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作文试题分析

 若愚老人 2013-06-10

2013 高考全国课标卷作文分析

郭永超

  高考又一年,作文再关注。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可谓恰如其分。一看,在意料之外;再想,又在情理之中。让人事先猜测不到,见了还并不难写。命题既有思想导向性,又有现实针对性,可谓好题。

  材料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懂得两个成语,就是要学会“庖丁解牛”,而避免“盲人摸象”。我们尽可把所给材料看作是一头牛或是一头象。

  先要整体审视,全面观察。发现这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是,面对一块晶莹剔透却有道裂缝的钻石,专家建议通过切割使其增值,只是,这样风险极大。多数人都不愿动手,只有一位老切割师指导着年轻的徒弟将这一愿景变为现实。在此,需要强调两点,是容易出现的盲人摸象的误区:第一,误认为“切割,使钻石变得有价值”,而实际上是“增值”。在这一点上,可谓失之毫厘,谬之前里。不难发现,材料中的这块大如蛋黄的钻石,原本也价值连城。正由于此,许多切割师才不愿动手——担心破坏已有的价值存在,进而放弃了更大的价值追求。这反映出人性之弱点,乐于守成,而不愿进取;国人尤甚。再大而言之,我们的国家亦如此,三十多年的励精图治与改革开放,拥有了世界第二的GDP这样一块大钻石,谁都知道其中存在明显的裂缝,但由于现有利益格局的阻碍,继续改革变得风险巨大而举步维艰,值得深思。第二个误区,是认为“正是年轻的徒弟靠着自己的勇气切割成功”。这样理解是片面的,势必偏题。注意材料中说“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是两人合作,共同完成,缺一不可。

  关于这则材料,其实叙述非常明晰。很明显,材料最后老切割师说的话,是打开材料这把锁的钥匙。它提醒着你,如何“批大郗,导大款”,以果溯因,抓住关键。为什么这一对师徒能够“为他人之所不敢为”,原因有四: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艺、周密的方案和年轻的勇气。而其中的最后一点,正是其他切割师所没有的,所以,老切割师强调“更需要勇气”;至于其它三个方面,自然也是必要的。

  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勇气”,不能泛泛地去说“勇敢、无畏、毫不惧怕”。这“勇气”,是“不去想价值”之后的勇气,它源自于放下功利之后的坦然,源自于摒除杂念之后的淡定,源自于心无旁骛之下的专注。这“勇气”,决不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一往无前,而是遵循周密方案,放下功利,从容淡定地放手去做。

  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说:“我写作不是因为那里有读者,而是因为那里存在着文学。”她不去想红地毯,只勇敢地专注于扎根黄土地,于是,她的作品不断地增值。纵观当下,车马喧嚣,拜金主义横扫千军,即使在看似繁盛的文学世界里,我们也只见得一部部裂缝横陈的商品文学。物欲横流之间,莫言,行而不言。他心无旁骛,一心笔耕,凭借着经验和勇气,切割出一个更加完美的纯文学的红高粱世界。这块钻石,熠熠闪光,照到全世界。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常常面对这样一块“有裂缝的钻石”,不要担心失败带来的损失而裹足不前,要相信经验伴随着勇气会使它增值。再好的想法,不付诸实践,都是毫无价值的。

  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所谓“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而这甩开膀子的实干,切记不是头脑一热的蛮干,不是急功近利的胡为。要鼓励年轻人的勇气,终究“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但一定要有丰富的经验作指引,高超的技艺为依托,周密的方案作保障。

  这样,不仅是“中国少年”令人赞叹,更会有一个“少年中国”令人神往。这样,才能真正的谋事而成事,谋国而兴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