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望海潮》审美赏析 柳永(987?—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故称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因仕途坎坷,失意无聊,放荡不羁,潦倒终生。其词作多用生动的俚语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尤其是妓女和浪子的生活,因而获得“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赞誉。在柳永的创作中长调很多,使慢词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样式。所以说,他不但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而且是一位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一定开创性的词人”。 《望海潮》是柳永写给当时驻节杭州的两河转运使孙何的一首词。在这首词中,词人采用了铺叙手法描绘了杭州湖山之美丽,城市之繁华,以及民康物丰的情景。全词如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睛,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上片头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在这里词人运用对偶(鼎足对)的手法,不但表明了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而且为以面描写作了铺垫。“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烟柳画桥”就是如烟的杨柳,雕画的桥梁。而一个“烟”字描写出朦胧之美。“内帘翠幕”描写居民的住宅的雅致。“翠”是绿颜色的意思。“翠幕”与“烟柳”所描绘的境界和谐,表明了城市的生气与活力。“参差十万人家。”“参差”为大约、差不多之义。这一句表明人家很多,数以万计,从而表明城市人气很旺,十分繁庶。这里,词人同样运用了鼎足对,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霜雪”这里指浪花。“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喻地形险要,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由市内说到郊外,先说岸边,只见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再说水上,“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意思是说江面上浪涛汹涌,如霜似雪,无边的大江形成天然的险阻。“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奢。”“珠玑”和“罗绮”皆古代妇女服饰之物。“市列珠玑”说杭州的商业发达,市上到处陈列着珠宝。“户盈罗绮”写市民家庭富有,穿戴铺设都是绫罗绸缎。“竞豪奢”就是比谁富有,这不但表明肆间商品琳琅满目,而且人们竞相夸耀奢侈豪华。但是对此竞争,我们应该看到词人所表现的重点是突出物质的丰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