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争当贫困县的背后 是“三观”颠倒 2013.6.7

 无繇王 2013-06-13

青海日报:争当贫困县的背后  是“三观”颠倒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近日读到的几则关于评定扶贫开发重点县(俗称贫困县)的新闻,着实让人有乾坤倒转之感。

一是湖南新邵县被评定为贫困县后,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打出了“热烈祝贺我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庆祝标语;二是山西大同县在当了16年“小康县”后,经多方努力和奔走,向后看齐,今年终于被评为贫困县;三是某县领导回到县里后,痛心疾首地说,正是因为我县太贫困了,所以没有评上贫困县,我们没有钱去四处打点……

从小到大,社会、学校、家长都教育我们先进光荣,致富光荣,然而,这几个地方争抢落后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做法,完全颠覆了我们先前的价值观,让人不得不感叹: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些地方争抢“贫困帽”的原因也是利益使然。据报道,一个地区一旦被纳入贫困范围,可能会获得国家一两亿的转移支付,许多项目也向贫困县倾斜。资金上的扶持、政策上的照顾,使得一些地方领导“要钱不要脸”,评前弄虚作假、虚报瞒报,评中上下活动、四处打点,评上了则弹冠相庆、敲锣打鼓,没评上则垂头丧气、哀叹不公。

如果有人认为他们这样做也是为了地方好,对此表示理解,甚至鼓励或纵容的话,那就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了。这一现象的本质是背离实事求是路线,深层原因是当地领导的政绩观扭曲、荣辱观错位、价值观颠倒。不想着怎么积极作为,迎头赶上,却把心思用在歪门邪道上,不从自身寻找落后原因,而是把希望放在外面、上面,骨子里是“等靠要”思想作祟。一方面,打着贫困县旗号,伸手向上面要钱要物要政策,另一方面,以贫困县为挡箭牌,为自己的发展滞后,为自己的不思进取,寻找借口和理由。

从 “因为我县太贫困了,所以今年没有评上贫困县”的黑色幽默里,我们听出的潜台词是,目前贫困县的评定机制有漏洞,标准不统一、过程不透明、认定不科学。可能由于某些暗箱操作和人为因素,使一些原本真正的贫困县,没有“雪中送炭”,而另一些地区,却被“锦上添花”。

此外,从扶贫政策导向上说,要建立问责机制,将贫困县限期脱贫与地方官员考核挂钩,从而激发其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贫困县,不能光给钱,不能只输血不造血。要打破“终身制”,对于一些经济实力较强已经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贫困县,必须建立退出机制。如果不建立完善科学的进退、奖惩等机制,如果地方领导不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荣辱观、价值观,此类争戴贫困帽、争当落后生的咄咄怪事,还将不断上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