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常识之《如何鉴定碑帖》

 率我真 2013-06-10
收藏常识之《如何鉴定碑帖》

  鉴定碑帖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将碑帖拿到手后,首先大略观看一遍。先识名目,然后看装潢,观墨色,审视有无名人题签、题跋、收藏印记。再察考据,看拓本是否涂墨,有否拼补描填痕迹。从而得出初观结论,或真或伪,或旧或新,或精或粗。或是常见之帖,或是稀有名碑。若属稀有名碑、旧拓精品,则必须详加考核,仔细鉴定题签、题跋、收藏印鉴的真伪以及装潢年代等,方可定论。下面从两个主要方面介绍一些鉴定知识:

  从纸张、墨色等外部直观条件进行鉴定

  宋代的纸张,用放大镜观察可以见到较长的麻纤维。宋拓本常用帘纹纸,帘纹的宽度并无统一规格。明、清时的拓本纸张,麻纤维较短,含棉或竹类植物的成分较多。

  传世的拓本历经数年会发黄、变脆,现在所见明代拓本已有不少裱边纸张变黄,这种纸极脆,稍不留心就会损坏。今日常见将纸染色或熏黄处理以充旧拓者,其色与历经时间磨砺的旧黄不同,极不自然。

    鉴定碑帖,需要细致地观察,多看碑帖拓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墨色是最基本的鉴定条件。早拓本多数已失去墨的光泽。一般保存的时间越久,拓本墨的光亮度就越差。但是,这与拓本保存的好坏、开卷次数多寡有极大关系。经常翻动的拓本,墨的光泽失去得越快,反之则较慢。同时,墨色的光亮与否与其所含成份有相当大的关系。如清代宫廷御制《三希堂法帖》,由于使用了御制墨而乌黑光亮,开卷能映人影,一般拓本不可与之相比(图一)。如果保存条件良好,墨光要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有较明显的变化。

  宋代拓本通常墨色较深,但历时年久,多经重裱,墨色已无光且褪色。明代拓本,多数采用松烟墨拓制,墨色深浓,含胶成分较少,部分采用擦拓方法的拓本,掉色严重;少数色深且有光泽者,拓制精良。

  通过考据、避讳等进行鉴定

  考据是鉴定碑帖拓本中最重要的一点。同一种刻石或帖版的早拓本保存字多且完好,晚拓则相反。早拓比晚拓多存或完好的字,称作“考据”。通过考据的比较,来鉴别拓本早晚是行之有效而且较为准确的方法。另外,在拓本上常见白色斑迹,这种星星点点或是一块块的白色痕迹,称为“石花”。石花就是刻版长期经受雨水和风沙的侵袭,风化产生的缺损;或是在某一时间,人为破坏产生于刻版的硬伤,经拓制后表现出的印迹。由于石花产生的早晚不同,各个时期的拓本也会有区别。因此准确地说,这些反映在拓本上的石花、缺损等痕迹,也是考据的一部分。

 通过对于各种拓本逐行、逐字的校对,根据字划损坏、石花及刻版断裂的情况,得出孰早孰晚的结论。通常金石学家们是将各时代的考据熟记于心的。

  例如秦《石鼓文》,国内现存最早者是明初拓本。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拓本,《汧殹》鼓“黄帛”、“氐鲜”等字未损,“以”字大半尚存;《銮车》鼓“载”字尚存。该本系明初拓,为国内存最早拓本之一(图二)。到清初至乾隆年拓本,“黄帛”二字已损,“氐”字下半未损,“鲜”字未泐,这种本子称为“氐鲜”未损本而乾隆年以后,“氐鲜”二字已泐。

  在鉴定碑帖真伪时,避讳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鉴定依据。避讳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制度和风俗,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行于唐宋,直至清。民国以前,不得直书当代君主或所尊之名,必须用其他方法避之,此曰避讳。由于各朝所讳不同,避讳的方法也不一致,因此往往具有时代的标志。用在碑石、帖版上,可分原刻避讳和后改避讳两种。

  简单地说,原刻避讳就是在书写时就注意到此问题,将要避之字缺笔或空字处理。如东汉延光二年(公元123年)的《开母庙石阙铭》,文中言“颖川郡阳城县为开母庙兴治神道阙”,本应称“启母”,改为“开母”,是避汉景帝刘启讳。唐永微四年(公元635年)刻褚遂良书《雁塔圣教序》中“垂拱而治”的“治”字缺末一横笔,避高宗李治讳。

    后改避讳是在刻石、帖版镌成后,人们增添、改动避讳文字。《雁塔圣教序》到清康熙年间有人给“治”字添刻末笔,同时为避圣祖玄烨讳,又将“玄”字的末点磨去(图五)。另一种后改避讳,是后人根据当时的避讳需求在拓本上涂墨避之。于古碑动手脚,是好事者画蛇添足,然而它却在刻版和拓本上为后人留下了时代的标记,为拓本断代提供了帮助。

  

  总之,避讳是为了适应当时的需要而施作。通过避讳字,可辨别古代文书真伪及其书写时代,有助于碑帖拓本的年代鉴别。在刻石、帖版上的避讳字能够表明镌刻的年代,后改的避讳字可以帮助断定添刻的年代,在拓本上涂墨的避讳则能够断定拓本拓制的最晚时间。

  

  其他考证条件

  除了上述的两项重要考证依据外,还需从作品风格、时代特征及印章、题跋等方面进行考察。

  鉴定碑帖拓本,应注意观察文字或纹饰的时代风格及制作方法。譬如秦代的小篆,细长而硬挺,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等代表了当时官方文书的书写风格;汉代的隶书,书写规整,有俗称“蚕头燕尾”的波挑之笔;唐代的楷书多工整端庄。这些都是一个大时代所具有的时代特性,也是我们鉴定中不可缺少的依据。在绘画、书法的鉴定中,个人的笔墨风格和作品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是最主要的依据,要注重作品的笔法、墨色、章法结构等方面的考证。而碑帖拓本在制作过程中又经过描红、上石、工匠凿刻等工序,因此这种以工匠参与并为主要完成者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制作者的风格烙印。镌刻高手,努力忠实于原作,金石学家称其优秀的刻品为“下真迹一等”,而技艺水平欠佳的工匠之作,只能为我们保留仅供参考的作者书风的大略面貌而已。

  题跋、印章也是我们考证碑帖拓本的重要依据。在精良的拓本上,常常钤有名人印章,书有名人题跋,即表明该拓本经其观看或收藏,这就增加了拓本的收藏价值。

  上述三点在鉴定工作中需相互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鉴定更加准确。在鉴定过程中,头脑要灵活,因实际情况往往相当复杂,单凭拓本文字的多寡、字的损泐状况,并不能确保鉴定的准确性。判断拓本时代早晚要注意资料积累,搜集文献记载。某些拓本虽然存字较多,却未必是早拓。例如,有时碑的某一部分曾被泥土封住,那个时期的拓本字就少,而后人将附着在碑石上的泥土清扫干净后再拓,则字多,字口也清晰,看上去反而是晚拓本存字多。如梁《瘗鹤铭》摩崖刻石,原在江苏丹徒(今镇江市)焦山西麓崖上,宋时刻石坠入江中,碎为五块。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苏州守陈鹏年募工捞出五石,粘合为一置于焦山观音庵。因刻石有前后之变迁,其拓本也有出水前拓本与出水后拓本之分。世重水前本,但由于刻石落于水中,春夏水涨石没时不可拓,秋冬水枯时方能拓取。刻石浸于水中,不易将字拓全,故出水前拓本的字反而较出水后拓本字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