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编辑部的故事》:喜剧也犯愁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6-10
热风冷眼
《新编辑部的故事》:喜剧也犯愁
李烁

  电视剧《编辑部的故事》曾以中国荧屏上前所未见的独特样式革新了中国电视剧的创作理念,风靡一时,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家喻户晓的名作。二十余年之后,以老版作品为基础重拍的《新编辑部的故事》从筹拍到播映可谓十年磨一剑,因而备受关注。从目前的受众反馈来看,显然争议多过了好评。

  古老智慧时尚化

  作为一种艺术体裁的喜剧诞生于古希腊,以阿里斯多芬为代表的古希腊喜剧传统强调以滑稽形式来表现严肃主题,虽然听不到史诗般壮丽的悲剧语言,只有生活化的粗俗口语,但内容却丝毫不浅薄,比如《阿卡奈人》主张和平、反对内战,《鸟》以鸟喻人、构建乌托邦反讽现实。这一喜剧传统历经两千多年,由莫里哀、果戈里、卓别林等大师传承并革新,上得高雅厅堂,下得市井里巷,极具艺术生命力。

  在新旧思想碰撞激烈的1990年代初期,《编辑部的故事》正因深刻把握了喜剧的艺术精神,从而引发收视热潮。剧中的《人间指南》杂志编辑部,正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典型代表。在新版中,1990年代最普及的文化读本——杂志,被适时地冠以“www”这个当代网络文化的符号,取代“人间指南”的浓郁人文气息,改头换面为网络时代的时尚杂志,编辑部也成了都市白领群体的代表。

  《新编辑部的故事》试图沿袭老版的喜剧精神,即关注社会热点、犀利针砭时弊。老版中的经典故事,如小保姆、流言蜚语、酒吧歌星、消费者上当受骗、彗星撞地球、婚恋难题等,都颇具代表性地折射出90年代的社会热点,既有人文关怀疏导,又有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时代印记,王朔的京式幽默引导观众轻松又理性地观赏并思考。在新版中,同样包罗了当今的热门话题——办杂志也要招商引资、全民旅游热、鉴宝节目泛滥、同学聚会的虚荣心、幸福指数、企业上市、媒体疯办排行榜等,还消费了一些娱乐圈内幕,如老版中“双双”的故事被续写为对明星炒作的嘲讽、安妮上选秀节目当评委为杂志宣传造势等。

  有趣的是,新老两版中也出现了新旧生活的交集,如新版中的“非诚勿扰”同样探讨了青年男女的婚恋难题,2012年的世界末日预言恰和二十年前的哈雷彗星危机相似。令人不禁感慨:时尚潮起潮落,话题岁岁翻新,但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生存的不安,倒确是伴随人类的永恒难题。

  脱离喜剧传统

  《编辑部的故事》作为国内第一部室内喜剧,开中国电视系列喜剧之先河,塑造了刻板的牛大姐、圆滑的余德利等典型人物,靓丽伶俐的戈玲和气质独特的冬宝也成为当时的青春偶像,观众的新鲜感加上机智的剧情、活泼的表演,共同成就了经典。然而时过境迁,《武林外传》、《爱情公寓》等多样化喜剧逐渐丰富了观众视听,老版中引人惊喜的创新形式如今已是乏善可陈,新版延续了老版人物设置、故事结构,显然缺乏新意,少了喜剧的灵魂。

  为争取新一代的年轻观众,《新编辑部的故事》加入了安妮、袁帅、何澈澈、欧小米的俊男美女组合,对比接地气的“戈玲”、“冬宝”,这四个洋气的名字体现着作品的变化——多了时尚元素、更为戏剧化。同时,为留住老观众,也保留了戈玲和刘书友之子等角色,企图营造亲切感,却让老观众若有所失——昔日青春逼人、今日迟暮离婚;父亲谨慎本分、儿子小气猥琐。这些新老人物的性格特点被单一、无限度地放大,追求表面化的喜剧效果,致使人物空有框架,却无引发共鸣的真实人性,剧情也就变为行动夸张的平面搞笑,脱离了贴近生活、反思现实的喜剧传统。

  正因脱离了喜剧传统,使喜剧效果显得刻意。比如,从正常台词中突然“变脸”的方言、唱段、港台腔,犹如突兀的戏耍,让观众发懵,简单的“no”和“你”被说成八个“no”、五个“你”,如同不伦不类的戏曲唱词。刘向前的挤眉弄眼、安妮的搔首弄姿、袁帅的油嘴滑舌,都让办公室从文化场景变成漫画场景。

  新版借鉴了国外系列剧的创作手法,即主角轮流的个人故事——安妮母亲催婚(“拜见岳母大人”)、小米去留(“招聘启事”)、澈澈变身(“男儿本色”)、戈玲第二春(“二雁来了”)、刘向前挣外快(“向前向前向前”)、袁帅侦察(“碟中谍”),尽管这些故事都以人物性格和身份背景为构思基础,但并没能充分地、正面地展现出人物的个性魅力,与主题思想也无甚紧密关联。

  此外,新版沿袭了老版不疾不徐的“耍嘴皮”风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少故事都被扩展成上、下集。以“再见,2012”为例,上集的开头前11分钟,主角们都在会议室中围绕世界末日进行讨论,整集更换六次场景,平均每个场景的“耍嘴皮”耗时近7分钟,这种“上个厕所也不妨碍接着看”的叙事节奏,让看多了美国喜剧的年轻观众大呼崩溃。而老版中情节相似的“天上的星星”,先后插入两个行径怪异的新角色,只用一集叙事,情节更紧凑、戏剧性更强。

  喜剧看似肤浅,实则厚重,在文化生活愈发丰富、观众趣味愈发众口难调的今天,突然间,曾经深入人心的经典喜剧在“续写”之中也有些无所适从了,争议让喜剧犯了愁。只有真正源于生活、引发共鸣与感动的喜剧才能成就富有生命力的艺术。想想金凯瑞夸张表演中的人心万象、周星驰无厘头搞笑中的真挚爱情,还有《老友记》中的友谊、《破产姐妹》中的励志等等,莫忘此初衷,喜剧也将不再犯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