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医药生物板块上涨约12%,领先全部A股4.3个百分点,超额收益再次扩大,而今年以来大幅跑赢大盘28个百分点。行业2013年动态市盈率为28倍,相对于全部A股的溢价率约160%,位于历史新高位置。“行情更大可能发生在业绩披露期间,还是业绩为王1面对政策变数较多、估值仍需消化的下半年,多数机构都给出这样的答案。
截至本周四,已经披露中报业绩预告的医药公司达57家,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相关子行业的景气度变化雏形开始显现。这57家公司中,43家预喜、14家预忧。按照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统计,30只个股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净利润增速100%以上的4家、增速50%~100%的1家,增速20%~50%的10家。增速在20%以上的15家占已披露预告公司的26%,而一季报中该数据是43%。 中药最稳定 受政策影响较小 分行业看,43家预喜公司中,中药涵盖16家,化学制剂10家、生物制品6家、化学原料药5家、医药商业和医疗器械分别为3家。 历史统计数据显示,中药子行业在2009年~2011年三年中,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同比增速分别为30.6%和16.7%、28.1%和18.1%、24.5%和20.8%,净利润增速均超越营业收入增速,但净利润增速呈现缩减的趋势,而2012年这一数据为15.9%和22.4%,四年来净利润首次不敌营业收入增速。2013年一季度中药子行业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增速相当,分别为21.2%和20.9%,净利润增速有回升的迹象。而横向比较,中药一直延续稳定增长的态势,在六个子行业中,近四个季度以来一直占第二的位置。 另外,政策对中药一直偏爱有加,新版基药目录中,中药品种数量翻倍,且不乏独家品种,体现了国家对于中成药的扶持态度。随着基药制度的完善和推进,这些中药独家品种将迎来独有的市场优势。新版基药目录新增的独家中药品种桂林三金、奇正藏药(消痛贴膏)、羚锐制药(通络祛痛膏)、贵州百灵(银丹心脑通)、众生药业(复方血栓通胶囊)等相关企业,2013年中报业绩均实现了预喜。按照中报预增净利润下限计算,嘉应制药、奇正藏药、众生药业、益盛药业、桂林三金不仅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而且实现了环比正增长。“中药子行业目前受政策影响较小,下半年对中成药的降价有望推出,考虑到近年药材价格持续上涨的现实,大幅降价的可能性较小,但不排除对个别空间大的独家品种从严审核。”国信证券分析师贺平鸽在其研报中表示。 化学制药两极分化 降价风险来临 除了中药,在业绩环比增长的公司中,部分化学制剂改善也比较明显。誉衡药业、双成药业等净利润环比增长100%以上,恩华药业、京新药业等连续两个季度净利润正增长,亚太药业、金达威虽然中期仍为负增长,但环比已经实现正增长。化学制药子行业从2011年四季度开始一直维持着“增收不增利”的现象,直到去年四季度净利润才实现了同比正增长,今年一季度齐头并进,净利润和营业收入的增速已相差无几。以上业绩环比改善的公司正在逐渐走出低谷,但也有不少公司业绩继续恶化。海翔药业、鑫富药业、永安药业、新和成、海普瑞、东诚生化等化学原料药公司,按照中报预告业绩下限统计,净利润同比、环比均为负增长。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抗生素等大宗原料药自2012年触底反弹以来,价格逐步企稳;维生素价格2012年呈逐季下滑趋势,到今年3月份部分品种才开始反弹,相关企业利润波动剧烈。 “进入基药的化学仿药面临政策的不确定性,比如氯吡格雷等将面临基药招标带来的价格下滑。一般普药企业竞争激烈,招标限价和成本压力都比较大,而高端专科用药竞争相对不太激烈,招标限价压力也较小,在医保控费的背景下,刚性需求和价格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表示。 医疗器械业绩暂无亮点 公布中期业绩预告的医疗器械公司尚荣医疗、九安医疗、鱼跃医疗业绩增速不明显,净利润同比增长均在30%以下。纵观近几年的数据,医疗器械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速从2009年年报的42.1%一直逐级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3.81%。但今年以来,该板块录得46.1%的涨幅,仅次于生物制药板块的50.8%,位于子行业第二位,而且5月份有加速的迹象。和佳股份今年以来股价几乎翻两番,究其原因就是公司受益于县级医院建设,订单和业绩实现快速增长。除了县级医院目前正处于建设高峰期,公立医院试点改革也正逐步推开,检验、检查等医疗服务日益受重视,这都将带来医疗器械的强劲需求。但关注未来市场空间巨大的同时,不能忽视的是竞争惨烈的现状。“医疗器械行业是个多学科高度复合的领域,国内这方面很弱,目前能实现进口替代的只是些低端耗材。”阳光私募西藏德传投资董事长姜广策在提示该板块风险时指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