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梵高更鲜艳的真实画作(原本)

 蓝色经典景哥 2013-06-12

图注:鲜艳明亮的创作理念……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黄色的房子(The Yellow House)》(1888年)  图片来源: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

文森特?梵?高(Van Gogh Museum)已被宣传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善用色彩者。他的黄色,他的蓝色,他的樱桃树和向日葵,以及各种天光云影,都是通过多彩而瑰丽的色料厚厚涂覆所形成,这些有着强烈表现力的色彩业已成为梵高的同义语而声名远播。[见图1]

[图1:梵高《向日葵》之一,现藏于德国慕尼黑新美术馆。]

        然而现在我们所看到梵高作品中的部份色彩,不过是19世纪80年代画家初动笔时,那些原有色调的惨淡的余韵。这一惊人发现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Amsterdam)的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新近披露。一项由馆方所承担的研究项目揭示出,大量梵高所心仪的颜色已经严重褪色,并且改变了作品的整体面貌,使得它们看起来更温吞平庸,更呆滞空洞,较之梵高动笔作画之时这些原本强烈的补色所应起到的对比效果,早已失去了精到优雅。

        证据由一个名为“梵高在创作(Van Gogh at Work)”的新展览所提供,这个广受欢迎又理性缜密的博物馆,检视梵高身为一名画家的种种行为实践,审视了所有的一切,从他所用过的各种画布——梵高缺钱的时候,粗麻甚或是一块抹布,无不可作画布——到他与知己好友诸如高更(Gauguin)和图卢兹-劳特雷克(Toulouse-Lautrec)等人私下的观念交流。

        与图卢兹-劳特雷克的友谊是一个动人的案例,即一次物质层面的艺术检验竟然能引领我们更接近艺术家本人。当他二人都住在巴黎的时候,梵高熟识这位蒙马特(Montmartre)夜生活的伟大画家,然则证据在此,包含有他们在同一家店铺购买画布这样的事实,显示出他们曾像朋友般亲密合作[见图2]。

[图2]

       另一个私密的关于梵高工作习惯的意外发现是,他曾有规律的重复利用画布,在早期的作品上再次作画。 一幅画满花朵的画表明,梵高用有着角斗士的画面将之覆盖在下[见图3]。当他想要保留一幅画,有时会画在画布的背面;后来对他早期作品《食薯者(The Potato Eaters)》[见图4]的两种褐色研究发现,充满活力的自画像在其背面。

[图3]

[图4]

        在所有这些具有洞察力的结论中,梵高的色彩并非始终呈现其原初的壮观辉煌这一事实,真的令人难以接受。然而证据无情。此次展览实际上是基于大量研究项目的一个公开报告,这些研究项目使用了最先进的,非侵害性的技术手段去研究艺术品的微观组织结构。你甚至可以亲自通过一架电子显微镜去体验互动,让你一见梵高画作蘸满油彩的丰富笔触中那些尘埃颗粒。

        梵高的画作色彩早已变化多年,最终,这一事实反而成了对其艺术天赋的一种致敬。毕竟多年来,没有任何人,对他的用色有过一句抱怨之辞。在这次展览上,我欣喜迷恋的站在那有着深蓝色天空和金色街道的画作之前,那是他1888的作品《黄色的房子(The Yellow House)》[见图5]。

[图5]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即使他画中的色彩在悄然改变也没什么关系。他的艺术是如此富有远见,以致它能够保持进化并且始终忠于画作自身。在这个才华横溢的展览中——其中出人意料的包括有一幅梵高《向日葵(Sunflowers)》[见图6]的租借品,它来自伦敦国家美术馆(London's National Gallery)——上述新发现丝毫不会有损艺术家的伟大。它们恰恰使我们更加接近了他,仿佛我们是站在他的身旁,正看着他作画——直至我们真正接近,用一种新鲜的、令人振奋的方式,像一个艺术家那样去接近他的物质性生活。这甚至包括有他的调色板,油彩的涂抹痕迹,和三管曾属于他的颜料。这些东西紧挨着他的自画像展出。

[图6:梵高《向日葵》之一,现藏于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

[图7]

肖像中他的双眼令人敬畏难以逾越[见图7]——它们永远都不会黯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