最后一段是:“愿快乐、积极、充满好奇心的童年伴你到永远!”

我觉得现在的孩子,二十八才算成年。

“大音希声”,这是幼儿教育中最最重要的,一些年轻的父母,动不动就训斥孩子,我常常对这样的人说,孩子不傻,也被你训斥傻了。大音,就是你想讲的道理,那么大道理往往是无声的,你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过你的大道理,你说孩子不讲卫生,你自己讲卫生了吗?他饭前没有洗手,你没有任何理由训斥他,为什么不说:“咱们比赛,看谁的手洗得白?”所以,无声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大象无形”,对孩子来说,这世界没有什么是必须的,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够的。正人君子那套举止用到公务社交场合去。和孩子在一起,不存在什么形象问题,你只是比他大一点的孩子,所以,我们不妨和孩子一起干点坏事,比如,走在路上,将手比做枪来打汽车;比如,半夜把他叫起来,跑到海边的沙滩上去捉一捉螃蟹;比如,一起捉一只青蛙放到妈妈的手提包里。哈哈,这便是大象无形。

因为大器晚成,或许你要等许多许多年才能收获大器,如果到那时,你说我错了,其实你想一下,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不是比什么都重要么?

(文章来源:《看历史》2013年6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