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误会是一种疾病

 sml4605 2013-06-13
 

误会是一种疾病

 作者:一枪血 
 
编者按:在这个社会生存,人与人之间产生误会亦是在所难免;但是我们相信,是真正的好朋友,绝不会因为一场误会而将情义告吹。有时经过一次误会的洗礼,反而更能加深彼此的信任度。
 
  俗语:“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不认自己人。”说的是一场误会。
  误会是一种疾病,患者不分性别、年龄、身份。治愈是有可能的,不治而亡也在情理之中。
  无病不死人,人都死在“病”上。误会这种疾病人易患。
  司马懿式性格的人,患误会这种疾病的几率较高。信自己,也信他人的人群,患误会这种疾病的几率较低。
  有则寓言说:古时候,有个乡下人丢了斧子,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了。于是,特别留心观察那孩子的一举一动。没错,肯定是他!那孩子走路的样子,看人的神色,还有说话的表情,越看越像个小偷。不久,这人到山上挖土,找到了那把斧子。原来是他上次砍柴时忘在山上了。下山时,碰到邻居的儿子,他又留心看了看,咦?怪事,怎么神色、举止竟然没有一点小偷的模样了?这则寓言所形成的成语是:疑人偷斧。
  不信任是误会滋生的土壤。多疑常犯病,越怀疑病情越加重。病因是主观成见,当人以主观成见去观察客观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还有个类似的故事:成语是:智子疑邻,说:宋国有户有钱的人家,下雨天,墙被风雨刮倒了,这位富人的儿子说:“要是不修,就一定会有人来偷东西”,他的邻居也这么说。到了晚上,果然丢失了很多财物,那位富人夸赞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偷东西的人是隔壁的邻居。
  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听别人的意见要选择正确的,不要只看提意见的人与自己的关系,对人对事不可以持偏见。
  误会这种疾病常见的病菌有:
  偏听偏信。其表现是:薄者见疑,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以讹传讹。其表现是:道听途说,耳听为虚,将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无中生有。其表现是:凭空捏造,毫无事实,把没有影的事说成有。
  误会这种病能导致婚姻破裂,兄弟反目,姐妹成仇,同学绝情,同事嫉恨,战友断交,邻国交战,自绝生命。古往今来,教训颇多,不胜枚举。
  历史上误杀人,比比皆是。因误会而错失良机的事,每天都在发生。
  由此可见:患了误会这种疾病,害人害己。轻则:薄情、疏远、记恨。重则:自伤、伤人、要命。
  误会这种疾病,属于大脑、心胸、神经同时患病,是综合疾病。病患重者表现为:坐立不安,自言自语,患得患失,喜怒无常,言行失态,失去理智,面目狰狞,极易错诊为精神病。
  医治误会这种疾病的良方是:相互信任,真相大白,眼见为实,胸怀坦荡,心底无私。用修心养性之水,将其文火煎熬,醒时即服,服用一生。即使偶患此疾病,药到病除,并无大妨碍,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