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八十一叟毛偉凡 2013-06-13

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感悟篇

「為學」與「為道」有什麼不同?「為學」的對像是知識和技能的累積。要累積知識和技能便要通過學習,因此稱之為「為學日益」。而「為道」便不同,儒家講「朝聞道,夕死可矣」;老子更在《道德經》專門談論「道」;佛家雖然不太用「道」這個名詞,但《心經》上說的明白,得道即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道」本是一個很難言說的概念,如果勉強對其做一個解釋,「道」便是人生和宇宙的實相。但在現實中作為一個有思想、有欲望的人,如何才能認識這個「道」,如何才能將自身行為與「道」和諧統一呢?中國的古聖先賢認為:人的覺性如同透亮光芒的珍珠,什麼宇宙、人生的真理皆可以體認和覺悟。但是,由於人內心充滿了各種欲求,而這些欲求如同沾染在珍珠之上的污垢,因為有污垢的存在,珍珠的光芒自然被隱藏,也根本無從覺悟到人生和宇宙的大道。無論是孟子的「養心莫善於寡欲」,還是老子的「為道日損」,皆是這個意思。所謂日損,是指要人們不斷地去掉沾染在珍珠上面的灰塵——貪欲,從而把珍珠本有的光亮閃現出來。當人們不斷地擦掉表面上的灰塵──貪欲,從而真正呈現出一個光亮晶瑩的「自性」時,所謂人生宇宙之大道就能夠與自性合為一體。這時人的境界就是「人與道同」,「天人合一」。到了這個境界,孔子講的「從心所慾不踰矩」,莊子講的「內聖外王」,禪宗讚許的「大機大用」,皆能成為現實。故此,老子說「無為而無不為」。

儘管「道」的境界太高了,但面對人格,名利、貪欲時能否有所克制,極大程度影響著社會的安定和諧。當前,我們都強調制度的重要性,但是制度只能管理人的外在行為,無法監察人的內心世界。如果一個人的人格有了問題,再完善的制度也防止不了他的為非作歹;另一方面,如果一個人內心能夠清心寡欲,即便是沒有任何制度約束,也必能夠做到「不義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可惜,當今人人都在嚮往民主,自由,平等,卻疏忽良好人格的培育。而人格才是一個民族生存力和一個國家能否進步的深厚根基;反過來,一個沒有人格的民族,便毫無希望可言。這也正是聖人們為什麼明知「道之不行」,卻「知其不可而為之」的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