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义县古城——义州卫城

 陈禾塬 2013-06-12

    义县古城,是明代著名的义州卫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都指挥何浩在旧城址筑义州卫土城。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都指挥楚勇改为土石砖城,后又多次修葺。古城呈正方形,周围九里十步,城墙高3丈,底宽1.8丈,顶宽1.2丈。墙顶上外有垛口,内有栏墙,中间为马道。城墙四周有炮台16座,垛口800余。
  设有四门:东曰熙春,南曰永清,西曰庆丰门,北曰安泰。门上皆重楼。南门上有清同治六年(1867年)间的瓦房3间,中悬一额,上书:“金汤巩固”四字。门外皆绕以月城,俗称“瓮圈”。各城门内侧倚墙有登城马道。卫城外有护城河。周围九里一百六十六步,河深1.5丈,宽1.8丈。护城河上建有桥梁。 
  鼓楼置于卫城十字街中心,共三层。一层为青砖砌就的方形底座,内有通四街的十字甬道,并有上楼的石梯,底座四周墙上有垛口30个。二层为眺望台,东南角木架上悬一口大钟,作为定更、报警(水、火灾)之用,中间屋内有通往第三层的木梯。三层中间房内有弥勒佛塑像一尊,楼顶为木架瓦盖。其楼重檐高耸,气势巍峨壮美。
  城东南角建有一座魁星楼,楼内有泥塑魁星立像一尊。街巷路均为土路,以钟鼓楼为中心,向四门方向伸展四条大街,并由四街两侧延出30余条胡同,再由胡同连接若干小巷,四门外有大路通向四关及乡村。 
  城内四街两侧作坊遍布,房屋为起脊瓦房,胡同内多属四合院式民宅。
古城建有20余座庙宇。整个城市给人以整齐和谐的美感,充分显示了我国明代城垣建筑的特点。
    高耸入云的广胜寺塔,驰名天下的奉国寺,四周巍峨的古城墙,辉煌的钟鼓楼,构成雄伟壮观的义州古城。

义县简介:

义县,是辽宁省锦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是一座融历史之厚重与沿海之文明于一体的新型城市。西汉开始设县,历称交黎、昌黎、宜州、义州等,曾是三国和西晋昌黎郡的郡治。全县总面积2476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3个乡、7个民族乡,15个社区居委会、361个村委会,境内东部医巫闾山山脉,南北绵延近百里,山间多为林丛草地,有“绿色宝库”之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